2024年6月4日发(作者:)
北斗(国产卫星导航系统)
简介
1、覆盖范围:北斗导航系统是覆盖中国本土的区域导
航系统。覆盖范围东经约70°一140°,北纬5°一55°。GPS
是覆盖全球的全天候导航系统。能够确保地球上任何地点、
任何时间能同时观测到6-9颗卫星(实际上最多能观测到11
颗)。
2、卫星数量和轨道特性:北斗导航系统是在地球赤道
平面上设置2颗地球同步卫星2颗卫星的赤道角距约60°。
GPS是在6个轨道平面上设置24颗卫星,轨道赤道倾角
55°,轨道面赤道角距60°。航卫星为准同步轨道,绕地球一
周11小时58分。
3、定位原理:北斗导航系统是主动式双向测距二维导
航。地面中心控制系统解算,供用户三维定位数据。GPS是
被动式伪码单向测距三维导航。由用户设备独立解算自己三
维定位数据。"北斗一号"的这种工作原理带来两个方面的问
题,一是用户定位的同时失去了无线电隐蔽性,这在军事上
相当不利,另一方面由于设备必须包含发射机,因此在体积、
重量上、价格和功耗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
4、定位精度:北斗导航系统三维定位精度指标标准为
10米,部分维度较高地区可达7米
[1]
,授时精度约100ns。
GPS三维定位精度P码己由16m提高到6m,C/A码己由
25-100m提高到12m,授时精度日前约20ns。
5、用户容量:北斗导航系统由于是主动双向测距的询
问--应答系统,用户设备与地球同步卫星之间不仅要接收地
面中心控制系统的询问信号,还要求用户设备向同步卫星发
射应答信号,这样,系统的用户容量取决于用户允许的信道
阻塞率、询问信号速率和用户的响应频率。因此,北斗导航
系统的用户设备容量是有限的。GPS 是单向测距系统,用
户设备只要接收导航卫星发出的导航电文即可进行测距定
位,因此GPS的用户设备容量是无限的。
6、生存能力:和所有导航定位卫星系统一样,"北斗一
号"基于中心控制系统和卫星的工作,但是"北斗一号"对中心
控制系统的依赖性明显要大很多,因为定位解算在那里而不
是由用户设备完成的。为了弥补这种系统易损性,GPS正在
发展星际横向数据链技术,使万一主控站被毁后GPS卫星
可以独立运行。而"北斗一号" 系统从原理上排除了这种可
能性,一旦中心控制系统受损,系统就不能继续工作了。
7、实时性:"北斗一号"用户的定位申请要送回中心控制
系统,中心控制系统解算出用户的三维位置数据之后再发回
用户,其间要经过地球静止卫星走一个来回,再加上卫星转
发,中心控制系统的处理,时间延迟就更长了,因此对于高
速运动体,就加大了定位的误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