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9日发(作者:)
北大 培文 改名
北大青鸟,北大培文,清华紫光……这些名字里带着北大、清华等名
校名称的机构,相信你随口就能说出一两个来。一旦跟名校挂上钩,那这
所机构的逼格自然就不一样了,从内到外都透着一股学术气息,让人不得
不高看一眼。
这些以名校冠名的机构大多数高举名校头衔,机构简介里都是立足于
名校、以名校为依托、承接名校的教育资源、传承名校的优良传统等等诸
如此类的话术,以名校为名,收上一笔价格不菲的学费。仔细一看,他们
的投资企业都是某某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学校通常也都是民办非企业单位。
最近和北京大学撕破脸的宁德北大培文学校亦是如此。
2021年8月,北京大学发函至福建省宁德市人民政府,以《关于规
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意见》中“未经授权,不得包含其他学校名称或简
称”一条,要求宁德市人民政府规范宁德北大培文学校校名,称该校未经
授权就在网站域名或宣传中使用了北大注册的“北京大学”“北
大”“PKU”等共计4件商标。
这已经不是北京大学第一次对宁德北大培文学校未经授权使用校名一
事发函了。早在2018年,北大就曾直接发函至宁德北大培文学校,就该
校公开发布的一则招生广告中的不规范内容进行抵制,并要求其整改。
据网络资料显示,宁德北大培文学校曾在2018年的招生广告中宣称,
“宁德市北大培文学校是一所由宁德市蕉城区人民政府、北京大学直属并
全资控股的北大培文教育集团、世界500强阳光金控三方合作创办的集小
学、初中、高中及国际部于一体的高品质、国际化精英学校。”
北京大学发函表示:“并不存在所谓的‘北京大学直属并全资控股的
北大培文教育集团’,就北京大学校办产业而言,含有‘北大培文’字样
的公司目前有北大培文教育文化产业(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培文投资
(北京)有限公司,培文阳光教育文化产业(北京)有限公司等三家机构,
且均为北京大学资产经营公司控股,而非北京大学的二级机构。北京大学
的直属单位中没有一家名为‘北大培文学校’或‘北大培文教育集团’的
机构。”
这段2018年北大的函文字内容,也让我们看清了北京大学与北大培
文学校之间的关系。
此外,该函中还有这样一段文字也值得一思:“北京大学及北京大学
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曾多次发布关于校办企业举办教育及培训机构的通知,
均明确说明新举办的教育及培训机构不得使用北京大学名称(即出现‘北
京大学’、‘北大’字样),正在使用‘北大’冠名的应在3-5年逐步取
消冠名,任何教育培训机构不得使用‘北大’名称或北大标识进行招生宣
传。”
这就解释了为何宁德北大培文学校被北大指控没有授权。
不过,北大培文学校却有另一个说法。宁德北大培文学校相关负责人
表示,学校的创办者宁德博雅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的母公司为阳光博雅教育
投资(北京)有限公司,该公司曾在2016年与北大培文教育文化产业
(北京)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拥有“北京培文”的品牌授权。
在北大培文学校官网上我们能够看到,拥有“北大培文”品牌授权的
学校有10余家,遍布全国各地。如果北大不再授权北大培文学校冠名权,
这些学校都将面临着更名的风险。
宁德教育局在收到北大致函后也做出了回应,表示北大培文教育文化
产业(北京)有限公司拥有“北大培文”商标的使用权,现今已就此事进
行重新审查。
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趋之若鹜是每位家长的本能反应,有名校冠名的教
育机构自然也会成为众多家长青睐的对象,然而冠名学校良莠不齐,教育
资源是否真的得到传承,都还有待商榷。毫不吝啬地投入大量教育成本能
否收获到同等回馈,相信家长们心中都有自己的一笔账。
北京大学与北大培文学校各执一词,您怎么看?你认为名校冠名的存
在合理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