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4日发(作者:)
信息化时代肢体语言的运用与发展
文章基于肢体语言理论和实际问卷调查,对信息化时代肢体语言运用与发展
进行了探索,有如下两个创新点:一是对古老的肢体语言在新领域中的应用作了
较全面的探索。二是突破了肢体语言遗传决定论的束缚,指出肢体语言既具有遗
传性又具有习得性。遗传性与大脑右半球相关联,习得性与大脑左半球关联后转
存于大脑右半球。
标签:肢体语言;跨文化交际;信息传递;大脑;潜意识
肢体语言,是指通过头、眼、颈、手、肘、臂、身、胯、足等人体部位的协
调活动来传达人物的思想,形象地借以表情达意的一种沟通方式。肢体语言又称
身体语言。广义言之,肢体语言包括面部表情;狭义言之,肢体语言只包括身体
与四肢所表达的意义。诸如鼓掌表示兴奋,顿足代表生气,搓手表示焦虑,垂头
代表丧气。早期国内外学者对肢体语言的研究大都集中于影视范畴之中。最早的
有古印度的戏剧理论著作《舞论》,作者详细叙述了演员的肢体语言。1895年电
影发明以后,在美国的默片时代,出现了以卓别林为代表的肢体语言表演大师,
肢体语言的运用和发展有了一个飞跃。以后有關肢体语言的论述也相继出现。如
英国的亨利·欧文的《表演艺术》,美国的约瑟夫等的《看电影的艺术》等。我国
硏究肢体语言的文章及著作也有一些,如张凯的《中国古典戏剧肢体语言》等。
可以看出,这些中外著作都是以影视、戏剧作为客体进行研究的。今天,我们已
经步入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古老的肢体语言也有了新的发展。肢体语言究竟在那
些方面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这是我们要讨论的第一个问题。
一、肢体语言的新发展
我们认为在新形势下肢体语言除了在影视、戏剧等领域内继续得到发展,在
以下方面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跨文化交际中的肢体语言
随着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走出国门和外国人走进中国已经是司空见惯
的事了。在相互来往和贸易中,人们交流的手段并不仅限于语言。我们的面部表
情、手势、身体其他部分的动作,即肢体语言,都在向周围人传递着信息。由于
不同文化中肢体语言所表达的意思并不完全相同,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肢体语言
的学习并理解它在不同国家民族交流中的含义。这对于减少文化冲突、提高文化
交流的水平是不可或缺的。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肢体语言信息处理得好,则可
事半功倍、和谐融洽。相反,肢体语言运用得不好,有时还会产生误解,使你处
于麻烦之中。下面我们就最常见的中外肢体语言的差异进行讨论。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是很讲究见面礼的。古代,中国人见面时常常用鞠躬、
拱手等行礼。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外来信息不断涌入我国,当代的中国则更
盛行握手、拥抱等礼仪了。
据说,握手原本是男性的动作,起源于欧洲,其原意为:右手是拿武器的,
如果伸出右手来握手,那么则表示没有恶意,因为握手时不可能拔剑袭击对方,
因而是一种友好的表示。这样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国际性礼仪,而且男女老少皆宜。
值得注意的是,握手礼和拥抱礼在各国都有着微妙的不同。
在中国,握手并没有太多的限定,而西方人握手是有一定规则的。例如男女
之间,若女方无握手之意,男子就只能点头鞠躬致意。长幼之间握手由长辈先伸
出手;上下级之间握手,由上级先伸出手;宾主之间握手由主人先伸出手。而且
握手时应注视对方,并摘下手套,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
在许多国家里,妇女们见面时,拥抱亲吻是很普遍的现象,夫妻或亲人在久
别重逢时,也常常互相拥抱亲吻。男人见面时,是否互相拥抱,各国习惯不同。
俄罗斯、法国、阿拉伯地区以及东欧和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国家里,男人见面时也
热烈拥抱,有些拉丁美洲国家的人也是这样。不过,世界上有些国家和地区的人,
见面时就不太喜欢拥抱。例如,印度人不但不喜欢拥抱,男女之间连握手也不行。
此外,日本人、英国人、芬兰人、东南亚许多国家的人,见面时都不太喜欢用拥
抱来表达感情。事实上,我们中国人也不太喜欢在社交场合拥抱,只是近些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外国的许多礼仪逐渐传入中国,才被国人所仿效。在跨文
化交际中,拥抱是一个雷区,所以一些热衷于拥抱的人,一定要小心谨慎。
2.现代化通信中的肢体语言
从古至今,信息传递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
驿传是中国古代的通信方式。驿传是由政府设置,供使臣出巡、官吏往来和
传递诏令、文书等使用的交通组织系统。驿传制度大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汉
时期,形成了一整套驿传制度,而在隋唐时期,驿传事业得到空前发展,宋代将
所有的公文和书信传送的机构总称为“递”,并出现了“急递铺”。中国的“驿传”和
“急递铺”是世界上最早的邮政雏形。
英国于19世纪早期在主要城市设置了邮政机构,采用邮票形式作为邮资(寄
递费用)已付的凭证,为大众寄递各种邮件,这是现代邮政的开始。1896年3
月20日清朝光绪皇帝在“兴办大清邮政”的奏折上御笔朱批,正式批准开办大清
邮政官局,中国近代邮政由此诞生。那时人们主要用书信来交换信息。
随着无线电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现代的通信方式变得多样
化了,最常见的有电话、电报、传真、E-mail、QQ、短信、微信、飞信等。
在E-mail、QQ、微信、SMS(短信通群发系统)、飞信等大量出现以后,人
们之间交流方式也出现了相应的改变,由最早的文字沟通到开始使用一些简单的
符号,逐步演变为日益多元化的表情文化,即使用一些自制的、流行元素图片来
进行沟通。用各式各样的表情图片来表达通信的内容,比传统文字通信更能表达
心情、传递情感,可以把简单乏味的文字变为多样化、个性化和美观化的信息。
在这些图片中,很多是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心情和情感的。由于不少图片使用Flash
动画技术制作,使得图片所体现的肢体语言更为有趣。这些图片往往用表情包的
形式放在网上,随时可下载使用,非常方便。在我们所调查的对象中,几乎所有
人都希望在自己的E-mail、QQ、微信、SMS、飞信等中使用这种肢体语言的图
片来展现自己。3.现代教学中的肢体语言
美国心理学家梅拉比安通过实验提出了一个主要针对日常沟通中的情感表
述沟通模型。梅拉比安教授认为有效的沟通包含三个要素:肢体语言、声调和说
话内容,它们重要性比例是沟通=说话内容(7%)+语气语调(38%)+肢体语言
及表情(55%)。
另一位心理学家伯特惠斯·戴尔就人际交往中非言语沟通或肢体语言发生的
数量进行了推测。他认为在人际交往中,言语所传递的信息不到全部信息的35%,
而65%以上的信息是通过非言语的形式传递的。
值得注意的是,两位心理学家的公式都是针对人际交往中的情感传递的,而
人际交往中的知识传递未必如此,因为知识信息内容绝不会只占7%。不过肢体
语言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它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存,所有的教师
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着它,它对教学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认为主要有
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我们的调查中有一道这样的问题:
在今天的教学中,师生的互动越来越多,老师的肢体语言(例如一个微笑、
一个手势),对你参与活动 。
①有影响;②没有影响;③有时是一种很大的鼓励。
90%的学生回答是“③有时是一种很大的鼓励”。10%的学生回答是“①有影
响”。可见,老师的肢体语言带给了学生交流的信心,特别是对一些内向的学生
更为重要。
(2)増强信息传递的效果。在交流的过程中,如果师生正确运用肢体语言,
例如,兴奋的脸部表情、相应的手势动作,就能加强信息的传递力度,吸引接受
者的注意,有助于接受者对信息的感知、理解和记忆。
(3)促使教学环境转暖。中国古代的教育强调师道尊严,强调课堂的严肃
性。例如,湖南省的岳麓书院的学规就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岳麓书院的学规最
早源于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教条》,到清代乾隆年间,欧阳正焕任书院院长时,
提出“整、齐、严、肃”四字并刻在碑上,嵌于书院讲堂右壁。可见“严肃”乃是我
国古代学规的核心内容。回顾以往,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形,老师拿着教鞭或戒
尺在教室中来回走动,用冷冰冰的表情念着教学内容。而学生则危襟而坐,不敢
吭声。我們并不完全否定教学环境的严肃性,但是我们主张在暖环境中教学,我
们提倡快乐教学。快乐教学就是要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讨论、辩论、创意
思考、提问以及团队合作活动当中,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同时,
快乐教学也是一种凝聚团队精神、建立友爱关系的有效途径。对于建立这样的教
学环境,教师需要正确运用肢体语言。例如,在教学中,教师面部表情要做到亲
切自然、温和适度,眼睛要注视学生、炯炯有神。要照顾到全体学生,既不要长
时间地直视某个学生,又不要使任何一个学生有被忽视、被冷落的感觉。如果在
一个这样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生都施以适宜的肢体语言,加上生动有趣的口头
话语,再配以多媒体的展示,那一定会是一个十分温暖的课堂。学生反映,在这
种环境中学习会感到轻松自如,学的知识也更为牢固。
4.现代商务活动中的肢体语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大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内、对外商务活动日趋
频繁。中国电子商务规模已跃居世界首位,商务礼仪已成热门话题。
电子商务依赖于互联网,顾客和商家是隔空进行操作的,这给肢体语言的应
用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淘宝网的商家却有所创新,阿里巴巴集团开发的阿里旺
旺为顾客和商家提供了交流平台。表情图片使商家和顾客拉近了距离。众所周知,
表情图片就是商家和顾客的肢体语言的体现。当商家感谢顾客的光临,在阿里旺
旺上送出一个笑脸,可使顾客买得更为舒心。当顾客买到的东西质量不合格,或
者快递迟缓,立刻给商家送出一个愁脸,就可使商家亡羊补牢,再次换物快送。
除了阿里旺旺这个交流平台之外,不少商家还在快递包中送出小卡片,小卡片上
也有上述的表情图片,其作用也是用肢体语言来增加商务活动的温馨。我们曾对
此活动作过下述问题的调研:
在互联网上购物,店家会叫你一声“亲”,并送上一个笑脸,你的感觉如何:
①亲切;②厌恶;③这是一种礼貌行为;④这是一种欺骗行为。
99%的人回答是“①亲切”“③这是一种礼貌行为”。仅有一人回答为“②厌恶”,
一人回答为“④这是一种欺骗行为”。可见在商务活动中运用肢体语言是可行的,
也是有成效的。
现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意识信仰、价值观念、道德标准、民俗习惯及文
化背景各不相同的各国商人走到了一起。他们有的成了谈判高手,有的却败走他
乡。不少案例表明,有时导致商务谈判失败的并不是一些大的因素,而往往是由
于疏忽了某些细节。礼仪就是这种常常被忽视而恰恰起关键作用的因素之一。在
商务谈判中,要注意商务礼仪,要注意肢体语言的正确运用,更要熟悉各国肢体
语言的异同。下面以手势语为例:
用食指弯向大拇指做成圆形“O”的手势,是一种常见的肢体语言,这在一些
国家代表不同的含意。在美国,表示“OK”,是“赞扬”的意思;在印度表示“正确”,
是“肯定”的意思;在法国,表示“微不足道”或“一钱不值”,是“不屑”的意思;在
日本、缅甸、韩国,这种手势表示“金钱”;在巴西、希腊和意大利的撒丁岛,这
种手势则是对某人某事表示“厌恶”。还有,竖起大拇指在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含
义:在中国,竖起大拇指表示“了不起”“好”,在美国和英国,旅游者常常竖起大
拇指,用来表示需要搭车,而在尼日利亚竖起大拇指却被认为是在侮辱他人的人
格。
尼日利亚是非洲一个大国,和我国经贸往来十分多。据说一个中国商人和尼
日利亚商人谈生意,一切顺利,而在最后祝酒签订合同时,中国商人忘记了肢体
语言的禁忌,伸出大拇指予以赞扬,使得尼日利亚商人大为不快,生意也就随之
告吹。虽然这个趣例可能是杜撰的,但也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对于从亊商务活动
的人来说,熟悉和掌握有关国家的肢体语言是十分必要的。
二、肢体语言的有关理论
经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是肢体语言以及肢体语言在信息化时
代对许多领域有着怎样重要的意义。但是还有许多东西期待我们去研究,这就是
我们要讨论的第二个问题,即肢体语言的有关理论。包括下列几个方面:(1)肢
體语言的本质是什么?
(2)肢体语言是遗传的吗?
(3)如何正确选择肢体语言的表达方式?
世界肢体语言权威罗伯特·菲普斯说:“肢体语言是潜意识行为。”美国顶尖
物理学家列纳德·蒙洛迪诺在《潜意识:控制你行为的秘密》一书中写道:“人类
行为是由无数感知、感受和想法的涓流在意识和潜意识层面汇聚而成的结
果。”“潜意识是更为基础的——它从人类进化早期就开始不断发展,以满足我们
最基本的生存、感知和安全需求,从而更好地对外界做出反映。”不难看出,蒙
洛迪诺也同样认为肢体语言是一种潜意识行为。
什么叫“潜意识”?《现代汉语词典》注释是“不知不觉、没有意识到的心理
活动,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本能反应,也称下意识”。要把这一概念弄明白,我
们还得从人的大脑说起。
我们知道人脑的平均重量不过1.4千克左右,但它却是由140亿个神经细胞
组成的。大脑是人体中最复杂的部分,也是宇宙中已知的最为复杂的组织结构。
我们的大脑被分为两个半球,即左半脑和右半脑。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美国神经生理学家罗杰·斯佩里为了揭开大脑的两个半球的秘密和功能分工,进
行了大量的实验,他通过割裂脑(split brain)试验,证明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具有
显著差异,提出两个脑的概念,即“双脑论”。“双脑论”表明,正常人大脑的两半
球虽有分工,但它们之间由胼胝体(胼胝体是哺乳类真兽亚纲的特有结构,位于
大脑半球纵裂的底部,连接左右两侧大脑半球的横行神经纤维束,是大脑半球中
最大的连合纤维)沟通,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在正常的情况下,大脑是作为
一个整体来工作的,来自外界的信息,通过胼胝体传递,左右两个半球的信息可
在瞬间进行交流,人的每一种活动都是两半球信息交换和综合的结果。两个半脑
彼此的动作并非分工式进行,而是互相支援、协调进行的。左半脑通常被称为逻
辑脑、语言脑、理性脑和学术脑。左半脑储存的信息一般是我们出生后所获得的,
管理的是近期的和即时的信息,我们把这种信息称为“习得信息”。而右半脑又称
作“祖先脑”。右半脑储存了从古至今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遗传因子的全部信息。它
的五感包藏在右脑底部,可称为“本能的五感”。一般人右脑的五感都受到左脑理
性的控制与压抑,很难发挥即有的潜在本能。因此,其储存的信息又称为“潜信
息”。
一些“习得信息”在左半脑反复得到强化后,最终也会转存到我们的右半脑。
这正是大脑两半球的意识活动时刻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之中的反映。罗伯
特·菲普斯说:“我们内心的想法往往支配外在的行为。长时间思考一些悲伤的事
情,你的肢体语言无意中就会反映出你的想法,即使你表现出的程度是那么的轻
微。”
以上是对肢体语言本质的讨论。可以说,肢体语言是人类大脑右半球潜意识
活动的外在表现。既然肢体语言是由“祖先脑”产生的,那么肢体语言是否可遗
传?众所周知,1872年,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发表了研究人类肢
体语言的专著《人类和动物的表情》。达尔文在《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中指
出,现代人类的表情和姿势是人类祖先表情动作的遗迹,这些表情动作最初具有
适应意义。因此,以后就成为遗传的东西而被保存下来。例如,愤怒时咬牙切齿、
鼻孔张大的表情是人类祖先在行将到来的搏斗中的适应动作。正因为表情有其生
物学根源,所以许多最基本的情绪,如喜、怒、哀、乐等原始表情是具有全人类
性的。显然,达尔文的观点是支持肢体语言的遗传决定论的。美国心理学家保
罗·艾克曼受到达尔文《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的启发,开始研究不同文化人
的面部表情共通性。首先他研究的是西方人和新几内亚原始部落居民的面部表
情,以后,又研究各种人的表情。他要求受访者辨认各种面部表情的图片,并且
要用面部表情来传达自己所认定的情绪状态,结果他发现人类的七种基本情感反
应显现在表情上的时候是完全一致的。艾克曼等人的结论有力地支持了达尔文的
肢体语言遗传决定论。我们则认为,面部表情虽具有共同性和普遍性,但达尔文
的“肢体语言遗传决定论”并不就是定论。实践表明,肢体语言的表达习惯和外部
表征是可以改变的。上面提到,在古代,中国人见面时常常用鞠躬、拱手等行礼。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外来信息不断进入我国,现代的中国更盛行握手、拥抱
等礼仪了。虽然表达的都是欢迎之情,表达方式却与时俱进了。这又说明左半脑
反复得到强化的信息最终转存到了我们的右半脑,产生了潜意识的新的表达习
惯。所以,肢体语言又具有习得性。
上面我们已就“肢体语言是遗传的吗?”进行了分析。现在我们来讨论“如何
正确选择肢体语言的表达方式?”。我们知道,在任何情况下,肢体语言都具有
两个方面,即信号的发出和接受。其一是如何正确接收他人的肢体语言信号,其
二是如何正确发出自身的肢体语言信号。要正确接收他人的肢体语言信号,就要
学习和熟悉他人的肢体语言的表达方式。假若你去了印度,你就要掌握印度人的
见面礼。印度人在见到熟人和客人时都双手合十,举于胸前,并面带微笑地道一
句“纳玛斯戴”。“纳玛斯戴”在印度语中是一个表示吉祥和尊敬的词语。要正确发
出自身的肢体语言信号,也要熟悉对方的风俗习惯。例如,人的心情处于正常状
态时,在与他人交谈期间就会呈现为平和的心理作用并用微笑来展现善意,这是
人们内心兴奋的肢体信号,这在很多国家都是这样。然而,笑的表达内涵也不止
一种。中国人微微一笑时所表达的意思很多,除了象征快乐,也有可能表达和蔼、
友谊、谦虚、客气和抱歉等。有的女孩为了表示羞涩之情,还常常掩面而笑。但
在一些国家里,这样的“掩面而笑”却可能被认为是一种虚假的表现。因为他们认
为,在交流时不敢与他人视线相对是很可疑的。有了这些认识之后,如果这个女
孩去了这个国家,当然不会这样做了。
三、结语
本文对肢体语言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和其本质溯源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但
是就其发展来说,还有不少之处没有提到。对于肢体语言的本质,目前学术界还
有不少争论。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相信人类可以完全揭开大脑的神秘面纱,
肢体语言将会得到最完整的诠释,其在信息化时代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英)达尔文.人类和动物的表情[M].周邦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2](英)罗伯特·菲普斯.身体语言:瞬间解读他人微表情与微反应[M].段鑫
星,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
书馆,2012.
[4](美)列纳德·蒙洛迪诺.潜意识:控制你行为的秘密[M].赵崧惠,译.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
[5]王 芹,由云峰.英语电影欣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6]伊 咏.影响一生的15种肢体语言[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12.
[7]陈今夫.人际交往中的肢体语言[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0.
[8]王 邈.行为心理学:肢体语言解读与心理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5.
[9]卢翠祥.充分运用肢体语言,优化小学语文教学[J].读与写,2014(4).
[10]袁丽丽.肢体语言在接案中的应用[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7.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