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5日发(作者:)
1.无线传输方式分单向传输和双向传输。单向传输只用于无线电寻呼系统,双向传输有单工,
双工和半双工模式。
2.频率再用:把若干相邻的小区按一定的数目划分成区群,并把可供使用的无线频道分成若
干个(等于区群众的小区数)频率组,区群内各小区均使用不同的频率组,而任一小区所使用
的频率组,在其他区群相应的校区还可以再用。频率再用是蜂窝通信网络解决用户增多而被
有限频谱制约的重大突破。
3.小区越小(频率组不变)单位面积可容纳的用户越多。
4.小区分裂是蜂窝通信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为适应业务需求的增长而逐步其容量的独特方式。
5.基群中的小区数越少,系统所需划分的频率组越少,每个频率组所含的频道数越多。
6.当移动台从一个小区进入另一个小区时,其工作频率及基站与移动交换中心所用的接续链
路必须从他离开的小区转移到正在进入的小区,这一过程称为越区交换。
7.多址方式的基本类型有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
8.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其组成部分为;移动交换中心(MSC),基站分系统(BSS),
(含基站控制器BSC),基站收发信台(BTS),移动台(MS),归属位置寄存器(HLR),
访问位置寄存器(VLR),设备标识寄存器(EIR),认证中心(AUC)和操作维护中心(OMC)
网络通过移动交换中心还与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以及公共
数据网(PDN)相连接。
9.在诸多接口当中‘无线接口’是人们最为关注的接口之一,因为移动通信网是靠此接口来
完成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无线传输的,他对移动环境中的通信质量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影
响。
是一种特殊形式的FSK,其频差是满足两个频率相互正交(即相关函数等于0)的
最小频差,并要求FSK信号的相位连续。
11.正交振幅调制是二进制的FSK,四进制的QPSK调制的进一步推广,通过相位和振幅的
联合控制,可以得到更高频谱效率的调制方式,从而可在限定的频带内传输更高速率的
数据。
12.扩频通信系统可分为直接序列(DS)扩频,跳频(FH)跳时(TH),线性调频(CHirp)
以及几种方式的组合
13.直接序列扩频就是直接用具有高码率的扩频码序列在发端去扩展信号的频谱。
14.用扩频码序列去进行频移键控调制,使载波频率不断地跳变,因此称为跳频。
15.跳时是指使发射信号在时间轴上跳变。
16.M序列式最长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的简称,顾名思义,m序列是由多级移位寄存器或其
延迟元件通过线性反馈产生的最长的码序列。m序列的周期p必须满足P=
21
,n是移位
寄存器的级数。在CDMA蜂窝系统中,使用两种m序列,一种是n=15,称作短码m序列,
另一种是m=42,称作长吗m序列。
17.m序列的特性;随机性,其自相关函数具有二进制的的尖锐特性,但互相关函数是多指
的。(1)在P=
21
周期中,码元为‘1’的出现
21
次,码元为‘0’的出现
2
即0比1少出现一次。(2)一般在m序列中,游程总数为
2
长度为K的游程出现的比例为
2
K
n-1
n
nnn-1
-1
次,
,n是移位寄存器级数,游程
1
2
K
,而1Kn-2
,此外,还有一个长度为你的‘1’
的游程和一个长度为(n-1)的‘0’流程。
18.在移动信道中,电波遇到各种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和散射的现象,他对直射波会引起干
涉,即产生多径衰落现象。
19.在实际移动信道中,散射体很多,因此接收信号是由多个电波合成的,,直射波,反射波
或散射波在接收地点形成干涉场,是信号产生深度且快速的衰落。
20.由于移动台的不断运动,电波传播路径上的地形,地物是不断变化的,因而局部中值也
是变化的,这种变化所造成的衰落比多径效应所造成的衰落要慢得多,称为慢衰落。
21.为了防止衰落引起的通信中断,在信道设计中,必须是使信号的电平留有足够的余量,
以使中断率R小于规定指标,这种电平余量称为衰落储备。
22.中等起伏地市区接收信号的功率中值Pp由下式确定;
Pp
Po
-Am
f,d
H
b
H
b
,d
H
m
h
m
,f
式中,Po为自由空间传播条件下的接收
信号的功率,即
PoP
T
G
b
G
m
4
d
23.分集接收是指接收端对他收到的多个衰落特性互相独立的信号进行指定的处理,以降底
信号电平起伏的方法。分集有两重含义,一是分散传输,使接收端能获得多个独立的,携带
同一信息的衰落信号;二是集中处理,即接收机把收到的多个统计独立的衰落信号进行合并
以降低衰落的影响。
24.分集方式分为宏分集和微分集。微分集可分为空间分集,频率分集,极化分集,场分量
分集,角度分集,时间分集。
25.在信息码元序列中加入监督码元就称为差错控制编码,也称为纠错编码。基本原理;纠
错编码是以降低信息传输速率为代价来提高传输可靠性。
26.00,01.10.11这些两位码代表所传信息,称为信息位。,3位码标示四种信息,多增加的那
一位称为监督位。把这种信息码分组,为每组码附加若干监督码的编码称为分组码,在分组
码中,监督码仅监督本码组中的信息码元。在分组码中,把‘1’的数目称为码组的重量,
而把两个码组对应位上数字(即0)不同的位数称为码组的距离,简称码距。我们把某种编
码中各个码组间距离最小值称为最小码距(do)
27.一般情况下,码的捡,纠错能力玉最小码距do的关系可分为以下三种关系;1.为检测e
个错码,要求最小码距do
e+1。2.为纠正t个错码,要求最小码距do
2t+1.3.为纠正t个错
码,同时检测e个错码,要求最小码距do
e+t+1(e>t)
28.卷积码也是分组的,但他的监督码元不仅与本组的信息元有关,而且还与前若干组的信
息元有关,这种码的纠错能力强,不仅可纠正随机差错,而且可纠正突发差错。
29.交织编码主要用来纠正突发差错,即使突发差错分散成为随机差错而得到纠正。一般在
交织之前先进行分组码编码。
30.常规多址方式有;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
31.在语音通信中,业务量的大小用话务量来量度。分为流入和完成话务量。流入话务量
A=S
,
的单位是(次/小时),S的单位是(小时/次),则A是一个无量纲的量,专门
命名它的单位为‘爱尔兰’。设单位时间内成功呼叫的次数为
o,完成话务量Ao=
o
S,
流入话务量A与完成话务量之差,即为损失话务量,损失话务量占流入话务量的比率即为
呼叫损失的比率,称为‘呼损率’
32.中心激励;在每小区中,基站可设在小区的中央,用全向天线形成圆形覆盖区。
33.顶点激励;将基站设计在每个小区六边形的三个顶点上,每个基站采用三幅120度扇形
辐射的定向天线,分别覆盖三个相邻小区的的各三分之一区域,每个小区由三幅120度扇形
天线共同覆盖。
为移动交换中心,其主要责任是;1路由选择管理,2计费和费率管理,3业务量管
2
理,4向归属位寄存器(HLR)发送有关业务量信息和计费信息。二,HLR为归属位寄存器,
负责移动台数据库管理,主要责任1对在HLR中登记的移动台(MS)的所有用户参数的管
理修改等。2计费管理,3VLR更新。三,VLR为访问位置寄存器,是动态数据库,主要责
任;1移动台漫游号管理,2临时移动台标识管理,3访问的移动台用户管理,4HLR的更新,
5管理MSC区,位置区及基站区,6管理无线信道
35.一般电话网中必不可少的摘机,挂机,空闲音,忙音,拨号,振铃,回铃以及无线网中
所需的频道分配,用户登记与管理,呼叫与应答,越区切换和发射机功率控制等信号,这些
与通信有关的一系列控制信号统称为信令。信令分为用户到网络节点之间的信令,另一种是
网络节点之间的信令。
36.越区切换分为硬件切换和软件切换,硬件切换是指在新的连接建立以前,先中断旧的链
接。软件切换是指即维持旧的链接,又同时建立新的连接,并利用新旧链路的分集合并来改
善通信质量,在与新基站建立可靠连接之后在中断旧链路。
37.移动用户识别码。在GSM系统中每个用户均分配一个唯一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此码
在所有位置都是有效的。
;移动用户所属国家代号,占三位数字,中国的MCC规定为460
移动网号码,最多由两位数字组成,用于识别移动用户所归属的移动通信网。
移动用户识别码,用以识别某一移动通信网中的的移动用户,由MNC和MSIN两
部分组成国内移动用户识别码(NMSI)
41.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考虑到移动用户识别码的安全性,GSM系统提供安全保密措施,
即空中接口无线传输的识别码采用临时的移动用户识别码(TMSI)代替(IMSI)
42.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MEI)是区别移动台设备的标志,可用于
监控被窃或无效的的移动设备。
43.移动台号码有以下两种;移动台国际ISDN号码(MSISDN)。MSISDN为呼叫GSM系
统中的某个移动用户所需的号码。移动台漫游号码(MSRN)当移动台漫游到一个新的服务
区时,由VLR给他分配一个临时的漫游号码,并通知该移动台的HLR,用于建立通信路由。
系统中,由若干个小区(3个,4个,7个)构成一个区群,区群内不能使用相同的
频道,同频道距离保持相等,每个小区内包含多个载频,每个载频上含有8个时隙,即每个
载频有8个物理信道,因此GSM系统是时分多址/频分多址的接入方式。每个载频有8个时
隙,因此GSM系统总共有124*8=992个物理信道,有的书中简称GSM系统有1000个物理
信道
45.时隙的格式;1常规突发脉冲序列。2频率校正突发脉冲序列,3同步突发脉冲序列,4
接入突发脉冲序列。还有一种不发送实际信息的的时隙格式,称为‘虚设时隙’格式,用于
填空,其结构和NB格式相同,但只发送固定的比特序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