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日发(作者:)

正确处置方法

(一)隔离中招主机

处置方法

当确认服务器已经被感染勒索病毒后,应立即隔离被感染主机,隔离主要包括物理隔离和访问控制两种手段,物理隔离主要为断网或断电;访问控制主要是指对访问网络资源的权限进行严格的认证和控制。

物理隔离

物理隔离常用的操作方法是断网和关机。

断网主要操作步骤包括:拔掉网线、禁用网卡,如果是笔记本电脑还需关闭无线网络。

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常用的操作方法是加策略和修改登录密码。

加策略主要操作步骤为:在网络侧使用安全设备进行进一步隔离,如防火墙或终端安全监测系统;避免将远程桌面服务(RDP,默认端口为3389)暴露在公网上(如为了远程运维方便确有必要开启,则可通过VPN登录后才能访问),并关闭445、139、135等不必要的端口。

修改登录密码的主要操作为:立刻修改被感染服务器的登录密码;其次,修改同一局域网下的其他服务器密码;第三,修改最高级系统管理员账号的登录密码。修改的密码应为高强度的复杂密码,一般要求:采用大小写字母、数字、特殊符号混合的组合结构,口令位数足够长(15位、两种组合以上)。

处置原理

隔离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感染主机自动通过连接的网络继续感染其他服务器;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黑客通过感染主机继续操控其他服务器。

有一类勒索病毒会通过系统漏洞或弱密码向其他主机进行传播,如WannaCry勒索病毒,一旦有一台主机感染,会迅速感染与其在同一网络的其他电脑,且每台电脑的感染时间约为1-2分钟左右。所以,如果不及时进行隔离,可能会导致整个局域网主机的瘫痪。

另外,近期也发现有黑客会以暴露在公网上的主机为跳板,再顺藤摸瓜找到核心业务服务器进行勒索病毒攻击,造成更大规模的破坏。

当确认服务器已经被感染勒索病毒后,应立即隔离被感染主机,防止病毒继续感染其他服务器,造成无法估计的损失。

(二)排查业务系统

处置方法

在已经隔离被感染主机后,应对局域网内的其他机器进行排查,检查核心业务系统是否受到影响,生产线是否受到影响,并检查备份系统是否被加密等,以确定感染的范围。

处置原理

业务系统的受影响程度直接关系着事件的风险等级。评估风险,及时采取对应的处置措施,避免更大的危害。

另外,备份系统如果是安全的,就可以避免支付赎金,顺利的恢复文件。

所以,当确认服务器已经被感染勒索病毒后,并确认已经隔离被感染主机的情况下,应立即对核心业务系统和备份系统进行排查。

(三)联系专业人员

在应急自救处置后,建议第一时间联系专业的技术人士或安全从业者,对事件的感染时间、传播方式,感染家族等问题进行排查。

错误处置方法

(一)使用移动存储设备

错误操作

当确认服务器已经被感染勒索病毒后,在中毒电脑上使用U盘、移动硬盘等移动存储设备。

错误原理

勒索病毒通常会对感染电脑上的所有文件进行加密,所以当插上U 盘或移动硬盘时,也会立即对其存储的内容进行加密,从而造成损失扩大。从一般性原则来看,当电脑感染病毒时,病毒也可能通过U盘等移动存储介质进行传播。

所以,当确认服务器已经被感染勒索病毒后,切勿在中毒电脑上使用U盘、移动硬盘等设备。

(二)读写中招主机上的磁盘文件

错误操作

当确认服务器已经被感染勒索病毒后,轻信网上的各种解密方法或工具,自行操作。反复读取磁盘上的文件后反而降低数据正确恢复的概率。

错误原理

很多流行勒索病毒的基本加密过程为:

首先,将保存在磁盘上的文件读取到内存中;

其次,在内存中对文件进行加密;

最后,将修改后的文件重新写到磁盘中,并将原始文件删除。

也就是说,很多勒索病毒在生成加密文件的同时,会对原始文件采取删除操作。理论上说,使用某些专用的数据恢复软件,还是有可能部分或全部恢复被加密文件的。

而此时,如果用户对电脑磁盘进行反复的读写操作,有可能破坏磁盘空间上的原始文件,最终导致原本还有希望恢复的文件彻底无法恢复。

如何恢复系统

感染勒索病毒后,对于政企机构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怎么恢复被加密的文件了。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历史备份、解密工具或支付赎金来恢复被感染的系统。但是这三种操作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建议受害者不要自行操作。如果您想恢复系统,请联系专业的技术人员或安全厂商,确保赎金的支付和解密过程正确进行,避免其他不必要的损失。

历史备份还原

如果事前已经对文件进行了备份,那么我们将不会再担忧和烦恼。可以直接从云盘、硬盘或其他灾备系统中,恢复被加密的文件。值得注意的是,在文件恢复之前,应确保系统中的病毒已被清除,已经对磁盘进行格式化或是重装系统,以免插上移动硬盘的瞬间,或是网盘下载文件到本地后,备份文件也被加密。

事先进行备份,既是最有效也是成本最低的恢复文件的方式。

解密工具恢复

绝大多数勒索病毒使用的加密算法都是国际公认的标准算法,这种加密方式的特点是,只要加密密钥足够长,普通电脑可能需要数十万年才能够破解,破解成本是极高的。通常情况,如果不支付赎金是无法解密恢复文件的。

但是,对于以下三种情况,可以通过安全软件提供的解密工具恢复感染文件。

勒索病毒的设计编码存在漏洞或并未正确实现加密算法

勒索病毒的制造者主动发布了密钥或主密钥。

执法机构查获带有密钥的服务器,并进行了分享。

需要注意的是:

使用解密工具之前,务必要备份加密的文件,防止解密不成功导致无法恢复数据。

专业人员代付

勒索病毒的赎金一般为比特币或其他数字货币,数字货币的购买和支付对一般用户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具体主要体现在:

统计显示,95%以上的勒索病毒攻击者来自境外,由于语言不通,容易在沟通中产生误解,影响文件的解密。

数字货币交付需要在特定的交易平台下进行,不熟悉数字货币交易时,容易人才两空。

所以,即使支付赎金可以解密,也不建议自行支付赎金。请联系专业的安全公司或数据恢复公司进行处理,以保证数据能成功恢复。

重装系统

当文件无法解密,也觉得被加密的文件价值不大时,也可以采用重装系统的方法,恢复系统。但是,重装系统意味着文件再也无法被恢复。另外,重装系统后需更新系统补丁,并安装杀毒软件和更新杀毒软件的病毒库到最新版本,而且对于服务器也需要进行针对性的防黑加固。

如何加强防护

用户PC安全建议

电脑应当安装具有云防护和主动防御功能的安全软件,不随意退出安全软件或关闭防护功能,对安全软件提示的各类风险行为不要轻易放行。

使用安全软件的第三方打补丁功能对系统进行漏洞管理,第一时间给操作系统和IE、Flash等常用软件打好补丁,定期更新病毒库,以免病毒利用漏洞自动入侵电脑。

对系统用户密码及时进行更改,并使用LastPass等密码管理器对相关密码进行加密存储,避免使用本地明文文本的方式进行存储。系统相关用户杜绝使用弱口令,同时,应该使用高复杂强度的密码,8位以上尽量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特殊符号等的混合密码,加强运维人员安全意识,禁止密码重用的情况出现,并定期对密码进行更改。

重要文档数据应经常做备份,一旦文件损坏或丢失,也可以及时找回。

减少危险的上网操作

不要浏览来路不明的色情、赌博等不良信息网站,这些网站经常被用于发动挂马、钓鱼攻击。

不要轻易打开陌生人发来的邮件附件或邮件正文中的网址链接。

不要轻易打开后缀名为js、vbs、wsf、bat等脚本文件和exe、scr等可执行程序,对于陌生人发来的压缩文件包,更应提高警惕,应先扫毒后打开。

电脑连接移动存储设备,如U盘、移动硬盘等,应首先使用安全软件检测其安全性。

对于安全性不确定的文件,可以选择在安全软件的沙箱功能中打开运行,从而避免木马对实际系统的破坏。

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

服务器安全建议

如用户处存在虚拟化环境,建议用户安装虚拟化安全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防恶意软件、防暴力破解等安全防护能力。

安装终端安全软件,及时给办公终端打补丁修复漏洞,包括操作系统以及第三方应用的补丁。

针对政企用户的业务服务器,除了安装杀毒软件还需要部署安全加固软件,阻断黑客攻击。

企业用户应采用足够复杂的登录密码登录办公系统或服务器,并定期更换密码,严格避免多台服务器共用同一个密码。

限制内网主机可进行访问的网络、主机范围。有效加强访问控制ACL策略,细化策略粒度,按区域按业务严格限制各个网络区域以及服务器之间的访问,采用白名单机制只允许开放特定的业务必要端口,其他端口一律禁止访问,仅管理员IP可对管理端口进行访问,如FTP、数据库服务、远程桌面等管理端口。

对重要数据和核心文件及时进行备份,并且备份系统与原系统隔离,分别保存。

部署审计等安全设备,增加全流量威胁检测手段,实时监测威胁、事件。

如果没有使用的必要,尽量关闭3389、445、139、135等不用的高危端口,建议内网部署堡垒机类似的设备,并只允许堡垒机IP访问服务器的远程管理端口(445、3389、22)。

提高安全运维人员职业素养,除工作电脑需要定期进行木马病毒查杀外,如有远程家中办公电脑也需要定期进行病毒木马查杀。

提升新兴威胁对抗能力

通过对抗式演习,从安全的技术、管理和运营等多个维度出发,对企业的互联网边界、防御体系及安全运营制度等多方面进行仿真检验,持续提升企业对抗新兴威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