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9日发(作者:)

编辑出版

儿童注音读物中的常见问题

李爽

中国盲文出版社

北京 100050)

摘要:儿童注音读物的读者对象是已经学习了汉语拼音但识字量不多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注音

读物犹如一座桥梁,能够帮助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攻克阅读难关,实现从亲子阅读到自主阅读的

跨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儿童注音读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儿童注音读物在拼音

方面易出现的差错,旨在减少小读者阅读此类图书时的困扰,促进儿童注音读物编校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儿童读物;注音读物;拼音;常见问题

中图分类号:G2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5-0220-02

“一错再错”;在阴平、阳平、上声前变调为去声,

儿童注音读物,是童书出版中的一个细分门类,

共”

“一直”“一起”;单独使用或放在词尾

即在汉字上标注汉语拼音,以辅助阅读。注音读物的

如“一只”

如“第一”“有一说一”。

功能非常明确,就是帮助识字量不够但已学习过汉

时则保持阴平,

“不”大多数情况下读去声,如“不仅”“不

语拼音的孩子自主阅读。通常来说,注音读物的读

乏”“不安”;但在去声前要变调为阳平,如“不

者年龄在6~8岁,就读于学前班至小学一、二年级。

“不吝”“不顾”。

儿童期是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期,合适

愿”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有些词如果不标出变调会

的儿童读物能够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帮助他们

如“一班的同学”,“一班”如标原调“yī

开阔视野、探察世界,获得更多新知识。刚步入学龄

产生误导,

,是特指“第一班”,而要表示“全班”,则应将

期的孩子正处于培养阅读习惯的关键期。从前,他们

bān”

,两者意思截然不同。

“看书”只是翻看绘本,关注点在图画上,或者由大人

之标注为“yì bān”

(二)口语中ABB和AABB式词语

来讲解内容;现在,他们需要自己读懂那些文字。对

在语言应用中,有些词的实际读音会发生变化,

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自主阅读的难点在于他们还

(“腾”本读

没有足够的汉字储备量,而给汉字加上拼音,他们基

如“慢腾腾”读作“màn

tēng

tēng”

),“红彤彤”读作“hóng

tōng

tōng”(“彤”

本可以通过拼读越过障碍,独立、顺畅地阅读。这是

“téng”

,“结结实实”读作“jiē

jie

shīshī”(“结

一个人阅读生涯中非常短暂的一个阶段,也是极其

本读tóng)

。这些字的读音都发生了变调。

重要的一个阶段。正因如此,儿童注音读物即便在

实”本读jiē

shi)

总结一下规律,ABB式词语,在口语应用中习

浩瀚的童书市场中并不突出,但也绝对不容忽视。

可以标注为变调读音,BB通常变为

在儿童注音读物中,拼音是孩子们阅读的“拐

惯读变调时,

如“绿油油”“黄澄澄”。AABB式稍复杂些,

杖”,然而市场上的注音读物在拼音方面错误颇多,

阴平,

倘若B读轻声,则

这些差错会对小读者造成困扰,甚至削弱他们的阅

一般来说,AB可单独成词的,

如“嘟嘟囔囔”“哆哆嗦

读兴趣。下文就此类图书在拼音方面易出现的问题

AABB式中的BB读阴平,

“热热闹闹”;无论AB是否可以单独成词,若B

进行分析,探讨解决方案,助力儿童注音读物编校质

嗦”

字的本音不是轻声,则仍读这个字的原调,如“欢欢

量的提升。

喜喜”“顺顺利利”“颤颤巍巍”“病病歪歪”。

一、汉语拼音声调中的变调问题

二、关于轻声

声调是汉语拼音的组成部分,分为阴平(一

声调问题中除了变调,还需注意轻声的用法。

声)、阳平(二声)、上声(三声)和去声(四声)四

以AABB式词语为例,通常情况下,第二个A

种音调,另有轻声不标注调号。根据《汉语拼音正

如“迷迷糊糊”“疯疯癫癫”“嘻嘻哈哈”。

词法基本规则》“根据识字需要(如小学低年级和

为轻声,

[1]

要按照语

幼儿汉语识字读物),可按字注音”的规定

,儿童

但并非所有AABB词语都适用这个规则,

例如“高高兴兴”“清清楚

注音读物均采取“单字逐个注音”的形式,而非“按

言的实际应用来判断,

“许许多多”,就不能将第二个A标注为轻声。

词连写”。那么,“按字注音”需要考虑变调的问题

楚”

还有一些词语,到底是轻声,还是有声调,并不

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注音读物的根本目的是让

很多时候,编辑会根据自己的发音习惯进

孩子在连贯的阅读中领会文意,因此不提倡“字本

十分明确,

[2]

行标注。例如,“他笑着上前招呼:‘老人家,您快请

位”,而应顾及语言的实际应用

’”“老人家”被注音为“lǎo rén jiā”,但查看

儿童注音读物中需要关注的变调现象,主要有

坐。

《现代汉语词典》,规范注音应为“lǎo ren jia”;“那

两种。

里很危险,去不得啊!”“去不得”被注音为“qù

(一)“一”和“不”

,但正确读音应为“qù bu de”;“她看见了高

“一”在去声前变调为阳平,如“一个”“一

bù dé”

220

第12卷第5期

2021年03月

Vol.12 No.5

March 2021

“琢磨”在“他琢磨了半天,也没明白这话是什

高的烟囱”,“烟囱”被注音为“yān cong”,正确读

应注音为“zuó mo”,指思考;这个

音应为“yān cōng”;“太阳是金色的,月亮是银色

么意思”这句话中,

,是雕刻和打磨的意思。

的”,无论将“阳”和“亮”一同标注为轻声,还是

词的另一个读音“zhuó mó”

“不得”用在动词前,表示不许可的时候,应注

一同按原字声调标注,都是错误的,正确注音应为

音为“bù dé”,如“不得入内”“不得喧哗”;而用在

“tài yáng”“yuè liang”。

表示不可以、不能够的时候,则为轻声“bu

这里还要特别提一下“上”字放在词尾时的

动词之后,

,如“去不得”“动弹不得”“这个玩笑开不得”。

注音。当表方位用在名词后面时,读轻声,如“身

de”

类似这样的词有很多,这也是注音读物中特别

上”“路上”“书上”“脸上”等;当表趋向用在动词

后面时,读去声,如“爬上山坡”“等上一年”“爱上

容易出错的地方。编辑在判断读音的时候不能想当

要多利用词典查证。

一个人”等。需要辨析的是,“马上就走”的“上”

然,

是去声,而“骑在马上”的“上”则为轻声。

三、多音字是易错点

儿童注音读物中有非常多的差错出在多音字

上,究其原因,可能是目前这类图书的排版都由计算

机自动完成。自动标注拼音虽然方便快捷,但也为

编辑埋下了很多“雷”,编校人员每一次审校都需要

认真细致。然而,很多时候因为抢出版时间、流程不

全等,这些“雷”从眼皮底下溜过去了,在小读者手

中“引爆”。“种(zhǒng)田”“树冠(guàn)”“干

(gān)活”“快把书还(hái)回去”“慢慢地等着

昨夜的情景重(zhòng)现”“只得把金怀表送进了

当(dāng)铺”等,都是这样的例子。

四、儿化音的处理

儿化是汉语普通话和某些方言中的一种语音现

象,后缀“儿”字不自成音节,而是和前字音节的韵

母合在一起,成为卷舌韵母,如“那个小孩儿”“光

着脚丫儿”“一起出去玩儿”等。童书的行文要表

达童心童趣,语感要亲切自然,因此十分口语化,所

以使用“儿化音”的地方非常多,但是也并非所有

后缀“儿”字的都要处理为儿化音。目前,语言学

界对儿化的界定尚没有统一标准,编辑需要根据文

字所处的语言环境和约定俗成的行业用法注音

[3]

比如“鸟儿”,在口语表达中,尤其是对话中,应标

注为“niǎo er”,作儿化处理,如“梅梅说:‘快看,

天上的那些鸟儿!’”但在诗歌中,或在一些诗意

的叙述性表达中,可标注为“niǎo ér”,如“春天来

了,鸟儿在树上叽叽喳喳地鸣唱。”再如“孩儿”,说

“男孩儿”“女孩儿”“小孩儿”时,都标注为“hái

er”;而在“我的孩儿啊”这样的句子里,尤其当文

章还是早期白话文时,应注音为“hái ér”。

五、一些同字不同义的词,读音也不同

汉语中有一些词语,不同读音表达不同的意思,

这些词在注音时要格外在意。

“人家”读“rén jiā”时,表示住户或家庭,如

“山坳里有几户人家”;读“rén jia”时,指别人或自

己,如“你快把钱给人家送去”“人家还不是为你好”。

“媳妇”读“xí fù”时,指儿子的妻子,也称“儿

媳妇”;读轻声“xí fu”时,才是“妻子”的意思。

“妻子”指男人婚后的配偶,注音应为“qī

zi”;带声调的“qī zǐ”,是指“妻子和儿女”。

六、注音中的其他注意事项

(一)古诗词中的字不能随意标注轻声

古诗词有平仄格律,因此不能按现代汉语标

注读音。例如“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

催。”“葡萄”应标注为“pú táo”,“琵琶”应标注

为“pí pá”,“马上”应标注为“mǎ shàng”。再如“小

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上头”应标注

为“shàng tóu”。

(二)注意句首语气词的读音

句首语气词的注音也容易出错。例如,“哼,我

才不理你呢!”在很多书上,“哼”字的注音都为

hēng”,但其实“哼”在句首时是声母“h”跟单纯

的舌根鼻音拼合,写作“hng”。“哦”字放在句首,

有“ó”和“ò”两个读音。表示将信将疑时,读“ó”,

如“哦,真的像你说的那样吗?”表示明白、醒悟时,

读“ò”,如“哦,原来是这样。”这些在《现代汉语

词典》中都有说明,编辑只要常翻词典,利用好工具

书,就能避免不少错误。

七、结语

注音读物是给小孩子看的书,看似浅显简单,但

其实会遇到很多复杂的情况,审读的时候一点都不

省力。编校人员必须静下心来,不厌其烦、反复推敲、

细致琢磨、字字细究,保证注音读物的出版质量。除

了态度要严谨认真之外,编辑还需切实提升自己的

业务能力,不断学习,保证现代汉语功底扎实,更要

勤于在工作实践中积累和总结,这样自己手中才能

诞生出优质的儿童注音读物。

参考文献: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汉语拼音正词法基

本规则》解读[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3:

135.

孙和平.论现行拼音读物的注音规范[J].理论

月刊,2010(02):67-70.

张玉洁.浅谈儿童图书中汉语拼音常见差错及对

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12):172-

174.

作者简介:李爽(1973—),女,北京人,本科,编辑,研究

方向:编辑学。

221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