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3日发(作者:)

基于ASP的长三角产业集群竞争情报公共服务平台研究

王友发;刘荷生;宋新平

【摘 要】以长三角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对竞争情报的需求和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

为出发点,结合ASP(应用服务提供商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的特点和运行

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ASP外包模式来构建长三角产业集群竞争情报公共服务

平台的构想,并分析了该平台的优势、平台的总体结构模型、平台各子系统的功能

结构、以及实施ASP模式时需注意的问题.%Starting from the needs for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of the SMEs in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infonnatization of SMEs, combining with features and

operation mode of ASP, this paper proposes to build the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o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in Yangtze river delta through ASP

outsourcing model, and analyzes the advantage and general structure

model of the platform, the functions of each subsystem structure of the

platform, and the problems needing attention when implementing ASP

model.

【期刊名称】《价值工程》

【年(卷),期】2012(031)017

【总页数】3页(P144-146)

【关键词】长三角;竞争情报;ASP;公共服务平台

【作 者】王友发;刘荷生;宋新平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管理学院,镇江212013;镇江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镇江

212000;江苏大学管理学院,镇江212013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20

0 引言

长三角区域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主要表现在其相对完善的产业结构和

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一旦产业链条初步形成,其合作的成员企业无疑就成为一个

大兵团作战集体中的一员,建立一个统一的竞争情报系统,是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

的[1]。但长三角区域产业集群中很多是以中小企业为构成主体,目前中小企业普

遍存在着资金短缺、信息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区域集群产业链上的任何单个企业,

要为整个产业建立完善的竞争情报系统,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探讨长三角产业

集群竞争情报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对促进该区域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理

论和实际意义。

1 竞争情报平台的相关研究

关于竞争情报平台的研究,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明确的竞争情报平台系统建设理论

框架。国外曾提出一个集组织、文化、技术、决策为一体的世界级竞争情报架构

[2],包昌火和谢新洲也提出了具有三大网络、三个系统、一个中心和六大功能的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框架[3],宋新平和吴晓伟提出基于Multi-Agent的网络组织竞

争情报平台的框架[4],以及诸多学者相继提出的竞争情报系统解决方案、系统结

构模型及绩效评价模型等[5-7],这些研究成果为企业竞争情报平台建设提供了原

则性、通用性框架。但是没有将中小企竞争情报需求的特殊性、运行机制的复杂性

及建设策略有机结合起来从系统全面的角度加以考虑[8]。

本文结合长三角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和中小企业对竞争情报的需求,并

在分析了ASP模式的优势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ASP的竞争情报公共服务平台系

统架构。

2 基于ASP的长三角产业集群竞争情报公共服务平台的分析

2.1 采用ASP模式构建公共服务平台的必要性分析 分工合理、竞争有序的的纵向

产业链或者价值链是区域产业集群的最大优势。高度聚集的生产要素,在使得企业

资源配置成本有效降低的同时,内部竞争的差异化也自发的形成,但是长三角区域

集群产业链很多是以中小企业为构成主体的,由于情报意识缺乏和人财物等资源受

限,大多数中小企业无专门的情报机构或人员和专项经费投入,自身尚未有健全的

竞争情报工作系统,目前仍有许多问题阻碍着整个产业内完善的竞争情报系统的建

立。产业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创新的发展,要由大企业牵头,

众多中小企业共同努力推动。如果只有龙头企业率先建立自己的竞争情报系统,而

无中小企业的参与,整个长三角产业链的即时联动和快速反应仍然很难被带动。那

么较为经济的选择就是所有在长三角区域内产业链中的企业,进行竞争情报方面的

合作,共同投资组建竞争情报机构、构建产业集群竞争情报公共服务平台,分摊建

设与维护运转的成本,分享系统提供的情报产品。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定义,通过因特网将成套软件配置、支持、管理及租

赁的服务提供给用户,即为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换句话说,

ASP就是由ASP的数据中心将企业需要的软件和数据资料储存起来,动态地管理、

维护和更新这些软件和信息也由它具体负责,用户获得远程服务的方式是从

Internet登录并通过租赁来实现,也就是所说的“软件变服务,服务走网络”[9]。

基于ASP的长三角区域产业集群竞争情报公共服务平台采取会员制,中小企业用

户访问系统时可通过web浏览器来进行。浏览器以外的其他程序并不需要安装在

客户端,系统运行和维护的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图1即为具体运作模式。为中小

企业提供竞争情报服务所面对的困难,可以通过ASP的这种服务模式来解决,中

小企业进入的门槛得以降低。是解决长三角区域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困难时,

投资少、见效快、摆脱专业技术困扰的捷径[4]。

图1 ASP运作模式图

2.2 采用ASP模式构建公共服务平台的优势分析 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角度来看,以

ASP模式构建长三角区域性竞争情报公共服务平台优势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0]:

2.2.1 基于ASP外包模式的企业价值链优化 长三角区域产业集群把竞争情报平台

的建设外包给ASP服务商。

整个竞争情报平台的运行与维护都由ASP服务商负责。ASP模式与传统的计算机

应用系统外包有本质的不同,其主要思想是“应用服务”的提供。与由供应商为用

户提供应用软件的传统做法不同,ASP方式是,“服务”还有配备简单的客户终

端系统由用户购买,其它的由服务供应商处理,提供“整体服务”是其侧重点。如

何有效的利用竞争情报信息,是处于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的关注点,具体的技术

可以不必考虑,而只将注意力集中于信息本身,真正地变信息挖掘者为使用及受益

者。

从价值链的角度来看,中小企业在进行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的改革时,可以将

ASP这种服务模式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途径。企业以以出售、外包等方式将自己

不擅长或是非战略性的业务,转化到企业之外,也就是通过一定形式将原本位于企

业内部的一些价值链节点转换到企业外部。企业这方面的需求都可由ASP外包模

式满足,而它所具备的成本优势及便于控制等特点有利于企业重新打造价值链,许

多用户因此对其倍加青睐,更有甚者将其称之为“终极外包”。

2.2.2 基于ASP外包模式赢得信息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 信息技术对长三角大多数

中小企业来说并非核心技术,而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性技术来对企业核心业务进行支

持。采用ASP服务,就是由在某方面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合作伙伴来进行该方面的

技术实施与管理,企业在享受先进的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成果的同时,也成功的转移

了风险。技术怎样在后台实现等问题,是ASP服务供应商负责的专业领域,企业

在这方面不具备任何技术优势,也不必关注于此。

同时ASP服务供应商实现成本分摊的方式是向多家客户提供相同的应用,用户的

平台使用费由此大幅度降低。企业用户还可以通过由ASP服务供应商所提供的短

期的免费试用,来避免盲目租赁,使成本得到进一步节约。

ASP的兴起为中小企业加强信息化、提升自身的管理和运营素质提供了契机,因

而被认为是中小企业在新经济时代低成本参与情报竞争的最佳途径。

3 基于ASP模式的长三角区域产业集群竞争情报公共服务平台系统建设

长三角区域产业集群竞争情报公共服务平台,是一个融合外部情报收集、专业情报

分析、内部情报产品共享的产业链企业管理系统,是一个以人的智能为主导、信息

技术为手段、增强产业链企业整体竞争力为目标的人机结合的竞争战略决策支持系

统、技术跟踪系统。其主要功能是为系统内各成员企业:跟踪国内外技术研发进展、

监测竞争对手和市场动态,评估行业竞争的关键发展趋势,把握宏观和微观环境变

化趋势,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和趋势,从而保持各成员企业敏锐的市场触觉,引导

企业战略决策、驱动创新、捕捉机会、提供危机预警、树立学习标杆、积累知识、

避免思想僵化,维持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因此,一个完整的竞争情报系统,必须

包含竞争情报搜集子系统、竞争情报分析和处理子系统、竞争情报服务子系统、竞

争情报保障和支持子系统[11]。

基于ASP的长三角竞争情报公共服务平台总体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作为一个情

报服务平台,ASP服务平台的特点是综合多学科、多领域、多团队,该平台是一

个逐步完善的系统,其核心就是中小企业用户的竞争情报需求,以此为基础科学、

合理的规划竞争情报的管理和采集,竞争情报产品为企业的竞争战略决策提供信息

支持服务的局面最终得以形成。只要通过Internet接入该平台,中小企业就可以

进行资源信息的发布和查询,同时可以使用如基于Web的ERP、CRM、CAD等

的各种应用软件。

3.1 ASP竞争情报搜集子系统 该子系统是根据区域内企业的战略构想、发展规划

以及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等制定情报规划及主题目标,从而确定竞争情报搜索

目标。及时高效地完成竞争情报、信息的搜集,然后对其进行格式转换存储到

ASP平台数据库中。竞争情报信息源是开展竞争情报工作的基础,对服务平台的

运行有直接的影响。本子系统的建设可以采取云计算解决方案,在云计算平台中,

各种计算资源被连接在一起形成统一的资源池,动态地部署、分配给不同的应用和

服务,满足它们在不同时刻的需求;云计算支持用户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种终端获

取应用服务,用户无需了解应用在“云”中某处运行,也不用担心应用运行的具体

位置,也不需要在个人终端上安装各种各样的软件;云计算技术屏蔽了信息资源的

多样性格式,这就使得各数据库的数据标准化和接口问题得到解决,实现多种资源

的全面共享;云计算提供统一的信息资源平台,这又为数字资源的整合铺平了道路,

有利于实现信息资源的真正共享。该子系统具体结构如图3。

3.2 ASP竞争情报分析和处理子系统 该子系统是竞争情报服务平台的核心部分,

是竞争情报的“生产车间”。本子系统通过对搜集来的情报信息或专业数据库资源

进行数据挖掘、技术预测、信息分析及统计等分析与处理。形成高质量、知识化、

专业化、个性化的竞争情报信息,本系统以人的智力为主导,通过采用竞争情报研

究方法,对情报信息进行深度分析、挖掘、判断、推理和综合,实现各类信息的集

成、重组和智能化,为长三角区域集群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强大的竞争情报支持。

ASP竞争情报分析和处理子系统结构如图4所示。

3.3 ASP竞争情报服务子系统 该子系统将情报信息分析与处理结果形成数据库检

索、情报信息简报、情报分析报告等通过英特网提供给企业用户,实现情报信息的

共享,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用户的信息需求,用户只需要通过因特网浏览器即

可操作,得到所想要的竞争情报信息。不需要太多的技术性的支持,非常方便。同

时ASP平台服务商对企业用户的竞争情报需求进行统计。对竞争情报的服务效果,

进行跟踪及时进行补充性收集与分析工作,为竞争情报服务平台功能的改进和服务

内容的更改及时提供回馈信息。

ASP竞争情报服务子系统结构见图5。

3.4 ASP竞争情报保障和支持子系统 该子系统支撑整个服务平台的顺利运行,支

持实现公共服务平台的各种功能及服务产品的及时生产与发布。本子系统充分运用

Internet技术、J2EE框架、SQL SERVER数据库等先进的前后端开发技术,构筑

服务平台的运行环境。

完成用户的注册、安全认证、数据库安全保障等功能。同时提供进行情报研究所必

须的开发工具 包括联机分析处理(OLAP)系统,CPMS、TRS等智能化搜索工具。

当然这些专业性很强工作,都是由ASP服务供应商来完成的。企业不需去考虑具

体的技术,真正从信息的挖掘者变为信息的使用者与受益者。

4 实施基于ASP的长三角产业集群竞争情报公共服务平台时需注意的问题

虽然说利用ASP模式来构建长三角区域产业集群公共竞争情报服务平台服务有许

多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障碍,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层次方面的问题[12]:

4.1 政府角度 长三角的信息化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也存在着信息资源割据、城

乡数字鸿沟、信息产业趋同等发展不协调的现象。长三角区域内各级政府要从区域

整体发展要求出发,进一步完善区域信息化合作机制,克服行政区划形成的合作阻

碍,在战略和政策层面营造一个资源共享、技术携手、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区域

信息化协同发展环境。

同时长三角区域内政府要积极引导ASP模式的健康发展,特别在资金、政策、法

规、项目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主要是研究制定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一些政策措

施,创造有利于ASP发展的政策环境、法律环境以及市场体系。具体包括:协调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覆盖全区的高效、稳定、便捷的信息网络平台;提高信息

公共服务水平,确保不同的领域和地域共享区域的信息资源;规范信息标准,完善

信息法规,构筑安全、诚信的虚拟商务空间;探索建立区域信息化合作的投融资方

式等。

4.2 ASP角度 ASP需要提高认识,不断开拓新的服务经营模式,要把中小企业竞

争情报服务作为重点之一,面对客户日益提高的服务要求,以及对手之间的激烈竞

争,ASP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发展其增值服务的内容与能力,积极构建具有

自身特色的增值服务,建立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同时ASP应积极加强自身的基础设施、应用平台、服务质量、费用构成、社会信

誉等方面的基础建设和综合调整,树立优良的企业品牌,积极谋求自身发展。并加

强结盟与合作,选择有实力的厂商结盟,借助知名IT企业在市场、技术、资金、

品牌等方面的实力,提高应用水平、服务质量以及对客户的影响力。

4.3 中小企业角度 中小企业要提高使用ASP的认识,提高认识竞争情报的重要性、

必要性、内涵,提高竞争情报平台建设的自觉性、紧迫性等等。建立良好的企业信

誉,积极参与需求调研、平台方案制订,积极使用竞争情报公共平台提供的各种应

用服务,促进ASP竞争情报公共平台健康发展。

此外中小企业还应与ASP签订一份详尽的合同以明确ASP提供的服务内容、收费

方法及收费标准。另外合同中的争议解决条款还应规定双方在产生争议时各自应承

担的义务以及有责任为解决争议提供相关的信息。应尽量避免使争议的解决期限过

长和使争议的问题久拖不决。

5 结语

中小产业集群已经成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探索一套成功的

适合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竞争情报服务模式对促进产业集群本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

用,对加强长三角区域经济的竞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长三角区域信息一体化是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14]。而加快基于ASP模

式的长三角区域竞争情报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是长三角推进区域信息一体化的重要

举措 。ASP竞争情报公共服务平台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与企业的沟通与联系要加强,使得竞争情报平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得到广

泛宣传,企业的竞争情报意识得到增强[15]。

另一方面要利用多种优势,如信息资源和情报分析研究等,争取各级各部门的资金、

政策支持,竞争竞争情报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得到完善,积极主动地为长三角区域

产业集群提供竞争情报支持与服务,使长三角产业集群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够得到真

正的推动。

参考文献:

[1]董晓华,金毅.推进长三角区域信息一体化研究[J].浙江统计,2009,(6):5-7.

[2]谢新洲,包昌火,张燕.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建设[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2001.38(6):67-73.

[3]包昌火,赵刚.略论竞争情报的发展走向[J].情报学报,2004,23(3):352-357.

[4]宋新平,吴晓伟,曾原.基于Multi-Agent的网络组织竞争情报平台[J].情报理

论与实践2010(70):112-116.

[5]陈蜂.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构建与运行[J].报理论与实践,2002,25(3):191-

195.

[6]吴晓伟,徐福缘.竞争情报系统成功建设模型及其实证研究[J].情报学报,2005,

(4):34-39.

[7]巫玲,王日芬.我国企业竞争情报系统运作的影响因素分析[J].情报科学,2007,

25(4):595-599.

[8]宋新平,梅强,田红云.复杂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中小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建设研究[J].

情报杂志,2010,(3):83-88.

[9]高青松.区域性产业集群企业共建产业链竞争情报系统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9,(2):247-248.

[10]Martijn eegen,Wim r Network Design:U sin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o Allocate Production Tasks

in a Virtual Organization[J].Design Science,1999,30(4):1073-1091.

[11]郭建平.龙岩市区域性竞争情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探讨[J].情报探索,2010,

(11):65-67.

[12]谢轶,俞丽辉.以ASP外包模式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国会计电算化,

2003,(6):24-26.

[13]董明霞.一种新的竞争情报服务模式-SaaS模式探讨[J].现代情报,2009年8

月:196-198.

[14]胡德,刘君德.长三角区域信息化合作背景、思路与对策[J].南通大学学报,2007,

(5):11-14.

[15]包昌火,谢新洲.企业竞争情报系统[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