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7日发(作者:)

互联网出口带宽现状及发展分析

当下,伴随着宽带业务的日益丰富,以及运营商客户规模的快速发展,作为网络的使用者对

互联网出口的带宽以及速度都赋予了更高的期望值。过去那种互联网的浏览、查询、电子邮

件等常规功能已然不能满足时下用户们的要求,因此,可以给用户带来高速体验的P2P业务,

诸如网络视、BT下载和迅雷下载,逐渐开始普及。凡是各有利弊,应用P2P的缺点是通过使

用大量在线用户的客户端设备资源,达到优化文件传输能力的目的,但是在最大限度获取网

络出口宽带的同时,也会给铁通的运营成本控制以及服务的稳定性造成很大压力。

目前,针对出口带宽压力这一问题,作为运营商主要通过对传统的P2P封杀方案,以缓解这

一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这个方案实现了缓解出口带宽压力的目的,对闲时和忙时的出口宽

带利用率实现了均衡;与此同时,这一方案在实现过程中,P2P流量仍然会给出口带宽带来

不小的压力,并且造成许多用户不能随时使用P2P的业务,随之带来用户体验下降的后果。

2 互联网出口带宽分析控制与优化

在这样的一个现状下,铁通基于多样化的方式分析控制优化出口带宽,目的是用相对较少的

成本形成一个相对利用率高的出口带宽和高质量用户体验的组合方案。

2.1 带宽的分析与控制

(1)将带宽分析控制设备放在出口位置使用,全面分析互联网所有出口带宽的协议,掌握

目前网内应用排名较为靠前的协议类型以及带宽使用量,及时限制诸如BT和迅雷等应用的

分时段恶意占有带宽;(2)对部分协议按照不同的时段进行控制,一方面可以分上午、下

午和晚间三个时段进行控制,另一方面也可以分为平常和周末两个时段控制;(3)统计网

内占用带宽多的用户,并对这些用户进行排名,可以通过分时段限制带宽的方式对这些占用

带宽多的用户进行管理,在晚间流量使用高峰时间内可以适当出让部分流量,尽可能的将这

部分出口带宽资源向网内回报率高的高品质用户提供使用。

2.2 采用组合模式

过去互联网出口协议进行带宽限制仅仅通过单一模式,或者使用其他的单一模式对互联网带

宽进行缓存,目前,铁通采用组合模式——比如通过引进多出口达到对出口带宽进行优化的

目的,通过使用带宽分析控制设备达到对带宽协议进行控制的目的,通过采用P2P缓存对出

口带宽进行缓存,与此同时加大力度建设内部网站资源,目的是降低用户对互联网资源的需

求。铁通通过集优化、控制、缓存及引导相统筹的组合方式,不仅节约了成本,大幅度降低

了出口带宽需求,同时达到了用户对质量的需求。

2.3 按照应用协议进行出口调度

通过利用带宽分析控制设备创新功能,可以根据应用协议对出口带宽进行合理的调度。由于

当前在我国的互联网市场上,可租用的出口带宽的价格是由各个运营商自行提供的,所以有

一定额度的差异,出口质量与价格成正比,价格高那么出口质量也相对较好。

但是各种类型的应用对出口带宽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游戏类应用需要较好的出口带宽,那

么就可以为其设置出口质量较好的协议;而对于浏览网页以及出口中所有的BT、迅雷等协议

要求的出口质量相对比较低,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应用的不同,按照应用协议进行出口调度,

以达到整个出口带宽成本的控制的目的。

2.4 建设P2P应用缓存系统

目前的互联网应用中,BT、迅雷和视频应用占用着较多的出口带宽协议,从长远来看,如果

放任这些应用无限制地占用出口带宽,并不能很好的控制其发展,那么就会对大部分用户的

正常应用产生不利影响。我们不能只通过限制出口带宽的方式,这样只会造成用户的使用质

量的下降,不能做到从源头上解决这一问题。

那么,究竟将怎么在最大的程度上用最为合理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呢?可以利用建设P2P应

用缓存系统的方式,对BT、迅雷和视频应用进行本地缓存,当以上内容被第一个用户访问过

后,这些内容就会被保留在本地缓存中,那么,当其后有需要相同资源的用户就不需要到互

联网中重复获取资源,而可以直接在本地缓存服务器获取这一资源,因为之后的访问用户是

直接在城域网内取得的资源,这样速度就被大大提升了。因此,通过建设P2P应用缓存系统

这一方式可达到双重效果,一方面可以降低出口资源需求,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用户的体验。

3 结束语

随着对互联网带宽出口的控制以及优化,采用组合模式、按照应用协议进行出口调度、建设

P2P应用缓存系统等方式,不仅提升了网络出口质量,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成本,使

得宽带用户数稳步上升,更为重要的是,这样有助于提高铁通用户访问的质量,为改善用户

体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煜嘉.学生网千兆出口带宽资源的管理和应用[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2] 刘军,孙国海,韩冬,黄家忠.因特网出口带宽与流量的研究[J].医学信息,2007(01).

[3] 刘跃.关于宽带网络出口带宽不足的解决方案[J].通讯世界,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