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1日发(作者:)

硬盘的使用与维护

硬盘是电脑中保存信息资源的重要外部设备,尽管现在生产商硬盘技术先进和精密,硬

盘的故障率通常低于其他存储设备,但只有正确的维护和使用才能保证硬盘发挥最佳的性

能,才可以保证数据安全和硬盘的寿命。

1.硬盘工作中切勿直接拔电源

当开机后硬盘在进行读写时,整个盘片处于高速旋转状态,如果忽然切断电源,可能造

成磁头与盘片猛烈磨擦,从而导致硬盘出现坏道甚至损坏。所以我们应尽量避免频繁地开、

关电脑电源,因为硬盘每启动、停止一次,磁头就要在磁盘表面“起飞”和“着陆”一次,

如果过于频繁地话就无疑增加了磁头和盘片磨损的机会。关机时一定要注意面板上的硬盘指

示灯是否还在闪烁,只有当硬盘指示灯停止闪烁、硬盘结束读写后方可关机。

2.硬盘防震以及防尘和防潮

虽然磁头与盘片间没有直接接触,但在肉眼看来已经是亲密接触了,况且磁头也有一定

重量,所以如果出现过大的震动的话,磁头难免由于地心引力和产生的惯性而对盘片进行敲

击产生物理损坏。所以在开机的状态下,千万不要移动硬盘或机箱,最好等待关机十几秒硬

盘完全停转后再移动主机或重新启动电源,可避免电源因瞬间突波对硬盘造成伤害。在硬盘

的安装、拆卸过程中应多加小心,硬盘移动、运输时严禁磕碰,最好用泡沫或海绵包装保护

一下,尽量减少震动。注意:硬盘厂商所谓的“抗撞能力”或“防震系统”等,指在硬盘在

未启动状态下的防震、抗撞能力,而非开机状态。另外,防尘和防潮也是比较重要。

3.硬盘使用时远离磁场

我们经常使用的银行卡、信用卡都比较怕磁场干扰,有时会造成消磁而不能继续使用。

而磁场同样也是损毁硬盘数据的隐形杀手,如音箱、手机、电台等,硬盘里所记录的资料可

能因磁化而受到破坏。其中离我们最近的就是手机干扰,当手机通话时会有信号产生强烈磁

场,可能磁化附近的硬盘记录数据。

4.用户不能自行拆开硬盘盖

此外硬盘的制造和装配过程是在绝对无尘的环境下进行,切记:一般计算机用户不能自

行拆开硬盘盖,否则空气中的灰尘进入硬盘内,高速低飞的磁头组件旋转带动的灰尘或污物

都可能使磁头或盘片损坏,导致数据丢失,即使仍可继续使用,硬盘寿命也会大大缩短,甚

至会使整块硬盘报废。

5. 保持电脑工作环境清洁

硬盘以带有超精过滤纸的呼吸孔与外界相通,它可以在普通无净化装置的室内环境中使

用,若在灰尘严重的环境下,会被吸附到PCBA的表面、主轴电机的内部以及堵塞呼吸过滤

器,因此必须防尘。还有环境潮湿、电压不稳定都可能导致硬盘损坏。

6. 硬盘的使用温度

硬盘的工作状况与使用寿命与温度有很大的关系,硬盘使用中温度以20~25℃为宜,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晶体振荡器的时钟主频发生改变,还会造成硬盘电路元件失灵,磁介

质也会因热胀效应而造成记录错误;温度过低,空气中的水分会被凝结在集成电路元件上,

造成短路。也可用软件监控硬盘温度(如用鲁大师)。 湿度过高时,电子元件表面可能会吸

附一层水膜,氧化、腐蚀电子线路,以致接触不良,甚至短路,还会使磁介质的磁力发生变

化,造成数据的读写错误。湿度过低,容易积累大量的因机器转动而产生的静电荷,这些静

电会烧坏CMOS电路,吸附灰尘而损坏磁头、划伤磁盘片。机房内的湿度以45~65%为宜。

7. 要定期整理硬盘

磁盘使用久了空间就会七零八落,到处都有数据,这种现象称为“碎片”现象。使用“磁

盘整理碎片整理程序”可以重新安排文件使其连续起来,以加快访问速度,提高程序的运行。

使用系统自带的磁盘碎片整理工具整理效果最好,如不能整理时,可借助优化大师等软件整

理。

8. 正确拿硬盘的方法

在电脑维护应以手抓住硬盘两侧,并避免与其背面的电路板直接接触,要轻拿轻放,不

要磕碰或者与其他坚硬物体相撞;不能用手随便地触摸硬盘背面的电路板,因为手上可能会

有静电,静电会伤害到硬盘上的电子元件,导致无法正常运行。还有切勿带电插拔。

9. 减少频繁操作

如果长时间运行一个程序(如大型软件或玩游戏),或是长期使用BT等下载软件,这时

就要注意了,这样磁头会长时间频繁读写同一个硬盘位置(即程序所在的扇区),而使硬盘产

生坏道。 另外,如果长时间使用一个操作系统,也会使系统文件所在的硬盘扇区(不可移动)

处于长期读取状态,从而加快该扇区的损坏速度。当然,最好是安装有两个或以上的操作系

统交替使用,以避免对硬盘某个扇区做长期的读写操作。

10. 让硬盘智能休息

让硬盘智能地进入“关闭”状态,对硬盘的工作温度和使用寿命给予很大的帮助,首先

进入“我的电脑”,用鼠标左键双击“控制面板”,然后选择“电源管理”,将其中“关闭硬

盘”一项的时间设置为15分钟,应用后退出即可。

11. 轻易不要低格以及避免频繁的高级格式化操作

不要轻易进行硬盘的低级格式化操作,避免对盘片性能带来不必要的影响。高级格式化

操作同样对盘片性能带来影响。

12. 硬盘出现坏道时

硬盘中如出现坏道,即使是一个簇都可能具有扩散的破坏性,在保修期内应尽快找商家

和厂家更换或维修,已过保修期则尽可能减少格式化硬盘,减少坏簇的扩散。

13. 善用磁盘工具

善用各类磁碟工具,如Norton Utilities、Norton CleanSweep等,定时清理自己的硬盘,

可提高系统整体效能。

14. 尽量不要使用硬盘压缩技术

当压缩卷文件逐渐增大时,硬盘的读写数据大大地减慢了。如果磁盘的容量够用,没有

必要在使用硬盘压缩技术。

接下来介绍一下我们经常接触的硬盘故障信息:

(1)Date error(数据错误)

从硬盘上读取的数据存在不可修复错误,磁盘上有坏扇区和坏的文件分配表。

(2)Hard disk configuration error(硬盘配置错误)

硬盘配置不正确,跳线不对,硬盘参数设置不正确等。

(3)Hard disk controller failure(硬盘控制器失效)

控制器卡(多功能卡)松动,连线不对,硬盘参数设置不正确、电路芯片损坏等。

(4)Hard disk failure(硬盘失效故障)

控制器卡(多功能卡)故障,硬盘配置不正确,跳线不对,硬盘物理故障。

(5)Hard disk drive read failure(硬盘驱动器读取失效)

控制器卡(多功能卡)松动,硬盘配置不正确,硬盘参数设置不正确,硬盘记录数据破

坏等。

(6)No boot device available(无引导设备)

系统找不到作为引导设备的硬盘。

(7)No boot sector on hard disk drive(硬盘上无引导扇区)

硬盘上引导扇区丢失,感染有病毒或者配置参数不正确。

(8)Non 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非系统盘或者磁盘错误)

作为引导盘的磁盘不是系统盘,不含有系统引导和核心文件,或者磁盘片本身故障。

(9)Sectornot found(扇区未找到)

系统盘在硬盘上不能定位给定扇区。

(10)Seek error(搜索错误)

系统在硬盘上不能定位给定扇区、磁道或磁头。

(11)Reset Failed(硬盘复位失败)

硬盘或硬盘接口的电路故障。

(12)Fatal Error Bad Hard Disk(硬盘致命错误)

硬盘或硬盘接口故障。

(13)No Hard Disk Installed(没有安装硬盘)

没有安装硬盘,但是CMOS参数中设置了硬盘;硬盘驱动器没有接好,硬盘卡(多功能

卡)没有接插好;硬盘驱动器或硬盘;硬盘没有接电源等故障。

参考文献:1. /108/

2. /groups/osf/

3. /view/

4. /content/10/0626/10/168581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