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4日发(作者:)

1.荷花淀派:指以孙犁为首的文学流派。因以孙犁的《荷

花淀》代表的一批充满浪漫主义气息、乐观精神语言清

新朴素描写逼真心里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

的小说而得名。主持《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发现

并培养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等作家群,,孙犁《山

地回忆》、刘绍棠《蒲柳人家》。

2.山药蛋派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一批山西作家,马烽、西

戎、李束为、孙谦、胡正文学主张、创作风格(新短通)、

创作方法(革命现实主义)相似,创作成就较高。生活内

容与传统叙事手法相结合,情节典型、细节生动,讲究

艺术构思、语言通俗,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三

里湾》、《锻炼锻炼》、《三年早知道》.

3.伤痕文学:以文革造成人们心灵上的创伤为主要内

容。昭示了“恢复”和“复归”现实主义的新鲜内涵。

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郑义《枫》。、特点

彻底否定文革的思想倾向/善良人受损害的情节模式/

宣泄义愤的情感模式局限:止于“问题小说”模式和“二

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观念浅直,艺术粗糙伤痕是反思

的源头,反思是伤痕的深化.

4.反思文学:继伤痕文学的情感宣泄与政治批判进入到

历史深层的理性思考,以中篇小说为重点。社会动乱的

世相图,历史反思,民族创伤和国家苦难反思,启蒙式地

突出了极左政治路线与封建思想如何二合一地造成社

会和人的深刻异化。王蒙《蝴蝶》、高晓声《陈奂生上

城》、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特点:艺术表现方式

更加灵活,主题深度比伤痕文学进了一大步。局限:艺

术形式单一,反思不彻底,缺乏自省与忏悔。

5.改革文学: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描写新时期出现的

社会改革以及改革引起的人物命运人际关系心灵纠葛

为主要内容与现实生活十分贴近,明显地具有与历史同

步,回答时代问题的特点。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张洁《沉重的翅膀》、张贤亮《龙种》

6.寻根文学:在八十年代“文化热”的背景下产生的。

作家们试图汲取本土的生活内容,借助西方的文学技

法,表现中国的文化特色。核心观点是中国文学应建立

在广泛文化开掘之中,要用文学表现民族文化,寻文化

之根。韩少功1985《文学的“根”》(宣言)。阿城《棋

王》、韩少功《爸爸爸》、王安忆《小鲍庄》局限:返祖

心态猎奇心理/作家自身的文化积累不够/概念化倾向。

7.先锋文学:80年代,作家根据“不断创新”的原则,

打破公认的规范和传统,不断创造新的艺术形式和风

格,引进被忽略的、遭禁忌题材,向传统文化的教条和

信念发起挑战。表现了新的价值立场和表达方式,扩大

了小说艺术的表现力。马原《拉萨河的女神》、余华《现

实一种》、苏童《妻妾成群》《红粉》、格非《迷舟》。特

征:否定意识、文的自觉、叙述实验。局限非理性倾向、

形式至上、整体模仿、疏离了中国现实生活环境与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