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5日发(作者:)

思维导图,为学生插上语文学习的翅膀

作者:达秀兰

来源:《新课程》2021年第13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

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针对

这种情况,将思维导图恰如其分地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就好像为学生插上学习语文的翅膀。

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科学运用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全景图,从而更

好地把握教材的知识点,建立健全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帮助教师更有效地整合

教材资源,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高效化。

因此,将它的特性嫁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哪些优势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维导图——激发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多彩的画笔勾

勒出不同的轮廓,进而将不同类型的思维导图呈现出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语文课堂的授

课形式,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一年级部编教材《动物王国》,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

要通过狗熊四次播报通知,让学生知道发布通知时要把重要的内容说完整、说清楚,还要有条

理。本人就利用思维导图来理清课文的结构,这是一个既有趣又能发散学生思维,还能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因为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往往只对图画、人物、色彩等感兴趣。因此,我

就自己绘制了一张思维导图,为狗熊四次播报通知构建好了框架。然后再画上优美的五彩的线

条,再配上恰当的关键性提示词句,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一下子被激发出来,课堂马上变得生

动有趣,这节课知识要点就这样轻而易举地突破了。

二、思维导图——助推理解

课堂上用思维导图以简练文字和直观图片呈现课堂知识点,更加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

的掌握和理解。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们要努力让学生触摸语言文字,巧妙地把知识训练点融

合在文本的感悟之中,让学生经历一个从感受到理解及运用的过程。如以教学《威尼斯的小

艇》为例,学习“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一段时,学生总是理解不到位。本人是这样处理

的:我问学生,老师忽然有个疑问,能不能把“来往船只多时”“拥挤时”“极窄时”这三个画面的

顺序调换一下呢?学生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正在学生意见不一时,本人提议师生共同商量

解决。于是就与学生一起绘制了台阶式的思维导图,这样一下子就破解了这一难点,把不能换

的理由也展现得淋漓尽致。

学生也明白了这三个画面不能换,是因为在行船时,遇到的情况越来越不易,船夫驾驶

的难度系数也越来越高。正因为如此,游客对船夫的敬佩之情也就逐渐加深,层层递进,最后

彻底被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折服。这就是思维导图的强大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思维

导图既能激发学生主体参与,又能让他们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更凸显了课堂教学因思维导图的有效运用而精彩。

三、思维导图——指向表达

课堂如同一块试验田,更精彩、更生动多变、更广阔丰富的世界在课外,在于学以致

用,在于生活中。这样,我们把课内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这样有课文引

路,有课文作为范文,就减轻了学生的心理恐惧和压力,也降低了写作难度,同时写作也就得

心应手一些。

如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文本是从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来介绍杨梅

的。学完后我借助两个思维导图,让学生模仿《我爱故乡的杨梅》写法写一篇有关水果的习

作。这样学生由杨梅一下子想到苹果、香蕉、桃子、葡萄等水果,对这些水果介绍就有方向

了,为状物描写打下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再出示第二张思维导图,这样更拓展了学生思维,使

其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更宽广的思维空间,同时大脑也围绕“水果”这个关键词及相关连线,对空

白内容进行了填补,从而有效凸显了写作中心,让作文变得更具深度。这样学生就轻松地写出

形象逼真、内容丰富的作文。

四、思维导图——拓展延伸

语文学科的文本有一定的条理性、系统性,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编排

的。针对三年级寓言故事这一单元的内容,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有效整

合。让学生在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的过程中,知识关键点得以凸显,学习内容变得有体

系。这样教学内容沿着根、主干、枝、分枝、小分枝形成了知识框架,为学生巩固复习打下基

础。

又如,本人在讲授部编版五年级《人物描写一组》之摔跤时,先让学生归纳小嘎子的性

格,学生陆续说出“争强好胜、机灵、活泼”等关键词,并随机板书。接着,以“你会用怎樣的

方法来阅读《小兵张嘎》”挑战性问题进入到整本书的阅读上,再根据发言的学生的实际情

况,归纳整理出学生已掌握的学习方法,并选择学生喜欢的方法阅读新的片段。然后,在学生

读后交流中巩固方法时,重点讲解指导了两种新的读书方法,即“画故事插图”法和“思维导图”

法,并且结合范例进行具体演示操作。学生在对比中自然就会用这两种新的阅读方法再次学习

此片段,于是课堂呈现出一幅幅让人浮想联翩的连环画和妙趣横生的思维导图。

总之,思维导图为学生插上了语文学习的翅膀。思维导图功能非常强大。它不仅改变了

学生的学习方式,给予学生更大、更多自由的想象空间,更使学生的思维更具生命的张力和创

新性的特质,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注:本文系兰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思维导图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有效运用与策

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