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5日发(作者:)

基于POI数据的街道地名地理环境要素分析——以西安市城

六区为例

王晓男;李开宇;王远;崔哲

【摘 要】街道地名作为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包含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内

涵.基于POI数据并借助ArcGIS技术,对西安市城六区1609条街道地名分布的景

观特征可视化研究.结果 表明:①城六区街道地名总数人文景观类大于自然景观

类.②自然景观类街道地名中:方位类街道地名数量最多,且在这六个行政区内分布较

均匀,都占有很大比例;有关水文的地名分布整体与城六区的水系分布一致.③人文景

观类街道地名中,有关美意和历史文化类的名称最为活跃,同时有关数字类的街道地

名也占有一定比例.研究认为:西安市城六区街道地名分布特征与整个地区的自然和

人文地理特征紧密相关.

【期刊名称】《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年(卷),期】2018(030)006

【总页数】7页(P58-64)

【关键词】POI(兴趣点);街道地名;地理信息系统;地理环境要素

【作 者】王晓男;李开宇;王远;崔哲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陕西西安710128;西安外

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陕西西安710128;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人

文地理研究所,陕西西安710128;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陕西西

安710128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P281;K901.6

0 引言

文化景观一直是文化地理学的研究重点,地名是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

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1]。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地名不仅因为它经常反映语言和种

族起源的空间分布,具有可悟的一面。当它出现在定居点、道路、田野、标牌和公

告牌中时,它又是直观的。因此,地名属于既可悟又可视的文化景观[2]。地名不

仅记录了各种文化景观信息,如国家的兴衰、社会变迁、经济生活和军事活动等;

又反映了当地发展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征。在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的媒介作

用;并为地理学、民族学、语言学、历史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3-

5]。

国外地名于19世纪末开始研究,这时期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关于地名的记述和语源

考证,多采用记录、描述等定性的研究方法[6]。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

机技术的发展,地名研究引入计算机,结合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并积累

了丰富的研究成果[1],如史蒂芬·杰特(Stephen )、卡尔·英奇·桑德雷德(Karl

IngeSandred)、格雷姆·吉尔(Graeme Gill)等人在民族地名、殖民地名领域的研究,

其特点是运用计算机技术、GIS技术以及定量分析方法对地名进行可视化研究[7-

9]。

地名研究在中国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周礼》一书中就有关于地名的记载。

在早期,地名的研究主要记录了地名的起源、含义、命名、分类和变更[10]。20

世纪90年代初,中国学者也开始将GIS技术与定量分析方法运用到地名文化的研

究领域。如王斌和司徒尚纪引入了GIS技术,建立了广东省地名数据库,并利用

GIS技术输出了地名的地理分布图,最后分析了广东省地名文化景观特征[11];宋

晓英等以蔚县为例,引入了GIS空间表达方法,对小尺度区域地名景观特点进行

了研究[12];陈晨,修春亮等人将地名作为离散点,以GIS中基于核密度估计法的

空间平滑法为支撑,从地理区域这一角度科学地分析北京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

征[1];朱竑等对广州旧城荔湾区地名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揭示了快速城市化

背景下大城市发展和更新的许多内在规律,对合理有效的保护地名文化有着重大意

义[13]。杨晓俊等人运用布迪厄的象征权理论,从空间可视化和量化的角度,引入

了GIS技术,揭示了西安街道地名演变中不同名称的不同政治立场,认为地名意

义的演变是各方谈判和博弈的结果[14];凌欢运用数理统计和GIS分析法,对泉州

市不同类型古街巷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进行研究[15]。

街道地名作为一种城市文化形态,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历史、地理和文

化内涵,是区域文化的凝结和保留[16]。目前,国内外对地名文化景观的研究成果

颇丰,尤其是引入GIS技术进行可视化分析,但多以聚落地名为研究对象,缺少

对街道地名进行系统的分析。现有研究数据多来自各地地方志,存在数据难以收集

获取等缺陷。本研究以西安市城六区街道地名为研究对象,基于高德地图POI数

据并结合历史文献资料,以街道地名作为离散点,运用GIS技术,从空间可视化

与量化角度分析西安市城六区地名文化景观特征,丰富了地名文化的研究内容。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西安是陕西省会城市,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一带一路”的核

心区域,也是中国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西安市位于渭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北濒

渭河,南依秦岭,总面积10 752 km2,2017年末常住人口1 200万,其中户籍

人口905.68万。下辖雁塔、未央、新城、莲湖、灞桥、碑林、长安、高陵、鄠邑、

临潼、阎良11区,蓝田、周至两县并代管西咸新区。本文选取城六区作为研究区

域(图1),即雁塔区、未央区、莲湖区、灞桥区、碑林区、新城区。西安城六区位

于西安市腹地,具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并且道路交通发达,分析西安市城六

区街道地名分布的景观特征。

1.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本研究所有的POI(兴趣点)数据均来源于在线地图服务平台。以高德地图为主,通

过Python 编程调用高德地图API在研究区范围内获取高德地图上西安市城六区

街道地名POI数据,获取时间为2018年7月。

本文主要以街道地名为研究对象,故将通过研究区的国道、省道等无关道路以及重

复道路去除,建立本研究所需的西安市城六区街道地名数据库。经过筛选,去重共

获得有效POI数据1 609条(如图1)。

图1 西安市城六区街道地名网点分布图Fig.1 Distribution map of geographical

names and outlets in the six districts of Xi’an City

1.3 研究方法

为了便于分析街道地名文化景观空间特征,首先通过Python 编程,在高德地图上

获取西安市城六区街道地名POI数据。其次针对地名和城市地名的研究,通过地

图、西安市志、地名网站等资源,下载和收集相关文献资料,根据街道地名命名依

据和方式,根据对街道地名进行分类统计。再将以上统计之后的POI数据导入

ArcGIS中,获得西安市城六区各类街道地名景观专题地图,从空间可视化和量化

角度分析西安城六区街道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

2 地名景观统计分类

2.1 街道地名用字统计分类

在研究过程中,收集了西安市城六区的1 609个街道地名,共有4 882个汉字,

其中常用词为(括号内出现次数,下同):巷(218)、西(188)、东(171)、街(155)、

南(135)、北(134)、道(92)、大(84)、二(73)、一(73)、新(59)、园(59)、三(58)、

段(54)、城(50)、环(45)、兴(41)、五(40)、中(36)、四(36)、学(35)、家(34)、建

(32)、门(32)、光(30)、华(30)、八(29)、长(29)、雁(28)。上述30个汉字在地名

中出现了2 080次,占统计词的42.61%,表明西安市城六区街道地名具有一定的

规律性。根据现有研究及其自身的命名来源和特点,将西安市城六区街道地名中涉

及的汉字分为15类,分类统计结果见表1[17]。

表1 西安市城六区街道地名用字统计分析表Tab.1 Statistical analysis table for

the names of street names in the six districts of Xi’an City类别数量/个比例

/%举例山150.31坡、塬、岭、陵、垣、坑等水2214.53水、河、堤、桥、湾、

岛、滨、池、湖、滩等方位79216.22南、西、东、北、上、中、下、前、后数量

4499.2三、五、四、二、十、一、八、七、六、万、双、半等颜色1082.21黄、

白、红、青、粉、玄、朱、紫植物1873.83柳、木、花、桃、枣、松、桐、荷、

桂、果、樱、梨等动物1372.81雁、鱼、龙、羚、雀、马、凤、羊、鹿、鹤、虎、

莺等聚落70914.52家、庄、村、园、院、镇、巷、苑、街、道姓氏2445段、王、

杨、秦、吕、陈、刘、潘、郭、孟、岳、罗等政治921.88驾、府、公、国、县、

社、区等经济1953.99坊、店、窑、官、农、酒、铁、圈、场、铺军防911.86寨、

堡、营、堆、团宗教340.71庙、寺、观、佛、塔、宫、禅愿望51610.57丰、仁、

安、良、和、兴、明、隆、庆、祥、胜、幸等其他1 09222.36子、大、里、新、

小、头、甜、咸、高、太、广、天等

2.2 街道地名景观分类

此次共收集西安市城六区1 609条街道地名,根据《地名学基础教程》中的地名

分类原则,并结合西安市城六区街道地名特征,可以分为两大类,如表2所示,

一是与自然景观有关的地名,如以地形、水文、方位、动植物等,二是与经济发展、

历史、政治、村落、数字等人文景观有关的地名。为更直观的反应西安市城六区各

区街道地名数量分布特征,借助GIS制作西安市城六区各区街道地名数量分布统

计图如图2所示。

3 西安市城六区街道地名文化景观特征分析

3.1 基于自然景观类街道地名特征分析

由于城六区整体地势平坦,内部地势差异不明显,导致西安市城六区自然景观类地

名相对于人文景观类地名较少。从表2可以得出,自然类景观地名占了总数的

39.27%,其中方位类的街道地名占绝大部分,占总地名数量的30.08%,且在各

区都占有很大的比例(图2)。

表2 西安市城六区街道地名文化景观分类统计表Tab.2 Statistical table of

geographical names and cultural landscapes of xix districts in Xi’an City

类别数量/个比例/%举例因地形得名150.93半坡路、草场坡、北沙坡街、鹿塬街、

古迹岭等自然环境类因水得名633.92白沙路、金水路、临水路、沁水路、河堤路、

灞河东路、浐河路等因动植得名704.34樱桃东路、柳路、樱园路、鹤翔路、梧桐

路、金羊路等因方位得名48430.08宇航东路、纺建东路、长荣北路、电厂西路、

南大街、玄武东路等取美愿命名27517.09太平路、广运大道、永和路、祥和路、

明礼路、祥云路、博爱路等以经济发展命名201.25金融路、产业路、创新大道、

科技路等人文环境类以历史文化命名27417.03铁永坊、五道十子、炭市街、骡马

市、西梆子市街、玄武路等以数字命名26716.59电子六路、高新二路、科技四路、

纬三十街,经九路、建三路等以村落、宗教命名643.98清凉寺路、丁家村北三街、

香杨村路、广大门村后街其他774.79至博路、昆明路、建章路、星火路、重光路、

芳泽路等

图2 西安市城六区自然景观类街道地名数量分布图Fig.2 Distribution of the

number of geographical names of natural landscapes in the six districts of

Xi’an City

3.1.1 因地形得名

每个地名都有自己的特定来源,如取地形、地物,或取意念、历史、风情等。一个

城市是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其最原始的一种方式就是根据当

地的地形命名[10]。但从表2中可以得出,西安城六区的街道以地形来命名的并不

多,且多位于灞桥区,这是由于西安市本身位于渭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城六区又

位于西安市腹地,地势平坦,因此与地形有关的道路并不多。而灞桥区东部有低山

丘陵,故存在少数以地形来命名的地名。

3.1.2 因水文得名

西安市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然而流经碑林,莲湖和新城区的河流却很少,大多

河流都流经灞桥区、未央区和雁塔区这3个行政区。“八水绕长安,灞桥据其

三”,灞、浐、渭三河常年交汇于灞桥区,流长60 km,流域面积170 km2多;

在未央区内,主要有渭河、灞河、浐河、沣河、皂河、漆水河、太平河等河流;雁

塔区境内不仅有“八水”,还有太平河、大环河以及沣惠渠等河流。虽然城六区境

内河流众多,但相对于其他要素以水文得名的道路还是较少的,并且也主要分布于

灞桥、未央以及雁塔区(如图2)。

3.1.3 因动植得名

由表1可以看出,城六区道路命名动植物类用字共324个,占全部用字的6.22%,

例如植物类有柳、木、花、桃、枣、松、等,动物类有雁、鱼、龙、羚、马、凤、

羊、鹿等。西安城六区内街道以动植物来命名的相对于其他要素也并不多,一共有

70条,占全部道路的4.34%。

3.1.4 因方位得名

地名是一种语言符号,可准确指示地理实体的方向,而方位地名正好准确的表现出

这种特性。在命名时结合自然地理实体、人工地理实体等要素,有助于增强地名的

方向感。兴中东路和兴中南路的名称以兴中路为基准,以其相对位置而命名;浐河

东路和浐河西路以其位于浐河东西两面命名。大多数方位地名由“东”、“西”、

“南”、“北”、“阳”等词组成。在城六区街道地名中就有484条道路以“东、

西、南、北、阳”等字命名。这些街道的名称通常由某条道路作为依据,然后根据

所在方向命名附近的道路。这样的命名不仅减少了地名的命名工作量,而且还使城

市中的人们可以轻松掌握其命名规律。从图2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方位类地名在

这6个行政区内全部都占有较大比例,说明以方位为依据来对道路命名已经成为

了一个普遍现象。

3.2 基于人文景观类街道地名特征分析

西安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有着深厚的人文

历史底蕴,故城六区有关人文景观类的街道地名明显比自然景观类的数量多(表2)。

且由于碑林、新城和莲湖区属于西安老城区,13个王朝都在此留下了独特的文化

印记,在这3个行政区内,浓缩着古城西安的文化内涵,并且这些文化底蕴也反

映在了街道地名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文化以地名的形式被保存下来,遗传百

年(图3)。

图3 西安市城六区人文景观类街道地名数量分布图Fig.3 Distribution of

geographical names of human landscapes in the six districts of Xi’an City

3.2.1 取美意命名

寻求和平与幸福,祈求繁荣与兴盛,是人民的美好愿望和普遍心态,这种愿望与心

态也从地名中反映出来。西安城六区路名中,涉及到美好愿望的有如丰、安、良、

和、兴等,涉及祥愿的有旺、安、丰、兴、和、兴等。路名中还有仁、义、贤、善

等用字,表现出了儒家思想与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根据西安市城六区不同类

型地名分布图可以看出(图3),有关美意的地名在6个行政区内都有分布,且同比

差别不大,这表明无论在哪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是一样的强烈,而这些期

盼又不约而同的映射到的街道地名上。

3.2.2 以经济发展命名

经济发展街道地名主要位于城市开发区或工业区,命名多以科技发展、工业繁荣和

经济繁荣等寓意进行命名。例如金融路、科技路、创新路、工业路等。

3.2.3 以历史文化命名

地名是历史的一面镜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西安市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和

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其先后共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所以西安具有深厚的历史

文化底蕴,这种文化底蕴同样反映在了地名上,西安城六区以历史文化命名的道路

共有274条,占全部道路的17.03%。西安较好地保存了街道命名的历史文化气息。

如现西安城内有大、小学习巷两巷,早在盛唐时期,那里曾住着几万胡人,在那里

学习中文和礼仪,后被称为大小学习小巷;五味十字,明清至民国初年,这条街开

了很多药店,生意十分好,后来人们用中药的甜、辣、酸、苦和咸的5种味道来

命名这条街。马厂子位于东街中段南侧,与东县门相连。在唐代,京兆站是全国最

大的官方邮件和官方护送机构。唐朝至明清以后,经过1 000多年,京兆驿的名

字没有改变,它仍然是中国西部最大的驿站。在街道的两边,是驿站的喂马站,因

此被称为马厂子。这些街道名称记录了历史的轨迹,并继承了千年文化。这些街道

地名记录着历史的轨迹,把上千年的文化传承下来。

3.2.4 以数字命名

在西安城六区街道地名中,数字类街道地名占有一定比例,主要是基于发展过程中

出现的平行道路,如燕南一路、燕南二路、西围一巷、邢台七街。这种街道命名方

法通常采用历史文化、美意等与数字相结合的组合方法,虽然减少了命名的工作量,

但是对于街道的分辨率却很低,对于不熟悉的人来说,这些地名无意就成为了“迷

宫”。而且这种地名命名方式也使街道丧失了独有的特色。

3.2.5 以村落、宗教命名

在城六区街道地名中,有少数以村落、宗教来命名的。在城市的不断向外发展中,

会将周围的一些村落包围起来,由于这些村落已经成为某个区域的位置代表,所以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些街道就以村落的名字为依据来进行命名。

4 结论

街道地名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包含了大量关于自然、历史、民族、社会和文

化的信息。本文通过对西安市城六区街道名称进行探究,得到了西安市城六区街道

地名文化景观特征。

(1)根据街道地名分类统计结果表明,西安市城6区街道地名以人文景观要素命名

的街道要比自然景观类的多。这与西安城六区独有的深厚文化底蕴有着密切关系。

(2)在自然景观类街道地名中,有关方位的地名数量最多,且在这6个行政区内分

布较均匀,都占有很大比例,表明以方位来对街道进行命名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命

名方式;有关水文的地名分布整体与城六区的水系分布一致。在人文景观类街道地

名中,有关美意和历史文化类的地名最为活跃,同时有关数字类的地名也占有一定

比例。

(3)西安市城六区街道地名文化底蕴保存较好。在对西安城六区1 609条街道名称

的探究中,可以发现有关历史文化类的地名占比较高,说明西安市城六区在命名街

道时较好的保存了历史文化,彰显了自己的城市特色。

街道名称包含丰富的城市信息,其生产和发展与城市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文

化和经济密切相关。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它具有记录城市历史、反映城市文化和

城市特色的功能。本文研究了西安市六区街道名称的命名特征,不仅可以更好地了

解城市的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探索地名和文化资源,也可以为城市街道名称的命

名,修改和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陈晨,修春亮,陈伟,等.基于GIS的北京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J].地理科学,

2014,34(4):420-429.

[2]司徒尚纪.广东地名的历史地理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1):21-55.

[3]王际桐.地名学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9-59.

[4][苏]Жучкевич В Α.普通地名学[M].崔志升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社,1983:97-134.

[5]王远,李开宇,方传珊.基于GIS的渭南市地名地理环境要素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7,

29(5):53-58;68.

[6]辽宁省地名委员会.地名学研究第一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221-228.

[7]Stephen J -naming,environment,and perception among the Canyon de

Chelly Navajo of Arizona[J].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1997,49(4):481-493.

[8]Sandred K h stead-a changeable place-name element in a changing

community[J].Studia Neophiliologica,2001,73:164-170.

[9]Graeme ng symbols:The renovation of Moscow placenames[J].The Russian

Review,2005,64(3):480-503.

[10]蓝春柳.南宁市城市地名特征与发展演化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5.

[11]王彬,司徒尚纪.基于GIS的广东地名景观分析[J].地理研究,2007,26(2):238-248.

[12]宋晓英,李文娟,傅学庆,等.基于GIS的蔚县地名文化景观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

29(12):63-68.

[13]朱竑,周军,王彬.城市演进视角下的地名文化景观——以广州市荔湾区为例[J].地理研究,

2009,28(3):829-837.

[14]杨晓俊,陈朋艳,朱凯凯,等.符号权利下的城市街巷地名空间特征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

世界地理研究,2018,27(3):156-163.

[15]凌欢,林杜锐.基于GIS的泉州市古街巷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8(2):

48-55.

[16]付长良,范晨芳.地名规划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

[17]邹辉,权东计.西安市长安区地名景观特征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5(3):

479-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