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0日发(作者:)

201 3年5期 

更 放唷.高教 

Shaanxi J iaoyu・Gaoj iao 化艺术 

百合花》:非主流的革命历史/I慌 

【摘要】《百合花》是当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作品,它在十七年文坛上的意义在于它突破了 

那个时代的文学禁区,代表了一种非主流的革命历史小说的美学形态。这种美学风格由日常生 

活的革命抒写、英雄人物的世俗情怀、生动细腻的典型细节三个方面构成。 

荀羽琨 

【关键词】《百合花》政治意识形态美学风格 

《百合花》是当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作品,不仅是因为它 

精巧细致的艺术构思,更重要的是它在十七年的文坛上代表了 

的“整体”和“本质”,是文学所要达到的目标。《百合花》选取了战 

争生活中的一段“家务事,儿女情”,这就是发生在前沿阵地包扎 

所里借被子的故事,作家通过这样一个日常生活片段,铺设渲 

染,精雕细刻,展现了革命年代里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谊。茹志 

鹃所追求的是能在一个较短的篇幅里,通过一个普通人物的遭 

种不同于主流的艺术创作方式,对文学风格多样化的建构作 

出了自己的贡献。十七年文学是一种在政治意识形态主导下的 

创作,它在题材的选择、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艺术风格方面都有严 

格的限定,这种整齐划一的美学追求造成了文学的重复化和单 

遇,一个简单、平易的事件,使人看到整个时代脉搏的跳动,反映 

出整个国家社会的命运。尽管我们说这篇小说对革命历史采取 

的是一种不同于主流的叙事方式,但在革命主题的表达上它并 

未超出时代的规约。 

英雄人物的世俗情怀 

化,严重地限制和禁锢了文学的发展。《百合花》在这样一个文 

以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给十七年的文坛带来了新鲜的艺术经 

学背景下出现的意义就体现在它突破了那个时代的文学禁区, 

验,促进了文学风格多样化的发展。 

茅盾最早把《百合花》的风格概括为“清新、俊逸”,被认为是 

最适合于茹志鹃的创作,也最能代表茹志鹃十七年时期小说创 

作的总体风格。这种风格由以下几个因素构成。 

日常生活的革命抒写 

茹志鹃笔下的主人公不是当时流行的那些叱咤风云的英雄 

人物,而是生活中的普通人。十七年时期流行的英雄观是一种高 

大全式的完美形象,从出身来说,必是苦大仇深,比如《林海雪 

原》中的少剑波,从小父母早亡,是姐姐把他抚养成人,但最后少 

剑波的姐姐被土匪“用刺刀剖开肚子,肝肠坠地”,连耳朵也被割 

十七年时期革命历史小说是在战争文化规范下产生的一种 

文学形式,它“歌颂革命战争,并通过战争来普及现代革命历史 

和中共党史”【l】,通过对革命战争的描写来普及有关中国共产党 

的历史知识是这类小说鲜明的政治目的。这样一种创作的出发 

掉了。《红岩》中的江姐,她的丈夫被敌人杀害,头颅挂在城楼上 

示众……正是这些家仇国恨才更加激发了英雄人物的革命意 

志。 

点就决定了作家在描写过程中把重心放在对战争、战役的表现 

上,比如像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它代表了战争小说在当时的一 

茹志鹃对英雄人物的理解显然不同于这种流行的模式,在 

她看来,英雄只有在战斗中才是英雄,在平常生活中应该与普通 

人一样,他们也会脸红,也会有女孩忸怩的姿态,所谈论的也只 

种典范写作,这部小说取材于1947年3月到9月在陕北战场发 

生的延安保卫战,小说重点描写了一系列的战役,通过对战争场 不过是些家常话。在这种英雄观的主导下茹志鹃就没有重点展 

现小通讯员的英雄行为,只是写了他作为普通人身上平常的一 

面。 

面的具体描写表现了各种不同类型战争的特点。这是十七年革 

命历史小说最常见的一种写法,描写大规模的战役,展现你死我 

活的战争场面,从而达到用革命历史知识来教育群众这样一个 

政治目的。 

小通讯员没有其他英雄人物那样苦大仇深的经历,而且在 

生活中他就是一个普通人,他和女文工团员在路上总要保持丈 

把远的距离;半路休息时女文工团员挨着他坐,他就像身边埋下 

了一颗定时炸弹,脸涨得像个关公。女文工团员问他娶媳妇没 

有,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腰皮带上 

茹志鹃的小说也反映革命历史,但她却避开了这些重大历 

史题材和对战争场面的正面描绘,只是通过对后方生活的描写, 

间接地映衬出前方战斗的激烈。比如小说一开始就写部队决定 

晚上总攻,把文工团的同志都分配到各个战斗连队去帮助工作, 

这个情节就体现了战争的紧张气氛,随后在包扎所描写了那些 

的扣眼。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了小通讯员性格中憨厚、腼腆、淳朴 

的一面,表现了英雄人物的世俗情怀。王愿坚《党费》中的黄新, 

作为一个女同志,丈夫常年在外革命,她不但没有在工作中拖丈 

夫的后腿,而且自己也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联络员。山上的同志被 

敌人围困没有盐吃,她把腌好的咸菜送到山上,自己的女儿也因 

为没盐吃面黄肌瘦,想偷吃一根咸菜,黄新没有答应,她以一个 

从前线下来的伤员的情况,“满身泥泞,极度疲乏,担架都是刚从 

泥里挖出来的”,从这些伤员的身上我们就可以感受到前方正在 

进行的是一场任务极艰巨,形势极严峻的战斗。总之,《百合花》 

中没有一处写到战争,但通过这种侧面描写,仍然让读者感受到 

硝烟弥漫、金戈铁马的战争氛围。 

茹志鹃选取战争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一小朵浪花,以小见 

共产党员高度的党性超越了亲情母性,《党费》所表现的主题就 

是党性对世俗情感的超越,而在《百合花》中这种世俗情怀不是 

被用来超越的,而是作品所要重点展现的,“‘表现主体’形象不 

仅没有因此受伤害,被贬低,反而有‘人情味’更加高大。” 茹志 

(下转20页) 

大,反映时代生活。选取横断面是短篇小说常有的写法,所谓横 

断面就是人生中的一个片段,通过对横断面的描写反映广阔的 

社会现象,把握生活的本质。对于中国当代作家而言,表现生活 

16— 

201 3年5期 

嵌 

Shaanxi Jiaoyu・Gaojiao 

.高教 

结语 

乙;【化艺术 

冥王的名字,凡此种种,足见坡对希罗神话的熟稔。 

坡生活在l9世纪上半叶,这一时期美国的西进运动如火如 

荼,但同时奴隶制与资本主义的矛盾也日趋严重。坡如蚍蜉一般 

被矛盾激荡的社会洪流裹挟其中,难有安稳之所,不仅终身穷 

困潦倒,而且生前在文坛上也受尽曲解、排挤与冷遇,爱默生、 

的情节却都是漂浮环绕在“复仇”这一核心堡垒周围的。 

母题本就是人类的一种跨越种族、民族界限的共同态度或 

行为,故而能对各国的读者产生同样的情感震撼与冲击效果,坡 

结合自身遭遇与其秉持的创作理论,将原本已渊源已久的复仇 

母题再现在一个个引人人胜的故事里,为世纪文学长廊增添了 

栩栩如生的复仇者形象。坡闯入了人类灵魂的深处,他的作品正 

罗威尔、惠特曼、朗费罗等都讥讽过他。因此,“索尔・贝娄在 

《洪堡的礼物》中把坡作为被残酷的美国社会毁灭的天才诗人 

的一个代表,他说:爱伦・坡死在巴尔的摩路边的臭水沟中,哈 

特・克兰的遗体漂浮在一艘船旁,约翰・贝里曼从一个桥上投水 

而死。……美国现在以这些亡故的诗人而骄傲,但这些诗人正 

是被这个国家过分严酷的现实残杀的。 可以想见,坡生前内 

心涌动着多少对社会残酷现实以及自身悲惨际遇的辛酸与愤 

恨,“凡伤我者,必遭惩罚”,诉诸笔端的复仇母题乃是他宣泄情 

绪的某种通道。 

坡的文学创作理论为当时新生的美国文学开辟了本土化的 

如他预言的那样传世不衰。 

参考文献: 

[1】陈悼.比较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23. 

[2】叶绪民,朱宝荣,王锡明.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M1.武昌: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42; 

[3】爱伦 坡(美).爱伦・坡短篇故事全集(英文)[M].上海:上 

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44. 

【4】朱振武.张秀丽.祝春艳等,撰.泄密的心——爱伦・坡短篇 

小说(评注本)[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273. 

【5】方汉文.比较文学基本原理[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2:94. 

道路,坡在《创作的哲学》中谈到:“我喜欢在开篇之前首先考虑 

作品的效果。永远关注作品的原创性,这是最明显、最容易获得兴 

趣的源泉,谁要是敢于不考虑这种兴趣和效果,那就是对他自己 

的虚伪。Il目可以这么说,正是想要达到复仇情绪对人心灵造成震 

撼的冲击效果,坡选取了一系列事件以扑朔迷离或是恐怖悬疑等 

相当吸引人的叙事手法把这些事件串联起来,实际上如迷雾般 

【6】刘象愚.爱伦・坡精选集[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1999:17,634. 

作者单位:西安医学院 陕西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西安 

(上接16页) 

鹃对小通讯员形象的塑造,突破了当时对英雄人物塑造的流行 

模式,坚持自己的美学风格不受当时流行的创作思潮所左右,这 

正是茹志鹃的可贵之处。 

细节展现内心 

分明,步步深入地表现了新媳妇这一人物的内心变化,真切、 

动人地展现了这个普通农家少妇纯洁而高尚的美好心灵。 

在这些细节描写中,枪筒里的树枝和馒头是为了表现小通 

讯员,写百合花被子是为了表现新媳妇,那么,对小通讯员衣服 

上破洞的描写,则是巧妙地把这两个人物连在了一起。破洞在小 

细节是通过对一个动作、一个表情的生动描绘,准确传神的 

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茹志鹃就 

是一位特别善于运用细节的作家,茅盾曾经评价《百合花》中的 

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安排得这样的自然和巧妙,初看时不 

说中前后出现了四次。第一次是在他们去新媳妇家借被子时,小 

通讯员抱被子时衣服被挂了一个破洞,新媳妇要给他缝上,他不 

肯,这一细节,既表现了小通讯员腼腆、憨厚的性格,又极自然 

地表现出了新媳妇对子弟兵的关切。第二次是在小通讯员返回 

前线时,破洞在风中飘动,这个细节为下文新媳妇在包扎所认出 

定感觉到它的分量,可是后来它就嵌在我们的脑子里,成为 

人物形象的有机部分,不但描出了人物的风貌,也描出了人物的 

精神世界”。131 

文中对小通讯员形象的展现用到两个细节,一个是枪筒里 

插的树枝和野菊花,这个细节表现了小通讯员天真纯洁、热爱生 

小通讯员埋下了伏笔。第三次在包扎所,这里不直接说明重伤员 

就是小通讯员,而通过描写破洞来暗示这个重伤员就是新媳妇 

要找的“同志弟”。第四次是缝破洞,这个场景使新媳妇和小通讯 

员之间的感情得到了升华,再次表现了军民之间的血肉深情。总 

活、朝气蓬勃的性格特征。其次还有关于两个馒头的描写,在小 

通讯员返回前线的时候,“他从自己的挎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 

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的石头上,说‘给你开饭了’, 

说完就脚不点地走了。”这段描写非常传神地表现了小通讯员的 

性格特点,它体现了小通讯员对同志的爱护和关心,但同时他因 

为害羞,又不直接给那个女文工团员,而是把馒头放在路边的石 

头上,可以说这一细节是非常准确地反映了小通讯员既关心女 

文工团员又很腼腆的性格特点。 

之,《百合花》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展现人物内心世界,它 

大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思和.中国"3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55. 

【2】木弓.新中国文学中的短篇经典——关于茹志鹃的《百合 

花》盯1.北京文学,2009,4. 

[3茅盾.3]谈最近的短篇小说Ⅱ.1人民文学,1958,6.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陕西宝鸡 

小说中的百合花被子前后总共出现了三次,都是围绕新 

媳妇这个人物,通过借被、铺被、献被这一系列的描写,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