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4日发(作者:)

选择题

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据图示信息推断,甲、乙、丙、丁四城市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应是( )

A. 甲城市 B. 乙城市

C. 丙城市 D. 丁城市

【答案】C

【解析】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和轮廓可判断出该国为蒙古国,年降

水量较少,人口数量最多的城市应位于降水较多,有河流经过的丙地,

C正确。

选择题

地形起伏度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最高点与最低点海拔的差值(数

值为相对值,数值越大表示地形起伏越明显)。图甲和图乙分别为“我

国沿某经线的地形起伏度”和“我国不同地形起伏度上人口的累积分

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地形区为

A. 黄土高原 B. 四川盆地 C. 青藏高原 D. 东南丘陵

【2】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形起伏度1以下地区人口超过80%

B. ②地区人口空间分布比较均衡

C. 地形起伏度1~2地区分布人口达90%

D. 地形起伏度越大,人口分布越多

【答案】

【1】A

【2】D

【解析】

试题

【1】据图判断①地形区,地形起伏较小。青藏高原地形区,高原面

上地形起伏小,故C选项正确;

【2】据图判断地形起伏度越大,人口增加速度越慢,说明人口越少;

在起伏度小于1的地区,集中了我国全部人口的80%以上;起伏度在

1-2之间的地区人口比重占13%。②地区人口起伏度变化大,人口空

间分布不均,故A选项正确。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

选择题

2017年,美国政府开始着手修筑“美墨边境墙”,美国与墨西哥接壤

的边界长达3100多公里,而特朗普计划中的隔离墙据估算将高达100

亿美元,并打算通过提高关税让墨西哥为其买单,下图为美墨边境示

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美国修筑“美墨边境墙”困难不包括

A. 边境线长,工程量大 B. 交通不便物资难运

C. 地形复杂,地表崎岖 D. 气温高施工难

【2】墨西哥北部人口主要集中在美墨边境的主要原因是

A. 交通便利 B. 地形平坦 C. 就业机会多 D. 临近河流

【答案】

【1】A

【2】C

【解析】

【1】美墨边境隔离墙修筑国家为美国而非墨西哥,美国一侧城镇少,

交通线路稀疏沙漠广布,而修筑墙的原材料很难运输运输成本高,并

且纬度较低,气温高,同时经过墨西哥高原地区,地形崎岖,施工难

度大,而两国边境3100km,距离较短,工程量较小,故选A。

【2】根据材料可知美国之所以通过提高关税作为措施说明墨西哥贸

易的主要对象为美国,所以人口集中在边境的原因是就业机会更多。

故选C。

选择题

从里海东岸到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公

元前4000年以来,沿线的环境演化和农业文明变迁明显。通过考古

发现的不同年代相关证据,可用于探索丝绸之路沿线东西方物质交流

和文化融合及其进程。丝绸之路沿线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粟黍、大麦和

小麦。粟黍原产于我国黄河流域,大麦、小麦是西亚驯化的生物。丝

绸之路沿线的新疆巴里坤湖是东天山北麓的高原湖泊,面积最大时达

800多平方千米。下图示意不同年代丝绸之路沿线小麦、粟黍出现的

频率和巴里坤湖附近遗址数量、有机质含量及湿度的变化。读图回答

下题。

在巴里坤湖附近发现的遗址中,公元前1000年—公元元年期间的遗

址较多且数量稳定,推测其原因有

①丝绸之路沿线小麦、粟黍种植面积大,食物供应充足

②位于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交通方式的巨大革新使运输更

便利

③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天山积雪融水较多,水源较充足,湿度

较大

④植被覆盖率较高,风沙少;土壤较肥沃,环境稳定性较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此期间遗址较多且稳定的原因:随着丝绸之路上人员往来的频率的增

加,各种农作物传播到各个地区,如小麦、大麦和粟黍等,粮食的供

应充足;且巴里坤湖的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东天山北麓的迎风坡,降

水较多,且有天山的积雪融水补给,水资源较为充足;数量稳定的原

因:当时的空气湿度相对较高,环境稳定,所以发生的自然灾害较少,

当时的经济、社会的活动场所受风沙威胁较小;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大,

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丝绸之路的小麦和粟黍在单位面积上种植的频率

变化不大,所以食物充足;①③④正确;虽然巴里坤湖位于东西方

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但是交通方式的变化不大,②错误,故选C。

选择题

火地岛位于南美洲南端,面积约48700km2。乌斯怀亚也称世界尽头,

地处火地岛南部(如图1),是世界最南端的城市,距离南极大陆最

近处仅800公里,整个城市都呈现出“南极”风光。在火地岛南部某保

护区发现,当地树木大多低矮,或匍匐在地,或树冠形状奇特,当地

称之“醉汉树”(如图2)。读图,完成问题。

图1 图2

乌斯怀亚市常住居民仅2万人左右,但某些季节市内人口可达6~7

万人。对该现象原因分析不妥的是

A. 该岛纬度较高,自然条件恶劣,使得其常住人口少

B. 世界各国南极科考队进出南极大陆常经此补给中转

C. 独特“南极”风光吸引力大,旅游旺季有大量游客

D. 科考、旅游等提供就业机会多,吸引海外移民定居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海外定居移民属于常住人口,与题目

不相符,故D项表述错误;该地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且纬度较高,

冬季寒冷漫长,自然条件恶劣,所以常住人口减少,故A项表述正确;

结合图示可知,该地距离南极较近,世界各国南极科考队进出南极大

陆常经此补给中转。且南极科考队的考察受季节影响,故B项表述正

确;由材料可知,该地整个城市都呈现出“南极”风光,吸引力大,旅

游旺季有大量游客,故C项表述正确;综上所述,本题要求选择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正确答案为D。

选择题

人口重心又称人口中心,其变化轨迹能反映人口分布及其演变的基本

态势。下图为2003—2014年我国东北地区人口重心移动轨迹图。读

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东北地区经纬度范围大致为120°E—135°E,38°N—56°N,下列关于

东北地区人口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口分布处于均衡状态 B. 南部人口密度大于北部

C. 人口重心移动逐渐减缓 D. 北部人口数量越来越多

【2】与东北地区人口重心移动相关联的是

①北部地区人口迁出数量大

②北部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③辽中南城市群经济发展快

④南部地区二孩政策调整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

【1】B

【2】C

【解析】

【1】从图中人口重心移动轨迹来看,人口重心总体向西南部移动,根

据图中的经纬度,并结合东北地区的经纬度范围可知,东北地区人口

重心偏南,故人口密度南部应大于北部,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

知: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处于不均衡状态,A项错误;人口重心移动忽

快忽慢,没有逐渐减缓的趋势,C项错误;由图可知,北部人口数量

可能呈减少趋势,D项错误。故本题选B。

【2】辽中南城市群经济发展快会吸引人口迁入,使南部地区的人口数

量增多,而北部地区人口迁出会使北部地区的人口数量减少,从而导

致人口重心向西南部移动,①③正确;北部地区人口迁出主要是受经

济影响而不是因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②错;二孩政策并不是只有

南部地区调整,④错。综上,选C。

选择题

下列图1沙漠为被称为为“世界干极”的智利阿塔卡马沙漠,但是这里

却生活着100多万人而且每隔一段时间,“沙漠开花”(即沙漠中的种子

发芽)往往会和厄尔尼诺现象相伴发生。下列图2为西澳大利亚沙漠

图,人烟稀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阿塔卡马沙漠比西澳大利亚沙漠人口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A. 阿塔卡马沙漠地区农业较为发达 B. 智利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较

C. 西澳大利亚沙漠地区资源乏 D. 西澳大利亚沙漠肉食动物较多

【答案】A

【解析】

阿塔卡马沙漠比西澳大利亚沙漠人口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阿塔卡马

沙漠地区降水较多,农业较为发达,A对。智利国土面积小,不是人

口密度较大的原因,B错。西澳大利亚沙漠地区水资源乏,矿产资源

丰富,C错。西澳大利亚沙漠有袋类动物多,肉食动物较少,D错。

故本题选A。

选择题

下图示意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累积频率(或称对频率的累计)是

指为了统计分析的重要,有时需要现察某一数值以下或某一数值以上

的频率之和。

读图,完下列各题。

【1】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A. 空间分布比较均匀且比较稠密 B. 高程4500m以上人口密度变化

剧烈

C. 距河8~10 km分布人口最多 D. 3550-3650 m的百米高程最为密集

【2】影响该流域人口距河流不同距离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取用水方便程度 B. 地形地势和坡向

C. 交通通达度 D. 水能资源分布

【答案】

【1】D

【2】A

【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3 550~3 650 m则说明该区域的百米高程最为密

集,D正确;距河1~3 km分布人口最多,而8~10 km,人口分布人口

最少,A、C错误;高程4 500~5 100 m人口密度变化剧烈,5 100 m

以上人口密度变化不大,故B错误。本题故选D。

【2】从图中可以看出,距河越近人口密度越大,距河越远,人口密

度越小,这说明人们主要是为了利用水资源。故选A。

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意大利渡河全长652千米,流域面积约为7.5万平方千米,河口多年

平均流量735立方米/秒,年均径流量231.8亿立方米。波河平原上

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牛轭湖。牛轭湖又称河迹湖,多呈弯月形,水

深较浅。下面图甲为波河流域示意图,图乙为欧洲西部部分地区1月

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丙为牛轭湖景观示意图。

工业革命以前的波河下游平原城市极少,人口稀疏。请分析其原因。

【答案】波河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泥沙淤积严重,支流众多,沼泽广

布,不利于城市建设;夏季高温,降水稀少,河流流速较慢,蚊虫较

多,易导致疫病蔓延,不利于人类生产、生活;工业革命以前,波河

下游平原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城市基础建设能力不

足,医疗卫生水平低。

【解析】

(本题考查形成人口、城市分布的因素。影响人口、城市分布的因素

有地形、河流、气候、矿产、经济等。在解答时必须结合材料具体分

析。根据图示可得出波河下游平原的地形土壤特点为地势低平,沼泽

广布,不利于城市建设;从气候方面,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

降水稀少,蚊虫较多,疫病蔓延,不利于人类生产、生活;从经济方

面,工业革命以前波河下游平原生产为水平较低,社会经济发展落后,

城市基础建设能力不足,医疗、卫生水平低。

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中亚,是世界重要的棉花生产国和出口国。该国经

济结构单一,重工业发达,是世界上生产纺纱机械的主要国家之一。

孟加拉国位于南亚,重工业薄弱,制造业欠发达,纺织、服装制造业

在孟加拉国的经济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该行业产值占GDP比

重超过10%,占工业总产值的38%。目前,孟加拉国已成为仅次于中

国的全球第二大纺织品出口国,其原料主要来源于乌兹别克斯坦。下

图示意乌兹别克斯坦地理位置。

推测乌兹别克斯坦人口分布特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特点:乌兹别克斯坦人口密度小且分布不均,主要居住在河

流沿线及城市地区。理由:乌兹别克斯坦地处中亚干旱地区,大部分

地区水源缺乏,荒漠广布,生态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因此人口集

中分布在水源较为充足的河流沿岸及就业率较高的城市地区。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人口与城市的因素。影响人口、城市分布的因素有地形、

河流、气候、矿产、经济等。根据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乌兹别

克斯坦位于中亚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形成夏季高温少雨、

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地表植被以温带草原和荒漠为主。

而高山山麓的绿洲地区和河流沿线及交通干线地区由于水源较为充

足或交通较为便利或就业率较高,成为人口分布的集中区。

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玫瑰湖位于达喀尔市(热带草原气候)偏北方向30多公里

处,没有水源与外界相通。每年某个季节,水中的微生物和外来骤增

的矿物质在充足阳光作用下发生反应,呈现出如同绸缎一般的粉色,

玫瑰湖的名称也由此而来。

材料二 近年来死海面积急剧萎缩,面临“死海将死”的局面,人们计

划修建“红海—死海运河”,引红海水入死海。下左图为西亚北非部分

区域示意图,下中图为计划修建的“红海—死海运河”示意图。

材料三 埃塞俄比亚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大部属埃塞俄比亚高原,

中西部是高原的主体。下右图为埃塞俄比亚人口密度分布图。

指出埃塞俄比亚人口的分布特点,并推测其主要气候原因。

【答案】分布:①分布不均,中北部、南部多,四周少;②集中在

中部地区(中部高原区)。原因:位于低纬高原,气温较低、凉爽。

【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密度分布图的判读,据图分析,人口密度最大的主要分

布在北部、中部和南部,四周较低,人口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根据

材料分析,埃塞俄比亚地处热带地区,由于气候炎热,人口主要分布

在海拔较高的区域,因此该区域人口分布在中部的原因是由于中西部

是高原的主体,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气候凉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