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9日发(作者:)

01

序言

本文中应用的四轴立卧镗铣床购于2002年,数控系统为HEIDENHAIN iTNC530,机

床型号为DMU125P,主要应用于中大型空间相机结构件的精密加工。由于购入年份较早,

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卧轴加工程序后置处理功能,主要依赖于HEIDENHAIN iTNC530数

控系统自带的编程模块功能手动编程和计算机三轴立轴模式编程,再通过人工替换程序

代码的方式转换为可供卧轴模式识别的程序代码,这就给机床卧轴编程加工带来大量的

低效率计算过程

[1-4]

。程序修改步骤如图1所示。

图1 程序修改步骤

从图1中可以看出,每条程序都需要人工修改,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且难

以控制修改程序过程中的失误概率。为提高立卧式四轴数控机床的应用效率,以

“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为目标,提高加工、编程效率,减少人工替换程序代

码的繁琐性操作,避免替换程序代码过程的不可控因素,本文经过对CAXA制造

工程师程序后置处理模块的二次开发,扩展了CAXA制造工程师程序后置处理功

能,开发出适用于HEIDENHAIN iTNC530数控系统卧轴加工的后置处理程序代

码,直接输出免更改的后置处理程序,提高了编程效率和输出程序的准确性。

02

后置处理开发前的程序编制过程

(1)

编程坐标系的设定方向 数控机床坐标系采用遵守右手定则的笛卡尔坐标系,

确定坐标系各坐标轴时,总是先根据主轴来确定Z轴,再确定X轴,最后确定Y轴。机

床坐标系的建立保证了刀具在机床上的正确运动,根据零件图样建立的坐标系称为工件

坐标系(亦称编程坐标系)。

立轴式和卧轴式加工数控机床编程坐标系与机床的方位关系分别如图2、图3所示。

立轴与卧轴两种加工模式中,机床坐标系方向不变,而编程坐标系X、Y、Z均不在同一

个坐标方向,所以机床在两种坐标方式上的运动方向矢量和坐标值均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