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5日发(作者:)

2016级物联网工程专业综合实训总结

姓名 _ XX 学号: XXXXXXX

专业班级 _2016级物联网工程 _______

项目小组成员 _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实训时间 __ 2019.06.10 2019.06.21

XXXXXXX XXX学院

二○一九年 6 21

1 项目名称 ............................................................... 1

2 项目背景 ............................................................... 1

2.1 项目来源 .................................................................................................................................... 1

2.2 要解决的问题 ............................................................................................................................ 1

3 项目内容 ............................................................... 2

3.1 设计目标 .................................................................................................................................... 2

3.2设计方案 ................................................................................................................................... 2

4 实施过程 ............................................................... 4

4.1 实施前期准备工作 .................................................................................................................... 4

4.2过程 ........................................................................................................................................... 5

4.3遇到问题 ................................................................................................................................... 6

4.4解决办法 ..................................................................................................................................... 6

5 项目成果 ............................................................... 6

5.1 成果展现方式 ............................................................................................................................ 6

5.2实际实现的功能 ......................................................................................................................... 7

5.3与设计目标的偏差 ..................................................................................................................... 9

6总结 .................................................................... 9

16级物联网工程综合设计实训总结

1 项目名称

智慧大棚系统

2 项目背景

2.1 项目来源

传统农业中,生产主要靠人力,农民获取农田信息主要是通过人工测量和经验,过程耗

时、耗力,效率低,而且无法远程操控,不能实时观察,机械化、智能化、精准化水平低。种

大棚需要一年四季劳作,尤其是冬天,每天必做的是早上给大棚卷棉帘、开通风口,晚上放棉

帘、关通风口。相当于种大棚的农民必须每天签到两次,迟了早了都会影响蔬菜生长。植入物

联网基因后,农业生产智能化、精准化,可以快速、实时、精确获取棚内农田环境数据。有了

智慧大棚,可以大大地减轻农民的劳动负担。

2.2 要解决的问题

改善大棚生态环境:传统的农业生产,很多是以破坏环境来换取粮食产量的提升的,希望

能够通过实施智慧大棚物联网解决方案,可以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比如定量施肥不会造成

土壤板结,反而能培肥地力等。

提高大棚生产经营效率:传统大棚生产人工管理复杂,每天得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人工的

检查,比如大棚内的光照是否充足,农作物水分是否充足,施肥量是否量够等等。这样一系列的

流程操作下来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有可能出错。希望能够通过实施智慧大棚物

联网解决方案,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

环境预警和检测:大棚种植和普通种植不一样,大棚种植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的精力,大棚

种植要时刻关注大棚内的温度、施肥、灌溉甚至于光照、通风等这些都需要时刻的关注。比如

现在的棚内的除湿设施建设不全,大棚内由于处在密封的环境下,湿气很容易聚集在一起不容

易消散,而且当湿气过高的情况下会使得大棚内蔬菜难以正常的生长。所以希望能够通过实施

智慧大棚物联网解决方案实现自动化控制大棚温度、自动化控制灌溉、自动化控制施肥、自动

化控制大棚光照、通风等!

福建工程学院 应用技术学院 1

16级物联网工程综合设计实训总结

3 项目内容

3.1 设计目标

1) 智能大棚控制系统对于室温的控制:系统能通过大棚内的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到大棚内

的温度情况,当监测到大棚内的温度低于标准值,系统要能自动打开温控系统,自动调整大棚

内的温度情况,当监测到大棚内的温度达到标准值,系统又可以自动关闭温度控系统。

2) 智能大棚控制系统对于土壤湿度的控制:系统能通过大棚内的土壤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

到大棚内土壤的湿度情况,当监测到大棚内的土壤湿度低于标准值,系统要能自动打开干燥控

制系统,自动调整大棚内的土壤湿度情况,当监测到大棚内的土壤湿度达到标准值,系统又可

以自动关闭干燥控制系统。

3) 智能大棚控制系统对于棚内光线的控制:系统能通过大棚内的光敏传感器实时监测到大

棚内光照情况,当监测到大棚内的光照强度低于标准值,系统要能自动打开顶窗侧窗、加温补

光等设备,自动调整大棚内的光照强度情况,当监测到大棚内的光照强度达到标准值,系统又

可以自动关闭顶窗侧窗、加温补光等设备。

4) 实时监控:通过采用自动化无线监控功能,每天24小时实时监控棚内状态,避免人工

监控可能出现的监控不及时、不准确,设备长时间非正常运转等问题。实时显示、记录各监测

点的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湿度、棚内人员分布等曲线变化。

5) 自动开关控制:远程自动控制系统开关,远程调试设备状态及参数。实现水泵、冷风机

等设备的启停。

6) 快速查询:系统提供历史数据查询、数据导出、图表显示、报表生成和打印等。

3.2 设计方案

信息网详细设计,如下图所示:

福建工程学院 应用技术学院 2

16级物联网工程综合设计实训总结

依据温室大棚环境控制目标及参数特点,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设计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

实现温室大棚环境参数的全面感知、可靠传输与智能处理,达到温室大棚自动化、智能化、网

络化和科学化生产的目标。系统基于典型物联网体系架构,采用4层结构设计,包括感知层、

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系统在硬件上主要由传感器、现场控制器、集控计算机和执行机构

组成。传感器及执行机构与现场控制器相连接,构成现场控制系统,每个温室大棚内安装一套

现场控制系统,各个现场控制系统通过以太网接入局域网络,与集控系统的集控计算机组成分

布式控制结构。具体设计将分以下几部分:

3.2.1感知层

感知层主要是对温室大棚内气候环境等信息进行全面感知,为温室大棚的自动控制和智能

决策提供准确、科学、全面的依据,这是农业物联网最核心和最基础的部分。本设计采用现场

控制系统作为环境信息感知节点,现场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现场控制器和各类传感器,通过不同

种类的传感器感知温室大棚内外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湿度等环境参数。现场

控制器采集传感器感知到的信息,进行初步处理后发送至集控计算机,以进行下一步处理。

感知层用到的设备具体有:CC2530开发板9台、智能网关1台、温湿度传感器9个、土壤

湿度传感器9个、光敏传感器9个、红外人体感应传感器9个、无线监控摄像头2个、有源报

福建工程学院 应用技术学院 3

16级物联网工程综合设计实训总结

警器2台,通风机、加热器、喷淋水泵、光照调节装置若干。

3.2.2网络层

棚内温室现场局域网络采用基于以太网的有线传输技术,具有容量大、联网距离长、稳定、

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远程广域网络采用互联网与GSM移动通信相结合的传输技术,通过网络浏

览器和移动终端.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温室环境信息,具有覆盖范围广、鲁棒性好、扩展灵活

等特点。

3.2.3应用层

本项目应用层有PC端和手机端可供用户(管理员)操作或监控棚内状态,未使用管理员用

户登录之前系统处于自动控制模式,系统会根据预先设定好的规则对棚内环境进行自动调控。

使用管理员账号登录后即开启手动控制模式,管理员可点击程序主界面的相应按钮,来开启相

应功能,比较好的保障了系统的安全性。

4 实施过程

4.1 实施前期准备工作

1)熟悉系统搭建资料

通过收集资料我们了解到,智能大棚系统需要包含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负责

采集、获取信息来源,网络层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的接

口,我们需要开发一个平台让用户能够直观的看到感知层采集到数据,并且控制底层设备。

2)制定系统实现方案

系统通过底层传感器等采集设备,采集大棚内的农作物生长环境参数,在客户端显示,并

且将数据反馈到服务器进行业务处理。服务器接收到相应信息后,做处理,然后将指令下发至

客户端,客户端接收指令,根据指令控制设备进行相应操作。

首先我们先采购了项目需要的基础硬件设备,然后对开发板烧写指令,使其能够获取到各

个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并且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A/D转换后,发送给协调器。协调器

和终端zigbee组网成功后,协调器把终端发来的数据也做数据处理,主要是格式化数据,使上

位机能更方便的处理数据。协调器通过串口给上位机发送数据,上位机通过串口给协调器发送

指令,控制棚内设备比如抽水泵、抽风机等设备的开关。

福建工程学院 应用技术学院 4

16级物联网工程综合设计实训总结

然后我们采用Java语言编写上位机程序,Java提供了丰富的类库,可以帮助我们很方便的

开发Java程序。使用Eclipse开发Android手机APP程序,让用户可以远程监控棚内状态和控

制棚内设备。

3)布置简易设施

4.2 过程

首先我们先采购了项目需要的基础硬件设备,然后对开发板烧写指令,使其能够获取到各

个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并且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A/D转换后,发送给协调器。协调器

和终端zigbee组网成功后,协调器把终端发来的数据也做数据处理,主要是格式化数据,使上

福建工程学院 应用技术学院 5

16级物联网工程综合设计实训总结

位机能更方便的处理数据。协调器通过串口给上位机发送数据,上位机通过串口给协调器发送

指令,控制棚内设备比如抽水泵、抽风机等设备的开关。

4.3 遇到问题

1) 终端和协调器组网困难

2) 光敏传感器一直为高电平

3) 手机APP端和服务器无法连接

4.4解决办法

1) 给终端和协调器配置天线

2) 设置光敏传感器的灵敏度

3) 安卓端和服务器使用socket通信

5 项目成果

5.1 成果展现方式

本项目有PC端和手机端可供用户(管理员)操作或监控棚内状态,未使用管理员用户

登录之前系统处于自动控制模式,系统会根据预先设定好的规则对棚内环境进行自动调控。使

用管理员账号登录后即开启手动控制模式,管理员可点击程序主界面的相应按钮,来开启相应

功能,比较好的保障了系统的安全性。使用PC端和手机端的程序界面如下图所示。

福建工程学院 应用技术学院 6

16级物联网工程综合设计实训总结

5.2 实际实现的功能

PC端主要功能介绍:

福建工程学院 应用技术学院 7

16级物联网工程综合设计实训总结

1. 若此时大棚土壤干燥,则在应用程序主界面点击“浇水”按钮,此时应用程序会发送请

求指令到服务器,远程处理服务器发回相应的操作指令,客户端接收到服务器的指令后做出相

应处理,即控制棚内浇水模块开始工作。

2. 若此时棚内温度过高,超过预定范围值,不利于植物生长,本系统会自动开启风扇,启

动降温模式;也可通过管理员点击程序主界面的风扇开关按钮,来控制棚内风扇开关从而达到

控温效果。

3. 若此时检测到大棚内的土壤湿度过高,可点击程序主界面的开始抽风按钮,来控制棚内

抽风机开关从而达到控制土壤湿度效果。

4. 若管理员发现有非法人员闯入大棚,可点击程序主界面的一键开启报警模式按钮,此时

大棚内的警报器就会开始工作。

5. 程序主界面中有“打开摄像头”按钮,可供用户实时查看大棚内的情况。

手机APP端主要功能介绍:

首先打开手机应用程序,弹出登录主界面。登录成功后,要点击屏幕右上方的网络连接服

务,连接网络。连接成功后,点击显示图标即可打开数据显示界面将实现实时监控大棚数据。

在数据显示界面中有远程控制面板,可以远程控制棚内的风扇、灯光、浇水系统的开关。点击

屏幕上相应的单选按钮即可开启对应功能。

福建工程学院 应用技术学院 8

16级物联网工程综合设计实训总结

5.3与设计目标的偏差

在项目建设接近尾声时,我们在一次测试中发现远程操控这一模块和我们的设计目标出现

了偏差。我们的设计目标是用户可以使用PC端或者手机APP端远程控制棚内设备,可以同时

开启关闭顶窗侧窗、加温补光等设备。但是在实际的项目中,我们并不能实现同时控制多个设

备,在同一时间我们只能开启一个任务。比如棚内此时温度过高并且光线过弱,需要开启温控

系统和补光设备。我们只能先开启其中一个,等到监测到其为正常值时,才能开启另一个功能

执行模块。

6总结

这次综合设计融合了我们大学三年的所有知识,让我们了解了物联网真正的体系结构。这

次实训我们小组做的是智慧大棚这个项目。一开始面对这个课题时,大家都有些迷茫,不知该

从何下手。实训第一天我们确定了小组成员、小组负责人,在组员的推荐下,很荣幸我成为了

我们组的小组长。打铁要趁热,第一天下午我们组就确认了课题——智慧大棚。在确认课题后

我们根据自己的特长明确了分工。我们把项目划分成了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感知层,我

负责感知层的设计与实施。

福建工程学院 应用技术学院 9

16级物联网工程综合设计实训总结

通过网上找资料和请教老师同学后,我确定了需要的硬件设备,并在网上下单购买。在这

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之前上课都是用学校的实验板,老师让做什么实验就做什么实验,

无需考虑太多,但是这次需要自己设计,自己购买硬件,要事先了解有关硬件的知识,才能够

买到符合项目需求的硬件,在这个方面我下了不少功夫,收获颇丰。

我觉得这次的综合设计,不仅培养了我的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而且使我在各种其

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

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对

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

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以在实训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

然,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

最后真诚的感谢X老师、X老师这两周以来的悉心指导!也感谢每位小组成员为这个项目所

付出的努力!这两周我们将各自的长处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了《智慧大棚》这个项目。这份

宝贵的经历给我们的大学生活增添了一份不一样的色彩,真诚地感谢每一位同学的参与和付出!

福建工程学院 应用技术学院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