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9日发(作者:)

【精品文档】老家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动,迅雷下载-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老家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动,迅雷下载

篇一:清明节祭祖

清明节祭祖

44日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一到,气

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

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

动。 我们一家人起了个大早,急忙往老家赶。我们一家子到时,七姑八姨,兄

弟姐妹早就到了。奶奶就带着整个家族男女老幼向葬有老祖先的坟山出发,我

们到每一处,会给被牛踩马踏的祖坟培培土,会把祖坟周围及坟上的乱树杂草

砍掉,让坟茔和墓碑现出来,这样,路过的人才会知道这个姓氏的族人没有忘

记这个祖先。然后在祖坟前供果品,烧香点烛,再在坟茔附近就地取材或人为

地找根木棍挂上白纸钱,又跪拜一番,之后放爆竹以示简单的祭祀结束。(相

比起城市里的绿色环保的扫墓自觉几分落后)。“有儿坟上飘白纸,无儿坟上

草树青” 这一句话是老人们不厌其烦在儿孙面前念叨的!

祭祀结束后,男人们带着孩子到田野里掐清明菜,或到荆棘林中去摘一种叫作

“酸咪子”的野果子,或采些映山红和野花。女人们就在家族中某一家准备午

餐,等清明菜掐回去后,她们先将它除杂洗净砌碎,然后烧上一小堆稻草灰,

再将刚烧出灰装入筲箕过上适当的清水,将过出的灰水和砌细的清明菜拌上适

量的盐巴煮上几分钟后,再将其和入预先准备好的糯米面里搅拌均匀:白里泛

绿,看到眼里都香。搓揉成粑粑,再沿着锅边贴上几圈儿,粑粑搓完后再盖上

锅盖密封好蒸上一阵,这时便有一股香喷喷的气味扑鼻而来,孩子们馋得流口

水!

家族聚餐后,老人们悠闲的抽着烟,听着子孙们谈论城里的趣事;工作上的交

【精品文档】老家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动,迅雷下载-word范文

清明节老家如何上坟祭祖

看到大学生清明节问候乡邻“过节好”被骂“不懂事”,我也很忧虑。我儿子

也上大学了,由于我的老家在陕西,不在新疆,在清明节祭祖上坟孩子就没法

参与了。我很担心孩子长大了不懂清明节都该做些什么,也怕其用其他的节的

“吃吃喝喝”问候我们。为了给孩子补课,今撰写自己小时候上坟祭祖过程,

期望孩子能懂得清明节祭祖礼仪。

在陕西老家,清明节这天,家里要悬挂祖先的照片,摆贡桌,要烧香、摆祭品。

上坟的时候要先做刺棘面(刺棘是一种野草,草叶边上长有密密的小刺,鲜嫩

时不扎人,稍老一些就会扎人的,老家人管它叫刺棘草。因刺棘草中含有大量

的植物细纤维,做出的既面晶莹碧绿又劲道大增,口感胜过新疆的拉条子),

然后用花瓷大碗乘上,插上一双筷子,带上纸钱、香等放在提篮里,扛上铁锨

去给祖先上坟。

在过去的农村,清明节上坟的事是儿子、孙子的事,一般女孩子是不去的。到

了坟前要先对祖坟下跪,然后由长者带领大家在坟边烧纸、烧香、祭面食(刺

棘面)、磕头。祭面食的时候,要先把带去的面用筷子挑出来几条,撒在坟边,

然后在用土把面条覆上。祭完面食后,一般由长者用带去的铁锨圈一下祖先坟,

把坟圈圆,圈圆坟后上坟礼节就基本完毕。从祖坟回来的时候,要带上未用完

的面,还要从祖坟边上的柏树上折几只树枝带回家。回到家,祭祖未用完面可

以吃,折回来的柏树树枝要插在大门或二门的门顶上、放在家里摆放的供桌上。

这样祭祖上坟的事就基本完毕。

【精品文档】老家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动,迅雷下载-word范文

元宵节前几天,有些人就在大街上摆起了摊子,卖起了烟花,买烟花的人可谓

是络绎不绝。元宵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空荡荡的,没有几个人,

全在家里吃团圆饭;而元宵街上人山人海,大家一吃完饭,就干着来看元宵。

元宵时,我们先吃完饭,然后拿着自己买的烟花在小区里放。大家都兴高采烈

的放着自己的烟花,我差不多要放烟花了。一手拿着烟花,另一只手按着打火

机,引线立刻被点燃了。在这时我的心激动得快要跳出来了。我的眼睛不敢睁

得太开,怕烟花喷出来的沙子蒙在眼睛里。“嘭”第一响喷出来了,我迫不及

待的等着第二发出来。烟花一发连着一发出来了,正当我在兴头上时,烟花已

经放完了。我还是为烟花的美感到幸福。接着,我们又出去看烟花,走出去,

便看见许多大型的烟花在美丽的绽放着,让人陶醉不已,还有许多人放孔明灯

呢,祝愿家人平平安安。 这确实是个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一晚上就过去了,大人们照常上班,学生上学。可热闹的元宵却让人

难以忘怀!

年过后,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我的家乡——海西名城泉州的元宵节

充满喜庆,有着浓厚的闽南特色。

元宵节时,吃汤圆是一大习俗。圆圆的“上元丸”象征着团圆、吉祥、美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