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3日发(作者:)

从档案史料探析武当“十道九医”

武当道医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尊重人体自身的自治机制,注重调整机体以预防

疾病。从档案史料分析,历代武当道士中多有潜心研究医学理论,并通过行医和施药治病

救人者。道教圣地和天然药库,为“十道九医”的形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塑造了“武

当道教医药”盛名。

1 武当道医的特色

1.1武当道教医学的地域独特性

武当山所处位置与神农架紧紧相连,是神农氏在位时的辖地,它自然会继承神农氏衣

钵。从全国中药区划图来看,武当山位于华北、华东家生、野生中药区毗邻地带,“三区”

过渡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孕育了“三区”兼有的中草药特色品种。药用植

物丰富,堪称为历代医药学专家从事药物研究的“宝库”。

1.2武当道教医学的宗教文化性

武当道教史上皆有杰出的道士留下宝贵的医术、医德和医药秘方。武当道教一系列教

规、戒律强调道众应以德为重,节制危害身體健康的不良饮食,这些教规、戒律虽为宗教

法规,但从医学的观点来看,对道众的养生健身又有很大裨益。在武当道教中,有许多以

玄武命名的养生健身术,如龟蛇功、龟寿功、龟息蛇咽功、玄武拳、玄武棍等。

1.3武当道教医学的人文关怀性

1 / 10

武当道教追求“长生贵生”、“成仙得道”,汇集了武当道教信徒对自身价值、人性

内涵以及摆脱外界束缚取得个性自由等的美好向往和价值取向。出于习医自救、济世利人

之目的和宗教情怀,武当道教自创立之日起就重视医药方剂研究,形成了崇尚医德医术的

传统,历来把通晓医术、救治百姓,当作道人们重要的修道行善行为之一。

2 研究武当道医的相关史料

2.1《道德经》

《道德经》讲:“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主张以养性统领养生。尹喜作为第一

位来武当山实践、传播《道德经》的历史人物,被道教教徒尊称为“玉清上相”。武当道

家遵循《道德经》“天人合一”等养生学说。

2.2《道藏》

《道藏》洞神部有着丰富的医药文献资料,是当今中医药开发与利用的重要宝库。明

任自垣修《道藏》时,已在武当山提点工作了7年,由武当道人主持《道藏》的纂修,有

关武当山的部分重要史料得以保存下来。

2.3《本草纲目》

据考证,《本草纲目》引用了大量的武当山道教医药必藏的道教医药文献。武当山和神

农架也是李时珍采集、鉴定中草药,为编写《本草纲目》提供素材的主要区域。据统计,

《本草纲目》记载的1800多种中草药中有417种出自武当山。

2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