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6日发(作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表两部分,试题卷共8页,答题卷共2页。
2.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首(
qiáo
)
A.
翘
.
维(
qiān
)
B.
纤
.
临(
lì
)
C.
莅
.
取(
niè
)
D.
摄
.
【答案】
A
【解析】
【分析】
【详解】
B.
纤维(
qiān
)
——
(
xiān
),蛮横(
héng
)
——
(
hèng
);
..
(
xiá
)
——
(
jiá
),粗糙(
zào
)
——
(
cāo
);
C.
脸颊
..
取(
niè
)
——
(
shè
),不省人事(
shěng
)
——
(
xǐng
);
D.
摄
..
故选A。
2.
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气概
B.绵沿
C.默契
D.烦燥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A.告戒——告诫,莫不关心——漠不关心;
告戒
斑斓
闲暇
彗星
序幕
茸毛
严峻
抉择
)
颤抖(
chàn
)
.
畸形(
jī
)
.
脸颊(
xiá
)
.
炫耀(
xuàn
)
.
)
深恶痛绝(
wù
)
.
顿开茅塞(
sè
)
.
至死不懈(
xiè
)
.
不省人事(
shěng
)
.
静谧(
mì
)
.
蛮横(
héng
)
.
粗糙(
zào
)
.
应和(
hè
)
.
莫不关心
郑重奇事
矫揉造作
穿流不息
B.
绵沿——绵延,郑重奇事——郑重其事;
D.
烦燥——烦躁,穿流不息——川流不息;
故选
C
。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驻村工作队妙手回春,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带领广大群众建设新农村。
....
B.袁降平院士将一生奉献给杂交水稻的科学事业,他的丰功伟绩感动了每个中国人。
....
C.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而有的同学却对视力保护的重要性不以为然。
....
D.贺娇龙通过网络平台推动了昭苏县旅游业发展,成为老人、小孩妇孺皆知的网红。
....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妙手回春:医生医术高超,能把垂危的病人治愈。用来形容驻村工作队,使用对象错误;
B
.丰功伟绩:对社会作出突出贡献,创造过巨大业绩。用来形容袁降平院士对社会作出突出贡献,正确;
。注意和“不以为意”区别。此处指有的同学对视
C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力保护的重要性不重视,可用“不以为意”;
D
.妇孺皆知:妇女和小孩都知道,指某件事物众所周知,流传得很广。与“小孩”重复;
故选
B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贯彻落实中央文化润疆精神,就要努力创作展现兵团精神的更多新时代文艺作品。
B.
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依然风华正茂、朝气蓬勃,始终保持奋进姿态,充满生机活力。
C.
劳动教育最本质的问题不在于是否学会了加工零件技能,而是能建立劳动价值观。
D.
全球疫情蔓延,中国不仅做好自身防控,还研制疫苗为世界防疫发挥了重要贡献。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努力创作展现兵团精神的更多新时代文艺作品”语序不当,应改为“努力创作更多展现兵团
精神的新时代文艺作品”;
C.
两面对一面,去掉“是否”或把“能”改为“能否”;
D.
“发挥”与“贡献”搭配不当,应把“发挥”改为“做出”;
故选
B
。
的一项是(
5.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
...
)
A.《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鲁迅盛赞这部作品是“史家绝唱,无韵之离
骚”。
B.《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作品,“聊斋”是他的书斋名称。郭沫若曾称赞他“鬼写妖高人一
等”。
C.《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鲁迅先生是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代表人物,被誉为“民
族魂”。
D.古代地理中,山南水北为阳,因此“汉阴”指汉水的北岸,古代座次也讲究方向,座位以西为尊,主东
宾西。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D.
有误。古代地理中,山南水北为阳,因此“汉阴”指汉水的南岸。故选D。
二、名著阅读(共10分)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有关名著的问题。
6.
阅读《骆驼样子》的片断,完成题目。
一想到____________,祥子就把一切的希望都要放下,而想乐一天是一天吧,干吗成天际咬着牙跟自
己过不去呢?!穷人的命、他似乎看明白了,是枣核儿两头尖:幼小的时候能不饿死,万幸;到老了能不
饿死,很难。只有中间的一段,年轻力壮,不怕饥饱劳碌,还能像个人儿似的。在这一段里,该快活快活
的时候还不敢去干,地道的傻子;过了这村便没有这店!
下列事件,促使祥子发生这次思想转变的是(
A.刘四爷和虎妞对他的要挟
C.老车夫和小马儿的悲惨命运
【答案】
C
【解析】
)
B.小福子的惨死
D.孙侦探讹诈了他买车的钱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根据原文“一想到那个老者与小马儿,祥子就把一切的希望都要放
下,而想乐一天是一天吧,干吗成天际咬着牙跟自己过不去呢?!”可知,是老者与小马儿的悲惨遭遇,
让祥子发生了这次思想转变;
故选
C
。
7.
阅读《简·爱》的片断,完成题目。
“……教师和学生们会有一两天用冷淡的眼光看你,但是他们心底里却暗暗对你抱着友好的感情,而
且只要你继续好好努力,用不着多久,这种感情正因为暂时受到抑制,反而会更加明显地表示出来。……”
“即使世上的人都恨你,相信你坏,只要你自己问心无愧,知道自己是无辜的,你就不会没有朋友。
选文中的这两段话是谁说的?
A.海伦·彭斯
【答案】
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当简·爱被诬蔑为“说谎者”的时候,简·爱感到羞愧,感到绝望,
认为自己再次遭到了践踏。选文中的这两段话是海伦此时说出的话,无异于一剂良药,不仅治好了当时简,
也对简·爱以后性格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故选A。
8.
阅读《儒林外史》的片断,完成题目。
①向知县拉他坐,他断然不敢坐。向知县急了,说:“崔大老爷送了你来,我若这般待你,崔大老爷
知道不便。”鲍文卿道:“虽是老爷要格外抬举小的,但这个关系朝廷体统,小的断然不敢。”……向知
县备了席,摆在书房里,自己出来陪,斟酒来奉。他跪在地下,断不敢接酒;叫他坐,也到底不坐。……
封了五百两银子谢他。他一厘也不敢受,说道:“这是朝廷颁与老爷们的俸银,小的乃是贱人,怎敢用朝
廷的银子?”
②鲍文卿道:“兄弟,不是这样说。像这衣服、靴子,不是我们行事的人可以穿得的。你穿这样衣裳,
叫那读书的人穿甚么?”钱麻子道:“而今事,那是二十年前的讲究了!……若遇同席有几个学里酸子,
我眼角里还不曾看见他哩!”鲍文卿道:“兄弟,你说这样不安本分的话,岂但来生还做戏子,连变驴变
马都是该的!”
③鲍文卿笑道:“我若是欢欢喜银子,当年在安东县曾赏过我五百两银子,我不敢受。自己知道是个
穷命须是骨头里挣出来的钱才做得肉,我怎肯瞒着太老爷拿这项钱?况且他若有理,断不肯拿出几百两银
子来寻人情。若是准了这一边的情,就要叫那边受屈,岂不丧了阴高?依我的意思,不但我不敢管,连二
B.勃洛克赫斯特C.罗切斯特D.谭波尔小姐
位老爹也不必管他。自古道,公门里好修行,你们伏侍太老爷,凡事不可坏了太老爷清名,也要各人保着
自己的身家性命。”
小说中的鲍文卿从事什么职业?阅读选文,简要评价这个人物。
【答案】小说中鲍文卿是崔按察(负责上参失职官员)门下的一个戏子。他清正廉洁、身虽贫贱却操守不
移,是个大义不贪财的君子。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的识记及人物形象分析。鲍文卿,是《儒林外史》中比较正面的人物之一。是崔
按察(负责上参失职官员)门下的一个戏子。根据“封了五百两银子谢他。他一厘也不敢受,说道:‘这
是朝廷颁与老爷们的俸银,小的乃是贱人,怎敢用朝廷的银子?’”可知,他清正廉洁,不贪财;根据“自
己知道是个穷命须是骨头里挣出来的钱才做得肉,我怎肯瞒着太老爷拿这项钱?况且他若有理,断不肯拿
出几百两银子来寻人情。若是准了这一边的情,就要叫那边受屈,岂不丧了阴高?依我的意思,不但我不
敢管,连二位老爹也不必管他。”可知,鲍文卿虽然贫贱却有自己的操守。
三、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理解(共29分)
(一)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每空1外)
9.
古诗文名句默写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4)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5)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写了鲜明的季节特征,描绘了大海
壮阔的景象。
(6)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巧用比喻写出溪水逶迤之状、时显时隐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⑤.
秋风萧瑟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中“怆”“拣”“栖”“沧”“经纶”“萧瑟”“涌”等是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
①.
独怆然而涕下
⑥.
洪波涌起
②.
拣尽寒枝不肯栖
⑦.
斗折蛇行
③.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④.
经纶世务者
⑧.
明灭可见
(二)古诗阅读理解(3分)
的一项是(
10.
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
...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A.这是一首登高感怀之作。诗人登楼远眺却望不见中原;只有南北的交战,列朝的兴亡正如滔滔江水,囊
括时空,气势恢宏。
B.京口曾是东昊建都之地,诗人由此展开联想。“万兜鍪”言孙权军容之盛,“坐断”言其功业之大,“战
未休”赞其斗志之旺。
C.这首词属小令,却吟咏重大的题材,气势壮阔,古今少见。全词层次分明。整篇三问三答,自相呼应,
创前所未有的意境。
D.这首词风格豪放雄壮。词的下片诗人豪迈地宣称,只有曹操和刘备可以和自己匹敌,并希望后代能像孙
权一样建立功业。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D.有误。“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意思是“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
只有曹操和刘备可以和他鼎足成三。难怪曹操说:‘生下的儿子就应当如孙权一般!’”辛弃疾借用此典,
意在说明只有像曹操、刘备那样的英雄,才能与孙权一决高低。其实,暗示了只有孙权才是天下第一英雄。
词人赞赏孙权,就是要此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感叹如今南宋当下没有像孙权这样的人来扭转乾坤。也暗
示了自己就如孙权一样,有奋发图强,收复失地的伟大理想。当然,暗示了自己的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
恨。故选D。
(三)文言文阅读理解(18分)
阅读下面【甲文】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
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
..
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
.
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
.
有不战,战必胜矣。
1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池非不深也
.
B.委而去之
.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D.亲戚畔之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13.对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护城河
委托
险阻
背叛
)
A.文章主旨明确,高度强调“人和”的核心思想。通过讨论战争来论述推行仁政、赢得民心的重要性。
B.文章层次分明,开篇明确提出论点,然后展开论证,最后得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精辟论断。
C.文章篇幅短小,但内容丰富,使用了对比论证、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等方法,论证严密,逻辑性强。
D.文章语言晓畅明白,精炼准确。论证时擅长蓄势。使用了对举、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气势磅礴。
【答案】
11.B12.
(1)扬威天下也不是靠锐利的兵器就可以做到的。
13.B
(2)以全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会叛离的人。
【解析】
【分析】
【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B
.委:弃。故选
B
。
【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得分点:威:震慑,树立威望;以:凭借;利:锐利;兵革之利:定语后置句,锐利的兵器。
第二句得分点:以:凭借;顺:归顺,服从;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畔:通“叛”,
背叛
。
【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最后得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精辟论断”分析错误。应该是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B
.
的论断。
故选
B
。
【点睛】参考译文:
孟子说:“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一个三里内城墙、七
里外城墙的小城,四面围攻都不能够攻破。既然四面围攻,总有遇到好时机或好天气的时候,但还是攻不
破,这说明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另一种情况是,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和
甲胄不是极利和坚固,粮草也不是不充足,但还是弃城而逃了,这就说明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
所以说: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不是靠山川险阻就可以保住的,扬威天下也不是
靠锐利的兵器就可以做到的。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帮助的人少
到极点时,连亲戚也会叛离;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人下的人都会顺从。以全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去攻
打连亲戚都会叛离的人,必然是不战则已,战无不胜的了。”
阅读下面【乙文】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
虽嗜鱼,此不必能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14.对文中画线句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B.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C.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D.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15.公仪休不接受大家献鱼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不超过8字)
【答案】
14.C
【解析】
【分析】
15.
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
【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断句。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
的
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
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
相,尽管(我)爱吃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故断句为: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
/
虽嗜鱼
/
我能长自给
鱼。故选
C
。
【
15
题详解】
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结合公仪休回答弟弟的话可知,他认为如果自己接受了别人的鱼,就可能“枉于
法”,以致自己的相位被免。如果自己能做到不接受鱼,就不会被免去相位,靠俸禄就能供给自己吃鱼。
接受别人的鱼,满足自己吃鱼的愿望,这是靠别人。不接受别人的鱼,靠俸禄满足自己吃鱼的欲望,这是
靠自己。公仪休认为靠别人不如靠自己,所以不接受大家献鱼。
【点睛】译文:
公仪休做鲁国的宰相,并且特别喜欢吃鱼,全国的人都争相着买鱼来献给他,公仪休却不接受。他的弟弟
劝他说:“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我正因为爱吃鱼,所以我才不接
受。假如收了别人献来的鱼,一定会有迁就他们的脸色;有迁就他们的脸色,就会歪曲和破坏法律;歪曲
和破坏法律我就会被罢免相位。虽然(我)爱吃鱼,这些人不一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
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尽管(我)爱吃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
四、现代文阅读理解(共36分)
(一)(9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揭开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神秘面纱
邱晨辉
伴随天问一号成功被火星引力捕获,其环绕器结构也揭开了神秘面纱。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着
陆巡视器组成。其中,环绕器具备三大功能:飞行器、通信器和探测器。
为了克服地球的强大引力、奔向火星,天问一号探测器总重量不能超过5000公斤,但为了到达遥远的
火星,它又至少需要携带2500公斤的推进剂,除去着陆巡视器占去的1300公斤重量份额,环绕器自身干
重被严格限制在1200公斤以内。
环绕器的1200公斤包含结构和其他各种设备的重量,还要兼顾2.5米可展开驱动天线、太阳电池阵、
高分辨率相机等多种大体积设备的安装要求。如何在重量有限的情况下实现高效的承载和设备安装,成为
了环绕器结构团队面前的一只“拦路虎”。
对于航天器来说,质心越低、重量越轻,发射成本就越小,探测器多1克的重量,付出的发射成本将
远超1克黄金。”杜冬说,为了继续“减重”,环绕器结构团队还把目光投向重量最大的结构核心部件——
中心承力筒,并创新采用了“全复合材料主承力结构”,在材料上下功夫,使得环绕器在苛刻限重的条件
下实现高效承载。
天问一号探测器飞近火星的过程中,如何靠自己找到火星?
天问一号探测器上配置的光学导航敏感器,可以利用拍摄的恒星与火星图像,精确计算出自身的飞行
姿态、位置与速度,实现相对火星的自主导航。
综合电子分系统被称为天问一号环绕器的“最强大脑”,负责环绕器全部信息的管控。
在天问一号环绕器对火星进行探测的过程中,器上的各科学仪器都会产生大量的科学数据,这些数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