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4日发(作者:)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隐喻

《当幸福来敲门》改编自美国著名黑人投资专家克里斯?加纳出版的同名自传。影片

中多处采用了隐喻的手法,增加了影片的表现力,使其内涵更加深刻,全面地诠释了幸福

的含义以及追逐幸福的艰辛。本文将介绍其中较为典型的几处隐喻。

《当幸福来敲门》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式励志故事。故事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

经济正处于低谷。已近而立之年的克里斯.加德纳(威尔.史密斯),28岁才第一次见到了自

己的父亲,下定决心要给孩子做一个好爸爸。但事业不顺,生活潦倒,只能每天奔波于各

大医院,卖高密度扫描仪,偶然间了解到做证券经纪人并不需要大学文凭,只要懂数字和

人际关系就可以做到后,就主动去找维特证券的经理Jay Twistle,并凭借自己的执著、非

凡的妙语,得到了一个实习的机会。但是实习生有20人,他们必须无薪工作六个月,最

后只能有一个人录用,这对克里斯.加德纳来说实在是难上加难。这时,妻子因为不忍穷

苦的生活,独自去了纽约,克里斯.加德纳和儿子亦因为极度的贫穷而失去了自己的住所,

过着东奔西跑的生活,他一边卖高密度扫描仪,一边作实习生,后来还不得不每天去教堂

排队,争取得到教堂救济的住处。但是克里斯.加德纳一直很乐观,并且教育儿子,不要

灰心,尤其在篮球场的那段话记忆犹新:别让人家跟你说,你成不了大器,即使我也不行。

因为极度的贫穷,克里斯.加德纳甚至去卖xie。“功夫不负有心人”,克里斯.加德纳最终

凭借自己的努力,脱颖而出,获得了股票经纪人的工作,后来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隐喻

影片除了激发人无限斗志的故事,还有一些精彩的细节处理令人深思。在这些细节中

无不存在一些恰当的隐喻,本文在此加以整理,希望对读者和观众能有所启示。

首先,故事的片头便闪现出《独立宣言》中涉及幸福的那段文字:人生而平等,上帝

赋予人们生存、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不可剥夺。也就是说,幸福是写进了美国的《独

立宣言》中的,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这正体现了美国人对美国梦的理解。在

片中,主人公加德纳以独自的形式再次提到《独立宣言》中关于自由和追求幸福的那部分

“Thomas Jefferson mentions happiness a couple times in the Declaration of

seem like a strange word to be in that document,but he was

sort of…He was an artist”,他因此得出结论:“也许幸福只是让人追逐的东西……”可

见,影片中的《独立宣言》所宣告的正是影片的主题:即人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幸福,

而只有不懈努力才能得到它。除此之外,在儿子所上的那所幼儿园的墙上“happiness”

被错写成“happyness”,虽然加德纳不断地对其他人说及此事,但人们对此无动于衷。

这里将幸福“happiness”错拼为“happyness”也隐喻了影片对幸福的理解:幸福到底

是y还是I,幸福里面没有为什么(y=why),只有我(I),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幸福。

隐喻二:魔方。魔方在影片中出现过多次,娴熟地玩弄魔方的技能表现了克里斯良好

的数学天赋与空间思维潜质,正是这些天赋第一次博得了主管的好感,给了主人公敲开

“幸福”大门的可能。魔方对克里斯来说无疑是打开幸福之门的一块敲门砖。同时,魔方

的多面性又意味着命运的无常。尽管克里斯得到了实习的机会,但是他成功的道路却并非

一帆风顺。

隐喻三:高密度扫描仪。克里斯卖的高密度扫描仪莫名其妙地被流浪汉一见钟情,看

成是时空机器,这是一个隐喻,时间与命运画上了对应线。他总想回到17世纪的时光,

在流浪汉看来,17世纪是永远不可能回去的美好时光。利用流浪汉的固执理解,影片牵

出了渴望时光逆转的意象。对于克里斯一家来说,过去的时光是值得追忆的,影片中也流

露过这样的话语。过去艰难但至少家庭和睦,有温馨的住房,人生也有片刻欢愉如遇见证

券经理人的那一刻,没有代理高密度扫描仪时家庭生活宽裕时夫妻恩爱的场面,那时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