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7日发(作者:)

高职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实施方案

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现状的调研,分析得出高职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现状和

能力需求,结合高职教师的教学特点,设计了本方案,旨在帮助提高学员的信息技术能力,

进而提高学员对自身认识和观念的转变。

一、培训目标

方案依据高职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现状调研,旨在提高高职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尤

其是关注“高职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加工、处理、组合能力的培训”这一特定范畴。具体而

言,力求帮助学员达成以下四方面的目标:

1. 了解多媒体教学资源:

从“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的目的出发,帮助学员了解多媒体教学资源,并

通过以真实的教学实践案例为基础的“以例释理”培训方式,使得学员能真正理解多

媒体教学资源在现代教学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知识,并能结合对应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资源的利用。

2. 体验并掌握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获取、加工和处理方法:

采用参与式培训的方式,帮助学员完整体验并参与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获取、加工

和处理过程,能够运用多种应用软件进行操作处理,并通过师生研讨、案例观摩、共

享互评等环节内化为自身的技能,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3. 深化高职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获取、加工和处理方法的认识

4. 来自具体的教学案例,深化高职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获取、加工和处理方法的

认识,同时可以帮助学员在教学中尝试和应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二、方案特色

1. 内容创新:本培训内容是以“提高高职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为总目标定位培训的

目标、过程及方法,并在这样的前提下进行内容的设计与创新:

✓ 案例生动:引入了教育教学中的具体案例、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案例阐释教育资源在

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同时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 技术实用:培训中让受训者体验了狸窝下载器、稞麦下载器、格式工厂等应用软

件的使用,且这些软件容易获得,入门门槛低,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具有高度的实践应用价值。

2. 形式创新:较多的采用了参与式培训的方法,以任务驱动、案例引领、问题引导

等具体的策略和方法实施培训,一方面需要帮助他们切实掌握具体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

需要通过在培训中的体验和感悟,提高高职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3. 及时反馈:根据培训进度的任务和情景梳理了课程模块,对培训效果及时的检查反

馈,同时利用在线交互工具实现多元评价。

4. “实时”与“非实时”交流:使用了参与式培训中现场的研讨,促进了学员之间的

相互交流与协作,同时使用博客和邮箱使学员之间的交流得到延续,拓展了交流的空间,促

成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5. 多元化评价:进行模块阶段性评价,采用自评、他评、互评等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

式,提高学员对自身认识和观念的转变。

三、课程模块

根据培训的目标和定位,我们组织设计了以下四模块的内容:

培训模块 培训专题

教育资源的认识

教育资源

概述

内容概述

了解多媒体教学资源的

含义和分类,并对各类

教学资源的作用有一定

的认识。

实践任务

根据所提供

的教学内容

进行教学设

计以及资源

的选取。

音频(格式工

厂)

视频(狸窝、

稞麦等)

图片(snagit)

技术应用

教育资源的分类

教学资源的检索

教育资源

的获取

教学资源下载(应用软

件的具体使用)

教学资源的获取中的

常见问题

文本、图片

教育资源

的处理与

加工

通过介绍常用检索方

法、途径和获取工具,

掌握如何利用网络获取

多媒体教学资源。

依据具体任

务应用工具

获取相关的

教学资源

音频、动画

视频

具体教学资源的整合

通过介绍具体的处理与

加工方法和软件,结合

具体的实践操作,掌握

各种类型资源的处理与

加工技巧。

通过对软件

的实践应用,

解决在具体

的资源处理

加工过程中

出现的问题

Snagit 、cool

edit、会声会

影、格式工

厂、硕思闪客

精灵等

实践应用

具体完成对教育资源的

制作课件,进

整体组合(制作课件),

项目的总结和评估:

行项目评价

应用评价量规。

评价量规

四、培训方式

就培训者培训,一方面需要帮助他们切实掌握具体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在

培训中的体验和感悟。基于对培训对象和培训目标的分析,整个培训必须与学员的实际能力

水平相结合,因此,采用了多元的、创新的培训要素:

1. 参与式培训:将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应用与具体的教学实践相结合,采用参与互动式

培训的方式来提升学员的信息技术能力。

2. 案例引领:基于具体的教学案例,深化学员对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获取、加工和处理

方法的认识,同时可以帮助学员在教学中尝试和应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3. 任务驱动:以完成具体的教学实践任务为驱动,提高学员的操作技能,促进对自身

认识和观念的转变。

4. 网络交流:每天结束后都要求学员登录博客进行培训反思和交流,充分发挥信息技

术的支持交流功能。

五、进度安排

时间

培训模块

培训方式

目标层次

知领应分综评

道 会 用 析 合 价

第1天

教育资

源概述

教育资

源获取

讲授式培训:主要采用讲授法并

结合应用案例,了解教育资源的

作用。

参与式培训:采用任务驱动、问

题引导、小组合作、共享交流等

方式进行具体教育资源的获取。

4

√ √

4

√ √ √

晚上:在线交流(博客、QQ群)

教育资源的

处理和加工

参与式培训:采用案例引领、任

务驱动、问题引导、小组合作、

共享交流等方式掌握教育资源

的处理和加工技巧。

第2天-

8

√ √ √ √

晚上:在线交流(博客、QQ群)

第3天

课件完

成与评

价总结

多元评价:采用自评、他评、互

评等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式,对

学员的培训效果进行反馈,对项

目进行总结。

4

教育资

源的处

理和加

参与式培训:采用案例引领、任

务驱动、问题引导、小组合作、

共享交流等方式掌握教育资源

的处理和加工技巧。

4

√ √ √ √

√ √ √ √ √ √

六、考核评价

根据本次培训的特点,运用了评价量规和博客反思,对学员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价。

1.总体方案:

学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将每天有时间,按每天的培训要求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任务

的过程性成果发布在公共博客上;

这样做的优势有以下几个:

(1) 个人角度:适时记录学习过程与成果形成的过程,促进知识外化与学习反思,

加强学习成效。

(2) 群体角度:就本次培训的主题形成“主题圈”,促进交流研讨与经验共享,且为

后期持续交流,为形成“学习共同体”奠定基础。

(3) 管理角度:由于学员成果、反思均以过程性的方式呈现,既利于监管过程,发

现问题及时响应;又利于在培训结束时,对学员的参与程度、参与质量、学习

成果进行综合性评价。对于上级主管部门监督及纳入社会评价也提供了渠道。

(4) 社会角度:这些博客内容对外公布,成为开放教育资源,供更广泛范围的培训

管理者共享。

2.交互性平台

形成了包含学员信息、学习记录、学习成果、学习评价及学习反思的并借助于博客

平台的培训记录。

学员信息:个人信息,便于彼此交流(由学员个人记录)

学习记录:参加学习、讨论、提交博客等情况

学习成果:包括阶段性成果与总结性成果,按成果要求提交。

学习评价:学友和主讲教师等对学员思考或作品的评价,以建议等形式出现在博客

的评注中。

学习反思:每日对学习所得,学习困惑,学习建议等简单地写上几句话。

3.实施过程:

(1) 培训开始时:通过问卷调查初步获取培训学员信息技术能力的现状,分析得出

其能力需求。

(2) 培训过程中:每天通过在线交流平台(QQ群、邮箱)提醒学员完成任务(当

天主讲教师将负责提供建议,同时鼓励学员互评)。

(3) 培训结束时:按照整体评价方案,借助博客内容,实施全班互评与展示。

七、拟开发和使用的资源

整个培训涉及到多方面多形式的资源,包括多媒体资源和平台资源等,本部分重点介绍

多媒体资源和平台资源的使用情况。

具体情况见下表:

类别 形式

文本素材

(若干)

多媒

体资

应用软件

压缩包(1

份)

光盘(若

干)

平台

资源

博客平台

视频案例、软件 已有内容,只需整理刻录。

主题

培训资料

评价量规

相关软件使用指南

软件安装文件

已有,只需安装、参照使用指南进行应用。

具体情况

已有,根据本次培训要求进行适当改造即可。

已有,根据本次培训要求进行适当改造即可。

利用网络博客注册账号使用

各种资源的具体内容如下:

1. 多媒体资源

(1)文本素材:主要包括培训资料和评价量规。

(2)应用软件压缩包,1份: 主要包括软件安装文件和对应使用指南。

(3)光盘,若干份:培训中涉及的部分案例有可能是以视频的形式出现的,这些视频

案例都将刻录在光盘中提供给学员。同时,使用到的软件都将刻录进光盘发给学员。

2. 平台资源

在为期3天的培训过程中,学员需要借助网络博客平台进行学习记录、学习成果共享

交流及学习反思,这些内容最后都将作为学员项目培训效果的依据。

八、组织保障

教学设施

培训中提供的教学设施包括:

 具有多媒体设备的普通教室(4间)。

 网络平台支持和机房(4个,200台机器)确保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