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7日发(作者:)

a叶弑2013年第26卷第11期 

Electronic Sci.&Tech./Nov.15.2013 

基于BQ77 PL9O0的多节锂电池充放电管理系统 

、 

胡国民 ,周志景 

(1.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轨道交通事业总部,江苏南京210013; 

2.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摘要 因多节锂电池充放电管理要求严格,如电池电量平衡、过流/短路保护、欠压保护、过温保护等。故针 

对多节锂电池充放电管理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BQ77PL900的充放电管理系统,采用PIC18LF4520作为核心处理器, 

并给出了详细的系统软、硬件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路能够完成10节电池的充放电管理,达到了预期的设计 

要求。 

关键词 多节锂电池;BQ77PL900;电池管理;PIC18LF4520 

中图分类号TM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820(2013)11—125—05 

Multi-cell Lithium Battery Charging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BQ77PL900 

HU Guomin ,ZHOU Zhijing 

(1.Rail Transportation Business Headquarters,Nanjing Kangni Mechanical and Electircal Co.Ltd,Nanjing 210013,China; 

2.School of Automation,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 210096,China) 

Abstract Multi・-cell lithium batteries are widely used in variety of electronic equipments because they can pro・- 

vide high voltage and current.Management for multi・cell lithium battery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is quite important 

which includes cell balancing,over—current/short—circuit protection,over-temperature protection and SO on.A new 

multi・・cell lithium battery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management based on BQ77PL900 and PIC18LF4520 is put for-- 

ward in this paper,and the software and hardware design are illustrated in detail.Experiment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is circuit can successfully achieve multi—cell lithium battery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Keywords multi-cell lithium battery;BQ77PL900;battery management;PIC18LF4520 

锂离子电池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无记 

压一致性等功能,实现对多节锂电池的智能管理与 

忆效应等特点¨j,在电动吸尘器、电动自行车、割草机 

保护。 

等产品中备受青睐。 

由于生产工艺限制,锂离子电池单体的存储容量、 

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电压、内阻等参数即使在同一批电池中也会存在差异, 

本系统总体电路由CPU模块、电池管理模块、电 

且这种不一致会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增加。锂离子电池 

池包、电源、RS232通讯接口、外围设备和调试下载接 

组中单体不一致会造成电池组无法发挥最大容量,而 

口等模块组成,系统硬件框图如图1所示。 

且会大幅缩短电池组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锂离子 

电池的特殊性,在使用中如果发生过充、过放或过流等 

问题,会对电池造成不可逆的损坏,甚至将造成安全事 

故 。因此,设计安全可靠的充放电管理系统是多节 

锂离子电池组使用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TI电池管理芯片 

BQ77PL900的多节锂离子电池组充放电管理系统,采 

用嵌入式开发技术与通讯技术,可实时监测电池工作 

状态,测量电池的电压、电流及温度,并保持电芯间电 

收稿日期:2013—05—10 

作者简介:胡国民(1973一),男,硕士。研究方向:机电系 

图1 系统硬件框图 

统设计。E-mail:hugm-73@163.com。周志景(1990一),男,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嵌入式系统设计。 

图1中,充电器通过电源接口在管理芯片控制下 

WWW.diot。Izik叫i.0rg—— 125 

胡国民,等:基于BQ77PL900的多节锂电池充放电管理系统 

对电池包充电。充电采用恒流一恒压(CC—CV)模 

式。充电过程中,电池禁止放电。 

此外,电池管理芯片随时监测电池总电压与单节 

电池电压以避免过压或欠压,并实现电池组内各电池 

电压的平衡。 

CPU通过下载口实现程序的调试、参数的读取、程 

序的下载;通过RS232接口与上位机进行通讯,可实 

时获取相关数据,实现系统监测。此外,主控电路板还 

带有温度传感器、LED指示灯等外设。 

2关键器件选型 

图1中,CPU和电池管理芯片是系统的核心。 

2.1 电池管理芯片选型 

目前市场上的电池管理芯片较多,其中TI公司的 

图2 电流检测电路 

BQ77PL900芯片通过CHG和DSG脚控制电池 

充、放电功能。当CHG输出高电平时,充电MOSFET 

关断,停止充电;当CHG输出低电平时,充电MOSFET 

导通,进行充电。DSG、CHG开关工作原理,如图3 

所示。 

BQ77PL900电池管理与保护器件可管理4~10节电池 

组,通过级联可保护11~20节电池组,因而在多节电 

池组应用中备受关注 J。该器件可为电动自行车、电 

动踏板车、便携式园艺工具以及不间断电源提供简化 

的电池组管理方案。 

BQ77PL900不仅可以通过监控单个电池电压实 

施保护,还可在发生故障时,驱动2个Ⅳ通道功率 

MOSFET来中断电流。产品的故障检测与恢复标准可 

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全面编程,从而适用于所有类型 

的锂离子电池系统。主要特性:低功耗工作,低静态电 

流(典型值为50 A,判断模式下为2.5 A)可以在闲 

置期减少电池放电,从而可较大限度地延长电池使用 

寿命。 

2.2 CPU选型 

考虑到充电设备产品一般对低功耗和通讯等要求 

较高,本设计选取PIC18LF4520芯片为CPUl4 J,芯片主 

要特性如下:(1)低功耗,处于空闲模式时电流降至 

5.8 A(典型值),处于休眠模式时电流降至0.1 A。 

(2)高灌/拉电流25 mA/25 mA。(3)最多l3路通道 

的1O位模数转换模块(A/D),可在休眠模式下进行转 

换。(4)主同步串口(Master Synchronous Serial Port, 

MSSP)模块支持3线SPI和12C主从模式。(5)增强 

型可寻址USART模块。支持RS一485、RS一232和 

LIN 1.2 

3硬件电路设计 

3.1 电流检测及充、放电控制电路设计 

BQ77PL900芯片带有电流检测功能,可测量电池 

回路的电流,并通过测量SRBGND与SRPGND两脚间 

的电压差,经运算放大器进行电压信号的放大,最后输 

出电流值。如图2所示。 

126——WWW

图3充放电控制电路 

dianzik叫i.Drq 

胡国民,等:基于BQ77PL900的多节锂电池充放电管理系统 

3.2 I C通讯电路设计 

PIC18LF4520带有主从同步串口模块,支持3线 

SPI(共4种模式)和12C主从通讯模式。I C通讯电路 

图如图4所示。 

CNF0 

VL0G 

V0uT 

4系统软件设计 

4.1总体软件实现 . 

系统总体软件设计使用有限状态机编程思想 , 

其假设系统具有有限个状态,状态的转变是对输入事 

件的响应。系统在任何时刻始终处于某一确定的状态 

30 

29

…,、

XRISoUTt 28 

GND 

由[LTJ I 

50o 

上,且其行为确定。其总体实现流程图如图7所示。 

4.7 kn 

SCLK 

SDATA 26 

XALERT 

RC4 

图4 IzC通讯电路 

图中,PIC18F4520的SDATA(RC4)、SCLK(RC5) 

脚分别与BQ77PL900的SDATA与SCLK脚相连,通过 

4.7 kIl的电阻上拉。 

3.3温度检测电路 

考虑到电池包安装与测量精度的要求,本电路采 

用NTC负温度系数温度传感器。电路图如图5所示。 

图7总体软件实现流程图 

程序启动后,通过I c通讯修改BQ77PL900的相 

关EEPROM寄存器,进行过压阈值、欠压阈值、过流/ 

短路阈值设定。 

P9 

阈值设定完成后进人状态机程序。状态机程序开 

始后,进行看门狗定时器的清0。清0完成后,系统进 

行当前状态判断。所有工作状态可分为:充电状态、故 

障状态和空闲状态。确定状态后进人相应状态处理程 

图5温度检测电路 

接热敏电阻(MFH103—3950) 

使用TL431设计稳压源作为A/D转换的参考高 

电压,地电位作为参考低电压,以提高测量精度。 

3.4 RS232串口通讯电路 

序并执行相应处理动作。 

4.2充电管理软件实现 

处于充电状态时,系统检测每节电池电压、电池总 

设计使用MAX3232E作为RS232串口通讯的电 

平转换芯片,实现与上位机的通讯,如图6所示。 

 ‘

电压、电池工作温度,定时器记录充电时间。而系统进 

行电池平衡、过压保护、充电完成指示、过温保护等动 

作。其中,充电过程流程图如图8所示。 

状态机初次进入充电状态时,初始化充电相关寄 

存器,以后则不再进行初始化以提高程序执行速度。 

电池平衡过程包括:判断电压是否达到开始平衡电压 

值;电芯间电压是否平衡;若电池电压不平衡,进行电 

池平衡过程。充电超过6小时表明电池已损坏,并停 

止充电。 

4.3故障状态与空闲状态软件程序 

系统进入故障状态后,断开充、放电开关,指示灯 

图6 RS232串口通讯电路 

指示故障状态。空闲状态时,断开充、放电开关,关闭 

指示灯,PIC18LF4520进入休眠。每隔一段时间,系统 

WWW.dianzik叫i orEI—— 127 

胡国民,等:基于BQ77PL900的多节锂电池充放电管理系统 

验证。另外,还测试了温度保护、电池电压检测、上位机 

通讯、LED指示等诸多功能。下面重点介绍电池平衡的 

实验测试,这也是多节电池组管理中的重要部分。 

以l0节电池作为实验对象,通过测量10节电池 

的电压来分析电池平衡结果。 

首先,设置电池平衡开始电压为单节电池电压超 

过4.05 V;所有电池电压在3.9~4.05 V之间时,不再 

进行电池平衡动作。实测数据如表1所示。由表1可 

见,所有电池电压未达到4.05 V,此次实验未进行电 

池平衡。 

表1充电测试1电压数据 

电池电压/V 实验板测量值 

电池总电压 

39.581 

第1节 

3.958 

第2节 

3.93l 

第3节 

3.963 

第4节 

3.964 

第5节 

3.955 

第6节 

3.930 

第7节 

3.945 

第8节 

3.995 

第9节 

3.935 

第10节 

3.946 

然后,重新设置电池平衡开始电压为单节电池电 

压超过4.1 V;所有电池电压在4.O~4.1 V之间时,不 

进行电池平衡动作。实测数据如表2所示。 

表2充电测试2电压数据 

电池电压/V 实验板测量值 

电池总电压40.854 

第1节 

4.074 

第2节 

4.055 

第3节 

4.096 

第4节 

4.095 

第5节 

4.076 

第6节 

4.099 

第7节 

4.076 

第8节 

4.093 

第9节 

4.070 

图8充电管理软件流程图 

第10节 

4.087 

唤醒控制芯片,进行状态查询,重新回到状态机。 

由表2可知,本次实验进行了电池平衡,并成功控 

5实验测试 

制所有电池电压在4.0~4.1 V范围之间,且电池最高 

电压接近4.1 V。 

实验时首先对过充、过放及过流等保护进行了测试 (下转第131页) 

128——WWIN

dianzikeji.01-g—— 

王梅,等:有源安装板振动试验研究 

发生变化,而在z向,前后特征级试验曲线对比,频率移 

动了7 Hz,但并没有超出试验条件允许的偏差±2%。 

经试验验证,该有源安装板的结构设计较为合理。 

4结束语 

有源安装板作为主承力结构件,在雷达上的应用 

非常重要。文中通过设计试验方法及步骤,对某型号 

有源安装板进行了振动试验,得到了3方向第一次与 

最后一次试验后特征级曲线对比图。根据试验结果分 

图6 Y向前后特征级对比 

析表明,该雷达有源安装板的结构设计合理。与此同 

时,该方法也给予同类型产品的振动试验研究提供了 

参考。 

参考文献 

[1] 陈章位,于慧军.振动控制技术现状与进展[J].振动与冲 

击,2009,28(3):73—77. 

[2] MCCONNELL K G,Vibration testing:theory and practice 

[M].Newyork:Wiley—Interscience,1995. 

[3]朱银龙,陈怀海,贺旭东,等.多输人多输出正弦振动试验 

控制系统算法研究及实现[J].振动工程学报,2008(1): 

62—65. 

图7 Z向前后特征级对比 

[4]周莉桦.混凝土柱试验误差综合分析[D].上海:同济大 

学,2009. 

分析以上3图可知,在 向和l,向,前后试验特征 

[5] 陈维,高勃.谈预实验与探索能力的培养[J].生物学教 

学,2012(2):35—36. 

级曲线的基础频率基本吻合,说明产品的动态特性并未 

(上接第128页) 

6结束语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BQ77PL900的充放电管理 

系统,采用PIC18LF4520作为核心处理器,成功完成 

1O节电池的充放电管理功能,包括电池电量平衡、过 

参考文献 

[1]戴永年,杨斌,姚耀春,等.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状况[J].电 

池,2005(3):193—195. 

[2] 陈玉红,唐致远,卢星河,等.锂离子电池爆炸机理研究 

[J].化学进展,2006(6):823—831. 

[3] 卢林.电池管理设计及发展趋势[J].电子测试,2007 

(12):7—11. 

流/短路保护、欠压保护、过温保护等。并给出了系统 

详细的软、硬件设计及实验测试,经测试验证,本系统 

完全达到了预期设计要求。同时该系统对多节锂电池 

供电的电子产品设计也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4]李学海.PIC单片机实用教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 

大学出版社,2012. 

[5] 徐卫林,罗林.有限状态机的可靠性设计研究[J].现代电 

子技术,2007(1):93—94. 

www.dlanzik ̄ji.0rq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