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7日发(作者:)

篇一:《关一扇门,开一扇窗》

龙源期刊网 .cn

关一扇门,开一扇窗

作者:谢伟

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年第05期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聚焦图式治疗;高中生;个案辅导

一、基本资料

1.一般资料

小兰,高中二年级女生。父母近亲结婚,母亲有精神疾病,弟弟智力发育迟缓

(五年级不会算10以内的加减法)。个案小时候有先天鱼鳞病,现在状况有所

好转。牙齿不好(不能嚼硬物),耳朵患过病(但听力无碍)。小学、初中成

绩优秀,字写得很漂亮,擅长画画。进入高中以后,面临一系列问题,如高中

环境适应不良、人际交往有障碍、长时间情绪 低落等。

2.个案主诉

我觉得我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困扰着我,让我在学习上无法完全投入心思。

我有人际交往恐惧,不敢和熟悉的人正视,有时候不想和任何人讲话,有时候

碰到熟悉的同学会逃避。我经常情绪低落,常在教室里和寝室里哭,我也不知

道自己为什么就哭了,声音很大,把同学们都吓到了,而且有时候我还边哭边

笑。我很自卑,因为我家里的情况不好。我有鱼鳞病,所以一直不敢给同学看

我的手,也不愿意让他们碰我的头发(怕他们看到头皮屑)。从高一到高二,

因为适应不好,我换了三次班,一直都问题很多。

3.观察和他人反映

咨询师观察:小兰衣着整洁,语速快但清晰,说话的时候低着头不能正视老师

的眼睛;对自己的情绪状况有清楚的认知,逻辑思维正常,对老师的话反应很

敏捷,有比较好的领悟能力;求助愿望强烈,对咨询关系比较信赖。

班主任及同学反映:小兰有时候行为怪异,常半夜在寝室又哭又笑,经常在教

室里大声哭泣,有时整节课都不听讲,在本子上画线条,课余会拿粉笔在黑板

上不停地描

线条。

二、分析与评估

篇二:《打开一扇窗写作指导》

作文指导

题目:打开一扇窗

审题指导:

打开一扇窗,透进一片阳光,领略一片风景;打开一扇窗,迈过一道心坎,悟

出一种境界;„„

审这个题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窗”的所指可实可虚。 既可指房屋等建筑物上通气采光的具体的窗户,

也可引申为内心思想等与外界沟通交流的窗户。可以实写打开这扇窗见到的

“风景”,也可以虚写打开这扇窗见到的“风景”。

分析“窗”:“窗”的本义为:房屋等建筑物上通气采光的具体的窗户。

“窗”是一个特别的对象。一方面,从本身而言,它可以是有形的窗,也可以

是无形的窗,如心灵之窗、文化之窗、社会之窗、国家之窗等;另一方面,从

包容性而言.它可以装纳广泛的内容,“窗”外“窗”内“窗”自身.发生过

多少故事,演绎过多少世理,出现过多少景色,这些,生活在“窗”下的人,

都会有宽裕的选择。

其次,要注意“打开”一词。

明确“打开一扇窗”这个作文题目的意思。可以先给自己设问几个问题:“窗

有什么作用和意义”“为什么要打开一扇窗”。打开窗看到了什么?窗外景色

有什么变化?窗外的世界有什么精彩之处?由窗外的风景与大自然联系起来又

有不少可写的东西。窗外有什么故事?窗外有老年迪斯科、共青团志愿者、邻

里亲情„„可以用散文和小说的体裁来表现窗外发生的故事。钱钟书先生对

“窗”有独特的理解。他说,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

隔膜,把风和太阳引进来,使屋子里也有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可以说,

这是对以上问题的诠释。晦暗、沉闷的房间,我们需要窗能透进光线,我们需

要窗能通风,我们需要窗能让空气流通,因此,一旦“打开一扇窗”,引入阳

光、空气、风,情景就完全不一样了。写作时,可以借助常见的窗子,以小见

大,写出它的基本意,也写出象征意义。这是一种构思。

2、学生可以展开适当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进行开拓思维的训练,如“打开一扇

„„的窗”。 所谓联想,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起或想

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以某一事物作为“触发点”,由此任意联想出与

之有关的事物。在进行多向联想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联想的广度、深度和新颖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