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日发(作者:)
对乙酰氨基酚和非笛体抗炎药临床应用指引
(
2022)
《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在“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常用药
参考表”中提到了
3
个用于退热的西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
在临床上,如何合理应用对乙酰氨基酚和非幽体抗炎药
(NSAIDs)
值得关注。
临床用药评价公众号总结以下要点供临床参考。
一、非备体抗炎药
(NSAIDs)
概念
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且大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
的药物。鉴于其化学结构与糖皮质激素的幽体类结构不同,药理作用特点也不
同,因此称为非幽体抗炎药
()
。人体中,环氧化酶
(COX)
主要有两种
同功异构体,即环氧化酶T
(COX-I)
和环氧化酶
-2(C0X-2),
另外还有一种
COX-
3
。
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炎性介质前列腺素
(PG)
的生成,产生抗炎、镇痛、解热的作用。由于对乙酰氨基酚抗炎作用微弱且作
用机制独特,临床用药评价公众号不将其列于
,
单独列出,与
并列归于解热镇痛药。
二、
NSAIDs
与对乙酰氨基酚分类
1
、非选择性
COX
抑制剂:
如:呻噪美辛、阿西美辛、阿司匹林、布洛芬、洛索洛芬、酮咯酸、酮洛
芬、芬布芬、双氯芬酸、蔡普生等。
2
、选择性
CoX-2
抑制剂
(COX-21):
如:塞来昔布、帕瑞昔布、艾瑞昔布、罗非昔布、尼美舒利、氯诺昔康、
美洛昔康、依托考昔等。
临床用药评价公众号提示:
COXT
为结构性
CoX
酶,主要分布于胃、肾和
血管组织中,具有促进生理性
PGS
的合成、调节外周血管张力、维持肾血流
量、保护胃黏膜及调节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见
类药物对该酶的抑
制也是此类药物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的根本原因。
C0X-2
作为诱导酶,主要存
在于炎症部位,对
COX-2
的抑制是
NSAIDS
类药物最重要的药理作用,抑制的
结果使
类药物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
Q
3
、
COX-3
抑制剂(对乙酰氨基酚):
如:对乙酰氨基酚
(C0X-3
主要表达于大脑皮层和心脏,与对乙酰氨基酚
中枢的镇痛、解热作用相关)、丙帕他莫(对乙酰氨基酚前药)。这两个药物
主要用于解热镇痛,其抗炎作用非常弱。
临床用药评价公众号提示:人体细胞和组织中可以产生
C0X-3;
解热镇
痛药物可以穿透血脑屏障,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
C0X-3;
而对乙酰氨基酚
对
C0X-3
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
COXT
和
COX-2
。在治疗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在
达到稳态血药浓度
(100mιno1.∕1.)
时,只有
COX-3
受到抑制。但作用机
制复杂
,COX-3
可能并不是对乙酰氨基酚唯一的靶目标。
三、
与对乙酰氨基酚作为镇痛药的使用原则
1
、首先,任何
均不宜长期、大量服用,以避免毒性反应。需要
时可考虑更换为阿片类药;有的患者确需长期服药者,应避免使用非选择性
。
2
、
NSAIDs
肌肉和静脉注射围手术期连续使用通常不超过
5~7d,
若
患者可接受口服给药且疼痛程度减轻,可考虑转为口服序贯治疗。
3
、除对乙酰氨基酚等少数药物外,
NSAIDs
的血浆蛋白结合率高,不能同
时使用两种药物,因为疗效不增加,而
ADR
增加。
4
、有
NSAIDS
使用禁忌证的患者,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或直接选择阿片
类。
5
、使用时选用一种
NSAIDS
药,逐渐加量,足量治疗
2~3
周后效果不佳
可更改另一种,有效后逐渐减量。
6
、含阿片类复方制剂不得与其他阿片类缓控释制剂或非韵体类抗炎药合
用。
7
、氨酚羟考酮片和氨酚双氢可待因不建议用于慢性癌痛和干咳患者的长
期治疗,连续使用不超过
10
天。氨酚双氢可待因每天不超过
4
片(以对乙酰
氨基酚〈
2g
计),氨酚羟考酮片不超过
6
片。
8
、
NSAIDs
在术后疼痛中帕瑞昔布
40mg
镇痛强度
2
皮下吗啡
12mg;
氟比
洛芬酯
50mg
镇痛强度
2
肌注曲马多
IOOmg,
对乙酰氨基酚
100mg≈Γ2mg
口
服吗啡。
9
、
NSAIDs,
对乙酰氨基酚日极量限制参考,注意不要超剂量使用。
四、
与对乙酰氨基酚用于特殊人群的治疗监测
1
、用药前进行危险因素评估:
对于合并上消化道溃疡、出血史、缺血性心脏病或脑血管病史(其中
CABG
围术期禁用,脑卒中或脑缺血发作史慎用)、肾功能障碍、出凝血机制障碍(包
括使用抗凝药)的病人,这类药物需要慎用或者禁用,具体要求参考说明书规
定。
2
、具有肾毒性风险的患者:
该类患者需慎用
NSAIDs,
其风险因素包括:年龄
>65
岁、肾衰竭、
肾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肝硬化、心功能不全、容量不足、合并使用利尿
剂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