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5日发(作者:)

血战上海滩 猎杀潜航4 鱼类性能全解

血战上海滩猎杀潜航4鱼类性能全解析2010-08-01 13:09 1.鱼雷首先让

我们来了解下鱼雷,对于鱼雷,大家都有个直观的印象,知道这是个雪茄型的

物体,能在水中运动,碰到物体会爆炸。对于一般人来说,这样的了解也就够

了,但是对于一个潜艇艇长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还是要从头说起。

鱼雷体积的大部分接近圆柱状,头部为半球型或略呈流线型(为了多装药),后

部较尖。从头到尾部,二战时鱼雷构造依次大致是引信、(制导系统)、战斗部、

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螺旋桨和舵。每个部分对于完成鱼雷的功能都是必不可

少的,我们依次讲解:引信(Pistol)是用来引发炸药爆炸的,分接触式和非接

触式两种。在引信前面有个螺旋桨状叶片,那个是用来解除保险的,当鱼雷运

动叶片被水流带动旋转足够圈数后,引信解除保险,进入允许引爆状态。由于

旋转圈数等于前进距离除以螺旋桨的动力浆距,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鱼雷速度

下得到基本相同的保险解除距离,在SH3中,我测试的解除保险所需的鱼雷航

行距离为300米(不是发射时离目标的距离),血战上海滩。理论上鱼雷速度不同

解除保险距离应该会略有差异的,速度快的可能略长点,不过我怀疑SH3物理

模型中是否会做进去,即使做进去估计也感觉不出来。二战鱼雷引信有撞击触

发和磁感应两种方式,你可选择两种并用或只用撞击方式,真实鱼雷引信工作

模式必须在装填前就设定,当然SH3中你可以随时修改。早期的鱼雷只要撞击

的角度不好就很容易失效,这在SH3中已经体现出来了,一般撞击角度大概低

于40度就容易失效,低于30度失效概率就很高了,鱼雷速度高时撞击失效概

率会低些,这也符合物理原理。磁感应引信利用舰船磁场工作,早期磁感应引

信有很高的失效比例,磁引信可能会早爆和在地球某些区域失常,小斗士5下载。

使用磁引信的时候要把鱼雷定深设置为超过目标龙骨深度的1~2米,这样才能

有效工作。一旦鱼雷和船体撞击时没有引爆,磁引信也同时失效,所以对特定

目标鱼雷只能按一种期望引爆方式发射。二战使用的绝大部分鱼雷为直航鱼雷,

没有制导装置,只有极少数有音响制导,所以这里不详细讨论。我们知道的是

这种鱼雷需要目标发出很大声响,而且潜艇发射后要尽快下潜或离开作战区域。

战斗部装有数百公斤的炸药,这没有什么特别的,那时候应该还没用定向空心

装药之类的设计。作为一般军事常识,军用炸药为安全起见都是相对惰性的,

所以必须要靠引信中的雷管引爆,一般撞击是不可能爆炸的。鱼雷的动力系统

有两种:一种是热动力鱼雷,一种是电动鱼雷。蒸汽瓦斯鱼雷就是一种热动力

鱼雷,燃料和水同时进入燃烧室,燃烧后产生蒸汽,推动发送机,带动螺旋桨

旋转推进,做功后的蒸汽直接排放到海水中,PSP拳皇97,产生尾迹。蒸汽鱼雷

总能量高,可选择不同的速度,缺点是有尾迹,还有就是不能用于很大的深度

(当然这和二战的用法无关)。电动鱼雷是用电池接电动机带动螺旋桨,电动的

优点就是无尾迹、造价低,缺点是速度慢,航程短。鱼雷的控制系统是鱼雷真

正的核心,控制包括定深控制和航向控制,定深控制比较容易理解,就是根据

水压反馈控制水平舵保持深度,当定深浅、海浪较大时,定深准确性就会下降,

如果鱼雷速度快,结果就更差,甚至鱼雷出水,有可能导致鱼雷失效,根据游

戏手册的介绍,二战中实际鱼雷定深一般不低于3米。无制导鱼雷并不是如我

们想象的依靠惯性直航,因为波浪等各种因素都会使鱼雷航向越偏越大,DNF自

动喊话工具,从最早19世纪末鱼雷投入实用的白头鱼雷时代,就发明了用陀螺

仪稳定鱼雷航向,而潜艇由于不能使用旋转发射管,更依靠陀螺仪控制在鱼雷

入水后改变到设定的航向,这也就是回转仪的用途。陀螺仪航向稳定是一个反

馈的过程,将陀螺仪检测到的航向误差放大去控制舵面来修正航向。鱼雷回转

仪在发射前会将鱼雷陀螺仪的定向设定到和直射方向不同的角度,鱼雷入水后

靠航向控制机制使鱼雷转弯到预定方向。为了克服螺旋桨高速旋转产生的巨大

反转力矩,鱼雷螺旋桨几乎全部采用串连两个螺旋桨反方向对转形式工作,即

所谓的共轴对转双螺旋桨。鱼雷螺旋桨的转速远高于所有船只,所以在声纳中

表现为高频蜂音。鱼雷一般采用十字型舵,由控制系统分别控制水平和俯仰运

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