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9日发(作者:)

短视频内容创作规律及创作空间探析

作者:杨丹

来源:《大观》2021年第09期

摘 要:短视频内容创作需遵循全新的创作理念,这样才能实现与用户的互动,这就要把

握其生活化基调和强视觉性、强叙事性的创意技巧,同时增强其文案的概括性,以达到最大化

的传播。此外,短视频内容创作呈现出微短剧、纪录短视频、短视频新闻、短视频节目、短视

频广告等方向,且还具有巨大的创作空间。

关键词:短视频;用户互动;创作空间

短视频内容万变不离其宗,无非来自我们熟悉的电影、新闻、电视节目、广告等传统影像

范畴,新的短视频内容也不过是将原有的影像表达进行融合创新,并由此产生出全新的创作理

念。社交属性突出的短视频在创作时需具有特殊的艺术路线与制作理念,为此,本文梳理短视

频内容创作的规律,发掘内容创作与用户需求的互动关系以及短视频的多样表达方式。

一、短视频内容与用户的互动共生关系

短视频与传统影像内容的本质区别在于社交性,这是短视频内容发端于互联网文化最为活

跃的新时代而具有的新属性,其社交性来源于对用户需求的把握以及对用户与内容互动效果的

追求。短视频内容与其受众的互动共生关系,让短视频的内容创作具有了新的理念,同时也创

造了更多可能。

(一)生活化的文化基调

短视频的发展使得短、平、快的影像形态转变为大众化的表达方式。这种大众化体现在使

用人数多、覆盖年龄段广、具有公共传播的功能等方面。追溯短视频的发源即可发现,这是一

种来源于民间,用于个人展示的表达方式[1]。

源于民间的内容特质使得“以人为本”成为短视频的文化基因,因此短视频内容的创作应来

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具体来说,短视频创作的内容要贴近人们的真实生活,能帮助人们解决

平时遇到的一些问题或者让人们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常识。

(二)视觉生产力

影像主题能展现鲜活的人与真实的社会是影像视觉吸引力的根本保证,这关乎影像语言的

流通,是短视频表达的基础条件。拍摄时采用竖屏模式,用较小景别敏锐捕捉人物的微妙动作

与表情,这种特写呈现与满屏观看是最有冲击力的,会给人带来沉浸的感受,也是视觉兴趣的

来源;制作上使用新奇有创意的特效与技巧,也是打破固有视频表达方式,增强观看趣味,提

升视觉吸引力的重要方式;有趣、有创意、有共鸣、有知识性的内容亮点的突出是视觉生产力

的最终表现。

总之,在短视频内容创作时,需要将对视觉效果的追求放到首位,用最熟悉的影像语言、

最有沉浸感的竖屏观看、最有趣的制作技巧、最亮眼的内容设计来共同呈现短视频影像的视觉

魅力。

(三)叙事张力

基于用户碎片化观看习惯与复杂的传播环境所产生的观看影响,短视频的叙事方式自然与

以往不同,需具有张力,这种张力体现在叙事人称、叙事节奏、叙事技巧等多个方面。

首先,短视频更适宜用第一人称来展开叙述,这一视角能给用户带来真实的现场感,这种

身临其境的在场感是产生沉浸式观看体验的基础,也是故事富有魅力的体现。其次,短视频叙

事结构应富有张力,开头5秒要有吸引力,中间要有反转与冲突,这样才能产生引人入胜的效

果,最终实现粉丝转化。最后,短视频的叙事还需有一定的特殊技巧,比如重视细节的力量,

有效放大细节的感染力,以及营造高光以形成视频内容的亮点[2]。以上都是短视频实现叙事

张力的基本方法。

(四)文字的强化

短视频是用户导向型的内容,其内容生成是立足于与用户互动的,所以除了短视频内容的

生活感以及形式与结构的张力外,短视频的发布还需一定的文字界定,以强化内容定位。这种

界定依赖于关键词的标签化,以及标题的引导和概括。

当短视频发布时的关键词明确关联用户需求,标题提纲挈领展现视频内容时,这个视频才

呈现出清晰的内容定位。也就是关键词以及标题等文字的强化使得短视频能够被准确定位,以

精准推荐给用户群体,从而实现内容的最大化传播。

二、短视频内容的创作空间

短视频作为传媒产业的蓝海,正在成为行业新的风口和重要阵地。传统媒体的短视频实

践、企业的短视频布局以及广大用户的参与,让短视频成为一种主流的表达方式,多样的影像

内容也参与短视频创作中来,呈现出以微短剧、纪录短视频、短视频新闻、短视频节目、短视

频广告为主的创作生态。

(一)微短剧百花争艳

随着短视频行业的飞速发展,年轻受众群体观影习惯发生变化,使得微短剧成为网生内容

新物种。用户在短视频平台追剧习惯的养成以及旺盛的需求,刺激了短视频平台影视制作内容

的崛起。

微短剧是指时长在1—15分钟,以剧情叙述的手法讲述故事或传递内容的短视频。微短剧

体量小,对故事内容的吸睛度要求较高,类型上有古装、悬疑、搞笑、都市爱情、校园青春等

多种题材,其中搞笑题材较为热门。目前除了长视频平台,快手、抖音、腾讯微视、好看视频

等短视频平台也对微短剧进行了全面布局。

从微短剧内容发展的角度来说,市场上的内容制作整体上还是“服务者”而非“教育者”的身

份,本质是发现需求并满足于这种需求,全方位承载观众的精神寄托。

(二)纪录短视频四面开花

纪录片固有的文献属性使得它常呈现出严肃、有深度、曲高和寡的固有印象。而《如果国

宝会说话》《早餐中国》等纪录短视频的热播,让纪录片这一影像类型的形式规范产生了动

摇,也再一次引起了什么是纪录片的讨论。

纪录片本身具备的知识性、文化性在娱乐化的短视频内容中独树一帜,独具魅力。紀录短

视频的出现并非刻意为之,是纪录片创作者及行业从业人员基于影像传播环境而作出的“响

应”。短小精悍的纪录短视频具备年轻化、直观性的表达特点,使得短视频式的纪录影像在民

俗、非遗、城市文化、青年亚文化等领域有着多样的实践,呈现出传统纪录文化与现代短视频

文化的交流融合趋势。

(三)短视频新闻叱咤风云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媒介技术的进步,让信息传播方式变得多种多样,新闻报道的方式随

着技术的进步也在不断改进。近年来,随着直播和短视频风口的到来,为缩小与公众的“时

差”,传统媒体不断追寻公众的注意力,积极开拓短视频领域,竞相在短视频的生产与传播中

寻求突破。

“梨视频”开创新闻短视频产品的先例依旧鲜活,新京报“我们视频”、中国青年报“青蜂侠”

以及“澎湃新闻”的短视频新闻探索仍在继续,也出现了央视新闻“主播说联播”的全新短视频新

闻思路。总之,短视频新闻发展生机蓬勃,成为短视频行业垂直深耕的一大重要方向。

(四)短视频节目花样百出

短视频节目是指以节目形式为呈现方式,以综艺效果为目标的短视频。目前常见的短视频

节目有Vlog、测评(开箱)短视频、特效MV等形态。当前短视频节目的形态处于一个源源

不断推陈出新的阶段,比如游戏视频、反应视频等多样视频节目的出现。

(五)短视频广告见缝插针

随着短视频行业的发展,短视频开始向专业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短视频内容的商业属

性开始渐渐凸显。基于此,资本涌入,品牌加持,短视频创作开始出现广告化的创作方向。一

方面,原有影视广告加大马力布局短视频领域,抢占短视频市场;另一方面,短视频内容创作

者为实现内容变现而进行广告植入以及定制广告的创作。

短视频的商业变现途径中,广告是最普遍的形式。随着短视频用户覆盖面的扩大和短视频

商业的不断发展,短视频广告的价值随之增加,短视频广告的创作也必然成为内容创作的方向

之一。

三、结语

短视频创作空间大,创作环境自由,受众群体庞大,传播效果显著,但在实际发展中,短

视频内容创作面临创作形态杂乱无章、创作理念千差万别、传播环境复杂、用户角色混杂等情

况,使得短视频创作面临着市场庞大却缺少优质内容,且难以形成良性创作环境的困境。因此

要厘清创作规律,找到创作方向,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创作,也才能在用户需求不断变化以及

鉴赏能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创作出优质且备受大众喜爱的作品,使得短视频在新媒体环境中

焕发出新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彭兰.短视频:视频生产力的“转基因”与再培育[J].新闻界,2019(1):34-43.

[2]陈永东.短视频内容创意与传播策略[J].新闻爱好者,2019(5):41-46.

作者单位:四川文化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