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0日发(作者:)

表面粗糙度参数Rz、Rmax、Rt、R3z、RPc等的

测量

在GB/T3505-200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表面结构 轮廓

法 表面结构术语、定义及参数》中定义了表面粗糙度幅度参数

(纵坐标平均值)

R

a

R

q

R

sk

R

ku

和间距参数、混合参数等,虽

然该标准等效采用了ISO4287:1997《几何产品规范(GPS)表面

特征:轮廓法 表面结构的术语、定义及参数》,但这些参数远远

不能满足我国目前工业生产的需要,特别是在涉外产品中常常

会提出一些非标的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技术要求,例如

R

max

(DIN

EN ISO 4287)、

RP

c

(prEN 10049)、

R

3

z

(Daimler Benz

Standard 31007)等。这些参数的正确测量直接影响产品符合性

的判断,因此生产部门对这些参数的准确测量都有迫切的需求。

同时,对这些参数的正确认识及理解能有效地指导生产过程,

在使产品技术指标满足要求的同时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为一些厂家测量这样的参数,如发

动机冷凝管内表面的

R

max

R

t

等参数、轴类零件的

RP

c

参数。

现结合实例对这些参数的定义和测量方法作一些说明,以供参

考。

一、参数的定义

1.参数

R

z

(GB/T3505-2000)

在一个取样长度

lr

内,最大轮廓峰高和最大轮廓谷深之和的

高度如图1所示。

图1 参数

R

z

示意图

这里

R

z

的定义和GB/T3505-1983《表面粗糙度术语 表面及

其参数》中的定义已经完全不同。GB/T3505-1983中

R

z

符号

曾用于指示“不平度的十点高度”。正在使用中的一些表面粗

糙度测量仪器大多只能测量以前的参数

R

z

。因此,采用现行的

技术文件和图样时必须小心慎重,因为用不同类型的仪器按不

同的规定计算所取得的结果之间的差别,并不都是非常微小而

可忽略的。

2.参数

R

max

(DIN EN ISO 4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