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1日发(作者:)

电磁炉检锅原理(附电路图)

电磁炉检锅一般采用2种,电流大小和脉冲数量。

1 电流互感器检锅:

T1次级感应出随初级电流大小而同步变化的电压。经D3-D6全桥整流,C8滤波。电阻R1,R8,

R11,VR1分压,C9滤波后送到CPU相应功能脚上检测。原理大致如下:

在无锅具时,线盘和谐振电容震荡时间长,能量衰减慢,流过T1初级电流较少,T1次级电压就低,

CPU判断无锅。有锅具时,由于有合适材质的锅具的加 入,线盘和谐振电容之间的震荡阻尼加大,能

量衰减快,在T1初级变化的电流大,在次级感应出的电压大,CPU判断有锅。

在某些电磁炉中,这种电路结构还可以完成过流检测和过零信号检测,大家应该看输出的电压送到

CPU什么样的功能脚上,区别开来。

2 脉冲检锅电路:

IBGT的C极高压脉冲经R10,R9,R41分压后送到LM339内部的一放大器的反向输入脚。而同

向输入脚由电源经过R49,R64分压,输入一固定的电压。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比较器。在1脚输出与6

脚相位相反的同步脉冲送到CPU相应的检测功能脚上。原理如下:

无 锅具时,线盘和谐振电容的自由震荡时间长,能量衰减长。在单位时间内,脉冲个数少,在有锅

具时,由于锅具的阻尼加入,能量衰减很快,单位时间内脉冲的个数 就比无锅具时要多很多。这样在比

较器的1脚也就输出了同步的脉冲。CPU根据脉冲数量的多少来判断是否有合适材质的锅具。

这种电路结构电磁炉种还有很多,由于基准电压的不同,输出电压送到CPU相应的功能脚上就完成

不同的功能。大家要仔细区别。

MI-F19,MI-F20,MI-F20L,MI-B21L,MI-K19D,MI-B20,SR-B20,SR-1637D

工作原理:

CPU的引脚及外围电路

CPU的1脚(PA3)经R77为方波信号SB输出。CPU的2,3,4脚接控制板的显示部分。CPU

的5脚输出4KHZ的蜂鸣信号,经过R54,Q51 驱动蜂鸣器。同时此信号也经过R53,D60,C56,

R83,R82。Q52驱动风扇。CPU的6脚(AN2)为键盘操作的控制信号。也是AC电压检测 判断脚。

CPU的7脚(AN1信号输入)为IBGT,炉面温度检测信号判断脚。CPU的8脚为锅具检测判断脚。

CPU的9脚接地。CPU的10脚为PWM 脉冲输出脚。CPU的11脚为复位脚。CPU的12脚为+5V

电源。CPU的13.14脚为8MHZ晶振脚。CPU的15.16.17.18脚接控制显示 操作电路。

1,直流稳压输出电路

AC进来的电压经变压器T1变压后,在次级输出2组电压,1组经D7-D10整流C55滤波后产生

19V,另一组经D51-D54整流,ZD51稳压 C54滤波产生12V电压供风扇工作,同时12V经Q56,

Q53,R59,ZD56,C57后产生5V供CPU及整机的基准比较电压。

2,锅具检测电路

R44对地取样,经过R70,C60,R69,U2A信号放大,产生CT信号。同时进入R71-R73,C61-C53

组成的RC滤波电路送入CPU的8脚,做锅具检测。

3,AC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