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8日发(作者:)

龙源期刊网

从弹幕看群体传播时代传播主体的心理特征

作者:肖玮颉

来源:《今传媒》2015年第08期

“女主就是女主,就她自己有发饰”、“为什么唐代的才人头发是黄色的?”、“熬夜看武媚

娘,求陪吃宵夜”……近几日,如果我们选择爱奇艺、优酷土豆播放视频时,我们会发现,这

些网站都在视频播放器的旁边增加了“弹幕”这一选项。只要观看影片的观众点击这一选项,就

会看见无数的“吐槽”从视频上一飞而过。有些“吐槽”甚至影响了视频的正常播放。即便如此,

选择弹幕的还不仅仅有视频网站。早在几个月前,《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小时代3》《绣

春刀》等影片上映时,许多影院开设了弹幕专场,边看电影边玩“弹幕”便开始在年轻人群中火

了起来。群体传播时代已经来临,弹幕传播也是群体传播的一种典型表现。近几个月以来,弹

幕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流行,这使得我们有了新的角度认识群体传播的特性。

一、何谓弹幕

弹(dan)幕一词原意指的是火炮提供的密集炮击。后来这个词被用到了动漫文化中,某

日本动画网站播放器增设评论的功能。观众在这些网站上观看视频时,就会看到有许多的“吐

槽或者评论”叠加在视频上飘过,它的形式和内容很像弹幕射击游戏,此后,“弹幕视频”就因

此得名[1]。

据爱奇艺2014年12月的统计数据,目前,已有40%的爱奇艺用户在观看视频的时候会打

开“弹幕”。而在这些用户当中,90后、00后的比例占到了80%。可见,“弹幕”已经成为了青

少年观看视频时互动交流的常用工具之一。

二、弹幕现象是群体传播的一种典型形态

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形式的流行,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已经来临。有的学者

称这个时代为“群体传播”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群体之间的传播为非制度化、去中心化的、缺

乏管理主体的传播行为。这种传播带有自发性、平等性、交互性、信源的不确定性。这些都是

群体传播时代,传播行为的主要特征。群体传播的内容强调多样性、冲突性和戏剧性,从头到

尾充满情绪化和非理性的特点[2]。

弹幕视频就是群体传播的一种典型的形态。从定义上来讲,弹幕的发布就是非制度化的、

非中心化的、缺乏管理主体的传播行为,弹幕的传播特性也具有自发性、平等性和交互性。

从内容上来讲,弹幕视频的内容完全彰显了群体传播的特性。网友们几乎能够从任何弹幕

视频中找到可以恶搞和娱乐的素材,他们看到的以及想要看到的都是有娱乐性的画面。由于群

体传播的内容具有多样性、冲突性、戏剧性,因而就内容而言,弹幕现象就是群体传播的一种

表现。

龙源期刊网

三、“弹幕”用户的心理特征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与文化产业出现了进一步的融合,因此出现了弹幕视频。

以前的影视剧往往只是被动观看的文本,而现在,它更多地称为大家主动诠释和分享的话题,

这其中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心态的改变。

1.孤独感消除、共享观看的内容

学者谢梅的通过研究“弹幕视频”发现,观看以及发布“弹幕”这一行为,能给使用者带来心

理的满足以及孤独感的消除,与此同时,还能为观众营造一种“共同观看”的感觉。弹幕随着视

频一边播放一边滚动,用户可以获得与他人即时交流的“错觉”,观看视频的同时就像在和成千

上万的网友进行闲聊一样[3]。这种实时交流的感觉,有利于观众孤独感的消除。其实,与电

视那种“家庭共享型”媒介不同,手机、平板电脑等“私人专享型”媒介意味着同时实地观看同一

内容的人数变少。“小屏”的诞生与普及直接导致了用户观看视频时孤独感的增加、并且急切地

渴望与他人分享观看感受的心情。弹幕就是在“小屏”时代用户摆脱孤独感、与他人分享感受的

有效利器。

2.对评论规则重构的快感

年轻人喜欢打破规则,更喜欢重构规则。打破规则的同时,求新求变是人类的本性。当代

网民群体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他们追求标新立异、拒绝循规蹈矩,希望通过打破规则,以脱离

现实生活中的刻板观念、保守思想,以达到求新求异的目的[4]。弹幕和许多网络流行语受到

追捧的原因一样,其乐趣来自于“挣脱语言法则的创造力,以及对传统既有模式的破坏”[5]。弹

幕其实就是一种评论的形式,但它突破了以往的评论形式,以“覆盖视频”、“转瞬即逝”的特

点,使得用户体验到了打破传统、重构评论规则的快感。以前用户要想对视频内容进行评论,

用户则需退出“全屏模式”,跳换到视频播放器下面的评论栏中填写评论。这种传统的评论模

式,无论对用户操作的简易性、还是用户参与评论的积极性或是用户之间的互动性都没有产生

积极的作用。

3.游戏的心理

精神分析学派的始祖弗洛伊德提出了三部人格结构,分别是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由

原始的欲望组成,它是最有力量的人格特征的组成部分。人类所有的精神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就

汇聚于此。“本我”的唯一目标是满足自己的欲望,追求快乐[4]。现如今,年轻人大多没有“温

饱”的问题,但却面临升学、就业、婚恋等诸多压力,将情绪诉诸于虚拟的媒介,以游戏、玩

乐的心态对待事物,能够有效释放精神上的紧张。;;;;;;从弹幕视频的内容来看,网友对弹幕形

式的关注大于其对内容的关注。弹幕本身并没有带给观众多少信息,或者可以说,

龙源期刊网

弹幕中充斥的大都是一些情绪的发泄、无聊的戏谑等,但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几乎都在于

弹幕的形式层面[3]。这种对于形式的看重以及内容的忽略,恰好说明了弹幕用户的“游戏心

理”。

4.碎片化阅读的心理特征

现如今,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的注意力开始呈现“碎片化”趋势。碎片化的时间产

生了碎片化的传播结构,这些碎片化媒介带给用户的,是与传统媒介不同的用户体验,即碎片

化的选择、理解和记忆信息。弹幕“转瞬即逝”的特点,就是对“碎片化”时代最好的理解。用户

对视频内容的专注,也是评论碎片化的必然要求。一条条在屏幕上方迅速飞过的言论,一段段

密密麻麻、不断涌现的观影感想,与所播放的视频一起,构成了年轻人观看视频的乐趣。弹幕

的“只言片语”迎合了碎片化传播社会的整体趋势。

四、群体传播时代传播主体的心理特征

由于弹幕传播是群体传播的一种典型现象,研究弹幕传播现象,有助于人们把握群体传播

时代传播主体的心理特征。基于以上对弹幕现象传播主体心理特征的分析,我们认为,群体传

播时代,传播主体有以下几个传播特征:

1.自恋主义是推动群体传播时代来临的基本心理基础

“自恋”最初来源于精神分析学,是由弗洛伊德的《论自恋》一书变得广为人知。简单地

说,自恋指一种自我关注,人人都或多或少的带有这一倾向。在弹幕传播中,有些人带着“让

我的言论在视频上流芳百世”“语不惊人死不休”“我来告诉大家视频内容的走势”这样的心理情

结发布弹幕,表明了人们的自恋情结得到了满足;并且,有研究人员做过统计,“幸福生活、度

假遗迹社交活动”是用户在社交媒体上最常发布的三大内容,这三项主流内容恰好论证了用户

在“只言片语”中无法克制的自恋情结。由此,我认为,自恋主义是推动群体传播时代来临的基

本心理基础。

2.消除孤独感是推动群体传播行为的主要动力

有研究表明,以全球化为标志的现代信息社会的个体分化是一种“命运”,而不是一种“选

择”[6]。移动互联网“小屏”时代,带来的是传统价值观的逐步瓦解,社会制度与结构出现变

动,社会个体化程度不断加剧。各种不稳定的碎片化价值观在网络中弥散,很多人因此而难觅

知音,内心往往十分孤寂[7]。

群体传播“只言片语”的传播方式,接近于学者萨茨对传播的理解:“当人们你一言我一语

地相互交谈时,这个谈话通常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交谈的双方其实并没有对对方有什么期

盼。在弹幕传播中,弹幕的粉丝建立起一套语言系统,在此基础上进行重复、变形从而形成某

种圈子趣味,从而消除内心的孤寂感。由此,消除孤独感是推动“你一言我一语”群体传播时代

的主要动力。

龙源期刊网

3.打破传统规则、凸显个性化是群体传播时代传播主体的主要特点

所谓个体化思维,其特征是强调否定性、去中心化、破碎性、反正统性、不确定性、非连

续性和多元性,不断突破既有,摧毁边界[7]。年轻人是打破传播规则、强调个性化的社会主

体,打破传统规则、凸显个体个性也是群体传播来临的时代土壤。在群体传播的现象中,为了

显示与众不同、突出自我和吸引注意,许多网民刻意去追求标新立异,体验打破规则、创造新

制度、受到众人瞩目和模仿的快感。微博微信中的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冰桶挑战”式信息的病

毒传播,都可以说明群体传播时代的来临,是打破传播规则、凸显个性化年轻群体的现实要

求。

五、小;结

弹幕是时下最受年轻人喜爱的交流方式之一,探究发布弹幕、观看弹幕的心理因素,人们

可以更好地把握群体传播时代传播主体的心理特征。这无疑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当代年轻人

的现状,也可以使人们更清晰的把握当下信息传播的机制,理解当前的媒介环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