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9日发(作者:)

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es)归类于逆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包括

一大类含有逆转录酶(reversetranscriptase)的RNA病毒,分为肿瘤病毒亚科、

泡沫病毒亚科和慢病毒亚科,每一亚科又有若干个属(表33-1)。肿瘤病毒亚

科(oncovirinae)大多引起禽类、猫、鼠、猴等动物肿瘤,与人类疾病相关者

有人类嗜T细胞病毒(humanT-celllymphotropicvirus,HTLV);泡沫病毒亚科

(spumavirinae)的致病作用尚不清楚;慢病毒亚科(lentivirinae)中的人类

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则是艾滋病的病原体,正受

到人类的广泛关注。三个亚科病毒的生物演化和亲缘关系见图33-1。

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的病原体。AIDS首次报道于1981

年,1984年证实其病原为HIV。因病毒最初分离于淋巴腺综合征的同性恋患者血

清,曾称之为淋巴腺病相关病毒(lymphadenopathy-associatedvirus,LAV),

此后分别又有人类嗜T细胞病毒Ⅲ型(HTLV-Ⅲ)、AIDS相关病毒

(AIDS-relatedvirus,ARV)之称。1986年经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

(InternationalCommitteeonTaxonomyofViruses,ICTV)建议,将LAV、HTLV-Ⅲ

和ARV统一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俗称艾滋病病毒。HIV分HIV-1型和HIV-2

型,前者引起全球AIDS流行,后者主要分离自西部非洲的艾滋病患者。HIV感

染的范围在逐步扩大,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AIDS以来,感染人数逐年快速增

长,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结构

成熟的病毒直径100~120nm、20面体对称结构、球形,电镜下可见一致密

圆锥状核心,内有病毒RNA分子和酶,后者包括逆转录酶、整合酶(integrase)

和蛋白酶(protease)。HIV的最外层为脂蛋白包膜,膜上有表面蛋白(gp120)

和相嵌蛋白(gp41)两种糖蛋白,gp120为刺突,gp41为跨膜蛋白。包膜内面为

P17构成的基质蛋白(matrix),其内为衣壳蛋白(P24)包裹的RNA。。

HIV基因组由两个拷贝的正链单股RNA组成,在其5’端可通过氢键结合构

成二聚体。HIV的基因组成较其他逆转录病毒复杂,全长约9.7kb,含有gag、

pol、env三个结构基因,以及tat、rev、nef、vif、vpr、vpu等调控基因(图

33-3)。在基因组的5’端和3’端各含长末端重复序列

(longterminalrepeat,LTR),HIV的LTR含顺式调控序列,控制着前病毒基因的

表达。在LTR区有启动子、增强子及负调控区。核酸杂交显示,HIV-1与HIV-2

的核苷酸序列,仅40%相同。

1.结构基因

(1)gag基因:是编码病毒衣壳、基质等结构蛋白的基因。其表达产物初

为55kD的前体蛋白(p55),后在HIV蛋白酶作用下进一步裂解为p24、p17和

p15。P24组成包裹在HIV核酸外的衣壳蛋白(capsid,CA),其特异性较强,除HIV-1

和HIV-2之间存在轻度交叉反应外,与其他逆转录病毒无交叉抗原成分;p17构

成包膜内的基质蛋白;p15则可进一步裂解为与RNA结合的蛋白(p9和p7)。

(2)pol基因:编码HIV复制所需的酶类,诸如逆转录酶(p66/p51)、

整合酶(p32)和蛋白酶。Pol基因有万分之一的突变率,对抗叠氮胸苷(具有

抗病毒作用的核苷类似物)的HIV突变株的形成,即与pol上HIV逆转录酶基因

的突变相关。

(3)env基因:编码env蛋白,分子量为88kD。糖基化后形成包膜刺突糖

蛋白前体,因分子量增至160kD,故称gp160。Gp160再在蛋白酶的作用下裂解

为gp120和gp41,分别构成包膜表面的糖蛋白(刺突)和跨膜蛋白。Gp120是病

毒与易感细胞结合的物质基础,借此,HIV可与靶细胞的CD4膜分子结合而感染

细胞。Gp120与CD4结合后则导致其构象改变而与gp41分离,使gp41插入受染

细胞膜,介导病毒包膜与靶细胞膜的融合和病毒核酸的穿入。

2.LTR 系HIV基因组两端分别具有的一段相同的核苷酸序列,由增强

子、启动子、TATA序列和负调控区等组成,控制HIV基因组的转录。

3.调节基因

(1)tat基因:编码TAT蛋白,其与LTR上的反应成分结合后,启动和促

进HIV基因组转录mRNA。Tat基因由两个外显子构成。

(2)rev基因:编码REV蛋白,即病毒体蛋白表达调节因子

(regulatorofexpressionofvirionprotein)。Rev蛋白是重要的调节HIV基因

复制的反式激活因子,其可正向调节病毒体蛋白,促进HIV基因表达由最初调节

蛋白mRNA的转录,转向转录结构蛋白mRNA。此外,rev蛋白尚有转运结构蛋白

mRNA进入宿主细胞质的作用。因此,缺乏rev基因的HIV则不能表达晚期蛋白。

(3)nef基因:编码NEF蛋白,一种负性调节因子

(negativeregulationfactor),分子量为27kD,对HIV的结构蛋白和调节蛋

白的表达均有下调作用。NEF蛋白还可与宿主的细胞膜结合。

(4)vif基因:编码一种分子量为23kD的蛋白质,称之VIF蛋白。有研

究表明,尽管缺乏vif基因的HIV仍可正常复制和形成病毒颗粒,但其感染性远

低于有此基因的HIV,据此VIF蛋白又有病毒体感染性因子

(virioninfectivefactor,vif)之称。

(5)vpu基因:为HIV-1特有基因,其表达产物是一种由81个氨基酸组

成的蛋白质,称为病毒U蛋白(viralproteinU,vpu),可存在于细胞膜上。Vpu

基因虽非病毒复制所必需,但若缺乏此基因,可能会影响感染性病毒颗粒的装配

和从宿主细胞膜的出芽释放。此基因的功能仍待进一步研究。

(6)vpr基因:编码病毒蛋白r(viralproteinr,vpr),此种病毒蛋白

由96个氨基酸组成,具有逆转录激活因子作用,可促进HIV在易感细胞内的增

殖和增强细胞病变作用。此外,VPR蛋白尚可作用于LTR,上调受其控制的病毒

复制。

(二)HIV复制与培养特性

HIV首先借助其包膜糖蛋白刺突gp120,与易感细胞表面的CD4结合并进一

步介导包膜与宿主细胞膜的融合,核衣壳进入细胞,于胞浆内脱壳释放出RNA。

在病毒逆转录酶、病毒体相关的DNA多聚酶的作用下,病毒RNA先反转录成cDNA

(负链DNA),构成RNA-DNA中间体。中间体中的RNA再经RNA酶H水解,而以

剩下的负链DNA拷贝成双股DNA(前病毒DNA)。逆转录过程导致线性DNA分子

进入胞核并在病毒插入酶的催化下插入宿主DNA,成为细胞染色体的一部分。宿

主染色体上的病毒基因,称作前病毒(provirus),与受染细胞基因组一道复制。

当前病毒活化而自身转录时,LTR起着启动和增强其转录的作用。在宿主

RNA聚合酶的作用下,病毒的DNA转录为RNA并分别经拼接、加帽或加尾形成HIV

的mRNA或子代病毒RNA。mRNA在宿主细胞核糖体上翻译蛋白质,经进一步酶解、

修饰等形成病毒结构蛋白或调节蛋白;子代RNA则与病毒结构蛋白装配成核衣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