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日发(作者:)

【1】监控施工工艺

一、主要施工工序

监控设备采购及安装项目主要施工工序: 电气配管及预埋、 线缆 敷

设、机房及弱电间机柜及设备安装、各子系统前端设备安装,机房 端、管

理间(设备箱)后端设备安装 ,单体调试、测试及试运行,联动 调试、测

试及试运行。

二、弱电管线预埋敷设

系统将根据各子系统的实际需求敷设不同型号的线缆, 其各子系 统

的线缆从设备终端经由预埋管路连接至最近的规定的桥架, 再经由 桥架

连接至控制中心 , 完成链路连接 .

其线路的预埋主要根据各子系统的需求确定 . 本系统设置 1~2根 弱

电线缆(网线、视频线,电源线,控制线等)穿JDG2管,3~4根弱 电线

缆(网线、视频线,电源线,控制线等)穿JDG2管,室外总平监 控支线

管PV(管采用埋地敷设.

1。 管线在下列情况下加装过路盒: 直线段 >30m 一个

弯 >20m 二 个弯 〉15m 三个弯 〉 8m。

2。 待桥架及管线敷设完毕后,弱电竖井楼板孔洞及穿墙 'd2 孔

洞 均要用防火墙材料封堵 .

3。 所有穿过建筑物伸缩缝 ,沉降缝,后浇带的管线应按《建筑电

气安装工程图集》中有关作法施工。

4。 线管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表面不应有穿孔、 裂缝和明

显的 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 , 不允许有锈蚀。

5。 在配管时,根据实际需要长度,对管子进行切割。

6。 在敷设时,应尽量减少弯头 , 每根管的弯头不应超过 3个,

直 角弯头不应超过2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

7。 具体措施包括:

(1) 安装前的设备检验, 施工前对所安装的设备外观、 型号规格、

数量、标志、标签、产品合格证、产地证明、说明书、技术文件资料 进行

检验,检验设备是否选用厂家原装产品,设备性能是否达到设计 要求和国

家标准的规定。

( 2)必须按照弱电安防施工图纸进行室外管网安装 , 弱电电缆敷 设,

施工质量应符合相关要求 .

(3) 施工所需的仪器设备、工具及施工材料应提前准备就绪,施

工现场有障碍物时应提前清除。

( 4)根据弱电施工图纸要求,选配电缆,尽量避免电缆的接续。 必

须接续对应采取焊接方式或采用专用接插件 .

( 5) 电源电缆与信号电缆应分开敷设。

(6 )敷设电缆时尽量避开恶劣环境。 如高温热源和化学腐蚀区域 等。

(7) 远离大电流电缆,不易避开时应各自穿配金属管 , 以防干扰。

(8 )有强电磁场干扰环境应将电缆穿金属管 , 并尽可能埋入地下。

( 9)电缆穿管前应将管内积水、 杂物清除干净, 穿线时宜涂抹黄 油或

滑石粉,进入管口的电缆应保持平直 , 管内电缆不能有接头和扭 结, 穿好

后应做防潮、防腐等处理。

(10)管线两固定点之间距离不得超过1。5m

(11 )电缆应从所接设备下部穿出 , 并留出一定余量。

三、监控设备安装及措施

1 。安装规范及工艺要求

(1) 摄像机宜安装在监视目标附近不易受外界损伤的地方,安装 位置

不应影响现场设备运行和人员正常活动。 安装的高度, 室内宜距 地面

2。

5-

5m 室外宜距地面3.5 — 10m

( 2)室外环境下采用室外全天候防护罩,保证春夏秋冬、阴晴 雨风各

种天气下使用, 电梯轿厢内的摄像机应装在电梯厢顶部, 电梯 操作器的

对角处,并应能监视电梯厢内的全景。

(3 )摄像机镜头应避免强光直射,保证摄像管靶面不受损伤。镜 头视

场内 , 不得有遮挡监视目标的物体。

( 4 )摄像机镜头应从光源方向对准监视目标 , 并应避免逆光安 装;当

需要逆光安装时,应降低监视区域的对比度。摄像机的安装应 牢靠、紧固。

( 5) 在高压带电设备附近架设摄像机时,应根据带电设备的要 求,确

定安全距离 .

(6)从摄像机引出的电缆宜留有im勺余量,不得影响摄像机的转 动。

摄像机的电缆和电源线应固定,不得用插头承受电缆的自重。

( 7)摄像头调通后,图像质量损伤主观评价,要求图像上不觉 察有损

伤和干扰存在。 摄像头调通后, 自动光圈调节功能、 调焦功能、 变倍功

能等各控制功能应正常。

2.

摄像机的安装

(1) 安装前应对摄像机进行检测和调整,使摄像机处于正常工作 状态。

( 2)摄像机应牢固地安装在支架上, 所留尾线长度以不影响球型 摄像

机转动为宜,尾线须加保护措施。

(3)

(4)

(5)

3.

摄像机转动过程尽可能避免逆光摄像。

室外摄像机若明显高于周围建筑物时,应加避雷措施。

在搬动、安装摄像机过程中,不得打开摄像机镜头盖。

支架、护罩的安装

(1) 支架与建筑物、支架与护罩均应牢固安装。

(2)

安装高度以满足技防办要求,结合设计图纸及现场环境综 合

考虑安装高度。

4。安防控制室设备安装

(1)安防主机设备设于监控管理中心 ,按照图纸规格, 定做好操 作台和

屏幕墙 .

(2 )安装好操作台和屏幕墙后,将视频管理服务器、网络存储设 备至

操作台下面柜内。 液晶拼接单元安装至屏幕墙上, 做好线路连接, 安装

牢固。

( 3)监控机房内的设备应在通电检查各项功能后进行安装调试。

5.

系统调试与测试

(1) 调试负责人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并由熟悉该系统的工 程技

术人员担任 .

(2) 调试前首先对电源检测,线路检查。所有电缆进行短路、开 路、

绝缘性能测试,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

(3 )系统调试分设备调试和系统调试二个阶段, 先进行设备的单 体调

试,再进行系统联合调试 .

( 4)调节光圈(电动光圈镜头)及聚焦,使图像清晰。改变变焦 镜头的

焦距,并观察变焦过程中图像清晰度 . 遥控云台,若摄像机静 止和旋转过

程中图像清晰度变化不大,则认为摄像机工作正常 .

(5 )管理电脑以及网络存储设备的调整 ,要调整操作程序的软件 设置

功能正常,切换功能正常,字符叠加功能正常,球机遥控功能正 常和其他

功能正常。

(6)

调整监视器等设备的工作正常,单机要确保系统达到相关指

标; 检查网络存储设备的回放质量是否达到可用图像的要求 .

( 7)调试完后,按设计图纸对每台摄像机编号。

(8) 系统联调,检查系统的联动性能、试运行情况测试。

6.

监控点部署建议

基于图纸监控点设计原则,结合 GB/50348、GB/50395 的相关要 求,

本案对监控点(摄像机)的安装建议如下:

(1)人流、车流、物流量大的公共区域为了避免监控盲区,可 考虑安

装多台摄像机, 在面积较大的公共区域宜安装具有转动和变焦 放大功能

的智能球型摄像机 , 通过监视屏应能辨别监视范围内的人员 活动情况 ;

(2) 园区内重要部位安装的摄像机,应能清晰辨别显示区域内人

员的体貌特征和活动情况;

(3)

安装于主要通道的摄像机,其监控范围应覆盖主要通道的道

口 , 监控图像应能清晰显示进出道口人员的体貌特征;

(4 )机动车出入口、停车场(库 )出入口及其他与外界相通的出 入口应

选用低照度带强光抑制功能的彩色固定摄像机和自动光圈镜 头,应能清楚

的辨别出入人员的面部特征及机动车牌号;

(5 )摄像机的安装宜避免或减少逆光对监控图像的影响; 摄像机 的最

低照度应与环境相协调。 在环境照度较低区域宜采用低照度摄像 机或采

用补光措施,增设辅助照明 ; 如环境不宜采用补光措施时,可 选用红外摄

像机 ; 环境照度变化大的区域宜采用宽动态摄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