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7日发(作者:)
IPv6协议在无线局域网中的实现方式研究
李子木;彭莉芳;傅怡琦
【摘 要】针对无线局域网(WLAN)设备不能直接支持IPv6协议的问题,以清华大学
无线校园网为基础,描述IPv6在WLAN中的2种典型部署方式:无状态IPv4/IPv6
双栈接入和有状态纯IPv6接入,探索IPv6协议在WLAN中的最佳实现方式.运行
结果表明,2种部署方式均可为WLAN用户提供有效的IPv6服务.
【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
【年(卷),期】2013(039)008
【总页数】4页(P139-141,146)
【关键词】无线局域网;IPv6协议;有状态;无状态;下一代互联网
【作 者】李子木;彭莉芳;傅怡琦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84;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
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89;清华大学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84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TP393.03
1 概述
IPv6协议由互联网工程任务组(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IETF)设计,
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v4协议的下一代IP协议[1]。目前Internet中广泛使用的
IPv4协议,已经有20多年历史。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IPv4地址已经枯竭,
严重阻碍了互联网的发展。IPv6具有长达128 bit的地址空间,可以解决IPv4地
址不足的问题。除此之外,IPv6还采用了分级地址模式、高效IP包头、服务质量、
主机地址自动配置、认证和加密等技术,是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协议。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是利用射频(Radio
Frequency, RF)技术[2],以无线方式为移动终端提供网络接入的一种局域网技术。
WLAN技术相对简单,通信可靠,具有灵活、移动、高吞吐量和快速安装等特点,
特别是随着笔记本电脑和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WLAN已逐渐成为重要的互联网
接入手段。
但是,目前大多数无线网络设备都不能直接支持IPv6,因此,如何在WLAN设备
现有条件下部署IPv6,满足广大IPv6用户方便接入下一代互联网的迫切需求,已
经成为网络管理者必须面对的研究课题。
本文以清华大学无线校园网为基础,描述有状态和无状态IPv6技术在WLAN中
的应用,探索IPv6在WLAN中的最佳实现方式。
2 IPv6在WLAN中的实现
在园区网中,目前最常见的IPv6部署模式主要有以下2种:
(1)无状态IPv4/IPv6双栈网络
该模式通过网络设备向客户端宣告IPv6地址前缀,客户端根据自身MAC地址和
收到的IPv6地址前缀自动计算生成本地IPv6地址和网关地址,无需用户手工配
置即可接入IPv6网络[3]。在该模式下,IPv6客户端需要使用基于IPv4的DNS
服务器进行地址解析,因此,该模式中的IPv4/IPv6双栈并不是完全独立互不依赖
的。不过由于该模式是一种增量部署方式,既不影响现有IPv4网络运行,也不需
要用户对客户端进行手工配置,是目前实际应用中广泛采用的一种部署方式。
(2)有状态纯IPv6网络
该模式类似于IPv4网络中的DHCP方式,客户端通过DHCPv6服务器自动获取
IPv6地址和基于IPv6的DNS服务器地址,在不需要用户手工配置的情况下即可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纯IPv6接入[4-5]。该模式的特点是即插即用,且与IPv4网络
完全独立。这意味着该模式既可以独立工作,为用户提供纯IPv6接入服务,也可
以与IPv4网络共同组成双栈网络,为用户同时提供IPv4和IPv6接入服务。由于
该模式可以对客户端IPv6地址和DNS地址进行集中管理和统一下发,是较有前
景的部署方式。与无状态双栈模式类似,通过该模式组成的v4/v6双栈网络同样,
是一种增量部署模式。下面将针对这 2种场景讨论如何通过配置无线控制器和交
换机参数在WLAN中实现IPv6功能。
2.1 无线控制器
无线控制器(Wireless LAN Controller, WLC)是WLAN的核心设备,它是一个具
有IP层管理功能的二层设备,一般通过端口捆绑(port-channel)技术与三层交换
机互联。在WLC中,与IP地址相关的参数一般包括:(1)管理地址,用于对 WLC
的远程管理以及漫游组通信;(2)接口地址,用于VLAN标识,并作为DHCP
Proxy与DHCP Server进行交互;(3)网关地址,VLAN网关位于三层交换机,但
需要在 WLC中对网关地址进行设置,以便用户流量能够被WLC正确地转发到对
应的VLAN网关。为使WLAN支持IPv6,必须对WLC进行相关设置。
由于目前所有厂商的 WLC都尚未实现独立完整的IPv6功能,因此为使WLAN支
持IPv6接入,WLC只能通过“IPv6透传”功能实现无线客户端和三层交换机的
互通。而IPv6是基于组播机制工作的,这就要求WLC既要能够阻止IPv4组播报
文向交换机侧转发,又要能够让IPv6组播报文正常通过。因此,在数据链路层的
WLC需要能够识别出哪些MAC层组播对应的是IPv4报文,哪些对应的是IPv6
报文,以便有针对性地实现报文阻断或转发。图1和图2分别是IPv4和IPv6组
播报文[6-7]在MAC层的地址映射关系。
图1 IPv4组播报文的MAC层地址映射关系
图2 IPv6组播报文的MAC层地址映射关系
可以看出,若要判断组播报文性质,需要针对 MAC层报文前缀进行识别,而传统
二层设备是不能识别MAC层IPv6组播报文的。在这种情况下,二层设备要么丢
弃这些不能识别的报文,要么通过“泛洪(Flooding)”方式向其他所有端口转发。
这2种处理方式会造成IPv6组播机制无法正常工作,或导致WLC处理能力过载。
因此,作为“IPv6透传”设备的WLC,必须能够识别IPv6二层组播报文并对其
进行专门处理,以便IPv6组播报文既不被WLC丢弃,也不会在WLC的所有接口
上广播。
目前主流的WLC虽然尚未完整支持IPv6特性,但是对于 IPv6组播报文却是可以
识别和处理的,这是 WLAN实现IPv6支持的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在
WLC和三层交换机上同时配置相关参数,可以实现WLAN对IPv4和IPv6用户
的同时接入。
2.2 无状态IPv4/IPv6双栈网络
通过在 WLC上打开二层组播报文识别功能(例如,在CISCO WLC中,通过打开
“IPv6 Enable”功能可以实现IPv6二层组播包的识别和转发),并配合相关参数
设置(见表1),可以实现IPv6报文“透传”到三层交换机,交由三层交换机对
IPv6报文做进一步处理。
表1 无状态IPv4/IPv6双栈模式参数配置
从表1中可以看出,IPv4采用DHCP方式分配客户端地址和网关地址,IPv6采用
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Stateless Address Auto-configuration, SLAAC[8-9])方式
分配客户端地址和本地网关地址,2种地址分配方式中的DNS服务器地址则统一
为IPv4 DHCP Server分配的对应参数。图3显示了接入双栈WLAN的客户端地
址获取情况,从中可以看到,客户端获取到了2402开头的IPv6地址和101.5开
头的IPv4地址,以及对应的网关地址和DNS地址。其中“DHCP服务器”地址
显示为“1.1.1.1”,这是WLC的内部虚拟地址,通过向客户端隐藏真正的DHCP
Server地址(101.5.8.8),可有效保护DHCP Server免受客户端攻击。
图3 无状态IPv4/IPv6双栈网络下客户端地址获取情况
2.3 有状态纯IPv6网络
目前实现纯IPv6接入的最佳方式是有状态动态地址分配方式,即通过DHCPv6服
务器分配IPv6地址和DNS参数,并通过有状态路由前缀广播(Router
Advertisement, RA)向客户端宣告本地网关地址,从而实现客户端零配置接入纯
IPv6网络。为了在WLAN中实现纯IPv6接入,需要同时在WLC中配置对应的
VLAN接口参数,同时在三层交换机上实现有状态路由前缀广播,并配合
DHCPv6服务器(以ISC DHCP4.1.1-P1为例)进行地址分配,三方共同实现客户端
零配置的纯IPv6接入,具体参数设置如表2所示。
表2 有状态纯IPv6网络参数配置
由表2可以看出,除了需要配置支持AP(Access Point)通信的IPv4接口地址和网
关地址,以及DHCPv6服务器地址外,还特别使用了3条特殊命令(下划线标识)
强制无线客户端按照DHCPv6有状态方式获取IPv6地址、DNS等参数。这是因
为,在RA报文中有3个特殊标志位用于控制客户端获取地址的行为,这3个标
志位分别是“无状态/有状态配置位(A位)、地址管理信息配置位(M位)、其他信息
配置位(O位)”。这3个标志位的组合决定了客户端获取地址的工作方式[10-11]。
在默认情况下,A位和M位都为1,表示客户端需要工作在SLAAC模式,此时,
客户端会根据三层交换机广播的地址前缀和自身网卡MAC地址,按RFC4291标
准[1]自行计算出客户端的IPv6地址。若A位被“no-autoconfig”命令置为0,
则表示客户端需要使用有状态方式获取地址,此时需要根据M位和O位确定客户
端的具体操作。表3给出了在A位为0的情况下,M位和O位对客户端操作的影
响。在本节所述的纯IPv6接入模式中,客户端即工作在A位为0,M位为1和O
位为1的组合模式下。
表3 RA标志位对有状态地址配置的影响(A位为0)M位 O位 操作1 0 客户端通
过 DHCPv6获取地址及相关参数,如地址租约时间0 1 客户端使用DHCPv6获取
除IPv6地址以外的其他配置信息,如DNS Server 1 1 客户端通过DHCPv6获取
IPv6地址参数及其他配置信息,如DNS Server
图4显示了Windows7客户端通过有状态方式获取IPv6地址参数的情况,其中,
DHCPv6服务器给客户端分配了以2402开头的IPv6地址,DNS服务器地址为
2001:da8:200:100::28,网关地址为FE80开头的本地链路地址。从图中可以看出,
IPv4地址以169.254开头,表示这是一个纯IPv6客户端。
图4 有状态纯IPv6网络下客户端地址获取情况
3 结束语
目前,IPv6正在逐渐进入初级商用阶段,因此,未来将存在一个IPv4与IPv6长
期并存的过程。在WLAN领域,主流厂商目前的研究重点仍在于如何提高无线接
入速率、设备安全性和可管理性,由于用户的IPv6需求尚不强烈,因此多数设备
对IPv6的支持尚不完善。本文以清华大学无线校园网为基础,为亟需通过WLAN
方式接入IPv6的用户描述了下一代互联网核心协议IPv6在WLAN中的实现方式,
介绍了通过无状态和有状态方式部署IPv6的实现原理和细节,对IPv6在WLAN
中的最佳实现方式进行了探索。所研究的 2种实现方式均已在清华大学校园无线
网部署完成,实际运行稳定,效果良好,可达到预期设计目标,为WLAN中IPv6
的全面应用积累了经验。
参考文献
[1]Hinden Version 6 Addressing Architecture[S].RFC 4291,2006.
[2]徐绍岽.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及组网方式[J].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1, (9): 170-
171.
[3]马 萱, 侯国平, 张维理.基于双栈技术的校园网络设计方法[J].通信技术, 2009,
42(10): 102-104.
[4]Droms R, Bound 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for
IPv6(DHCPv6)[S].RFC 3315, 2003.
[5]Droms ess DHCP Service for IPv6[S].RFC 3736,2004.
[6]Deering S Extensions for IP Multicasting[S].RFC 988,1986.
[7]Holbrook 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Version
3(IGMPv3) and Multicast Listener Discovery Protocol Version 2(MLDv2) for
Source-specific Multicast[S].RFC 4604,2006.
[8]Thomson 6 Stateless Address Autoconfiguration[S].RFC 4862, 2007.
[9]Narten y Extensions for Stateless Address Autoconfiguration in
IPv6[S].RFC 4941, 2007.
[10]Haberman 6 Router Advertisement Flags Option[S].RFC 5175,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