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8日发(作者:)

智能

目录

1概述 ........................................................................................................................ 1

1.1目标 ............................................................................................................................ 1

1.2假设 ............................................................................................................................ 1

1.3测试范围 .................................................................................................................... 2

1.4测试方法 .................................................................................................................... 2

1.5测试步骤 .................................................................................................................... 3

1.6测试进入准则 ............................................................................................................ 3

1.7测试结束准则 ............................................................................................................ 4

2测试地点、人员与环境 ........................................................................................ 4

2.1测试的地点和人员 .................................................................................................... 4

2.2测试环境 .................................................................................................................... 4

3组织结构 ................................................................................................................ 5

3.1组织结构 .................................................................................................................... 5

3.2职责范围 .................................................................................................................... 5

4计划任务与时间 .................................................................................................... 6

4.1计划任务 .................................................................................................................... 6

4.2时间表 ........................................................................................................................ 7

4.3安排 ............................................................................................................................ 8

4.4测试更新安排 ............................................................................................................... 13

1 概述

xx省网上信访信息系统测试方案》(以下简称《测试方案》xx省网上信

访信息系统编码、单元测试完成后,在进行系统测试之前,针对优化版的业务功

能进行功能和集成测试的计划安排。

《测试方案》主要明确系统功能和集成测试的有关规定和原则,其目的是提

供系统功能和集成测试所依据和遵循的原则、方法和组织结构。

1.1

用户测试阶段应达到并完成以下的主要目的与任务:

目的在于检查优化需求版系统功能能否满足实际业务要求,流程是否符合各

级信访机构日常业务程序。

对系统的业务功能进行测试,以验证是否达到了用户设计的业务要求,保证

产品能够满足客户的业务需求。(这里的业务需求指的是《xx省网上信访信息系

统需求规格说明书》xx省网上信访信息系统需求变更》xx省网上信访信息

系统需求深化》xx省网上信访信息系统需求补充》

对系统存在的业务及功能错误进行纠错,保证系统运行的正确性。

1.2

假设有足够容量的服务器资源。

假设有足够的测试工作站设备。

假设人员可以分班轮流,一个实际工作日能够测试多于一个的测试营业日。

智能

假设测试中发现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

假设测试的过程能够进行有效的监控。

1.3 试范围

本计划的测试仅包括目前开发完成的功能。

1.4 试方法

本次测试主要采用黑盒测试方法,即测试软件产品的功能,不需测试软

件产品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

黑盒测试的目的是试图尽可能地发现以下类型的错误:

功能错误或遗漏;

业务流程错误;

界面错误;

数据结构或外部数据库访问错误;

初始化和终止错误。

采用黑盒技术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主要有:

等价类划分;

边界值分析;

错误推测;

因果图分析;

综合策略。

智能

1.5 试步骤

测试执行前的准备:

1. 编写测试计划:由测试领导小组编写,明确测试组织的结构和职责,确

定系统测试的流程以及系统测试所应完成的业务过程的周期;

2. 准备测试数据:由新汇科测试组的人员准备系统基础测试数据,由信访

局业务功能测试人员准备业务所需要的数据;

3. 准备测试用例:由新汇科测试组的人员依据系统用例和业务功能编写测

试用例,由信访局业务功能测试人员补充完善测试用例;

4. 准备测试环境并初始化数据库;

用户测试执行过程:

1. 按计划将任务分配给各个测试人员;

2. 各测试人员按照计划,根据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3. 依据测试用例和业务过程的测试周期进行系统功能和流程的测试,对测

试的结果进行验证,对测试的错误进行判别并确定修改准则;

4. 若测试人员发现BUG,登录到问题单中;

在测试列表清单中登记测试情况(通过或未通过、未通过的填上BUG编号)

如果是二次测试并且测试通过,到问题平台上关闭相应的BUG

1.6 试进入准则

1. 测试所需的设备及测试环境可用。

2. 所有支持人员到位。

3. 所有源码及环境的监控步骤已经明确并同意。

智能

4. 所有有关人员对其工作范围和职责明确无误。

5. 所有的测试用例已经完成并获得审查通过。

1.7 试结束准则

1. 所有测试用例及其相关用例均已测试完成,测试有关的文档齐全,测试

结果均已接受。

2. 所有发现的致命和严重问题已经解决。

2 测试地点、人员与环境

2.1 试的地点和人员

测试地点: 吕梁云计算中心

测试人员:xx省信访局建设办测试人员及新汇科公司需求、测试、支持

人员。

2.2 试环境

网上投诉系统:59.48.248.88:7096/wsts/

门户网站:59.48.248.88:7096/

旧业务数据迁移系统:59.48.248.88:7096/wsts/

自助信访终端系统:59.49.32.213:28080/touch/

智能

3 组织结构

3.1 织结构

主要人员由xx省信访局和新汇科计算机有限公司的人员组成。

3.2 责范围

总负责人:

监控所有的测试活动及任务的执行情况

对测试过程中有关的问题及事项进行决策

对测试的总体进行跟踪、控制和报告

总协调人:

落实测试所需的有关问题,协调解决需用户落实的问题

协调与安排用户的参与

测试组:主要由新汇科专业测试人员组成,其职责为:

提供所需的技术支持,如环境、硬件、软件、网络

支持测试小组顺利开展测试工作

落实解决测试过程中的问题

协调测试与开发之间的一致性

辅导各功能测试小组进行测试

测试缺陷管理

在测试阶段的终结提交《测试报告》

智能

测试文档管理

支持组:主要由新汇科开发小组的负责人组成,其职责为:

支持测试小组的测试工作

对测试时所产生的问题提供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

解决测试中遇到的问题

(安排)修改测试发现的缺陷

系统环境的优化

各业务功能测试小组:

准备测试数据、测试材料,并协同测试组一起完善测试用例

执行测试

提交测试发现的缺陷

4 计划任务与时间

4.1 划任务

环境准备:

测试场地

硬件网络环境

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的设计(参数及数据库初始化等)

辅助设备准备:(负责人:业务功能测试人员)

智能

用例准备与审查:(负责人:新汇科测试人员、业务功能测试人员)

准备各业务之测试用例

审查用例

计划准备:(负责人:业务功能测试人员)

组织结构及人员安排

测试与问题处理的流程

确定测试时间表

执行测试:(负责人:测试小组人员)

执行计划的用例测试

对测试的问题进行处理

进行测试的例会

对测试结果进行抽检

进行测试有关的文档控制与管理

测试结束:(负责人:新汇科测试人员、业务功能测试人员)

对测试的结果进行评测

准备并提交《总体测试报告》

4.2 间表

在测试时,将按照测试任务定义来进行测试。每个测试任务都有唯一的

编号,并对应一个或多个测试用例。具体一个测试任务由那几个测试用例组

成,请参看《测试用例》

测试时间表如下,详细的测试任务分配表由各业务功能测试小组制订。

智能

工期

序号任务名称开始时间完成时间

(工作日)

1 2

用户资料准备及整理

2

测试环境搭建 1

3 2

初始化参数及数据准备

4 1

制订小组测试任务分配表

(完善)测试用例和准备测试数据 编写5

5

6

领导对优化版进行总结 0.5

6

测试培训 1

8

执行测试和回归测试 13

9

回归测试与测试总结 3

4.3

模块测试安排

序号 系统名称 模块名称 时间

1 内容编审 4

2

3 1 增加栏目

4 0.5 删除栏目

5 0.5 复制栏目

6 2 移动栏目

7 2 排序栏目

8

9 1 委托管理

智能

工期

(工作日)

2 栏目管理与授权模块

2 访问权限

门户网站系

10 热点词汇管理与自动维护模块 1

11 热点词汇定义 2

12 热点词汇查找 2

13 热点词汇自动链接 2

14 内容编辑工具与内容管理模块 2

15 文件管理模块 2

16 内容展现模块定义与管理模块 2

17 内容关系管理模块 2

18 内容审核模块 4

19 政治敏感信息审核 2

20 内容正确性审核 2

21 内容发布 2

22 内容加工与生成模块 1

23 提取已审批通过文档 2

24 关联到网页模板 2

25 发布到网页 0.5

26 内容发布模式定义与管理模块 2

27 主要内容 2

28 程序触发发布模式 2

29 事件驱动发布模式 2.5

53 系统备份/恢复模块 2

54 自动备份 1

55 手工备份 2

56 资料恢复 2

57 栏目设计 3

58 网站UI设计 2

59 网站首页设计 0.5

60 网站栏目页设计 2

61 网站内容页设计 1.5

62 网站导航设计 2

63 领导介绍 1

64 信访局职责 1

65 机构设置 1

66 工作要闻 1.5

67 信访法规 1

68 信访指南 0.5

69 工作动态 1

70 图片新闻 1

71 2

72 网上信访大厅多媒体设计 2.5

73 网上信访大厅接口开发 3

74 信访人管理子系统 2

75 信访人注册模块 0.5

76 录入注册信息 1.5

95 与专网生成的查询码做是否相同的校验 4

96 申请复查登记模块 1

97 输入查询码校验有效性 1

98 选择信访类别 3

99 录入复查事项理由 2

100 申请复核登记模块 0.5

101 输入查询码校验有效性 2

102 列出复查结果 1

103 录入复核项及理由 2

104 办理事项网上查询子系统 2

105 投诉请求办理情况查询模块 0.5

106 验证查询码 2

107 短消息提示 2

108 多个投诉请求查询 1

109 申请复查办理情况查询模块 2

110 验证查询码 4

111 短消息提示 2

112 多个申请复查查询 3

113 1

114 验证查询码 1

115 短消息提示 2

116 多个申请复核查询 1

136 数据迁移范围 2

137 数据交换系统 1

138 数据采集 2

139 数据交换 2

140 数据接收校验入库 2.5

141 上行交换内容 2

142 交换频度 2

143 交换数据的来源 3

144 数据交换系统技术环境 2

145 数据质量管理 2

146 系统性能 1.5

147 扩展实施 2

148 数据抽取 2

149 数据接收 1

150 数据管理 2

151 日志管理 2

152 用户身份证真伪验证 1

153 用户手机号格式及是否合法验证 3

154 2

155 用户注册信息验证 2

156 用户扫描二代身份证进行注册 2

179 自助终端投诉与网上投诉系统用户通用 2

180 自助终端投诉与网上投诉系统数据互通 1

181 自助终端投诉与业务办理系统数据互通 2

182 二代身份证读卡器扫描二代身份证信息 1

183 系统还原工具保护系统安全及不被更改 0.5

184 触摸屏浏览器提供专门的页面效果 2

4.4测试更新安排

每日问题反馈:

1. 每天下午6点:将用户测试问题按照各系统分类进行整理,并进行问题

分析后发给需求组。

2. 每天晚上7点半:完成对当天用户提出问题的分析。

3. 每天晚上10点前:与开发组各组长制定当天反馈问题的修改计划和每个

问题的反馈意见,并发给现场参与测试人员。

每日版本升级:

1. 每天下午5点前:将修改后的问题部署到集成测试环境。

2. 每天下午6点: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完成在集成测试环境下的测试。

3. 每天下午6点半:将测试通过后的更新包打包并发给实施组。

4. 每天晚上9点前:完成xx信访局测试环境的更新部署。

5. 每天晚上10点前:完成xx信访局测试环境更新部署的测试。

5 人员的岗位职责

测试员的工作:

执行测试

智能

执行测试案例

检查测试结果

填写测试结果

填写测试问题单后提交开发人员

重新测试

重新执行测试

重新检查测试结果

重新填写测试结果

更新问题单并通知开发人员重测结果

问题负责人的工作:

确定问题的范围

统筹问题的解决及修改并进行必须的测试及负责问题跟踪汇报

更新问题单

把问题单及所有测试记录送回测试人员

登记问题(记录收到问题的日期及时间,并分派问题编号,置问题状

态为“OPEN”)

评估问题的严重性(非常严重、严重、一般,轻微)

分派问题到问题负责人

收到从问题负责人送回的问题单

记录收到问题单回应的日期时间

判定问题是否得到解决

智能

如果问题得到解决,置问题状态为 “PENDING RE-TEST”, 并把所

有测试记录送交测试员进行重测

如果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而需要重新分派问题到别的负责人,更新问

题记录中负责人的姓名、转发日期时间,并把问题单及所有测试记录转

交新的负责人

收到从测试员在重测后送回的问题单

记录有关重测的日期时间及结果

如果重新测试成功,则置问题状态为 “CLOSED”,把问题单及所有

测试记录存档

如果重新测试失败,置问题状态为 “OPEN”,把问题单及所有测试

记录送交最后的问题负责人

日常的工作

准备有关问题的报告

问题总表

问题延误解决分析表(在预定时间内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

跟踪有关问题单,保证得到问题负责人的高度重视

保存所有问题及测试记录,以备审查之用

6 缺陷管理

6.1 陷管理流程

本项目的测试将利用问题报告单进行程序缺陷的管理,问题报告单能如

智能

实地记录着每个问题的处理过程。

下面是缺陷管理的基本流程:

1. 登记BUG,将该BUG分配给对应业务开发组组长;

2. 开发组组长查看BUG的相应信息,判断是否属于BUG如果不是BUG

知测试组组长,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经确定不是BUG后,测试组组

长关闭该BUG如果是BUG开发组组长将该BUG分配给合适的开发人员

进行修正,同时通知测试组组长,测试组组长安排人根据BUG的现象和

对应的Use Case书写二次测试用例;

3. BUG分配的开发人员着手进行修正,Bug经过修改和内部测试确定没

有问题,开发组提交架构组进行新版本的集成,提交信息必须包含:新

增加的用例、修改的用例号和对应的BUG ID

4. 开发人员修改BUG后,请在问题报告单上添加说明一栏中注明修改的信

息。

5. 架构组统一修改新发布版本中所修订的BUG的状态为Resolved

6. BUG状态为Resolved和该BUG的二次测试用例准备完成后,测试组组

长安排测试人员进行二次测试。

注:如果对Bug描述的现象需要进一步说明,请直接和相关的测试人员

或辅导员进行沟通。

BUG管理流程如下图所示:

智能

测试流程

BUG管理流程

接受测试任务

执行测试

指派给对应应用开发小组组长

N

测试成

登记Bug

N

通知测试组

Y

Y

二次测

确定是

BUG

Y

关闭对应的BUG

指派给对应的组员进行修改

/ 接受该BUG

N

登记测试报告

通知测试组长

继续测

完成修改

N

组织二次测试案例

对应组长安排进行内部测试

通知架构组进行集成

应用开发组

测试组

测试人员

架构组

/

准备案例完毕

将更新的系统发布到测试环境

将对应的Bug状态变更为Resolved状态

提供对应版本的更新信息

分配测试任务

智能

测试人员

业务组

出现问题测试辅导员

设计开发组

自己能

够解决

N

架构组

Y

解决问题

6.2 陷的严重度和修改的优先级(此问题请见测试

报告)

xx省网上信访信息系统

测试业务问题报告单

问题编号:

提问日期: 提问人:

问题级别: 问题修改优先级:

问题所在模块:

问题描述

智能

答复日期: 答复人:

答复描述

填写说明:

1. 问题编号规则:模块名_报告日期(YYMMDD_报告人_流水号,如:

LX_070821_李四_01

2. 文件命名规则:问题编号.doc

3. 问题级别

缺陷的严重程度级别:

级别

定义 描述 示例

系统测试无法进行下去,必

1

致命

测试时出现Server死机

须重新测试。

系统测试仍可继续进行,但

未完成指定的功能:比如无

2

严重

存在的问题对系统功能有重

法保存录入的信息等等

大影响,必须重新测试

3

一般

问题对系统功能造成影响,操作界面不友好,

智能

必须进行修正,但可根据情错误信息含糊、不明确

况决定是否需要重新测试

问题对系统功能影响不大,

4

轻微

必须进行修正,但无需重新界面有错别字等等

测试。

修改优先级:

优先级 对应缺陷严重程度 修改期限

P1

P2

P3

致命

严重

一般、轻微

在发现该缺陷1天之内

在发现该缺陷3天之内

在发现该缺陷2星期之内

4. 问题描述:请重点、详细地描述问题出现的过程和问题内容。

7 测试报告总结和分析

根据需要可以从问题平台中生成各种测试报告,并对测试报告统计数据进行

分析以指导后期工作和资源的分布。

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