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7日发(作者:)
1048 Medical Journal,Sep.201Q :三 z : 膜引导组织再生术在齿槽嵴裂植骨修复中的应用▲ 沈 宁 李 军唐增斌蒋榕林 陈 伟 530021)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南宁市【摘要】 目的观察膜引导组织再生术在齿槽嵴植骨修复中的疗效。方法例。结论选择5例齿槽嵴裂患者,在 植骨修复中应用膜引导组织再生术。结果5例齿槽嵴裂患者应用膜引导组织再生术植骨均成活,临床成功4 膜引导组织再生术在齿槽嵴裂植骨修复中可起到引导骨组织再生的作用。 【关键词】 齿槽裂;骨移植;可吸收胶原膜 【中图分类号】 R 78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253-4304(2010)09—148-002 l级、Ⅳ级属于临床 齿槽裂的植骨重建是唇腭裂序列治疗的重要组’ 成活。I级、Ⅱ级属于临床成功;n 成部分,植骨材料以自体髂骨应用最为普遍。髂骨组 失败。织多为松质骨,具有易塑形、存活率高等优点…。但 传统手术方法发现齿槽裂的植骨成功率较低。本文 应用膜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将海奥口腔修复膜覆盖在 齿槽裂植骨区,观察植骨区新骨形成状况,以探讨提 高齿槽裂植骨效果的新方法,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2 结 果 5例单侧齿槽嵴裂植骨均成活,术后出现切El部 分裂开l例,经去除伤El处少量坏死外露骨组织后, 伤口愈合良好;4例伤口一期愈合。随访0.5—1.0 年,重建牙槽突外形和功能I级1例,Ⅱ级3例,Ⅲ级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口腔颌面外科2008~2010年 1例,Ⅳ级0例。 进行齿槽裂自体髂骨骨松质移植+海奥口腔修复膜 的手术病例5例,均为男性,年龄8~20岁,平均l4.7 岁,手术前均排除其他系统性疾病。 1.2手术方法全麻下沿齿槽裂隙缘切开牙龈黏骨 3讨论 齿槽裂是唇腭裂患者常常伴随的一种先天性面 部畸形,齿槽裂植骨术就是在齿槽骨有缺损的地方植 入病人自身的髂骨,它可恢复上颌牙弓的完整性,使 上颌骨成为一体,彻底关闭口鼻腔前庭瘘,并显著改 善鼻底和面部外形。 齿槽裂的骨缺损修复多采用自体骨移植,由于需 膜,松解裂隙黏骨膜,严密缝合鼻腔及腭侧软组织创 面,备好植骨床,将海奥口腔修复膜作适当修剪后,放 置在植骨床的底部,然后将髂骨松质骨放入植骨间隙 内,使之与两侧骨壁紧密贴合,再在髂骨松质骨表面 覆盖另一张海奥口腔修复膜,该修复膜应超出植入骨 的边缘约2 nlln,修复膜的组织面须直接贴敷于缺损 创面上。完成上述操作后将牙槽裂唇颊侧黏骨膜瓣 完全覆盖植骨区,在无张力情况下严密缝合,避免海 要的骨量较大,临床上多采用自体髂骨松质骨,但存 在的问题是移植的骨易发生骨吸收 J。齿槽裂隙的 大小和类型、植骨时间、植骨区域的感染都可能成为 移植骨吸收的原因,主要原因是软组织易长人齿槽裂 周围的骨缺损内,从而破坏齿槽裂隙中的新骨形 成 。 奥口腔修复膜暴露于口腔内。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 预防感染5~7 d,常规口腔护理,1周后伤口拆线。 本研究将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应用到齿槽裂植骨 修复的手术中。膜引导骨再生术最早应用于牙周病 治疗,现已广泛用于种植牙的手术治疗,为骨缺损治 疗提供了广阔前景。骨移植和引导骨再生技术的原 1.3 随访观察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随访,临床化 根据Enemark等 分级标 验及拍x线片检查牙槽突外形和功能的恢复状况。 1.4 临床效果评估标准准进行判断:I级功能形态最佳;II级牙槽突少量吸 理是用骨移植材料填在骨缺损部位,上面覆盖生物胶 收,功能形态尚可;11I级形态差;IV级需再次手术。 I级、Ⅱ级、Ⅲ级属于植入骨成活;1V级属于植入骨未 ▲基金项目:广西医疗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桂卫科Z2009141) 原膜,建立生物屏障,使骨缺损区与周围软组织隔离, 创造一个相对封闭的组织环境,阻止生长速度较快的 结缔组织细胞和上皮细胞其他类型的细胞进入缺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