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8日发(作者:)
龙源期刊网
打击侵权假冒十大案件发布
作者:
来源:《中国防伪报道》2015年第02期
近日,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发布打击侵权假冒的典型案件及特点。2014年1-9月,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共查处侵权假冒案件11.27万件,公安机关破获案件1.61万件,法院审结刑事案件1.16万件。
特点一:产供销形成“一条龙”产业链
生产、销售侵权假冒商品违法活动,由多人或多个团伙配合实施,形成原材料提供、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条,组织分工严密。有的不法分子甚至境内外勾结,跨境销售侵权假冒商品。
案例1、江某等人制售假冒名牌鞋服案
2014年7月,山东、广东、广西、福建、吉林等地公安机关成功侦破一起特大销售假冒名牌鞋服案,并切断一条跨境销售链条,缴获假冒“NIKE”、“adidas”等品牌服装、运动鞋5.6万余件(双),案值1.3亿元。2013年5月以来,犯罪嫌疑人江某等人在广西贵港设立制假窝点,在本地采购原材料,加工生产假冒品牌运动鞋、服装等,通过青岛刘某、福建王某等下线批发商销往全国12个省以及哥伦比亚、波兰等国。
案例2、陈某等人制售假冒名牌轴承案
2014年9月,天津、浙江、江苏、山东、河北等地公安机关联合破获陈某等人制售假冒名牌轴承案,捣毁窝点8处,查扣假冒日本“NSK”、瑞典“SKF”等品牌轴承3.6万余套,涉案价值超过3000万元。2013年以来,犯罪嫌疑人陈某等人在天津一处五金批发市场内租赁门市和仓库,从山东等地轴承市场低价购进无商标轴承,加工印标后重新包装,冒充“NSK”、“SKF”等轴承对外销售。
特点二:网络成为重灾区
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侵权假冒行为逐渐从实体市场向互联网领域转移。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进行联络和组织生产、销售,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现象呈多发态势。
案例3、田某等人制售假冒品牌化妆品案
2014年5月,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会同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利用淘宝网制售假冒国内外品牌化妆品案,捣毁生产及存储、销售窝点6个,查获大量假冒“攻琳凯”、“克丽缇娜”、“雅芳”、“上海丽达”等品牌化妆品,抓获犯罪嫌疑人8人,涉案金额高达5000余万元。本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