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0日发(作者:)

繁昌革命人物

张邦礼

张邦礼(1909-1942.6)繁昌县新淮乡人,化名赵执中,生于1909年,兄弟五人,排行第三。原籍庐江杨岗乡。其祖父逃荒至繁昌,定居姚冲,佃耕为业。幼年曾读过私塾,十五岁辍学务农。

193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村党支部和小淮中心支部书记,在此期间,积极进行抗日救亡活动。1940年,被顽军捕获,关押龟山鲁姓祠堂,翻墙逃脱,幸免于难。1941年秋,在保大圩开辟工作。1942年1月,任中共保大圩区委书记。1942年春,成立保大圩工委,张邦礼任委员。同年3月,在三山竹园村,遭遇日伪军被捕,6月和金涛及警卫员三人,在三山窑头同时英勇就义。

邹亚平

邹亚平,安徽省繁昌县保定乡人,原名邾运槐,1923年1月10日出生,1940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姚埂党支部书记,中共保兴中心支部总支书记,繁二区委宣传科长,组织科长;“皖南事变”后,设置

小区委期间,任中共保兴区委书记等职;1942年秋,任中共繁昌敌后县委巡视员,宣传部长兼社会部长,1944年三月起,先后任中共高安区委书记兼区队教导员、区抗农会主任,中共保大区委书记兼区队教导员,1945年9月随军北撤,1946年1月起,历任华东局党校机关支部书记兼指导员,华东矿业总公司干部科副科长,大连市机源坊总支书记,旅大电器工程专门学校系主任、组织科长、中共东丰县委委员兼九区区委书记、中共江西省清江县委常委兼宣传部长。建国后,任广州市文教接管委员会军事代表,广东省文教厅人事科长、总支书记,广东省卫生厅党组委员,广东光华医学院院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山大学办公室主任、党组委员、党委副书记、广东省轻工业厅政治部宣传部长、厅革命会副主任,广东省显岗五七干校第一副主任,1970年1月至1979年12月,先后任广东省造船领导组成员、第二机械局领导成员、电子工业局副局长、党组委员、在此期间,一度率考察组赴刚果考察,1980年1月任广东省司法厅副厅长、党组成员、1983年6月离职休养。

罗起

罗起,安徽省繁昌县平铺人,原名骆一魁,1922年1月出生于农民家庭,中等文化程度。

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2月

参加新四军,任三支队法处干事。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在敌后负责中共繁昌县委交通工作,同年五月起,先后任中共繁昌一区区委委员、组织科长、区委书记,中共铜繁边区工委委员,铜繁边区游击队指导员,中共黄浒区委书记,中共繁昌敌前工委组织委员兼红花山区游击队指导员,中共磕山、白象、笔架区委书记、中共保大区委书记兼区队教导员,中共新林区委书记兼区队教导员。1945年10月随军北撤。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历任股长、科长、干部处处长。建国初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归国后,任空军十五师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九团政治委员、空军盐城基地副政治委员,一度在中央宣传部、文学艺术联合会工作,后任中国唱片厂党委书记等职。1953年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1981年5月离职休养。

罗义

罗义,安徽繁昌县后骆村人,原名罗一义,化名周济群、马各一、罗义,1913年8月出生于贫农家庭,1939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前一时期,先后任平沟乡抗敌协会副理事长兼组织股长,中共平沟乡中心支部书记,中共繁三区(平沟)区委书记。“皖南事变”后,派往保大圩搞组织发展工作,1942年起,历

任中共保大圩区委组织科长,中共峨东区委书记,中共白象区委书记,中共繁芜工委委员,中共南芜工委委员。1945年8月因病在保大圩大矿坑被伪军逮捕,日寇投降时,移交国民党繁昌鉴于关押,后以高额款项赎释。1947年1月被国民党峨桥乡公所逮捕,经组织多方营救脱线。1947年5月,任东河区政府副区长,11月继任区长,同年7月任罗(义)李(金山)部队指导员,东河税务分局局长,9月,任中共东河区委书记。1948年3月,任芜宁人民解放军第三大队二连连长,同年8月,任中共太石工委委员。1949年2月任中共南陵县委委员。同年4月,任中共繁昌县委委员、民运部长兼农会主任。1952年1月起,历任中共芜湖市榨油厂支部委员会书记,芜湖市新华印刷厂党支部书记,芜湖市工业局副局长等职。1978年6月离职休养。

范四夫

范四夫,安徽省繁昌县保定乡人,原名万长杰,化名范英、张镇英、范士夫、范四夫,出生于1922年8月,1939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4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战期间,1940年1月以新四军三支队战地服务团政工对员名义做民运工作。“皖南事变”后做抗日民主政权工作,先后任江埧乡政府办事员、副乡长,马厂区行政促进委员会秘书,幕英乡政府乡长。1942年5月调至皖江区党委党训班学习,10月

分配到和含地区,任中共白渡区委委员兼乡长。1943年1月调回繁昌,任敌前(孙村)行政委员会主任,后历任新林区抗日民主政府区长兼区队长,孙村区政府区长兼队长。1945年9月随军北撤。在山东任陇海铁路东段工委宣传委员。1946年调往东北,任大连电气专门学校系主任,1947年任通化铁路局工会宣传委员。1948年调至吉林铁路局,先后任职校长、当组成员兼政治部宣传部长。1945年调北京铁道部,任人民铁道报副总编辑代理总编。1979年起,先后任铁道部政策研究室、企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主任。1985年离职休养。

牧惠通

牧惠通,安徽繁昌人,原名牧啓宇,化名杨平波、杨克玉、杨定波、牧惠通,1915年9月出生,1940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194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9月任长江游击队三中队文化教员。1941年9月起,先后任繁昌县高安区慕英乡、江埧乡副乡长、乡长、保大区区员。1942年9月参加皖江干校学习,同年11月调无为县、任无为县龙桥区区员。1943年3月起,先后任繁昌县保大区姥山乡乡长、高安区磕山、白象乡乡长。1944年下半年,任孙村区区长,北撤前夕任保定区区长。北撤后,任新四军七师五十八团管理科长,山东沂河烟厂厂长。1947年1月经组织派往上海,同年10月在

上海被国民党反动当局逮捕入狱,1949年4月出狱。建国后,历任繁昌县人民政府民法科科员,粮食局科员、县人民法院书记员、审判员、副院长,宣城县西河观史站站长,泾县民政科副科长,泾县民元乡乡长,泾县矿业研究公司副经理。1982年2月离职休养。

陈谷荫

陈谷荫,安徽省繁昌县高安乡人,原名谷醉菊,曾用名陈国英,现名陈谷荫,出生于1921年,1938年底参加新四军三支队抗日救亡训练班学习,194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期间,先后担任新四军三支队军医处卫生员,繁二区青年抗敌协会主任,新四军三支队政治部战地服务团团员,保大区瀂河乡乡长,保大区抗日民主政府副区长、区长、皖中宣教团政治指导员,繁昌县委秘书及交通组长、新四军南繁芜总队警卫连指导员,解放战争时期,任繁昌大队一连指导员,第三野战军七十一师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

建国后,任空军航空兵伤站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空军二十四团政治委员、空军芜湖基地政治部主任、航空工业部工厂政治部主任、党委书记、空军〇一一基地党校党委书记、三一二七厂顾问。1983年12月离职休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