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6日发(作者:)
天津市宁河县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1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在今年的热播剧《都挺好》中,苏大强成为最亮眼的角色之一,他遇事总爱推脱,是个坦荡如砥的人。
....
B
.北京世园会举行塞尔维亚民谣、捷克木偶剧、京剧表演、天津快板、非遗展示等文化活动,让游客眼
.
花缭乱。
...
C
.3月30日,四川凉山州木里县发生火灾,30名扑火人员首当其冲,不顾自身安危上山救火,最终不
....
幸全部牺牲。
D
.“一带一路”建设充分激发了东南亚、西亚、中亚、中东欧等不同区域的优势,众多国家趋之若鹜,
....
纷纷加入合作,分享贸易红利。
【答案】
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词义辨析。A坦荡如砥,比喻人非常直率,不加犹豫,现多用来形容大面积的地方很平坦。使用
对象错误。B眼花缭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使用正确。C首
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此句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D趋之若鹜:是贬义词,比喻人们成
群地争着前去。不符合D句语境,使用错误。故选B。
2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铭、记、说、序都是古代的文体。刘禹锡的《陋室铭》用来彰显自己的志趣;《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
学者宋濂写给晚辈马君则的勉励称许之文;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则希望能够反映民情。
B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时期豪放派词人,与苏轼合称“苏辛”。他的词作富于爱国主义思想
和战斗精神,《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就集中体现了他豪迈、充满战斗激情的创作特点。
C
.朱自清的散文清新、朴实、优美,风格独特,自成一体,他的许多作品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如
《春》《背影》《绿》等。
D
.令、贤、仁用于称对方或对方亲属,如令堂指对方的母亲,贤家指对方。
【答案】
B
【解析】
【详解】
B
.有误,《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现了乡村静谧的夜景和人们丰收的喜悦。故选:
B
。
二、名句名篇默写
3
.请根据要求填写古诗文名句。
①
大漠孤烟直,
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② ______________
,却话巴山夜雨时。
(
李商隐《夜雨寄北》
)
③人不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
)《渔家傲》
)
④天街小雨润如酥
___________
。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⑤忽如一夜春风来,
______
。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⑥诵读古代诗词,确实能让你受益终身。当你遇到逆境时,你可以用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
______________
”来勉励自己;当你与亲友分别时,你可以用王勃的
________
,天涯若比邻”来抚慰自
己。
长河落日圆
何当共剪西窗烛
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
草色遥看近却无
千树万树梨花开
【答案】
直挂云帆济沧海
海内存知己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
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而理解性默写则摒弃了死记硬背,要
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难度要大一些。注意“圆”不要写出“园”,“沧”
不要写出“仓”。
三、现代文阅读
4
.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完成下列小题。
魏大力是条汉子
万芊
银泾村多水,村中间是条大河,村两边是两条小河。三条河东西贯通,西承白淀湖,东泻淀山湖。一
年四季,河水清澈。
因银泾村水多,银泾村人全都会水。走路还有点儿蹒跚的小小孩,丢在水里竟如鱼一般游动自如。
只是银泾村大人小孩们游泳的姿势实难令人恭维,一律是非常难看的①狗刨式。一到夏天,满河水面
上都是噼里啪啦双脚板打水的声音。曾有好几回市里、省里游泳队听说银泾村多游泳高手,专门赶来物色
游泳苗子,一看满河的①狗刨式,掉头就走了。
魏大力回村后,情况就开始变了。
魏大力是名军人,当年也是②百里挑一才被选上当了海军。谁料想,在一次飓风抢险中,魏大力两腿
受了伤。受伤后的魏大力当时又被飓风困在海岛上没有得到有效的救治,最后两腿因肌肉坏死只能截肢。
截肢后,魏大力只得退役回到了老家。
当过海军,那游泳技能自然是一流的,只是魏大力缺了双腿,整天只能坐在轮椅上无所事事,内心空
空,每天伴着他的是无尽的寂寞。
到了暑天,孩子们像他小时候一样整天泡在水里,河水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去处。魏大力心里痒痒的,
常常坐在轮椅上看孩子们戏水。
有一回,村头李家的二丫头学游泳时,小木桶翻了,慌乱中一边挣扎一边呛水。说来谁也不信,魏大
力就着岸上的坡度滚着轮椅冲入河中,靠两条坚实的手臂,快速游近李丫头,又神奇地用手臂挽起李家二
丫头,让她趴在自己的肩膀上,游了回来。所有的人都愣住了,谁也没有想到,双腿截肢的魏大力竟有如
此绝技。
之后,魏大力每天还是坐在河边或桥边或河埠边看孩子们戏水,只是手边多了一根长长的竹竿,大凡
有孩子出情况了,他就会迅疾伸出长竹竿,让孩子在水里拉着,助遇险孩子一臂之力。过了一段时间,魏
大力手里又多了一根小竹竿,孩子们在他边上水里游动时,他会用小竹竿指点孩子们的手脚动作,传授一
些游泳的要领。孩子们都喜欢他,上岸时,总推着他的轮椅,满村转悠。于是,满村充满了欢笑声。又过
了一段时间,银泾村河面上安静了,再也没有难看的狗刨式了。孩子们的泳姿优雅又快速。甚至大人们也
开始模仿起来。再过了一段时间,魏大力的脖颈上多了一只哨子,非常专业地为孩子们的游泳比赛发令。
整个夏天,魏大力是忙碌的,更是快乐的。他成了孩子们的游泳教练,成了孩子们游泳的救生员,更成了
孩子王。魏大力在哪里,欢乐的声音就在哪里。忙碌的大人们自有魏大力带着自己的孩子,也就放心让他
们在河水里折腾了。
那年秋天,又有市里、省里游泳队来挑游泳苗子,村头李家大小子、会计家的二丫头都被选上了,③
俩孩子带着简单的行李跟着镇上开来的机帆船走了。之后,每年都有一些孩子被选上,离开银泾村,成了
游泳运动员。
再后来,市里要在银泾村挂一块“游泳之村”的牌子。金泾村不服,说我们也被选拔过游泳苗子,只
是没有你们多。
银泾村就提出搞个邀请赛,两个村赛一赛。
比赛就设在银泾村中的大河里,起点和终点都插着红旗,也请来了专业裁判。市体育局干部、电视台
记者、报社记者都来了。大河两岸站满了好多看热闹的人。
发令枪响,比赛开始。两村的男女老少游泳高手像下饺子一样,跃入河中,又如蛟龙一般争先恐后,
河水顿时沸腾一般。渐渐地,④好多游泳高手们汇成了一条长龙,依次向前游动,而只有一个头影游在最
前面,率领队伍向终点冲去。奇怪的是,原先游在前头的一些零散的高手也慢了下来,汇入到游泳队伍里。
等领头的那位靠近终点红旗时,整个队伍像潮水一般涌了过去。
金泾村的游泳高手们上岸后,都说,我们服了。为啥?你们银泾村有魏大力。原来,刚才游在最前面
的竟然是没有下肢的魏大力,而银泾村所有的高手们都自发地跟在了他的身后。
上岸后,魏大力双手挽着自始至终紧随他的两个他最得意的徒弟,哭了。
几年后,魏大力在市体育局的支助下,参加了几次全国残疾人游泳比赛,获得了几枚奖牌。
其实,知情人说,魏大力受伤前曾获得过几次全军游泳冠军,只是他没有跟人说而已。
1
.下列对文中划横线词语和句子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狗刨式”意思不同,前者指的是像狗一样头一直露在水面以上,用四肢捣水的游泳姿势,后者指
的是用狗刨式姿势游泳的人。
B
.②“百里挑一”既说明部队对报名参军的人挑选严格,又强调魏大力人品才能超出众人。
C
.③句说明魏大力对孩子们的训练初见成效,俩孩子拿的是“简单的行李”,坐的是“机帆船”,这些
描写也暗示了银泾村村民的淳朴。
D
.④句把游泳高手比喻成长龙,通过写银泾村男女老少游泳高手们的优雅泳姿,表现他们的勇敢无畏。
2
.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魏大力是条汉子”为题,既交代了小说的主人公,也直接赞美了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B
.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人物出场作铺垫,也揭示了“银泾村人全都会水”
的原因。
C
.“轮椅”在文中多次出现,小说通过这个用于肢体伤残者外出活动的重要移动工具,展示了魏大力参
与各种活动的不易和坎坷多变的命运,读来令人心酸。
D
.小说的结尾,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通过“知情人”对魏大力受伤前的情况的介绍,突出魏大力为人
低调,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3
.下列对小说中人物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银泾村的孩子们,活泼好动,用他们的童真给魏大力带去了无尽的欢乐;他们聪明伶俐,勤学苦练,
成长迅速,为银泾村荣获“游泳之村”的称号立下了汗马功劳。
B
.魏大力在部队时不顾个人安危,积极参加飓风抢险;退役后,自觉传授游泳要领,训练银泾村的大人
小孩,不断为市里、省里的游泳队输送人才,是个有担当的男子汉。
C
.金泾村村民争强好胜,敢和银泾村一比高低;当发现银泾村的游泳高手竟自发跟在没下肢的魏大力身
后奋力冲刺时,金泾村的选手被对手的人格魅力所打动,甘拜下风。
D
.市里、省里游泳苗子的选拔者,嗅觉灵敏,哪里有人才就专程往哪里赶;尊重客观事实,严格遵守选
拔制度,达不到要求的坚决放弃,丝毫不顾情面。
【答案】
1
.
D
2
.
C
3
.
B
【解析】
1
.此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和赏析。D:比喻的本体和比喻句的作用都不恰当,正确的理解应为:“好
多游泳高手们汇成了一条长龙,依次向前游动”把比赛的队伍比喻成“长龙”,是为了表现银泾村参赛的
游泳高手多,游动速度快而有序。故选D。
2
.
C
: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于“轮椅”在文中的作用理解错误,文中文中多次出现“轮椅”,
除了点出魏大力参与各种活动的不易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它展示魏大力身上令人敬佩的身残志坚的品
质。故选C。
3
.此题考查的是对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
B
:表述不准确,魏大力只是对银泾村的孩子们传授游泳要领,
进行游泳训练。故选B.
5
. “科幻世界”中的新宁波品牌
本报记者 包凌雁 单玉紫枫 通讯员 李珏
家里的任何一个角落说一句:我觉得好热……空调就自动开启。躺在床上说一句:我要睡觉了……家
里的灯光、电器会立即关闭。这不再是科幻片中的场景,而是将很快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中小企
业主导的新宁波品牌,正在为这一部部“科幻大片”谱写新剧本。
“动口不动手”的未来智能家居
十年前,当时还是公务员的何金挺在装修自己的小家时突然产生一个想法:如果通过互联网把所有带
电设备统一管理起来,该有多方便。说干就干,何金挺踏上了创业之路。
一晃四年,他的智轩科技首次以自主研发的“移动云物联”专利技术,开发了ThinkHome智能家居系
统,一举打破了我国被海外品牌垄断的高端智能家居市场格局。去年9月,央视财经频道播出的《创业英
雄汇》上,何金挺向全国观众演示了新一代智能家居系统,该项目最终以2亿元的估值成功获得风投,也
让这个宁波本土的“网红”品牌声名鹊起。
C919首飞的“幕后英雄”
家中已是一个科幻世界,而外面的世界同样日新月异。如今,走进银行或者高铁站、机场的出发大厅,
迎面走来为你服务的,很有可能是一个古灵精怪的机器人小姐姐。4月27日,宁波GQY视讯发布消息说,
公司的银行机器人已在建行、农行等各类网点开展运营工作。而这家公司的两大核心业务就是视讯和机器
人产业。
去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大飞机C919首飞,指挥中心的GQY高清大屏指挥系统,犹如指挥者的
神经中枢和眼睛,在首飞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保证了飞行中的全天候监控,把视频图像实时传递,
还将领空、气象等信息实时纳入,组成了一幅飞行综合的立体图,成了当之无愧的“幕后英雄”。
从手机镜头到“嫦娥探月”都有新宁波品牌身影
手机镜头等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前列的舜宇光学、让我国核磁共振费用从千元降至200多元的
宁波健信核磁技术、我国首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现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产业化的宁波大成新材料,以及
为“神舟飞船”“嫦娥探月”等国家重点工程承担发射配套的宁波星箭航天机械……越来越多的新宁波
品牌,正在颠覆着人们对传统宁波制造的印象,而中小民营企业逐渐成了创造新宁波品牌的有生力量。
作为“中国制造2025”首批试点示范城市,宁波于2016年成功入选“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
市示范”。截至目前,全市已经累计培育创新型初创企业10548家,其中287家被认定为浙江省高成长科
技型中小企业。新宁波品牌的加速成长,也让我们对未来宁波产业升级充满了希望。
未来的“科幻世界”中,还会有更多这样的新宁波品牌值得期待!
(选自《宁波日报》,2018年5月8日,有删改)
1
.这则报道该编入《宁波日报》哪个版面?( )
A
.阅读
B
.艺林
C
.要闻
D
.国际
2
.这则报道具有时代性,请结合报道内容作出解释。
3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如果受报纸版面限制,编辑一般会用下面两种方式对稿件加以处理:(1)从各段中选取语句作出摘要;
(2)保留一段。现在,这则报道需要围绕标题“‘科幻世界’中的新宁波品牌”进行缩减,如果你是编辑,
你认为哪种方式更适合?请说明理由。
【答案】
1
.
C
2
.【示例1】报道写的是“科幻世界”中的新宁波品牌,如新一代智能家居系统的开发,银行机器人在建
行、农行等各类网点的运营工作等,这些高科技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是时代性的体现。【示例2】报道内
容写到宁波市已经累计培育创新型初创企业10548家,其中287家被认定为浙江省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
这些创新型企业的涌现是时代性的体现。
3
.我认为第一种更适合。因为这则报道围绕“‘科幻世界’中的新宁波品牌”,采用小标题的形式,依
次介绍了一系列新宁波品牌,各部分内容紧扣标题且不存在主次或包含关系,所以,采用第一种方法,既
能缩减文字,又能保留主要信息。如果用第二种方法缩减则会导致信息不全。
【解析】
1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这是一篇报道“科幻世界”中的新宁波品牌,也就是介绍具有高
科技的智能设备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属于新闻报道,应该放在
“
要闻
”
版面。故答案为
C
。
2
.试题分析: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读全文,逐段了解基本意思,特别是主要段落、层次
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审清题意,锁定有效信息范围,准确地捕捉到所需要的有效信息。对筛选出的信息
认真比较,选取原文中能表现题意的相关的词语句子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本题从文本中筛选出
能体现时代特点的语句分析作答。
点睛:筛选信息有三个原则:①带着题目,通读全文,把握大意。②对照考题,找到答题区,筛选出相关
的语言材料,选好答题的角度,组织好答题的语言。③快速浏览全文,验证答案
3
.试题分析:考查材料与中心的关系。本文的几则材料都是紧扣文章的标题和中心来介绍的,并且材料
之间讲的高科技产品在各个领域的运用,之间没有主次之分,也不存在包含的关系。所以,采用“从各段
中选取语句作出摘要”来缩减占用版面的方法更为恰当,据此理解作答。
6
.阅读散文,完成下列小题。
蔷薇四月天
武晴
中国的大,并不仅仅是国土,连人连风景都是大的。布衣之士可以傲王侯,王者之民凭栏处亦有无限
江山。一枚草叶,一朵野花,凡生在中国,便有乾坤万象。蔷薇这般好名字的植物,单单是在口里念念,
就能闻得见香气。一等她舒叶吐花,天地间全然是阳光月光的流泻风风雨雨的豪华,山河照影,遍天遍地
都是人间的好日月。
蔷薇开花的时候,荡荡的油菜花已经在前头为她铺排了场面,眼前青绿肥厚的菜籽荚如舞者的手臂,
一个接一个搭在前者肩上,顺着四月的方向前倾,迎接一个大季节到来。麦子已经抽穗,青青的麦芒枪刺
一般好看地亮出来,天地间没有比麦子更好看的仪仗,更有诗意的军威,更漂亮的容颜。湘戏里描述相府
千金的出行是“八个丫鬟前头走,八个丫鬟后面跟,八个丫鬟左边站,八个丫鬟右边行,小姐攒成菊花心。”
此般风光与蔷薇相比,远不如星星之于月亮。
她这般汪汪漾漾地在原野上开起来,好像还未来得及准备停当,田埂水坝,高坡低洼到处都是她的新
妍,蓬蓬的植株筛面大小,带刺的枝条四面披散,洒落无碍。羽状的复叶间开满了硬币大小的单瓣花朵,
有白色的,也有淡红色的,香气深稳清洁,行于繁华而不失开天辟地的简约清扬。有户庭的亲切,但绝非
庭院之物。她是大野之花,需要养在天光地气中。我小时候常是蹲下来看,绝少去采摘,并不仅仅因为它
有刺。淡红的蔷薇是接近于桃的,然桃花里有人,可以插瓶装点,相与相携。蔷薇不能,就像日月,可以
从门窗里照进来,但不可以关进屋内,能关进屋里,收进箱笼里的,肯定不是日月。
后来走进户庭与城市的粉团蔷薇,十姊妹以及香水蔷薇等都是它的变异。真正的野蔷薇依然驻守在原
野上,花瓣随风落进沟渠河塘,在清亮水面上飘泊、流泄,有一种迷惘。像家里来了客,小孩子玩疲惫了,
被大人抱到床上去睡,醒来时客人已经走了,地也扫干净了。又比如到中饭的时辰,赶集的大人还没有回
来,站在门口张望的孩子就到大路上去接。却没有接到,只得一步三回头的回转来,心里的感觉就像这水
面上漂着的蔷薇。赵州和尚说:“老僧不在明白里”,这真是句好话,天地悠悠,浩浩阴阳,谁在明白里?
还不都是在不明白里,渐渐地、忽然地明白起来。就算尧舜也不能从娘胎里下来就决定去做千古贤君,秦
始皇也不会一出生就清楚自己要扫六合,无数的革命先烈也不可能一开始就决心要建立一个新中国,他们
的伟大是一旦明白了一个时代的大事,就去承担并做成这件大事。
世间的好,全在有一个好的糊涂,因为没有邪念的缘故。蔷薇也不在明白里,它的花是没有准备的,
只开了个大概,开着开着忽然明白了这个季节,明白了自己在这个季节里的位置。她是这个季节里的一朵
花,是这个季节里的一页锦绣,虽不能嫣然百媚,但清洁单纯之极,有着一音的大气,至正极美。乐器的
磬、缶、鼓、筑都是一音,连佛也以一音演说法。蔷薇就是日月山河中的一音,恒久地响在这个季节里,
有着无尽的余地给世人穿行逗留,云日回照里,人人都是四月天里的花与叶。
1
.作者笔下的蔷薇有哪些特性?
2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3
.品析语言。
(1)蔷薇开花的时候,荡荡的油菜花已经在前头为她铺排了场面,眼前青绿肥厚的菜籽荚如舞者的手臂,
一个接一个搭在前者肩上,顺着四月的方向前倾,迎接一个大季节到来。(从表现手法的角度)
(2)羽状的复叶间开满了硬币大小的单瓣花朵,有白色的,也有淡红色的,香气深稳清洁,行于繁华而
不失开天辟地的简约清扬。(从修辞的角度)
4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下面的句子。
赵州和尚说:“老僧不在明白里。”
5
.请对文章的第一段进行简要的分析。
【答案】
1
.①出场风光,汪汪漾漾开遍原野;②花繁叶茂,香气深稳清洁;③执着坚守,勇敢担当;④
清洁单纯,至正纯美。
2
.本文以蔷薇为线索,用极富色彩的词语描绘出蔷薇花开放时的盛大场面,使文章条理清晰。
3
.(1)对比衬托,用油菜花和麦子的出场与蔷薇出场作对比,衬托蔷薇出场气势盛大,表现出作者对蔷
薇花的赞美。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复叶比作羽状,单瓣花朵比作硬币,展现蔷薇花的简约清扬。
4
.作者由蔷薇花的盛开联想到人生,人生亦如蔷薇,由于做事不带邪念,最后终究完成大事,也侧面赞
美了蔷薇花的清洁单纯,至正极美。
5
.文章开篇写中国的大好河山,为蔷薇出场创设了壮阔的背景,也表达了对中国一草一木的赞颂;(2)
点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蔷薇的香气衬托出了它的盛大气势和无限豪气。
【解析】
【分析】
1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读全文,结合题意,抓住关键句子回答。“汪汪漾漾地在原野上开起
来”写出蔷薇出场风光,汪汪漾漾开遍原野;“羽状的复叶间开满了硬币大小的单瓣花朵,香气深稳清洁”
写出蔷薇花繁叶茂,香气深稳清洁;“真正的野蔷薇依然驻守在原野上”写出蔷薇执着坚守,勇敢担当;
“清洁单纯之极,有着一音的大气,至正极美”写蔷薇清洁单纯,至正纯美。据此概括作答。
2
.考查对文章线索的理解。文章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是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
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的人物、事物、事件、时间、地点或作者的情感等。分析线索要辨识文体,在此基
础上,找到贯穿全文,将文中材料有机地连在一起的“内容”,即是线索。从文章的题目“蔷薇四月天”
可知,文章叙写的对象的蔷薇;从体裁看,是一篇抒情散文,通过描写四月的蔷薇的特点,突出其象征一
种高尚纯洁的品质,表达对蔷薇的赞美颂扬之情。由此可知,文章的是“蔷薇”,通过描绘出蔷薇花开放
时的盛大场面及其特点,将材料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文章层次清晰,结构完整。据此理解作答。
3
.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
或是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表现的情境等。赏析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
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
1
)语句“蔷薇开花的时候,荡荡的油菜花已经在前头为她铺排了场面,眼前青绿肥厚的菜籽荚如舞者
的手臂,一个接一个搭在前者肩上,顺着四月的方向前倾,迎接一个大季节到来”,将“蔷薇”与“油菜
花和麦子”的出场作对比,运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突出了蔷薇出场气势盛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
时也表现了作者对蔷薇花的赞美之情。
(
2
)语句“羽状的复叶间开满了硬币大小的单瓣花朵”中,将“蔷薇的复叶”比作“羽状”,运用比喻
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蔷薇花简约清扬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蔷薇花的喜爱之情。
4
.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这类试题,不要浮于语句的表面意思,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
就容易理解偏差,一般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分析其深
层意思。语句“老僧不在明白里”,表面上是说蔷薇起初是不明白为什么要开花,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
明白了自己在这个季节里的位置——虽不能嫣然百媚,但清洁单纯之极,有着一音的大气,至正极美。作
者由蔷薇联想到人,人生亦如蔷薇一样,起初也是在不明白,渐渐地、忽然地明白起来,明白了一个时代
的大事,就去承担并做成这件大事。作者借这句话表达了对蔷薇花的清洁单纯、至正极美品质及具有这种
品质的人的讴歌和赞美。
5
.考查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文章开头段的作用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分析。文章的第
1
段从中国
国土风景谈起,内容上,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为蔷薇的出场勾勒了一个广阔背景,衬托蔷薇的气势盛
大,表达对中国一草一木的赞颂;结构上,结构上,引出下文对蔷薇的具体描绘,和后文的油菜花和麦子
等进行对比,从而突出蔷薇美好精神品质。据此理解概括作答。
四、文言文阅读
7
.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
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
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
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
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桡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
④
而往卜
⑤
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
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公孙闬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n
。②曲桡:桡,念
náo
。曲桡,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③说:念
shuì
①闬:念
hà
,劝说,说服。
④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⑤卜: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
1
.用“/”给下面句子划分停顿(限断三处)。
战 不 胜 田 忌 不 进 战 而 不 死 曲 桡 而 诛
2
.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皆以美于徐公 以中有足乐者
..
B
.能谤讥于市朝 战于长勺
..
C
.乃使人操十金 乃不知有汉
..
D
.欲为大事 为宫室器皿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划线句子的意思。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4
.读史可以使人聪明,是非却需要明辨。两个片断中的齐威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结合
材料加以说明。
【答案】
1
.战不胜/ 田忌不进/ 战而不死/ 曲桡而诛
2
.
B
3
.(1)这就是(所谓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2)邹忌认为(公孙闬的计策)有道理,就劝说齐王派田忌去攻打魏国。
4
.甲文中的威王听从邹忌的谏言,是一位修明政治、善于采纳忠言、决心纳谏除弊的贤明君主。乙文中
的威王不能充分相信将领,被邹忌、公孙闬所骗而逼走了大将田忌,暴露出偏听偏信的糊涂一面。
【解析】
②③
①
1
.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
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战不胜
/
田忌不进
/
战而不死
/
曲桡而诛。译为:一旦战
败,田忌就不会再威胁您了;如果田忌侥幸在战场上没有死,回国也必定枉死在军法之下。此题要注意把
相关的几个意思划开。
2
.
B
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都是介词“在”之意。
A
前者“认为”,后者“因为”。
C
前者“于是,就”,
后者“竟然”。
D
前者“干、做”,后者“雕刻”。
3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
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
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以为”:认为。“然”:对,正确。
“说”:劝说。“伐”:攻打。还有“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的翻译。“战胜于朝廷”介宾短语后置
句(状语后置句)的翻译。
4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结合甲乙两文对齐王的描写来分析齐王的性格特点即可。把握好文言文的
人物精神品质,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
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甲文中的齐威王:是个开朗有作为的君主,他从谏如流,
勇于听取不同的意见,邹忌当面提出意见,他不仅不生气,还马上付诸行动,兴利除弊,进行了大胆的政
治改革,确实称得上是一个锐意进取的开明君主。而乙文中,虽然“田忌三战三胜”,但最终“田忌遂走”,
说明威王被奸臣利用,偏听偏信。答此题,不能将重点放在说明齐王性格差异的原因上的,更不能只分析
邹忌的行为。
【点睛】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
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
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
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一)译文:
在这种情况下,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
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
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
王的,全国范围内的百姓没有一个不有事想求助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
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
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
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
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