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6日发(作者:)
078
智媒时代弹幕引发的
文化科技伦理隐患及治理路径
——基于欧文·戈夫曼的戏剧理论
高嘉琪
摘要:人们的视觉审美在智媒时代正经历着范式嬗变,弹幕的出现便是其体现,然而智媒
时代方兴未艾的弹幕文化正催生一系列文化科技伦理问题。从欧文·戈夫曼的戏剧理论出发,
可从剧班、前台、后台三个方面分析由弹幕引发的文化科技伦理隐患。为应对这些问题,政府
应完善立法,加强数字文化产业治理;企业应自审自律,拓展智能技术应用场景;公众应恪守
秩序,坚守文化科技伦理边界。
关键词:智媒时代;弹幕;文化科技伦理;戏剧理论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547(2023)02-0078-07
一、智媒时代的弹幕及弹幕文化
一方面,移动视频催生出以视频为载体
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视觉审美对人类的新型媒介——弹(dàn)幕。弹幕
的快感、满意度和知觉能力都起着至关重要(Barrage)本是军事用语,意指非常集中的
〔1〕〔5〕
的作用。数字时代,在计算机、互联网、炮火袭击好像一张幕布;在媒介语境下,
VR/AR等技术的牵引下,人们的视觉审美逐
弹幕(bulletchat/bulletcomment,亦可直
〔2〕
渐沉浸化,移动视频便是其重要体现。虽接音译为danmu)则是指视频播放时,屏幕
〔6〕
然移动视频与电视、电影同属于动态视觉审上从右到左叠加的评论。作为一种视频评
美,但并未承其传统基因,而呈现出时长自论形式,弹幕起源于日本的Niconico动画
由、制作轻盈、生成多元、传播敏捷等重要网;2007年6月,中国成立了第一家弹幕视
〔3〕
特征。近年来,随着AI第三轮浪潮的演频网站AcFun(A站);2009年6月,哔哩哔
进、5G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终端设备的哩弹幕视频网成立(B站);随后,包括优
完善,智媒时代来临,移动视频得到长足发酷、爱奇艺、腾讯等在内的主流视频网站也
〔4〕
展。逐渐在视频中纳入了弹幕功能,弹幕在中国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项目)
“数字平台算法污染:发生逻辑、现状与治理研究”(22YJC86000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高嘉琪,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论苑
2023第2期·总第592期
079
兴起。作为移动视频的衍生物,弹幕主要呈送者还赋予了弹幕文化社交属性,通过弹幕
现实时性、互动性、遮蔽性、匿名性等特进行“版聊”正塑造着新型社交方式;最
点。另一方面,智媒时代的技术进步使弹幕后,弹幕文化还具有敏捷性特征,弹幕中常
得到进一步发展。一是随着网络视频产业的常有大量的字母和数字缩写,如xswl表示
繁荣,弹幕面临传播力提升的机遇。就传播“笑死我了”、233表示“大笑”、nsdd表示
力的广度而言,5G驱动移动视频细分场景高“你是对的”等,这些缩写使观众在短时间
效落地,使原本以ACG(动画、动漫、游内了解弹幕内容成为可能。就弹幕视频观看
戏)为纽带的弹幕得以在其他领域迅速崛者而言,弹幕文化则体现一种赛博空间陪伴
起,基于此产生的各类弹幕正影响着越来越式的关怀性,例如当观看者独自一人打开视
多的圈层;就传播力的精度而言,5G低时频时,视频上方即时飘过的弹幕会给人一种
延、AI人脸识别等技术大大提升了弹幕效和朋友同时观看视频的感觉;在恐怖镜头切
能,例如传统弹幕会遮盖视频中的人脸,而入过程中,覆盖整个屏幕的“弹幕护体”
B站开发的“智能防挡弹幕”则可以消除弹
“前方高能预警”可以让观众在弹幕的“关
幕对人像的覆盖,极大优化观看体验。二是心”下及时做好心理准备;在视频涉及复杂
电商直播产业浪潮使弹幕创新成为可能。情节时,弹幕中其他观众的实时解说也使视
2019年兴起的电商直播通过弹幕的形式在屏
频内容更加简洁明了。
幕中呈现观众评论、粉丝打赏、优惠券发新媒体在变革人们交往方式的同时,也
放、主播抽奖等,在提升直播效果、刺激文造成大量社会伦理风险。在人们对智能设备
化消费的同时,也使弹幕突破了传统的评论依赖越来越强的智媒时代,通过研判弹幕引
功能,实现功能性创新。发的文化科技伦理隐患并提供解决对策,在
弹幕的风靡形成了独特的弹幕文化,智宏观上有利于政府文化治理,在中观上有利
媒时代弹幕传播力的提升与弹幕功能的创新于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在微观上
使弹幕文化正呈现方兴未艾之势。基于弹幕有利于个体在人工智能浪潮下依旧坚守主
的实时性、互动性和遮蔽性等特点,弹幕文体价值。
化的特点可归纳如下。就弹幕视频本身而
二、戏剧理论框架下弹幕引发的文化科
言,首先,弹幕的遮蔽性体现弹幕文化的占
技伦理隐患
领性,当弹幕对视频本身造成遮蔽时,对视表演(performance),即特定的参与者在
频画面的欣赏将转为对弹幕文字的欣赏,弹特定的场合,以任何方式影响其他任何参与
〔7〕
幕实现了对视频的占领;其次,占领性同时者的所有活动。欧文·戈夫曼(Erving
指涉着弹幕文化的主动性,不同于传统的静
Goffman)认为,在戏剧表演中,一共有三个
默式视觉审美,弹幕视频实则是观众对审美互动方,演员自己、演员所表演的角色以及
对象的主动构造,使观众处于主动审美主体观众;而在现实生活中,三方并为两方,演
与主动生产者的位置;最后,与传统视频评员既是在表演某个角色,也是观看其他人表
论相比,弹幕文化具有展示性特征,覆盖于演的观众。基于这一原则,戈夫曼指出,表
视频之上的弹幕评论更容易也更方便被其他演的动机在于控制他人(观众)对所处情境
〔8〕
观众看到。就弹幕发送者而言,首先,弹幕的印象,即表演是一种控制式技术。此
文化呈现年轻化的特点,数据显示,B站的外,戈夫曼还划分出了日常生活中的前台、
〔9〕
95后用户虽然仅占总用户规模的1/3,但贡
后台、剧班、剧外区域等。尽管戈夫曼的
献了平台内80%的弹幕内容,Z世代群体正兴趣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戏剧表演,但是在数
成为弹幕文化的主要传播者;其次,弹幕发字时代,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智能设备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080
的发展与普及,赛博空间也成为日常生活的机、人文素养衰退等大量文化科技伦理问题。
一部分,作为解释在线参与(online其二,就网络直播视频而言,弹幕作为
participation)的一种手段,戈夫曼的戏剧理
一种“二元剧班”对直播视频内容造成干
〔10〕
论日益流行。观看视频时,视频上方飘过预。实时交互是网络直播的一大特点,从戏
的弹幕俨然成为表演的一部分,而发送弹幕剧理论看,在“主播直播—观众观看—主播
的“表演者”,同时也是观看“表演”的观互动”这一关系范式中,主播是演员并组成
众。在智媒时代,一方面,弹幕重塑了我们剧班,直播观看者是观众,例如在李佳琦的
观看视频的方式;另一方面,弹幕的流行也直播中,李佳琦与助理组成一个剧班,通过
产生了某些文化科技伦理问题。文化科技伦夸张的语气与测评达到推销商品的目的。在
理,即科技伦理在文化及文化产业领域的体《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里,戈夫曼提出
现。基于戈夫曼的戏剧理论,从剧班、前二元剧班的概念,“当某一剧班在呈现其表
台、后台三个维度,可厘清弹幕引发的文化演时,观看表演的其他参与者,也在进行若
科技伦理隐患。干回应性的表演,这时他们自身也构成了一
〔12〕
1.剧班维度:作为剧班的弹幕与被干扰
个剧班”,即在网络直播中,弹幕发送者作
的视频内容为表演回应者组成了二元剧班,后者与主播
戈夫曼认为,剧班是表演者的集合,他组成的剧班形成对话和交互,以主播内容为
〔11〕
们通过合作来维持某种情境。智媒体时纽带延伸出其他内容从而获得特殊的交流体
〔13〕
代,尤其是网络直播流行以来,视频中的表验。但是,由于网络直播和弹幕均具备实
演主体和参与互动的观众共同进行了某种自时性的特征,故而时常会出现主播根据弹幕
我呈现,弹幕就是一种重要手段。也正因如内容进行互动从而改变直播内容和方向的情
此,弹幕干扰了视频内容本身。况,这将使弹幕直接影响直播内容。2020年
其一,就录制型网络视频而言,弹幕作
5月,游戏主播“难言”宣布停播,原因之
为一种戏剧呈现方式使视频内容本身产生降一便是在直播中,因为状态不好导致游戏过
格。根据戏剧理论,弹幕发送者和弹幕视频程中出现技术失误,弹幕中的偏激言论使他
观看者构成了两个互动方,即弹幕发送者是在后续的直播中状态持续低迷进而招致观众
演员,若干演员组成了剧班,而弹幕观看者不满。作为实时展现的方式,弹幕对网络直
是观众,作为剧班的弹幕发送者同时也可以播内容的干扰作用极强,在智媒体时代,电
观看其他弹幕发送者的表演。在弹幕发送者商直播、游戏直播、综艺直播作为文化产业
和弹幕视频观看者这一装置中,视频内容的的新业态重塑了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而弹
重要性发生变化,例如人们通常会通过弹幕幕对直播内容的干扰抑制了主播主体性,影
来对视频内容展开争论,在争论中,由于弹响了观众的观看体验,是弹幕引发的另一大
幕是覆盖于视频上方呈现的,故而观众更容文化科技伦理隐患。
易被弹幕吸引而忽视视频本身的内容。娱乐
2.前台维度:弹幕的印象管理与被控制
类、生活类、搞笑类视频作为休闲方式,在的视觉审美
弹幕的影响下内容被降格无可厚非,但是在表演的场所,戈夫曼称为“前台
智媒体时代,新闻播报、政要发言等大量视(frontregion)”,前台中固定的符号设备则
〔14〕
频被同步至互联网,在线教育、在线展览、是戈夫曼所言的“装置(setting)”。在
在线音乐会的发展得到繁荣,新闻、艺术等“弹幕发送者—弹幕视频观看者”这一关系
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领域,如果其内容本身范式中,覆盖于视频之上的“领地”成为前
无法被观众有效吸收,将产生社会信任危台,前台中移动的弹幕形成表演,而弹幕视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论苑
频观看者即是弹幕表演的观众。智媒体时
代,弹幕已然成为一种控制人们视觉审美的
印象管理(impressionmanagement)技术。
一方面,戈夫曼认为,当个体与他人交
流时,个体常常会试图控制他者对情境的印
象,日常生活中的表演实则是一种印象管理
技术,表演者通过控制他人对当下情境的定
义,而控制其对情境的印象,进而引导他们
〔15〕
的行为。弹幕的印象管理主要呈现如下特
点。第一,通过前台装饰提升印象管理便捷
度。就录制型视频而言,B站可通过调整弹
幕字体大小、颜色、滚动速度等方式实行前
台装饰,若一条弹幕选择用较大号字体、较
鲜艳颜色、出现时在底部或顶部固定,那么
该弹幕则更容易吸引注意力;在网络直播
中,给主播刷礼物后,“礼物”会被放大呈
现在屏幕正中央,给观众营造主播受欢迎的
印象;在电商直播中,显示有多少用户正在
购买该商品的弹幕比普通弹幕更醒目,这也
是通过前台装饰进行印象管理的方式。第
二,通过在前台密集性地输出观点达到印象
管理效果。智媒时代在提升传播者与受众互
动便利性的同时,也赋予受众更多话语权,
当弹幕发送者作为受众话语权提升之际,弹
幕发送者已然成为新的传播者,例如视频UP
主或直播主播常会选择通过弹幕与观众沟
通,如对视频内容满意的话就在弹幕中输入
“1”,否则输入“2”,当密集的弹幕“1”出
现在屏幕中央时,从众心理会让观众很难对
UP主的视频不满意。第三,弹幕旁边的点赞
按钮亦是实现印象管理的方式之一。以腾讯
视频为例,被点赞过的弹幕后方会出现大拇
指符号以及被点赞的次数,次数越多代表认
同该观点的人数越多,高认同度的弹幕也是
在对观众进行印象管理,同样利用了观众的
从众心理。
另一方面,对他人的印象管理将引导他
〔16〕
人自愿按照印象给定的计划行事,通过弹
幕进行印象管理将对人们的视觉审美形成控
制,并招致一系列文化科技伦理隐患。首
2023第2期·总第592期
081
先,弹幕的印象管理会影响人们审美判断。
其一是弹幕作为表演剧班通过前台装饰、密
集性地输出观点等方式在印象管理的过程中
强加观点,例如B站视频中,如果弹幕一直
强调某位UP主视频优秀,久而久之,观众
也会作出这位UP主视频优秀的判断;其二
是弹幕作为二元剧班实际上构成视频本身表
演者的“托儿”,戈夫曼认为“托儿”看似
是普通观众,实际上与表演者串通,为观众
〔17〕
提供表演者需要的反应,这一现象主要出
现于直播以及电商直播中,通过在弹幕中夸
赞主播、打赏主播,或者在弹幕中表示立即
下单,使其他观众对主播及推荐商品产生正
面印象并产生行动。其次,弹幕的印象管理
会形成“沉默的螺旋”。当观众观看弹幕视
频时,若发现自己和弹幕中的观点相同时,
便会以发送弹幕的方式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
点,若发现自己和弹幕中的观点比处于劣势
时,便会隐藏自己的观点,久而久之,弹幕
中的优势意见会不断扩大,而劣势意见将更
加沉默,长此以往,观众便会对弹幕中的优
势观点形成审美认同。最后,弹幕的印象管
理实际是对文化市场的操纵。文化市场是文
化资源、文化生产、文化产品与文化消费的
内在统一。在视觉文化消费中通过影响人们
的审美判断、扩散“沉默的螺旋”等方式控
制视觉审美,将反馈至文化市场其他环节,
进而导致文化生产与文化产品审美固化,市
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的背景下,文化
资源不合理分配现象也将接踵而至,近年
来,文化市场中资本推手下的流量明星、粗
制滥造的文化产品亦是这一文化科技伦理隐
患的折射。
3.后台维度:弹幕前后台的消解与日常
生活的失控
如果说前台是演员希望通过表演促成某
种印象的场所,那么后台(backstage)则
是与表演相关但与前台促成的印象不一致的
〔18〕
场所。戈夫曼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演
员不能有效控制后台,就会产生很多问题,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082
为此他列举了在设得兰旅馆田野调查的案
例,旅馆的休息大厅与厨房便是员工表演的
前台与后台,在休息大厅他们表演出旅馆应
呈现的服务标准,在厨房却烘湿袜子、用变
软变形的黄油,表现出与休息大厅截然相反
〔19〕
的行为,厨房的门成为前后台的隔板。智
媒时代的弹幕视频,视频上方覆盖的弹幕区
可以理解为弹幕发送者表演的前台,这也是
印象管理发生的场所;弹幕输入框、视频或
直播网站乃至弹幕发送者的日常生活都可以
理解为后台,因为在理想状态下,这些场所
与前台是无关的,然而作为一种技术成果,
弹幕的匿名性引发了后台相关的文化科技伦
理问题。
其一,是由弹幕前后台边界消解而引发
的文化科技伦理隐患。戈夫曼认为,前台是
正式性场所,而后台则相反,后台允许某些
小动作,后者既可能是亲昵的也可能是不尊
重的,通过营造后台氛围,任何区域都可以
〔20〕
成为后台。就弹幕发送者而言,弹幕的匿
名性会引发用户把弹幕视为后台并当作泄愤
途径,进而招致对弹幕受众和UP主的不良
影响。例如,若弹幕发送者不遵守弹幕礼
仪,在弹幕中发布攻击、挑衅、辱骂性言
论,则会影响弹幕视频观众的观看体验;弹
幕作为“二元剧班”若不能遵守前台规范,
还会影响UP主的后续创作。此外,弹幕的
实时性与弹幕文化的占领性等特点使该伦理
失范行为更容易对他人造成不良影响,因
此,亟须对此情况予以匡正。
其二,前后台消解的弹幕狂欢致使作为
〔21〕
后台的日常生活的陷落。针对“技术”为
何,技术哲学曾探讨出技术工具论,即自主
的人控制中立的技术,技术引发的问题不应
〔22〕
归责于技术。按照这一观点,作为技术物
的弹幕应是被人控制的,然而将弹幕视作无
节制、无边界地自我宣泄的后台将使更广泛
意义上的后台—日常生活—产生伦理的范式
嬗变。匿名性使人们在弹幕网站可以轻而易
举地突破道德尺度而肆意狂欢,这些行为极
易通过网络而溢出至现实生活,使人们在弹
幕技术物的规训下打破日常生活的理性、秩
序与逻辑,形成不健康的文化观与社会观,
进而使日常生活失控。
三、治理路径:重塑弹幕相关的文化科
技伦理
智媒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已介入包括媒
体在内的文化产业各个领域,虽然颠覆了文
化产业的发展模式,但也引发了包括主体性
危机、隐私泄露等在内的文化科技伦理问
题,目前国内外对文化科技伦理隐患正展开
积极反思。针对弹幕引发的干扰视频内容、
实行印象管理、消解前后台等行为正引发社
会信任危机、人文素养衰退、抑制视频创作
者主体性、控制视觉审美、日常生活陷落等
文化科技伦理隐患。政府立法规制与监管、
企业强化自律与技术应用、公众提升道德素
养与坚守科技伦理边界可作为解决上述文化
科技伦理隐患的三大应对维度。
1.政府维度:完善立法,加强数字文化
产业治理
弹幕引发的文化科技伦理隐患既不利于
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亦与政府文化治
理现代化理念相悖,故而首要之策便是从政
府维度进行解决。作为文化市场中“看得见
的手”,政府可通过政策相关的“硬约束”
从两个方面提升数字文化产业治理能力从而
解决相关问题。第一,践行分类分级治理。
分类分级既是针对治理受众,也是针对弹幕
本身,就治理受众而言,通过分类分级可构
建融合创新、透明开放、权责明确的治理体
系,使弹幕引发的文化科技伦理问题实现可
问责、可追责、可解决,最大限度实现政府
〔23〕
控制和市场自由的动态平衡;就弹幕本身
而言,通过分类分级可使弹幕文化在当代发
挥更大优势,针对生活类、时尚类、娱乐类
视频及直播,可积极鼓励弹幕发展,使弹幕
这一年轻化、社交化、敏捷化的媒介形式实
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针对新闻
类、教育类、艺术类等严肃性视频及直播,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论苑
政府则应加强审查与监测,保障视频信息内
容可有效传递至观众,避免人文素养衰落和
社会信任危机。第二,基于产业链视角践行
文化市场治理,保障数字文化产业健康发
展。虽然弹幕形成于数字文化消费环节,但
是对数字文化市场中的文化智能生产、数字
文化产品等诸多要素均会产生影响,弹幕相
关的文化科技伦理问题也呈现波及范围广、
负面影响大的特点,故而政府落实弹幕治理
还应从宏观视角出发,在文化智能生产环节
通过政策法规来扶持创作、鼓励多元内容,
从而保障视频创作者的主体地位,进而推动
数字文化产品实现高质量发展,避免资本市
场的操纵,使文化消费者满足多元需求,实
现数字文化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2.企业维度:自审自律,拓展智能技术
应用场景
在智媒时代,政策及政府监管很难跟上
技术的迭代速度,仅依靠政府治理难以彻底
解决文化科技伦理隐患,故而文化企业主动
〔24〕
承担其相应的社会责任尤为重要。从弹幕
引发的文化科技伦理隐患出发,企业可从三
个方面展开自审。首先,文化企业应扎实推
进用户运营机制,目前除了B站用户在发送
弹幕前需要通过“考试”外,包括虎牙直
播、腾讯视频等在内的视频平台均不需要任
何操作即可发送弹幕,这正加重着弹幕相关
的文化科技伦理问题,因此,企业可在用户
运营中加强弹幕礼仪相关考核从而积极引导
用户发送健康友善的弹幕,避免用户将弹幕
视为“后台”滥用。其次,文化企业应对社
群运营展开积极自审,社群运营可以让视频
平台的用户联结为整体,使群体之间有共同
的群体规范和群体意识,通过在视频平台内
部培养意见领袖、开展社群活动等方式,在
平台中营造友善、和谐的氛围从而避免弹幕
冲突。最后,文化企业可拓宽智能技术应用
场景解决弹幕相关文化科技伦理隐患,例如
通过智能技术手段精准推送内容使大家在平
台内可以欣赏到符合期望值的视频;通过智
2023第2期·总第592期
083
能关键词检索手段对弹幕输入框中的不当内
容进行屏蔽和警告;通过智能筛查技术对已
经发送出的弹幕进行筛查以便及时剔除不适
宜弹幕。
3.公众维度:恪守秩序,坚守文化科技
伦理边界
在智媒时代,公众不再是静默接受文化
产品的他者,而是兼具表达文化诉求与参与
文化活动的主体,这也是实现文化善治的必
〔25〕
经之路。因此,从公众维度看,解决弹幕
引发的文化科技伦理隐患重在恪守秩序从而
坚守文化科技伦理边界。就视频创作者和直
播主播而言,应培养强大的内心秩序和主
见,在浏览弹幕时,对弹幕中提出的问题和
建议批判吸收,避免被“二元剧班”左右。
就弹幕发送者而言,一是应坚持网络社区秩
序,杜绝将弹幕视为“后台”;二是在发表
观点时,合理输出、点到为止即可,切勿试
图密集型输出观点从而操纵他人审美。就弹
幕视频观众而言,面对与自己想法不同的弹
幕时,不必盲目认同,而应理性看待、坚持
自我;面对大量与自己观点相对立的弹幕
时,应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被弹幕舆
论操纵;当自己与大多数人观点相同时,也
应避免向观点相左的少数人强加观点。无论
是视频创作者、弹幕发送者,还是弹幕视频
观看者,坚守文化科技伦理边界的核心要素
在于坚持主体自信与文化自信,如此方可在
日常生活中保持本真状态,也不至于因为弹
幕狂欢而使现实生活失控。■
参考文献:
[1]MoshagenM,of
visualaesthetics[J].Internationaljournal
ofhuman-computerstudies,2010,68(10):689-
709.
[2]金妹,罗旭君.从视觉静观至身体沉浸——
当代实验影像观众的视觉审美嬗变[J].当代电影,
2015(8):146-148.
[3]黄菁竹.移动视频新闻生产的特征与提升策
略[J].传媒,2020(4):59-61.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084
[4]王春枝.智媒时代移动视频的场景化叙事研
究[J].编辑之友,2020(8):42-46+84.
[5]喻昕,许正良.网络直播平台中弹幕用户信
息参与行为研究——基于沉浸理论的视角[J].情报
科学,2017,35(10):147-151.
[6]ZhangLT,sense
ofdanmu:Coherenceinmassiveanonymous
[J].DiscourseStudies,
2020,22(4):483-502.
[7][8][11][12][14][15][16][17][18][19]
[20][加]欧文·戈夫曼著.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11,89,
79,94,11,3,125,113,100-101,100-109.
[9]甘莅豪.概念整合视域下的20世纪戏剧隐
喻理论[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5):
94-103.
[10]KerriganF,sing
digitalpersonhood:adramaturgicalapproach
[J].JournalofMarketingManagement,2016,32
(17-18):1701-1721.
[13]王艳玲,刘可.网络直播的共鸣效应:群体
孤独·虚拟情感·消费认同[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
大学学报),2019,41(10):26-29.
[21]熊晓庆,高尚.经典影视剧的沦陷:弹幕狂欢
下的审美嬗变及伦理反思[J].电影文学,2018(22):
67-69.
[22]程志翔.何谓技术工具论:含义与分类[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9,36(4):75-81.
[23]解学芳,臧志彭.网络文化产业动态演化机
理与新治理体系构建[J].东南学术,2015(4):115-
123+248.
[24]解学芳,高嘉琪.“智能+”时代AI文化科
技伦理反思:创新边界与伦理准则[J].自然辩证法研
究,2022,38(7):74-81.
[25]柯尊清.公共文化治理的理论维度、过程
逻辑与实现路径[J].理论月刊,2021(1):105-112.
责任编辑:严瑾
EthicalHiddenDangersofCulture,ScienceandTechnologyCausedby
BarrageintheEraofIntellectualMediaandTheirGovernancePaths
--BasedonErvingGoffman'sDramaturgicalTheory
GaoJiaqi
Abstract:People'svisualaestheticsareundergoingparadigmevolutioninthe
ageofintelligentmedia,andtheemergenceofbarrageisamanifestation.
However,theboomingbarrageculturecausesaseriesofcultureandsci-
vingGoffman'sdramaturgicaltheory,thehidden
dangersofcultureandsci-techethicscausedbybarragecanbeanalyzed
fromthreeaspects:teams,etheseprob⁃
lems,thegovernmentshouldimprovelegislation,strengthenitsgovernanceof
digitalculturalindustries;enterprisesshouldconductself-examinationandself-dis⁃
cipline,expandtheapplicationscenariosofintelligenttechnology;thepublic
shouldabidebyorder,adheretotheethicalboundariesofcultureandsci-
tech.
KeyWords:theageofintelligentmedia;barrage;cultureandsci-techethics;
dramaturgicaltheory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