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8日发(作者:)

静下心来读书——听11月11日霍松梅老师讲座有感

因为学校临时有点事,很少迟到的我在讲座开始了10多分钟后,才匆匆

翻开电脑进入QT语音房间,聆听了霍松梅老师精彩的讲座。一直以来,我也

在不停地阅读,可是并不见自己有多大的收获和效果,严华银老师的(让学校

安静)我买来了,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阅读,但是我并没有读出霍老师那样

的韵味,那么深刻!

霍老师从(让学校安静)中读出了:“教书育人〞任重道远、教育的“真〞

真是个问题、教书如何育人、做“燃点低〞的教育者、学校文化在哪儿……等十

个方面的体会,霍老师把(让学校安静)这本书读得如此厚重,如此充满自己

的个性和思想,与霍老师相比,我读书真是浅尝辄止,没有结合实际进行内化

和汲取,因而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就没有多大的效果。

通过霍老师的讲解和分析,让我对教育、对教学、对教师有了更进一层的

理解。霍老师在讲座中提到“做一个燃点低的教育者〞的观点对我有很大的触

动。“燃点低〞,即比拟简单为外来的刺激所触动、感激、冲动甚至冲动。“燃

点低〞的人,一般表现为对事物特别是自己所热衷的事业倾心尽力,对同事、

朋友、孩子特别诚恳,多热情,富爱心,懂关心,极亲和。

“燃点低〞更显得难能可贵。做一个燃点低的教育者,首先要对教育有一

颗热爱和虔诚的心,其次要提升对现代教育的认识,更需要学会换位思考,我

们老师尤其是小学老师,要蹬下身子去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宽容孩子,这样

才会获得更多的感激、更大的幸福。

霍老师在讲座中 “学校文化在哪儿〞的思考,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她说,

学校文化不是文字、标语和口号的堆砌,不是规整的图标和格式化,不是按照

标准和体系锻造的标准件;把板着面孔的名人挂在墙上,把不着边际的语录挂

在嘴上,比不上一位德高望重的校长或者老师的一句训词的山高水长,比不上

一幢建筑的某一角落的艺术品质带来的震撼和感染,比不上一株历尽沧桑浩劫

的大树蕴含的警醒和提示。

是啊,“在中国,最应该有文化的地方最缺少文化〞。我所在的学校有没

有“文化〞?我们又如何去建设校园文化?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值得思考的

问题。

我县正在迎接义务教育均衡开展国家验收,各校都在积极打算,大力营造

迎检气氛,打造校园文化。但是,我通过对多所小学的走访,发觉很多学校的

校园文化没有自己的个性,没有特色,大多是“商业性〞的广告式文化:墙上

悬挂的是板着面孔的名人字画,格式统一的横幅标语,每个教室的班训都是一

样的内容……其实,作为学校的文化,应该多一些学生的作品,如:张贴学生的

优秀绘画、作文和手工制作;多一些教师自己的作品。这样,更能表达学校自

己的办学特色,这样的校园文化更能让师生受到感染和震撼。

感激霍老师,她的讲座让我懂得了如何去阅读,如何去思考!张文质老师

说,教育是慢艺术,我觉得读书也是慢艺术,不能急功近利,要静下心来渐渐

品味,细细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