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3日发(作者:)

【古诗专项训练】《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黄师塔前的江水滚滚向东流去,春天令人慵懒困倦,想倚着微风休息。

江畔盛开着一片没有主人的桃花,你到底是喜欢深红色的,还是喜欢浅红色的呢?

杜甫写这组诗的时候已经在成都浣花溪边的草堂定居一年了,对于刚刚经历过战乱,一

路逃难到成都的杜甫来说,这样的生活是非常舒适而珍贵的。一天,杜甫出门去拜访一个叫

斛斯融的朋友,结果朋友不在家,于是他决定自己看看风景赏赏花,《江畔独步寻花》就是

这么来的。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一江春水在黄师塔前奔流而过,高高的佛塔屹立

在江边。“春光懒困倚微风”,这里的“懒困”,指的不是春光,而是沉浸在春光中的杜甫

自己的感受。此时此刻,他的精神是完全放松的,阳光暖暖的晒在身上,太舒服了!杜甫在

写景的同时,把自己的感受也给写进去了,这样一来,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美景又增添了几分

人情味儿,暖暖的春天变得更加温暖了。“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桃花是春

天里最有代表性的花朵了,总是让人联想到生机勃勃,联想到美好和希望。可是这些美好的

联想杜甫都没写,他说的是“开无主”,这是一丛没有主人的桃花。为什么非要特意强调“无

主”呢?这里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说这丛桃花不需要别人照顾,也不需要他人的观赏和赞

美,完全是以一种自由自在的姿态随意绽放,跟那些生长在花园里的桃花比起来,更有生命

力。还有一层意思是,杜甫把自己跟景色融为一体了。这一年,他已经五十岁了,兵荒马乱

的年头,每个人的前途都充满了未知,他也想以身报国,改变国家混乱的现状,但是却没有

机会。就像眼前这丛桃花,虽然开得绚烂,却也孤单寂寞,“无主”体现的是一种掺杂在喜

悦中的淡淡的忧愁。不过,这种小小的愁绪很快就一闪而过了,最后一句“可爱深红爱浅

红?”,美丽的桃花颜色各异,深色的好看,浅色的也好看,杜甫越看越喜欢。

 关键信息记忆法 ——地点、时间、结果、感慨

地点 —— “黄师塔前江水东”,交代了寻花的地点是黄塔寺;

时间 —— “春光懒困倚微风”,交代了寻花时间是春天;

结果 —— “桃花一簇开无主”,讲了看花的结果;

感慨 —— “可爱深红爱浅红”,是杜甫的感慨。

1.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yǐ qǐ)微风。

桃花一簇(zú cù)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小题1】

1.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小题2】

1.

本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描写的季节是

,诗人“懒困”

的原因是

【小题3】

1.

解释词语。

蹊: ①

留连: ②

恰恰: ③

娇: ④

【小题4】

1.

诗人通过写在黄师塔前

,看到艳丽夺目的

,表达了

之情。诗句中写到的景物有:

【小题5】

1.

这首诗前两句交代赏花的

,后两句写

,表达

了诗人

【小题6】

1.

画线的诗句的意思是:

【小题7】

1.

诗人于黄师塔前漫步,春光中桃花竞相开放,给诗人带来无限喜悦。其中最能表现作者

对桃花喜爱之情的一句是“

【小题8】

1.

漫步江边,春光融融,容易让人懒困,这让我想起诗人

在《江畔独步寻花》中

的诗句:“

。 ”诗中写一簇深浅,不同的桃花自在盛开的句

子是:“

,诗人用了两个“

”字,两个“

?”

字,表现诗人的欣悦心情。

【小题9】

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的心情。

A.

悠然自得,淡泊高雅

B.

离愁别绪,思念故人

C.

接受生活,积极向上

【小题10】

1.

判断下列关于古诗后两句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可以把“留连”改为“翻飞”,因为“翻飞”生动地写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情状。 ①

②“娇”字写出莺声轻软的特点,而“自在”不仅是娇莺姿态的写照,也传达出它带给诗人

心理上的轻松适意的感觉。 ②

③“戏蝶时时舞”“娇莺恰恰啼”表面上是在描写景物,实际上是诗人心情的写照,这种写

作手法叫作寄情于景。 ③

【小题11】

1.

赏析一下“留连戏蝶时时舞”。

【小题12】

1.

诗中哪一句体现了作者的状态。(

A.

黄师塔前江水东

B.

春光懒困倚微风

C.

桃花一簇开无主

D.

可爱深红爱浅红

【小题13】

1.

诗中最能表现出花开得异常繁盛的两个字是(

A.

“满”“蹊”

B.

“千”“万”

C.

“满”“低”

D.

“压”“低”

【小题14】

1.

诗中描写动态景物的诗句是第(

)两句。

A.

一、二

B.

三、四

C.

一、三

D.

二、四

【小题15】

1.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诗意的一项是(

)。

A.

诗的第一、二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第三四句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

B.

“千

朵万朵压枝低”一句呼应了上句中的“满”字

C.

第三句写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

连”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妍

D.

诗人前来赏花,恰逢黄莺鸣叫,由于内心欢愉,感觉黄

莺是特意为自己歌唱,这种移情于物的手法,让这首小诗读起来更加亲切有味

【小题16】

1.

第三句中的“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

[知识点]

体裁 , 题材

[答案]

【小题1】 yǐ

【小题2】 唐杜甫春天春光融融,春风和煦

【小题3】 小路即留恋,舍不得离去。象声词,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可爱的样子。

【小题4】 散步时桃花对美好春光的赞美黄师塔江水微风桃花

【小题5】 地点时间桃花之美欣赏、玩味的愉悦心情

【小题6】 这一丛盛开的无主的桃花美极了,使人不知道爱深红的好还是爱浅红的好。

【小题7】 可爱深红爱浅红

【小题8】 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爱红

【小题9】 C

【小题10】

×√√

【小题11】

这句写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妍。花

可爱,蝶的舞姿亦可爱,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连”起来。但他也许并未停步,而是继续

前行,因为风光无限,美景尚多。“时时”,则不是偶尔一见,有这二字,就把春意闹的

情趣渲染出来。正在赏心悦目之际,恰巧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

醒。这就是末句的意境。“娇”字写出莺声轻软的特点。

【小题12】 B

【小题13】 C

【小题14】 B

【小题15】 A

【小题16】

不好。“翻飞”只写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动作,而“留连”不仅写出蝴蝶留

恋花间的情景,还流露出诗人对花的喜爱之情,做到了情景交融。

[解析]

【小题1】

本题考查对字音的掌握。

倚[yǐ]:1.依靠在物体或人身上。2.依仗;凭着。3.偏;斜。

簇[cù]:1.聚;集。2.聚集成堆的事物。3.量词。用于聚集在一起的东西。

【小题2】

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和对诗句的理解。

《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写的是春天黄师塔前的桃花。“春光懒困倚

微风”一句的意思是温暖的春天使人困倦,只想倚着春风小憩。根据意思可知作者“懒困”

主要是因为春天暖意融融。

【小题3】

考查字词的理解。

“花满蹊”意思是:小路开满鲜花。蹊:小路。

“留连戏蝶时时舞”意思是:嬉闹的彩蝶在花间盘旋飞舞不舍离去。留连:即留恋,舍不

得离去。

“自在娇莺恰恰啼”意思是: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悦耳动人。娇:可爱的样子。恰恰:

象声词,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一说“恰恰”为唐时方言,恰好之意。

【小题4】

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本诗主要写春暖花开的时节杜甫本想寻伴同游赏花,未能寻到,只好独自在成都锦江江畔

散步,看到了一簇簇的桃花,这些桃花自由自在地开放,作者不仅爱深红的,还爱浅红的,

体现了作者对桃花的喜爱,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所谓“景物”就是作者实实在在看到、感

受到的,通过分析古诗内容可知,在这首诗中作者写了黄师塔、江水、微风、桃花。

【小题5】

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黄师塔前江水东”,写具体的地点。“春光懒困倚微风”则写自己的倦态,而且点名时

间是春天。接着作者看到了“桃花一簇开无主”,桃花自由自在地开放,尽情地开放。最

后一句“可爱深红爱浅红”抒发作者的感情,对于这些美丽的桃花,作者都喜欢,爱深红,

爱浅红,表达了作者当时愉悦、高兴的心情。

【小题6】

考查翻译句子。

翻译本句注意把个别词语翻译准确,其中“一簇”的意思是“一丛”,“无主”的意思是

“没有主人”。句意为:这一丛盛开的无主的桃花美极了,使人不知道爱深红的好还是爱

浅红的好。

【小题7】

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可爱深红爱浅红”一句,不仅写出了桃花争妍斗艳的景象,为画面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而且透过诗句,我们好像看到了诗人在桃花丛中欣赏玩味、目不暇接的神态,表现了作者

对桃花的喜爱之情。

【小题8】

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和对诗句的理解。

《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所以第一个空填“杜甫”。根据关键词“漫

步”、“春光融融”、“懒困”可知,第二、三个空填的是“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

倚微风”。根据关键词“一簇”、“深浅”可知,第四、五个空填的是“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后两句中出现了两个“爱”字,两个“红”字,写出了作者对于各种

桃花的喜爱,不论是深红的,还是浅红的,作者都喜欢,所以第六个空填的是“爱”,第

七个空填的是“红”。

【小题9】

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解答本题要结合写作背景分析,这首诗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

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时值春暖花开,更有赏

心乐事,杜甫对生活是热爱的,这是他写这组诗的生活和感情基础。第二年春暖花开时节,

他独自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从中可以感受到使人杜甫对生活

的热爱,积极向上的态度。故选C。

【小题10】

考查字词的理解。

①诗句写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艳。这样描写表现

了花可爱,蝶的舞姿可爱,因此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连”起来。而如果用“翻飞”,则

只能写出蝴蝶嬉戏花间的情状却不能突显出花朵,因此不能改为“翻飞”,故错误。

②“娇”字写的是莺声轻软的特点。“自在”不仅是娇莺姿态的客观写照,也传出它给诗

人带来的心理上愉快轻松的感觉。故正确。

③“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表达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喜爱之情,“留连”是形

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其实诗人也被万紫

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前

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叫。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歌唱。

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

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首小诗读起来就更亲切有味。故正确。

【小题11】

考查诗句的赏析。

“留连戏蝶时时舞”意思是:留恋那芬芳花间时时飞舞的彩蝶。这句诗写花枝上彩蝶蹁跹,

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妍。花可爱,蝶的舞姿亦可爱,不免使漫步的

人也“留连”起来。但他也许并未停步,而是继续前行,因为风光无限,美景尚多。“时

时”,则不是偶尔一见,有这二字,就把春意闹的情趣渲染出来。正在赏心悦目之际,恰

巧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这就是末句的意境。“娇”字写出

莺声轻软的特点。

【小题12】

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A.“黄师塔前江水东”意思是:黄师塔前江水向东流去。

B.“春光懒困倚微风”意思是:温暖的春天使人困倦,只想倚着春风小憩。写自己的倦

态,春暖人易懒倦,所以倚风小息。但这为的是更好地看花,看那“桃花一簇开无主,可

爱深红爱浅红”。

C.“桃花一簇开无主”意思是: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

D.“可爱深红爱浅红”意思是:究竟是爱深红还是更爱浅红呢?

故选B。

【小题13】

考查对古诗的理解。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这两句的意思是: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

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其中千和万表现了花朵的数量多。满和低,表现了花

朵的繁盛。故选C。

【小题14】

考查对古诗句子的理解。

全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古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花朵的多和繁盛,这属于静态描写。后两句写蝴蝶在花间飞舞,小黄

莺在花间不断欢唱。这属于动态描写。故选B。

【小题15】

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诗中首句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此句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较浓,

颇有民歌味。次句“千朵万朵”,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压枝低”,描绘繁花沉甸

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景色宛如历历在目。“压”、“低”二字用得十分准确、生动。并

没有使用夸张的手法。由第三、四句中的“戏”“时时舞”“恰恰啼”等可知,运用了拟

人的修辞手法。“留连”对“自在、”“戏蝶”对“娇莺”、“时时舞”对“恰恰啼”,

故第三四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故选A。

【小题16】

考查重点字词的理解。

诗句写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艳。这样描写表现了

花可爱,蝶的舞姿可爱,因此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连”起来。而如果用“翻飞”,则只

能写出蝴蝶嬉戏花间的情状却不能突显出花朵,因此不能改为“翻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