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8日发(作者:)

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探究教学设计

(学生实验)

一、实验目标:

1、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2、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

力;以及由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3、通过铁元素氧化性和还原性的设计与探究实验,学会科

学探究方法。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心理品质;并使其了解化学知

识在工业和人类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实验重点、难点:

知识上的重点是不同价态铁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方法上的重

点是教会学生探究物质性质的科学方法。

教学难点:预测不同价态铁的氧化性、还原性并进行探究实

验的设计。

三、实验用品:

实验仪器:试管、钥匙、滤纸、砂纸、镊子

实验药品:铁粉、锌粒、铜片、FeCl溶液(或Fe(SO))、

3243

FeCl溶液、稀HSOKSCN溶液、稀硝酸、CuSO溶液

2244

四、实验过程:

【教师】写出铁单质和常见的铁的化合物的化学式(金属铁、

氯化亚铁、氯化铁、硫酸亚铁、硫化亚铁等)

【学生】标出铁元素的化合价。

【教师提问】铁元素有三种价态:0+2+3,这些价态的

铁元素之间如果发生相互转化。则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那么从

化合价的角度分析一下,这几种价态的铁元素应该具有什么性质

呢?

(总结) +3Fe:只具有氧化性

0Fe只具有还原性

+2Fe: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过渡引入】在铁单质和铁的化合物中,哪些具有还原性?

哪些具有氧化性?哪些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我们分别

以金属铁、氯化亚铁(或硫酸亚铁)和氯化铁为例进行探究。

【板书】一、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教师】展示氯化亚铁溶液(或硫酸亚铁)和氯化铁溶液,

指出他们相应的颜色,氯化亚铁溶液为浅绿色,氯化铁溶液为黄

色,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工具栏”同时演示相应的实验:

KSCN溶液检验Fe的存在

【实验探究】

1、提出预测与假设(金属铁有还原性、氯化亚铁具有氧化

性和还原性、氯化铁具有氧化性)

2、实验方案:

【投影展示】学生预习实验方案

(师生共同讨论分析提出的实验方案进行确定)

3+

1)在装有少量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适量铁粉,观察实验

现象。

2)在装有少量稀硝酸的试管中加入适量铁粉,观察实验

现象。

3)在FeCl溶液(或FeSO溶液)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

24

再滴入几滴稀硝酸(具有氧化性),观察实验现象。

4)在装有FeCl溶液(或FeSO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

24

的锌粒,观察实验现象。

5在装有FeCl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锌粒,观察实验

3

现象。

6FeCl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滴入几滴

3

KSCN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投影)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及反应

1、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滴

1 Fe与稀硫酸 KSCN溶液不变色;2、有气体生

2 Fe与稀硝酸

Fe Fe

2+

金属铁具有还原性

1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滴入KSCNFe Fe

3+

溶液变为血红色;2、有气体生成 金属铁具有还原性

3

FeCl(或FeSO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滴入KSCNFe Fe

24

2+ 3+

溶液)与稀硝酸 溶液变为血红色; FeCl具有还原性

FeCl(或FeSOFe Fe

24

溶液)与锌粒 FeCl具有氧化性

FeCl与锌粒 5

3

锌粒溶解,有铁单质析出 4

2

2+

2

锌粒溶解,有铁单质析出溶液由黄Fe Fe

3+2+

色变为无色 FeCl具有氧化性。

3

FeCl溶液加过

3

6 溶液未变红色

量铁粉(或CuFe Fe

片)、KSCNFeCl具有氧化性。

3+2+

3

【小结】铁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铁三角”)

【巩固练习】

1、为什么工业上利用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箔制印刷线路板?

2、为什么在FeSO溶液中常常加入铁钉或铁粉?

4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觉得成功之处在于通过投影学生预习实验的设计,

然后师生讨论其可行性,最后再让学生开始实验,这样从设计实

验到做实验,到最后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都能体现学生主体地

位,学生从预习思考——动手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

但失误之处就是高估了学生的实验能力,以致教学超时。如果验

证某一性质能选择反应较快的实验或同类实验只做一个,可能学

生能较快的完成实验。而且学生在实验中也没能统筹安排,如一

个实验现象未出现之前,一直等,也耽误了实验时间,其实可以

一位同学边观察,边等,另外一位同组同学开始下一个实验。总

之,整体看来本节课较为成功,但时间把握还是不够到位,今后

的教学过程中应更充分考虑各个教学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