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9日发(作者:)

6.2 共筑生命家园

知识点1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

(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

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3)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

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4)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2.生态文明

(1)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2)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

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知识点2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1.发展共识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2.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

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

现绿色富国之梦。

(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

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4)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三个底

线)

(5)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

人民幸福。

例1 要毫不松懈地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健全节能环保各项政策,按照

节能减排指标体系、考核体系、监测体系,狠抓落实。国家这样做( )

①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②表明我国正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③符合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

④没有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此题可采用排除法作答。题干部分国家的做法是在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

理了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关系,④不符合题意的要求,应排除,答案为A。

答案:A

例2 民法总则第九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

境。这一“绿色原则”是我国民法立法的一大突破,它有利于( )

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可持续发展

②倡导公民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③引导企业采用节能减排的生产工艺

④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题干材料提供的关键信息,即民法总则第九条规定的内容“民

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这是一条“绿色原则”。

据此分析,①②③符合题意。④夸大了这一规定的作用,应该排除。故选C。

答案:C

例3 2017年2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

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明确到2020年年底前,我国将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勘界定

标,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这一举措( )

①有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②有利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③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美丽中国

④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生态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意义。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是坚持绿色

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一举措有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有利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美丽

中国。可见,①②③符合题意。④夸大了这一举措的意义,不能选。故选A。

答案:A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五个抓手

抓手一:加强绿色治理。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环境治理、生态

修复与资源节约利用齐抓共管、齐头并进。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

打赢蓝天保卫战。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格局,开展国土绿

化行动,切实保护耕地林地草地湿地等。

抓手二:创新绿色技术。加大科技投入,加强自主创新,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关键共性技术,以绿色技术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大力研发风能、太阳能、海洋能、核能等

新能源应用技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强绿色技术重大创新平台、创新

人才队伍和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绿色技术产业化、绿色产业规模化等。

抓手三:振兴绿色产业。一方面,运用绿色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促进传

统产业向绿色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一体化发展;另一方面,以发展高端高

质高效产业为切入点,推动新兴绿色产业发展。

抓手四:践行绿色生活。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

系统循环链接。推进绿色生产、绿色包装、绿色制造、绿色流通、绿色采购、绿色消费、绿

色回收等,降低生产和流通中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倡导食用绿色食品、穿戴绿色

衣物,倡导绿色居住、绿色出行、绿色休闲,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

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等。

抓手五:强化绿色监管。严格污染排放、强化污染责任、加强环境执法、健全环保评

价、强制信息披露,构建系统环境治理体系。探索和改进绿色考评,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公

众考核、专家评议、过程透明的考评机制。强化绿色考核评价制度建设,建立体现绿色发

展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

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