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3日发(作者:)

湖南省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

语文

本试题卷共6道大题,21道小题, 时量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18分,每小题3分)

唐古拉山的( )清泉发端,浩浩荡荡,奔流直下,长江 , , , 。

滚滚长江水,塑造了神州大地丰富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滋养了世

..

世代代的中华儿女。

全长6300公里的长江承西启东、接南济北、通江达海,干流流经全国11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雕琢了祖国各地千差万别的地表形态和地貌特征。

长江之上,山水缱绻而成的壮景莫过于长江三峡。在经年累月的地壳上升、江水下切的

共同作用下,全长193千米的长江三峡沿途两岸奇峰陡立、峭壁对峙,成为历代文人默客吟

咏不尽的主题。

万里长江昼夜奔流,千年文脉绵延不休。从历史中走来的长江,也因为沿江两岸的人文

遗迹而熠熠生辉。

临江而建的黄鹤楼,( )了这条川流不息的黄金水道上古往今来多少迎来送往和离

愁别绪?从这些千古流传的名篇中,便可( )一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万里长江,世代的中华儿女被滋养了,也陶冶

了风流人物无数。他们在这里开启哲思,更在这里开辟壮举,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新时代里,( )雄浑激越的长江之歌正在母亲河上唱响。“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

发”,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一项项新举措给长江带来新气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的壮美画卷徐徐铺展。

1. 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塑造sù 孕育yùn B. 雕琢

...

zhuó 缱绻

juǎn

C. 对峙 pì 富裕

zhì 陶冶

yě D. 开辟

..

2. 语段中的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文人默客 B. 绵延不休 C. 千古流传 D.雄浑激越

3. 填入语段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泓 管窥 见证 一曲 B. 一曲 管窥 见证 一泓

语文试题 第 1 页 (共 8 页)

C. 一泓 见证 管窥 一曲 D. 一曲 见证 管窥 一泓

4. 语段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经年累月 B.熠熠生辉 C. 川流不息 D.气吞山河

5. 将下列语句填入语段中画横线空白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穿巴山蜀水 越云贵高原 过荆楚大地 入江南水乡

B. 穿云贵高原 越巴山蜀水 过江南水乡 入荆楚大地

C. 穿巴山蜀水 越云贵高原 过江南水乡 入荆楚大地

D. 穿云贵高原 越巴山蜀水 过荆楚大地 入江南水乡

6. 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代的中华儿女被滋养,也陶冶了无数风流人物

B. 滋养了世代的中华儿女,无数风流人物也被陶冶

C. 世代的中华儿女被滋养,无数风流人物也被陶冶

D. 滋养了世代的中华儿女,也陶冶了无数风流人物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看,完成7-8题。(6分,每小题3分)

少年行

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5. 下列对这首诗作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B. 有“诗佛”之称

C. 唐代山水诗代表诗人 D. 苏轼评价其诗“诗中有画”

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二句“新丰美酒”“咸阳游侠”并列,以价贵美酒映衬少年游侠的高贵气质和轻

财重义。

B. 三句写少年游侠一见如故,彼此倾心,意气相投,肝胆相照,举杯痛饮,尽显侠士豪

爽性格。

C. 四句动静结合,在骏马、高楼、垂柳构成的华美、飘逸的画面中更显出少年游侠的豪

迈爽朗。

D. 诗歌于轻爽流利中展现少年游侠的生活情调和精神风貌,充满浪漫气息,给人以

隽永的诗意享受。

语文试题 第 2 页 (共 8 页)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0题。(9分,每小题3分)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

...

勤。”言虽近,而旨则远矣!

无如人之常情,恶劳而好逸:甘食媮①衣,玩日愒②岁。以之为农,则不能深耕而易

..

耨;以之为工,则不能计日而效功;以之为商,则不能乘时而趋利;以之为士,则不能笃志

而力行;徒然食息于天地间,是一蠹耳!夫天地之化,日新则不敝,故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

诚不欲其常安也。人之心与力,何独不然?劳则思,逸则忘,物之情也。

注:①媮(yú),同“愉” ②愒(kài):荒废

9.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莫尚乎勤 尚:尊尚

B. 恶劳而好逸 好:美好

C. 笃志而力行 笃:专一

D.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蠹:蛀蚀

10.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治生之道 B. 一生之计在于勤

..

C. 以之为农 D. 天地之化

..

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言虽近,而旨则远矣!

译文:

(三)古诗文默写。(3分,每空1分)

12. (1)海客谈瀛洲, 。(《梦游天姥吟留别》)

(2)切夫天地之间, ,苟非吾之所有, 。(《前赤壁赋》)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4题。(6分,每小题3分)

人类的正常体温究竟是多少?如果你比较关注自己或家人的身体健康,就会本能地回

答:“37℃啊!”但最新的研究证明,这个常识可能是错误的。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

指出,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人的体温一直在下降,目前平均体温仅为36.6℃,而非

语文试题 第 3 页 (共 8 页)

37℃。这意味着,人类的正常平均体温可能需要重新定义。

人类的平均体温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进步在下降,原因则是我们的免疫系统不那么活

跃。这种说法听起来有那么一点离经叛道的意思,但仔细探究一下,你会发现标准体温是

37℃这个常识,其实也没你想象的那么可靠。

一个多世纪以来,37℃一直被用作人类健康的体温标准,但这个标准在不断受到质疑。

摄氏度这个概念是瑞典天文学家安德斯·摄尔修斯在1742年提出的,也就是说,在18

世纪中叶以前,人类其实对“正常体温”没有什么概念,即便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医学

界也认为人的体温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直到19世纪中叶,德国医生卡尔·翁德里希打破传

统观念,对2.5万名成年人的腋窝进行了数百万次的温度测量,并基于这些数据撰写了一篇

影响深远的文章,提出37℃是人类的平均体温。自此,这一标准被当作金圭玉臬奉行了一

个多世纪,37℃成了正常体温的“生理点”。但翁德里希医生提出的仅仅是一种现象,并没

有解释为什么人类的体温需要恒定,以及为何恒定在37℃左右。

这其实是两个问题,对于人类以及其他恒温动物为何具有恒温能力,科学界已经有了两

种主流的解释:一种认为大脑在恒温下运作得更好;另一种则认为这是某些动物从依赖水生

环境彻底转向陆生环境的演变结果,这两种解释也许都是一些动物维持身体恒温的目的。动

物维持比环境温度稍高的体温,有利于增强动物体内糖酵解的能力,以及促进酶的活性。

在生存竞争中,这意味着许多优势。如它可以提高动物的运动能力,使其更易捕捉猎物、

保卫领地。但为何人类的体温要恒定在37℃呢?

研究发现,37℃其实是人类维持体内酶活性的一个“高限”,比这个温度稍稍升高几度,

人体内的酶就会失活。但相反,温度有些许下降(比如在30℃——35℃)对这些酶的影响

并不明显,甚至能让其更加高效。

13. 下列不属于人们质疑“人类健康的体温标准是37℃”的原因的一项是( )

A. 最新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 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医疗水平在不断进步,人类的正常平均

体温也在下降。

B. 摄氏度的概念是瑞典天文学家安德斯·摄尔修斯在十八世纪中叶才提出来的,不是人类一

出现就有的。

C. 人类个体的生理机能、活动能力、生活环境、生存状态千差万别,人的体温也存在着较

大的个体差异。

D. 卡尔·翁德里希基于大量测量数据只是提出了“37℃是人类的平均体温”这一现象,未解

释清楚原因。

语文试题 第 4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