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9日发(作者:)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诈骗的危害和主要手段。

2、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信息活动习惯。

3、掌握防诈骗的基本手段,做一个健康阳光的大学生。

二、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1、老师引导性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上当受骗的经历?你们知道诈骗都有什么手

段嘛!

学生自由回答,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诈骗主要手段

1、短信诈骗:利用手机短信发送虚假消费提示或中奖提示,诱骗客户交纳手续费或税

金,或者诱骗客户拨打假冒的银行服务电话、银联信用卡管理中心、公安部门等部门的咨

询电话,套取客户的银行卡、密码等信息进行诈骗。

2、盗用QQ号诈骗:盗用他人QQ号码,用盗用QQ登陆与“他”最信任、最亲近

的好友聊天,找各种理由骗取对方通过银行向他付款,进行诈骗。

3、电话诈骗:诈骗分子冒充电话银行自动语音提示提供国内各大银行的电话银行号码

和金融服务,客户使用此电话进行查询后,诈骗分子可截取客户的银行卡、密码、身份证

等信息,从而盗取客户账户内的资金;或者以公安或银行名义暗示发生了一个可能威胁你

人身安全或者客户账户资金安全的紧急情况,诱使客户提供账号和密码行骗。

4、网络交易诱骗:通过互联网网上交易诱骗,开始让你每次投资几百元(如购买Q

币),对方返回105%,多次以后,当你汇款上千元甚至更多以后,对方就消失了。

5、利用ATM机行骗:通过窃取客户银行卡,骗取密码,盗取客户卡内资金,或者克

隆银行卡窃取客户资金;在客户取款时故意扰乱,致使ATM机暂停服务,并通过“指导”

客户操作的方式骗取客户密码,当客户暂时离开时,取走银行卡到其他ATM机上盗取客

户资金。

6、投其所好,引诱上钩:—些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被害人急于就业和出国等心理,投其

所好,应其所急施展诡计而骗取财物。

7、签订虚假公司合同:一些骗子利用高校学生经验少、法律意识差、急于赚钱补贴生

活的心理,常以公司名义、真实的身份让学生为其推销产品,事后却不兑现诺言和酬金而

使学生上当受骗。

8、借贷为名,骗钱为实:有的骗子利用人们贪图便宜的心理,以高利集资为诱饵,使

他人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