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8日发(作者:)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1.了解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二.教学方法:
1、目标导引,任务驱动:
分析课标,续写目标;分解目标,下达任务。
2、实验探究法,使学生能够了解事物的本质,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
能力。
三.化学核心素养体现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①通过氯化亚铁、氯化铁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探究实验,使学生掌
握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②了解Fe3+的检验方法;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运用氧化还原理论分析氯化亚铁、氯化铁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①能依据实验证据推出合理的结论
②构建“铁三角”转化关系模型,运用模型解释化学问题
(4)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①设计氯化铁和氯化亚铁之间的转化探究方案
1
②与同学合作完成探究
(5)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运用化学知识对社会生产生活现象作出合理判断
四、教学过程
设计思想:以探究铁的化合价变化为为教学主线、
共分为五个环节:导入新 课、预测性质、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实际运
用。
1、导入新课 2min
魔术导入(实验):“鸡尾酒”实验,先请大家喝杯黄酒,再来杯白酒,
混合变成了红酒,加入白色粉末又变白酒。(设计意图:为了激发学生的
兴趣,体现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新课教学 (采用-目标导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达成教学目标) 25mi
【任务一】自主学习53页《资料在线》,了解铁及其化合物,并从元素价态和
物质分类角度将其化学式填到坐标系中 (限时5分钟)
目的:(培养学生的分类思想,明确铁的三个价态,同时为导入氧化还原
做铺垫)
(过渡)这些化合物之间能否互相转化呢?不同价态含铁的化合物互相
转化属于哪类反应?在反应中各价态铁分别体现什么性质?引出探究主
题,0价的铁只具有 还原性 ,+3价的铁只具有 氧化性 ,
+2价的铁既具有 氧化性 ,又具有 还原性
【任务二】思考并解决以下问题,寻找合适的试剂进行实验 (限时5
2
分钟)
1、Fe、FeCl2、 FeCl3三种样品的颜色特征是什么?
2、FeCl3如何检验?(54页工具栏)
FeCl2能否KSCN溶液反应,有何现象?
3、如何证明物质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
4、从以下试剂中寻找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
氧化剂:_________ 还原剂:_______________
(实验试剂:铁粉、 FeCl3溶液、FeCl2溶液、双氧水、氯水、稀
硝酸、KSCN(硫氰酸钾)溶液、铜片、锌粒)(限时5分钟)
(这一任务的目的是为实验做试剂准备及方法导引,同时自学获得
+3价铁的检验方法)
【任务三】结合预测的性质以及试剂分类,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铁
及其化合物氧化性或还原性 。规范书写,准备展示(限时10分
钟)
(实施方法:学生展示实验方案,两两PK,从中选择最优方案)
(实施方案有注意事项提醒,避免错误操作浪费时间)
【任务四】通过小组合作验证Fe的氧化性,Fe的还原性,各组
实施方案
,
3+2+
找好操作员,记录员,最后描述现象,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把现象结论规范
书写到以上学案表格上,准备展示(限时10分钟)
(小组代表)1.描述实验(取样—操作—现象—结论)
2.铁家族物质自我总结:(拿到手牌的三个同学自我介绍氧
化性还原性,并和其他两个建立联系,得出“铁三角”)
3
(展示阅读材料,介绍补铁剂和VC,解密“鸡尾酒”谜底)
(设计本环节目的:用铁的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知识
来源于生活、形成于课本、应用于生活,这是完整的科学探究脉络)
以后我们遇到这类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要遵循科学探究的脉络去理
性思考,千万不要人云亦云,这是一个有科学素养的公民所必备的科学
态度和社会责任!
教学效果分析
本节课采用的是“目标导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所以验证效果最好的办法是看看每一个任务是否保质
保量完成,课堂目标的达成度就用达标检测来检测。
每个任务都有时间限制,在规定的时间内五分之四
的同学完成,并且能做到完美展示。只是在动手实验
是有部分同学出现消极等待的现象,这提示我们要加
大实验力度。
课堂达标题目,百分之九十的同学能达到90分以
上,还有就是都能在限时内完成。
《探究铁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评测练习 限时5分钟
1.所含铁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是( )
A. Fe B. FeCl C. FeCl D. FeO
2323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铁元素是生物体中含量最高的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缺铁,就会出现贫
血症状
B.人体只吸收Fe,适量服用维生素C 有利于铁元素的吸收
2+
C.CO会使血红蛋白丧失载氧能力,使人体出现缺氧症状
D.实验室检验Fe常用KSCN溶液
2+
3.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而可能含Fe,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是
3+2+
( )
①加足量氯水 ②加足量KMnO溶液 ③加少量KSCN溶液
4
A.①② B.③② C.③① D.①②③
4. 下列变化过程中,需要加入氧化剂的是( )
A.HCl→H B.HCl→FeCl C.HSO→SO D.Fe→FeO
22242 34
5
5. 要除去FeCl溶液中的少量FeCl ,可行的办法是( ):要除去FeCl 溶液中
2 33
的少量FeCl,可行的办法是( )
2
A 加入KSCN溶液 B 通入氯气
C 加入铜粉 D 加入铁粉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课后反思
新课程强调改变过去单一的接受式学习的影响,要注意把实验的
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发现新问题,设计新实验,解决
6
新问题,将探索推向深入,也就是“在做中学”,在这一教学理念的
指导下,我主要反思本节课中三个问题:
一、 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
选择的教学素材必须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不能太远也不
能太简单才行。
二、 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让学生通过看课本查资料逐步探索,每一步都有获得感,
最后实现目标。
三、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观念。
化学的核心素养贯彻始终,并能让学生体会到,必要时可
以说出来。
总之,用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完成“创景激趣---自主
学习—合作探讨—组间质疑—展示作品”整个教学过程。
用心设计每一节课,培养学生终生受用的能力。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