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0日发(作者:)
龙源期刊网
基于幼儿年龄特点,设置合理的区域活动材料
作者:杨晓竟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年第33期
摘 要:区域活动中幼儿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材料,按照自己的方式与游戏材料发生作用,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由于区域活动具有主动、自发和开放的特点,因此,日常自然中的非结构性材料应该是幼儿游戏的首选材料。本文分别从自然材料收集的种类、自然材料收集的方式、自然材料的投放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幼儿年龄特点 区域活动 材料投放
区域材料是幼儿区域活动的必备条件、是教师教育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师生互动的基础,是为满足不同个体需求所提供学习的物质材料,我们试图通过以下三点来阐述区域材料投放的策略:
一、从幼儿身上挖掘符合其年龄特点及兴趣需要的区域材料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的不同,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活动材料,便于教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使教师在材料投放过程中有据可依。为了使本次课题的研究有更明确地方向性,课题组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我园各班区域材料投放现状进行摸底,通过调查结果及分析发现,目前幼儿园材料投放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1.不同年龄班级材料投放上层次不明显
调查发现,大、中、小班所投放的材料,很多都是雷同的。比如:美工区中,小班投放的普遍材料有:水彩笔、油画棒、折纸、彩泥等,中、大班美工区也是同样的材料。虽然这些材料都是美工区所使用的常规材料,但在投放数量、投放方式、投放时间、更换频次等上还是应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有针对性的投放。[2]
2.投放的材料有的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调查显示:52%的教师投放的区域材料比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48%的区域材料投放不完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了使教师们在材料投放上更加科学合理,在区域活动不断整改的过程中,我们对教师进行了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但有的教师在投放材料过程中仍然把握不准,幼儿表现出不感兴趣或者操作不当。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