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3日发(作者:)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21
年 1
月第 20
卷第 1
期 Chin J Dig Surg,January 2021,V»l. 20. No. 1• 75 ••消化外科进展-适应时代需求:开创腹腔镜胃肠外科
培训新局面余江陈新华李国新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广州510515
通信作者:李国新,Email: gzliguoxin@ 【摘要】腹腔镜胃肠外科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培训丁作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腹腔镜技术
的快速迭代需要不断更新培训内容;培训内容载体的不断升级需要培训模式与时倶进;针对院校教
育、毕业后教育及继续教育的衔接需要优化完善整个培训体系。因此,为适应时代需求,笔者团队在
腹腔镜技术培训内容更新、培训范式创新、培训体系完善等方面力求打开新局面,为我国腹腔镜胃肠
外科培训工作贡献力量。【关键词】消化系统外科手术;胃肠外科;培训;创新;腹腔镜技术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般类项0(粤教高函[2018] 180号)Meet the needs of the times: creating a new situation of laparoscopic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trainingYu Jiang, Chen Xinhua, Li Guoxin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Southern Hospital,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15,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Li Guoxin, Email: gzliguoxin@ 【Abstract 】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laparoscopic technology bring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training work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The rapid iteration of laparoscopic
technology needs to constantly update the training contents. The continuous upgrading of training
content carriers need the training mode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Connection of college
education, post-graduation education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need to optimize the whole training
system.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times, the author's team strive to open up a new situation
in the aspects of training content updating, the training paradigm innovating and training system
improving, in order to contribute to the training of laparoscopic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in China.【Keywords】
Digestive system surgical procedures;
Innovation; Laparoscopic technique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Training;
Fund program: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Project of Guangdong Province ([ 2018 ] 180)过去io年,微创外科理念与技术快速发展,腹
腔镜手术逐渐从备受争议走向临床实践前沿,成为
胃肠外科治疗的主流方式之一。随着广大胃肠肿
瘤病人对腹腔镜微创技术认知度和接受度的提高,
各级医疗中心开展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的需求也
逐渐增加。然而,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经济水平
和医疗条件差异巨大,导致医疗资源和技术发展极
不平衡。在技术不成熟、操作不规范的摸索阶段盲目开展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容易给病人带来较高
风险,而腹腔镜技术的培训和准入制度是降低这一
风险的重要手段。因此,开展规范化腹腔镜技术培
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腹腔镜胃肠外科技术
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培训工作带来新机遇和新挑
战,包括:(〇腹腔镜技术的快速迭代需要不断更新
培训内容。(2)培训内容载体的不断升级需要培训
模式与时俱进。(3)针对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及继DOI : 10.3760/ 115610-20201230-00814
收稿日期2020-12-30引用本文:余江,陈新华,李国新.适应时代需求:开创腹腔镜胃肠外科培训新局面m.中华消化外科杂
志,2021,20(1): 75-77. DOI: 10.3760/ 15610-20201230-00814.
• 76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1年Uj第20卷第1期ChinJ 〉. 202丨.»丨.20, No. 1续教育的衔接需要优化完善整个培训体系。因此,
为适应时代需求,笔者团队在腹腔镜技术培训内容
更新、培训范式创新、培训体系完善等方面力求打
开新局面,为我国腹腔镜胃肠外科培训工作贡献
力量。一、内容更新:解决培训的时效性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腹腔镜胃肠外科始终
保持蓬勃发展态势。整个学科围绕“病人为中心”
理念,以技术升级和设备迭代为支撑,以创伤最小
化、功能保留最大化和生命质量最优化为目标,不
断优化手术技术。从传统5孔腹腔镜辅助切口手
术,到完全腹腔镜手术和减孔腹腔镜手术;从扩大
化和标准化手术切除,到个体化和精准化手术切
除;腹腔镜设备也从2D腹腔镜发展到3D、4K腹腔
镜系统。从基于大体解剖和肉眼观察的术中决策,
到基于多光子成像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术中精
准规划,再到基于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和光学跟踪
系统的术中实时导航,腹腔镜手术不论是手术方式
还是硬件设备都发生巨大变革,因此,腹腔镜技术
培训内容也必须与时俱进。笔者所在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
10余年前就在国内最早成立微创外科解剖学研究
所,填补国内微创外科解剖学理论空白,并提出基
于解剖学的腹腔镜微创胃肠肿瘤根治手术方案1]。
在此基础上,笔者团队不断进行腹腔镜胃肠肿瘤手
术培训与推广,并持续以腹腔镜新技术、新手术方
式为依托,创新开展保留贲门的腹腔镜和全胃切除
术、减孔腹腔镜胃肠肿瘤根治术、经肛门直肠癌切
除术(包括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经肛门全直肠系
膜切除术)等培训课程,并于2017年和2020年两次
通过英格兰皇家外科学院(RCS)权威认证。除上述新手术方式培训推广,笔者团队在围术
期管理方面开设以加速康复外科为核心、重视围术
期营养支持的腹腔镜胃肠外科围术期优化治疗体
系和全程管理课程。同时,笔者团队基于自身和中
国腹腔镜胃肠外科研究组(CLASS)临床研究经验,
进行腹腔镜胃肠外科临床研究及循证医学课程的
系列培训,使培训学员在后期进行腹腔镜手术临床
实践探索时,能按照外科临床研究应遵循的IDEAL
原则把经验转化为数据和证据[2_71。上述系列创新
课程紧跟腹腔镜胃肠外科学科发展前沿,有效解决
培训内容的时效性问题。二、 范式创新:解决培训的可及性问题传统的培训模式多数采用定时、定点进行讲座
和(或)讲课的形式,辅以若干多媒体手段,如手术
图片、手术录像等。课程设计偏理论化,内容较单
一化和固定化,缺乏针对性、灵活性安排,且受时间
和空间限制,培训后缺乏交流互动和辅导,从而导
致培训效果无法持续提升。随着各级医疗中心专科医师对学习和开展微
创技术的需求逐渐增加,传统的线下培训模式已无
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培训需求。当前我国已进入移
动互联网时代,移动学习、在线学习等平台正在改
变培训模式,依托互联网学习平台开展培训也将逐
渐成为趋势。尤其在2020年全世界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疫情期间,线下培训交流几乎停滞,而利用移
动终端和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成为人们
尤其是年轻一代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因此,为提
高腹腔镜技术培训效率和效果,培训模式需适应当
前大多数青年医师和基层医师的学习习惯。而培
训学习的方式、媒体介质及形式,也需要实现从线
下到线上、从纸质媒体到新媒体、从2D腹腔镜到
31)腹腔镜和增强现实(augmente(丨reality,AR)及混
合现实(mixed reality,MR)的转变。笔者团队敏锐意识到培训模式变革的重要性,
于2016年牵头研发“互联网+”裸眼3D微创外科移
动医疗教学S系统(筒称e-Surgery系统),并成功构
建移动手机端医路有伴教学直播和点播分享交流
平台m :。通过设置若干信息模块,开创微创外科
互联网教学模式,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移动学习
变为可能,并同时解决了目前3D和2D腹腔镜手术
无法移动呈现的技术瓶颈,开创了 “同时、异地、按
需”创新型学习模式。笔者团队进一步采取线下培
训与线上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受训学员可在线预
习、在线讨论、在线测试,并且线下培训时可由带教
老师现场演示操作与答疑解惑。通过移动化、模块
化、交互等一系列培训范式的创新,最大限度保证
培训效果。三、 体系完善:系统性优化培训体系随着中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和住院医
师、专科医师培训一体化制度的顺利实施,腹腔镜
技术已正式列入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培训计划。
既往腹腔镜培训项目存在重复性、分散性问题,需
要针对培训体系进行系统性优化。笔者所在医疗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丨年1月第20卷第1期 Chin J Dig Sury. Jam丨ary 2021, »1. 20. No. 1• 77 •中心以普通外科学科群为依托,以国家卫生健康委
员会能力建设及继续教育专家委员会上消化道外
科专家委员会为主体,借助中国医师协会腹腔镜外
科医师培训基地、RCS等国内外培训平台,利用移
动互联网、手机APP、AK和(或)VR、裸眼3D等前
沿技术资源,对接全曰制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后医学
教育的要求,分层递进,创新优化住院医师、专科医
师和继续教育项目培训体系t(一) 针对住院医师针对住院医师的培训课程和考核内容参照美
国胃肠内镜外科医师协会(SAGES)腹腔镜外科学
基础(fundamentals of laparoscopit. surgery,FLS)项目,开设住院医师腹腔镜基本技能培训工作坊,针
对性地开展腹腔镜基本技能操作培训9通过采用
专业模块及离体器官模型等方式重点培训腹腔镜
手术手眼配合、器械正确使用、腹腔镜下传递配合
及缝合打结等基本功。(二) 针对专科医师针对专科医师注重腹腔镜专科技能培训。此
培训要求在完成住院医师腹腔镜基本技能培训基
础上,进一步采用实验动物模型模拟腹腔镜手术。
培训内容包括在实验动物模型上完成LC、胃穿孔
修补术、盲肠切除术等,实现从模拟操作到实际操
作的进阶。(三)
针对高水平胃肠专科医师(进修医师)针对高水平胃肠专科医师(进修医师)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导向构建继续教育项目。通过个
性化定制腹腔镜胃肠手术培训方案,培训主刀医师
对腹腔镜手术团队的指挥能力,以及团队配合能
力,从而提高主刀医师及其手术团队处理术中复杂
和紧急情况的应变能力,以平稳度过腹腔镜手术学
习曲线阶段。培训课程设计包括现场手术观摩、理
论授课(根据培训前调查设计3 ~4个重点主题)、
学员手术视频点评、经验分享和课程评估等内容。以上3种培训均含有培训前问卷调查、培训后
随访,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内容的设计,旨
在确保受训者能够持续参加培训,同时也可使培训
体系不断优化。四、结语新时代腹腔镜外科技术和理念不断革新进步,腹腔镜技术培训也需在内容与模式上与时俱进。
借助互联网及移动终端设备,应用新媒体介质、A K
和MR等新兴技术建立虚拟手术模拟与培训系统,
在人机交互模式帮助下,实现身临其境的实际操作
效果,可为安全、快速提高医师腹腔镜手术技能提
供高效途径,从而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笔者认
为:对于腹腔镜微创外科培训,通过内容更新、范式
创新和体系完善,实现高效性、规范化、专业化培
训,才能真正实现微创治疗模式的有效推广,并最
终实现病人获益最大化。这也是腹腔镜胃肠外科
培训带教老师的历史使命。利益冲突所有作#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1]
李国新,余江.智能精准腹腔镜胃癌外科技术的发展与研究
[1].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9,18(5):423-425.00丨:10.3760/
. 1673-9752.2019.05.004.[2] Yu J, Huang C, Sun Y, et al. Effect of laparoscopic vs open
distal gastrectomy on 3-year disease-free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the CLASS-
01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JAMA,2019,321(20):1983-
1992. D01:10.1001/jama.2019.5359.[3] Hu Y, Huang C, Sun Y, et al.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laparoscopic versus open D2 distal gastrectomy for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J Clin Oncol, 2016, 34(12): 1350-1357. DOI: 10.1200/JCO.
2015.63.7215.[4] Liu F, Huang C, Xu Z, et al.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laparoscopic vs open total gastrectomy for clinical stage
I
gastric cancer: the CLASS02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JAMA Oncol,2020,6(10): 1590-1597. DOI:
10.1001/jamaoncol.2020.3152.[5]
李国新,陈新华,余江,等.中国、日本和韩国腹腔镜胃癌外科
临床研究现状⑴.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8,21(2〕:126-131.
D01:10.3760/.l671-0274.2018.02.002.[6]
余江,胡彦锋,刘浩,等.由CLASS研究谈外科临床研究开展
的难点与对策[丨].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20,23(2〕:129-133.
D01:10.3760/.l671-0274.2020.02.006.[7]
陕飞,尹道馨,李子禹,等.外科临床研究方法学指引^IDEAL
框架及指南介绍与解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0,40(1):
93-101. D01:10.19538/005-2208.2020.01.17.[8]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牵头研发的"互联网+”裸
眼3D微创外科移动医疗教学云系统成功发布[EB/0L].
(2015-12-22) [2020-12-30]. /xwzx/
yyxw/a_l .[9]
百度百科.医路有伴[EB/0L]. (2018-〇1-11〕[2020-12-30】.
baike. baidu. com/history/% E5%8C% BB% E8%B
7%AF%E6%9C%89%E4%BC%B4/22337336/125410170.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