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6日发(作者:)

龙源期刊网

网易公开课:随时随地学习

作者:王冠

来源:《党员文摘》2013年第10期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改变了很多行业,教育行业也在这场浪潮之中变化出更多新

鲜,释放出更多能量。

一天,理工科出身的程序员金少捷在微信讨论组里问:“火车刹车失灵,前方两

条铁轨上分别有5个人和1个人,在铁轨岔路口前,如果你们是司机,如何选择?”

他为什么会关心这样的问题?听金少捷说,他是在一次上网中,通过网易公开课

栏目看了一场哈佛大学视频课程,主讲人是著名的哈佛大学教授麦克尔·桑德尔。那堂课

让金少捷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从那之后,在写代码、玩魔兽之外,他开始思考关于公

正、公平与正义的问题,开始思考看待世界与认识自我的方式。如今,他的手机和平板电

脑上,都安装了公开课客户端,里面下载了许多社会伦理和哲学类课程。

也许,30岁的金少捷这辈子都成不了哲学家,但至少,那堂课让他开始重新走上

了学习和认识之路。这难道不算是一种学习的“革命”?

学习的革命

龙源期刊网

国内某高校学生张平几个月前买了最新款的iPad,当时跟家里说是用来学习的,

但实际上,那仅仅只是个借口。直到不久前的一次偶然机会,他在网上看了斯坦福大学的

一节公开课《编程方法学》。主讲人迈赫兰·沙哈在开场白里这样说:“你只要懂得开关

电脑,就符合学习这门课程的基础要求。”这句话让张平喜欢上了这门课程。

“我们学校的计算机老师总是强调自己的课程有多重要,需要多么用功。”张平

说,这种话听着就让人对学习产生恐惧。作为一个习惯性的逃课党和睡觉党,他居然饶有

兴致地在平板电脑上看完了全部28集《编程方法学》。

“很多东西听懂了,还有很多东西不太懂。”张平准备再看一遍。期末考试,他

的计算机成绩优秀。他甚至开始想象,如果自己没有考上大学,这个iPad能否同样改变

自己的命运,让自己成为编程高手?

“我们希望通过网络平台,为传播教育资料和缓解教育不公做些事情。”负责网

易公开课项目的产品经理陈衡鑫介绍,“从流量来看,PC端和移动端比例大概3∶2,移

动端的增速更快。”

2010年,网易开始分析网络教育的需求与实现的可行性。当时,很多中国网民对

于国际名校课程的强烈认知学习需求陆续反馈,陈衡鑫和他的同事们觉得,依托在线视频

技术,将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作为媒介,能给国内有学习兴趣的网友带来更方便的学习资

源。

在搜集并翻译了一些课程后,网易公开课于当年11月正式上线,并且全部免费。

龙源期刊网

作为OCWC(国际开放课件联盟)的成员,以及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可汗学

院、TED的官方合作伙伴,网易公开课获得了较为丰富的课程资源。但在实际接触中,陈

衡鑫也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情况,“公开课理念始于国外名校,因此对于课程的公开开

放,国外大学的接受度相对比较高”。

内容获取之后便是翻译。第三方的翻译组、志愿者提供了很多帮助。而且,翻译

的对象不局限于热门流行的课程,很多专业属性强的内容,只要有其价值,网易公开课同

样组织力量去翻译。

教育之变

网易不是第一个做公开课,也不是最后一个。如今越来越多的公司和团队开始进

入这一领域,对于学习者来说,这是好事情。

陈楠是第一批网易公开课用户,最开始陈楠被国外公开课的新鲜感吸引而来,更

多关注的是国外教授讲课的方式与课堂的活跃气氛。后来,他的网上学习更多向实用性转

移,陈楠学设计,这一类课程在他的收看比例中逐渐增加。随着客户端的上线和离线下载

功能提供,陈楠常常在晚上把视频下载到手机里,第二天在上下班的地铁里看。

过去被小说和游戏占据的上下班时间,如今用来学习知识。对陈楠来说,这种变

化让他感到更多的充实和存在感。

利用碎片时间是移动互联网的生命线,教育也开始浮现在这条道路上。对于比较

系统、困难的课程,安静、持续的学习环境会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而对于碎片化、轻量

龙源期刊网

级的知识点,则可以利用各种碎片化的时间。像陈楠这样的移动客户端用户增长迅速,

“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年轻一代在高速节奏中新的选择。

回到那个火车司机的问题上,其实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选择中培养个人独

立思考和理性逻辑分析的能力。在接受传统的义务教育和大学的知识技能教育之外,网友

可以通过公开课,更方便地接触到优秀的思想和训练,而且这种学习过程不受时间、空间

限制。

在公开课之后,网易推出了针对实用技能学习的“网易云课堂”,同样支持移动

设备观看。还有有道云笔记、有道词典等组合产品,都在不同方向上对互联网与移动互联

网教育展开探索。在陈衡鑫看来,这代表了教育多样化的未来方向。

《学习的革命》在结尾处有一段话,曾经激励过那一代“跨世纪”年轻人:“工

具都在这里,时间就是现在,剧本由你自己去写——或者去舞蹈、去唱、去玩、去演、去

画、去演奏……现在就走出去改变你的世界吧!”

实际上,每一次的学习过程都是个性体现,无论在坐满几百人的大学教室、拥挤

的地铁里,还是深夜独自在平板电脑前——你要改变的,先是你自己。

(摘自《IT经理世界》201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