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4日发(作者:)

班本课程番茄 家园共育

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和播种的季节,在这个特殊的季节里,本学期种植活动由此展开。结合幼儿前期经验,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围绕种什么讨论了起来,原来春天可以种那么多东西,那我们种什么好呢?

于是我们联合家长创设了西红柿种植活动,由家长在家给幼儿普及有关西红柿各方面的知识。

课程价值:

《纲要》中指出,幼儿科学探究的目标是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在探究中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大自然是最好的教育资源,教师应该带领孩子走进自然环境,为幼儿创设“宽松、自主、探求”的自然学习环境,幼儿园种植活动是幼儿亲近自然的一种方式,幼儿通过种植认识自然、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同时种植活动可以促进幼儿体能的发展、为幼儿提供了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及促进幼儿数学认知的发展等等。

首先,我们通过集体活动介绍,引导幼儿了解适合春季播种的农作物,为幼儿在选择种子方面提供经验帮助。通过幼儿激烈的讨论和集体投票后,由于一种黑色的西红柿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孩子决定种植西红柿,并且根据西红柿的颜色为班级种植活动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黑美人。其次,老师们根据幼儿的讨论和经验,制订了本学期种植活动的脉络图。

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松土喽,幼儿自由进行了分组,哎!这个松土的活好累啊,不过我想看到漂亮的黑美人,朋友们加油呀,不一会儿功夫,菜园的泥土全部整理完毕。接下来就是播种,“老师,我们是不是要先挖一个洞洞,然后再把种子放到里面去”,“是的是的,我先来”,“要不我来挖洞洞,你来放种子怎么样”,孩子们已经热火朝天开始分工合作了。

一天、两天、三天.......我们每天都来拔草、浇水,终于看到一棵小苗苗长了出来,孩子们兴奋极了,一个个仔细的在菜园里寻找,不放过每一个角落,看到发芽的都以为是我们的西红柿呢!轩轩小朋友提议,这个美好的时刻我们要记录下来,把它画到我们的记录单上。

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我们西红柿只长出了几颗小苗,其他的西红柿为什么不发芽呢,孩子们都感到很奇怪,是不是被虫子偷偷吃掉了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老师与小朋友展开了一次激烈的讨论。最后为了能够体验到丰收的快乐,我们决定采用移栽秧苗的方式进行补救。

围绕西红柿,我们开展了《西红柿的家》《认识西红柿》《番茄旅行记》《舌尖上的西红柿》《种子为什么不发芽》《西红柿涂鸦》等主题活动,通过活动帮助幼儿丰富对西红柿的认识,同时引发幼儿积极动脑思考、敢于表达、动手操作的愿望。

在小朋友们精心照料下,西红柿一天天长大,瞧,这里开了一朵黄色的小花。“快过来看,我发现了一个小小的西红柿哎”,“这里还有,老师,我数了有4个小小的西红柿了”,“走,我们去那边看

看还有没有”,孩子们看到劳动果实挂满树梢,心里异常的兴奋。时间一天天过去,小小的西红柿变成得黄黄的、红红的还有黑色的,丰收的季节也在不知不觉中到来。

西红柿炒蛋在孩子们激烈的讨论中诞生了,西红柿终于大丰收,她们异常兴奋,老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将幼儿分成了采摘组、清洗组、刀工组及打蛋组,孩子们领着各自的任务开始行动了。

在老师的帮助下,一道美味又新鲜的西红柿炒蛋出炉了,小朋友们都争先恐后的想闻一闻这道来之不易的美餐,看得大家直流口水,已经等不及想要尝一尝了。这一餐孩子们吃得非常开心和认真,充分体会到了收获的快乐。

此次活动,对老师和幼儿都是一次学习的过程,通过活动,让我学会了放手,明确了要努力为幼儿营造宽松、有探索性的学习环境,同时要做到细心观察、记录、分析幼儿精彩瞬间。并且在活动中,注重引导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与直接感知等活动,来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收获与成功的喜悦。孩子们从讨论到播种、通过观察与记录、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同时,再到采摘与品尝活动中,幼儿的观察力、探究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在照顾西红柿的过程中,幼儿的同情心、责任感等情感也获得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