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5日发(作者:)

60

文章编号

1671

8631

2021

01

0060

05

Proceeding

of

Clinical

Medicine,Jan.

2021,

Vol

30

No.

1

基于

HFMEA

的危重患者血管活性药物安

全管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发及应用

1

郑薇亮

闫丽娟

林碧霞

饶木兰

,夏建森

徐桂丽

陈媛

**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福建

厦门

361006

摘要

目的

基于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

HFMEA

研发血管活性药物安全管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CDSS

,

探讨其在危重患者血管活性药物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HFMEA

为理论框架

组建多学科团队

对厦门大

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的血管活性药物给药流程进行失效原因及危害分析

经充分讨论后重新修订流程

自主研发危

重患者血管活性药物安全管理

CDSS

,

在试点科室通过非同期对照研究开展应用并监测其成效

结果

应用危重患者

血管活性药物安全管理

CDSS

患者的给药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由干预前的

2.

68%

降至

0.43%

且干预后护理记录

不完整发生率及不良事件总例数低于干预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V

0.05

试点科室

58

名临床护士对危重患者血

管活性药物安全管理

CDSS

的给药流程合理性

用药观察规范性

用药记录准确性

系统操作便捷性

临床推广可行性

评分的均分皆高于

4

满分

5

结论

基于

HFMEA

开发的危重患者血管活性药物安全管理

CDSS

可有效降低

血管活性药物给药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便于临床护士进行信息核实

用药

换药

病情观察和护理记录等护理操作

关键词

血管活性药物

用药安全

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中图分类号:

R9

文献标识码:

B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linicaldecisionsupport

system

for

safety

management

of

vasoactive

drugsincriticalpatients

based

on

HFMEA

ZHENG

Weiliang,

YAN

Lijuan,LIN

Bixia,RAO

Mulan,XIA

Jiansen,XU

Guili,CHEN

Yuan

(Xiamen

Cardiovascular

Hospital

Xiamen

University

,

Xiamen

361006

,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velop

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CDSS)

for

safety

management

of

vasoactive

drugs

based

on

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

HFMEA

)

and

explore

its

effect

on

safety

management

of

vasoactive

drugs

in

critical

patients.

Methods

To

built

up

a

multidisciplinary

team

which

used

HFMEA

as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revise

the

medication

procedures

of

vasoactive

drugs

and

develop

CDSS

for

safety

management

of

vascular

drugs.

Then,to

carry

out

a

qusi

experimental

study

in

the

pilot

department

so

as

to

monitor

its

effectiveness.

Results

:

AfterapplyingCDSSforsafety

management

of

vascular

drug

incidence

of

adverse

drug

events

was

decreased

from

2

68%

to

0.

43

%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P

<

0.

05).

Moreover,the

incidence

of

incomplete

nursing

records

and

the

to-

talnumberofadverseeventsbeforetheintervention

werelowerthanthosebeforetheintervention

andthedi

f

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nd

the

average

scores

of

the

58

clinical

nurses'satisfaction

of

the

system

were

all

higher

than4

(

thefu

l

scoreis5

)

Conclusion

The

CDSSforsafety

managementofvasoactivedrugsdeveloped

basedon

HFMEAcannotonlye

f

ectivelyreduceadverseeventsofvasoactivedrugs

butalsofacilitateclinicalnursestocarryout

nursingoperationssuchasinformationverification

medicationadministrationi

l

nessobservationandnursingrecords

Keywords

vasoactive

drugs

;

medication

safety

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

clinical

decision

sup

­

portsystem

血管活性药可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

恢复组织器官灌

逆转器官功能损害,

是重症患者重要的循环支持手段

[

1

]

,

多管路药物更换错误

泵速错误或控制失常等人为失误

或仪器故障

给患者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将药物剂量与流

速混淆会导致输液泵给药物错误

是美国急救医学研究所

ECRI

发布的

2019

年十大医疗技术危害之一⑷

因此

但不恰当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会诱发心律失常

胸痛和心脏骤

停等

2

临床上常用微量注射泵控制血管活性药的输注

期达到精确

有效的用药

3

危重患者常出现同时使用多管

障血管活性药物输注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人为失误的背后

潜藏着许多系统性的缺陷

通过系统性思维与流程改善可提

路血管活性药的情况

在应用过程中会出现患者身份核实错

本课题为厦门市科学技术局科技惠民项目

(项目编号

3502Z20184026

*

本文通信作者:

陈媛

临床医药实践

2021

1

月第

30

卷第

1

61

1

资料与方法

升患者安全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HFMEA)

作为一种

前瞻性的医院安全风险评估系统

可通过根因分析和流程改

1.1

危重患者血管活性药物安全管理

CDSS

研发

杜绝或减少缺陷的发生

从而促进质量改进

5

6

多项

研究

7

8

表明

HFMEA

可应用于给药安全管理

且陈秋菊

9

的研究发现

应用

HFMEA

可促进急诊抢救室用药流程

1.1.1

确定研究主题

组建多学科团队

以危重患者血管活性药物安全管理为主题

推选院内护

理部

护理质控小组

护理信息委员会

药学部和信息科的专

的信息化

保证急诊用药安全

提高工作效率及急救品质

家各

2

名组成多学科团队

由护理部主任担任组长,小组成

优化给药流程

提供信息化设备

是给药错误预防和管

员均接受过

HFMEA

的系统培训

11

2

现行血管活性药物用药流程的危害分析

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CDSS)

是指能充

分运用可供利用的

合适的计算机技术

,针对半结构化或非

研究者采用现场追踪调查的方法,对血管活性药物用药

结构化医学问题,通过人机交互方式改善和提高决策效率的

系统

近年来

CDSS

在护理领域的应用也陆续开展起

流程进行调研

最终梳理形成现行的血管活性药物用药流

包括开具医嘱

、配药和责任护士实施给药等

3

个主流程

如压力性损伤管理

12

护理文书质控

13

及护理质量指

标管理

14

尚未见应用于血管活性药物安全管理的

CDSS

报道

贾鹏丽和张鸣明

「15〕

的系统评价结果发现

,CDSS

可显

12

个子流程

多学科团队通过焦点小组讨论

发现主流

1

开具医嘱

和主流程

2

配药

已实现静脉给药的闭环管

理,故本项目改进重点为主流程

3

责任护士实施给药

环节

著改善与药物相关的结局,减少药物差错

因此

本研究以

HFMEA

为理论框架,

通过组建多学科团队,对厦门大学附

(包括核查患者身份信息

核对药品信息

设置给药流速

置给药浓度

记录护理记录单

健康宣教和用药观察等

7

子流程

)

团队成员通过头脑风暴

列出每个子流程所有可

能的失效模式及失效原因

并对每一个失效原因进行危害评

属心血管病医院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流程进行失效原因及

危害分析,经充分讨论后重新修订流程

并开发危重患者血

管活性药物安全管理

CDSS

在心外重症监护室

(

CSICU

)

展试点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报告如下

分和决策树分析,详见表

1

1

血管活性药物用药流程失效原因及危害分析

失效模式

失效原因

危害评分

严重度

决策树分析

危害得分

失效概率

单一弱点

有效控制

可侦测性

是否继续

核对患者身份信息

身份核对错误

药品核对错误

4

4

4

4

4

3

2

3

3

3

2

2

12

12

12

8

8

9

核对药品信息

设置给药流速

流速设置错误

微量泵故障导

致流速错误

换算给药浓度

血管活性药浓度公

式换算不知晓

/

错误

记录护理记录单

血管活性药浓度

及流速记录错误

3

2

2

健康宣教

血管活性药品健康宣

教不知晓

/

未执行

用药观察

4

8

无法观察到

泵速失效

4

1.1.3

自主研发危重患者血管活性药物安全管理

CDSS

条形码确认技术

第二,药品信息核对

首次给药:通过扫

描药品码

抓取医院信息系统

(HIS)

系统中药品名称,后台生

在执行药品数据库

”。

续用同一种血管活性药:护士使用

PDA

扫描即将输完的药液二维码

点击

结束

,再扫描将续

针对表

1

中的失效原因(其中

血管活性药品健康宣教

不知晓

/

未执行

危害评分分数较低

决策树分析无需继续

)

增加信息技术屏障,开发血管活性药物安全管理

CDSS

,

实现

以下给药环节的风险管控

113

1

给药前

泵的药品

系统自动匹配

在执行药品数据库

内是否有相同

的药品正在执行

,

如果有

系统界面将会跳出警示框

提示重

复给药

立即终止给药流程

即可避免需使用多通路血管活

第一,患者身份核查

以患者姓名和出生日期为识别标

志,采用两种查核方式即口头开放式问询和手持终端

(PDA

)

性药品的患者重复给药

此流程通过护士的扫码过程自然

62

完成

不会给护士造成额外的工作负担

1.1.3.

2

给药中

Proceeding

of

Clinical

Medicine,Jan.

2021,

Vol

30

No.

1

本院

58

名护士对血管活性药物安全管理

CDSS

的满意度

中男

12

46

年龄

(27.93

5.10

工作年限

5.10

5.

63

年;大专

16

本科

42

名;初级

30

中级

15

副高

第一

泵速设置:完成上述信息核对后

系统会弹框出现

微量泵流速或给药浓度的输入界面

责任护士需要自行输入

及以上

13

1.2.2

评价指标

并点击

确认

同时

系统会抓取体温单最后一次的体质量

以及

HIS

系统中该血管活性药品的剂量进行药品浓度或药

品流速之间的换算

人工和系统的双重核对可防止泵速输

入错误

第二

泵速监控:微量泵的泵速是否精准至关重要

,

血管活性药物给药不良事件发生率:从医院护理管理系

统调取

2018

2

2019

1

月的给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的记录

包括身份核实错误

多管路药物更换错误

泵速错

药品外渗泵速控制失常等

给药不良事件发生率

=

同期

给药治疗中发生的用药异常事件

/

同期住院患者总床日数

X

100%

系统在出入量统计模块中增设血管活性药品余量比对功能

用药过程中

系统将会按每小时的速率扣减,并同时显示余

护士通过系统余量与实际余量的比对

便于及时发现微

量泵的流速故障

113

3

给药后

临床护士对血管活性药物安全管理

CDSS

的满意度

:

试点科室发放自行编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

从给药流程合理

第一,用药观察:系统中提供血管活性药的实时界面和

用药观察规范性

、用药记录准确性、

系统操作便捷性和临

泵速调整历程的查询功能

使护士对患者的用药情况一目了

第二

用药记录:在护士扫码给药的同时,提供护理记录

单的实时导入

避免护理记录多处填写或漏写

1.2

危重患者血管活性药物

CDSS

的应用

床推广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采用

Likert

5

级评分法

非常不满意

非常满意

依次赋计

1

5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26.

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

1.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s

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取独立样本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

分率

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用

X

检验

,

P

<

0.

05

为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2

由本院护士主导设计的危重患者血管活性药物安全管

CDSS

2018

8

月正式上线,采取非同期对照研究

过便利抽样

选取

2018

2

2019

1

月入住心血管外

科重症监护室的

845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2018

2

2018

7

月系统应用前住院的患者

设为对照组

432

2018

8

2019

1

月系统应用后住院的患者

设为观察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有可比性

(见表

2

2.2

两组给药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413

纳入标准:入住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的危重

症患者

治疗过程中使用硝酸甘油

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等

常用血管活性药物

用药方式均为输液泵微量泵入

自愿参

观察组给药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P

<0.05

见表

3

23

临床护士对危重患者血管活性药

安全管理

CDSS

的满

与本研究,

意识不清者征得患者家属的知情同意

排除标

准:参加本院其他药物临床试验或科研项目者

同时

调查

意度

2

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对照组

=

432

44

74+2342

观察组

=

413

4624+22

55

统计学值

0953

1

)

0

377

2

)

P

0

341

0

539

年龄

z

+

s

,

性别

%

主要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瓣膜病

缺血性心脏病

主动脉夹层

心律失常

1

为两独立样本

t

检验所得

t

2

Pearson%

2

检验所得

x

2

242

(

56

02

)

240

(

5811

)

173

(

4189

)

190

(

43

98

)

112

(

2593

)

129

(

2986

)

66

(

1528

)

69(15.

97

)

18

(

4

17

)

38

(

8

79

)

98

(

2373

)

131

(

3172

)

45

(

1090

)

80

(

1937

)

18

(

4

36

)

41

(

9

93

)

0546

2

)

0342

2

)

0

460

0

559

0

059

0.

195

0

804

0

572

3553

2

)

1

679

2

)

0061

2

)

0319

2

)

临床医药实践

2021

1

月第

30

卷第

1

63

同期住院

护理记录

3

两组给药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同期给药不良事件发生例次

给药不良

组别

对照组

观察组

身份

核实错误

多管路药物

错速误药品外渗

13

泵速控制

更换错误

1

失常

1

不完整

患者

总床日数

1680

1619

发生率

(

%

)

268

043

1

38

02

1)

Fisher's

Exact

Test,

与对照组比较,才=

25.

155

,

P

<

0.

01

2)

Pearson

Chi-Square

,

与对照组比较

,

y

2

=

27.

811 ,

P

<

0.

01

0

0

0

5

45

1

)

7

2

)

危重患者血管活性药物安全管理

CDSS

应用后

试点科

量改变时的提醒功能

外院带入的活性药应增加手工录入

模块

提供药物上限量

负荷量及配伍禁忌的决策辅助

等改进需求,将有助于该系统的升级改造,

促进临床护理质

58

名临床护士在给药流程合理性方面的评分为

(4.66

0.

69

)

分、

用药观察规范性评分为

(4.

52

0.

75)

用药记录

准确性评分为

(4.

53

0.

73)

系统操作便捷性评分为

(4.17

1.03

)

临床推广可行性评分为

(4.47

0.

75

)

,

总评分为

(22.

34

3.

51

)

均分皆高于

4

分(满分

5

)

3

3.1

危重患者血管活性药物安全管理

CDSS

可降低给药不

良事件发生率

用药安全

是世界卫生组织于

2017

3

月发布的继手

卫生、

手术安全之后的第

3

个全球患者安全项目

旨在通过

完善系统来减少用药错误和可避免的药物损害

[

16

确保

用药与用血安全

是中国医院协会

2019

版十大患者安全目

标之一

17

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要求做到精确

安全

临床上常通过微量注射泵给药

微量泵的正确使用是减

少血管活性药相关不良事件的有效护理措施之一

[

18

我院

研发的危重患者血管活性药物安全管理

CDSS

对给药前的信

息核对

给药过程中的泵速设置和泵速监控

给药后的用药

观察和用药记录三个环节进行风险防控

系统应用后患者的

给药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0.

43%

,与应用前的

2.

68%

比较

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护理记录不完整由

38

例骤降至

5

例(由于系统初上线时卡顿或护士对系统操作不熟练导致

给药记录缺失

)

,且应用后发生的

2

例不良事件皆为药物外

,

此为血管活性药物外渗的常见原因

[

19

]

,

非应用系统可以

避免的

因此

该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保障了危重患者的

用药安全

3.

2

危重患者血管活性药物安全管理

CDSS

可改善临床护

理工作

护士是给药环节的主要执行者,

在预防用药错误尤其是

给药错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危重患者血管活性药

物安全管理

CDSS

应用后

试点科室的

58

名临床护士对其给

药流程合理性

用药观察规范性

用药记录准确性

系统操作

便捷性

临床推广可行性等各维度评分较高,均高于

4

明该系统便于临床护士进行信息核实

用药

换药

病情观察

和护理记录等操作。且临床护士反馈的

增加血管活性药剂

量持续改进

本研究基于

HFMEA

工具自行研发危重患者血管活性

药物安全管理

CDSS

,

并通过非同期对照研究开展临床应用,

在降低了给药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同时

,

血管活性药物用药流

程得以信息化

便于临床护士实施给药

用药观察和护理记

但本研究仅进行单中心试验

样本量有限

且并未纳入

患者的长期预后指标

在今后的工作中

将进一步完善该项

目的追踪管理并开展多中心研究,持续优化系统和流程

障危重患者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

张运行

徐静媛

邱海波

.

血管活性药物对重症患者

容量反应性的影响

[J].

中华内科杂志

,2013,52(4

)

343

344

[2

]

贾晓娜

陈文秀

仇海燕

.

奶酪原理联合思维导图

在静脉用血管活性药物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J].

护理

学杂志

2018,33(22

)

65

67.

[3

]

郭京

,王欣然

,韩斌如

.

血管活性药输注异常的护理

风险防范

[J].

中国护理管理

2013,13(3

)

11

13.

[

4

]

Emergency

Care

Research

Institute

2019

top

10

health

technology

hazards

executive

brief[EB/OL].

(

2018

10

01

)[

2019

12

24

]

h

t

p

s

//

www

ecri

org

/

Resources

/

Whitepapers

and

reports

/

Haz

19

pdf

[5]

DEVARAKONDA

S.

Application

of

healthcare

fail

­

ure

modeand

e

f

ectanalysisinimproving

patients

educationatanoutpatientdepartmentatatertiary

care

hospital]

]

Value

in

Health,

2016,19(7

)

831.

[6

]

DUWE

B

,

FUCHS

B

D

,

HANSEN

FLASCHEN

J

Failure

modeand

e

f

ectsanalysis

applicationto

criticalcaremedicine

[

J

]

CriticalCareClinics

2005

21

(

1

)

21—

30

[]

陶静

,高莲莲

刘清华

.

追踪方法学联合失效模式

与效应分析在非内分泌科胰岛素泵质量管理中的应

[

J

]

华护理杂志

2016

51

(

12

)

1417

1421

[8

]

尹世玉

徐蓉

.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预防护士静脉给

药错误的实践护理学杂志

2015,30(6

)

56

59.

[]

陈秋菊

刘瑛

黄萍

.

应用

HFMEA

促进急诊抢

救室用药流程信息化的实践护理学杂志

2017

,

32

(

24

)

50

52

64

[

0

]

谭然

曾宪涛,

曹英娟

.

用药错误预防及管理临床

Proceeding

of

Clinical

Medicine,Jan.

2021,

Vol

30

No.

1

[16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launches

global

[

1

]

[12

]

实践指南的质量评价与内容分析中华护理杂

2019

54

(

6

)

:867

—973

董建成

.

医学信息学概论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

2010:260.

厦冬云

史婷奇

陆巍

.

压力性损伤临床决策支持

系统的研发与应用中华护理杂志

2020,55(1

)

1445—

1449

effort

to

halve

medication

related

errors

in

5

years

[EB/OL

]

(

2017

03

29

)

[2020

02

10].

h--

tp

//www.

who.

int/mediacentre/news/releases

/

[17

]

2017

medication

related

errorsen

中国医院协会

.

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

(

2019

)

[EB/OL

]

(2019

06

06)

[2019

12

24

]

h--

tp

//

www.

cha.

org.

cn/plus/view.

php

aid=15808.

程建平

史婷奇

陆瑶

.

基于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电

子护理文书质量控制录入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中

国护理管理

,2018,18(7

)

958

961.

[14

]

陆瑶

.

护士长决策护理质量指标管理系统的构建

[

J

]

中华护理杂志

54

(

10

)

1540

1544

[

5

]

贾鹏丽

张鸣明

.

临床决策辅助系统减少药物差错的

系统评价再评价

[]

.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20,20

[13

]

(

3

)

317

324

[18

]

[19

]

刘佳涛

李尊柱

孙建华

.

ICU

患者血管活性药物相

关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及护理进展中华现代护

理杂志

2017,23(12

)

1698

1701.

洪中

,李远珍

殷勤

.

血管活性药物外渗的护理研究

进展护士进修杂志

2019,34(18

)

1655

1657.

收稿日期

=2020

06

01

(本文编辑

王作利

)

作者简介

郑薇亮

(

1980

)

福建省厦门市人

,主管护师,

主要从事重症护理

护理管理

护理信息工作

文章编号

1671

8631

(2021

)01

0064

02

鼻内镜下电凝治疗老年高血压性鼻出血的个性化护理体会

穆翠琴

彭有全

穆静

(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

山西大同

037009

)

摘要

目的

观察鼻

內镜下电凝治疗老年高血压性鼻出血的个性化护理效果

结护理体会

方法

选取

2017

1

2019

1

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

60

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

30

对照组行常规护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围术期护理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

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及生活质

量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

P

<

0.05

)

结论

鼻内镜下电凝治疗老年高血压性鼻出血

,积极做好口鼻腔的护理

,

给予患者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

可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护理效果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鼻出血

鼻内镜电凝治疗;个性化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选取

2017

1

月一

2019

1

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性鼻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病

可因鼻腔鼻窦疾病引起

可因某些全身性疾病所致,前者较为多见

可单侧出血

亦可

双侧出血。表现为反复间歇性出血,

亦可持续性出血

中老

出血患者

60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

30

照组男

20

10

年龄

60

75

出血时间

1

h

2d

年患者鼻出血多为鼻腔后段鼻

鼻咽静脉丛出血

亦可为鼻

中隔后部动脉

(90%

来自于蝶腭动脉)出血

该部位的鼻出血

多较凶猛

不易止血

[1

老年人血管有不同程度的硬化

壁弹性差

秋冬季节气候干燥

鼻黏膜糜烂或血管破裂

易导

单侧

27

双侧

3

例;伴高脂血症

5

例,糖尿病

3

观察组

25

5

年龄

66

85

出血时间

2

h

2

d

单侧

25

,

双侧

5

伴高脂血症

3

,

糖尿病

2

,

血液病

2

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05),

具有可

比性

12

方法

致鼻出血

老年鼻出血患者一般出血凶猛

时间较长

且难

以自行止血

患者精神紧张

恐惧

、焦虑,

可加重出血

。多数

患者于门

急诊进行鼻腔填塞治疗,填塞后患者感觉较差

以耐受

血压不稳

再次出血概率大

我科对鼻内镜下电凝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严格执行医嘱,

加强巡视,做好护

理记录

。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

护士根据患者病情及

术治疗老年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术后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

和健康教育干预

取得了显著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具体情况

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

第一,

评估出血量:患者急诊入院后

护士首先要了解出血的原因

身体状况及平时患者的血压水平;观察意识

面色

末梢循环

情况;评估出血时间

出血量,判断出血程度⑵。

第二

心理

1.1

一般资料